第78頁
「新拿到手的扇子,昨兒帶著出去了一趟,也不知道是不是撞在了哪裡,就這麼裂了。」姜善語氣中不免可惜。
端獻筆下依舊在畫著樓的樣子,「你這扇子墨竹為骨,淺箋紙面,造價雖貴,但是極易脆裂。也就先帝覺得風雅,令司禮監的人都帶著······嘖!」
姜善聞聲抬起頭,道:「怎麼了?」
端獻拿著筆,看著紙上的樣子,有些不滿意。
姜善湊過去看了,道:「這不是挺好的?又不是一年到頭都住在這裡,何必這麼處處計較。」
「雖然只有夏日裡住進去,到底還要住上好些年,焉能不經心?」端獻換了張紙繼續換,卻越改越不順心。
姜善只得拿下他的筆,道:「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弄得好的。」
他端來一杯茶遞給端獻,又將新鮮的櫻桃放在端獻手邊,道:「我看,最近朝中鬧嚷嚷的厲害,不如歇幾天出去走走?聽聞成王世子的女兒出生了,過幾日就是滿月,咱們去瞧瞧吧。」
端獻點點頭,「也好,再去東嶽廟看看,他們哪裡的亭台樓閣都是前朝傳下來的,很有意思。」
姜善失笑,「堂堂一位陛下,在這上頭花那麼多心思做什麼?你是要給人家當工匠麼?」
端獻伸手將姜善攬入懷裡,笑問:「那依你說,我的手藝好不好?」
「樓還沒建起來呢,我怎麼知道?」
端獻就笑,「樓沒建起來,項圈不是已經上身了麼?那也是我親手畫的圖啊。」
姜善面色微紅,推他一把,道:「都是些不正經的。」
「不正經?」端獻笑道:「若是我不做皇帝,我就當個描圖的匠人,靠這個賺錢養你。攢上月余才能買個小銀簪子,到時候你再看正不正經。」
姜善哧哧的笑起來。端獻也笑了,擁著姜善,「碧玉高樓臨水住。紅杏開時,花底曾相遇。等樓建好了,這邊不要很多人伺候,也就不必那麼多規矩,你日常住著,也鬆快些。」
姜善倚在端獻肩膀上,指頭輕輕撫摸他衣服上的花紋。
雖然端獻這邊連圖紙都快畫好了,那邊言官們卻還不肯罷休。年紀大的言官們一句話就被端獻堵了回來,他們思來想去,找了個年輕的言官來勸說端獻。
年輕人麼,天不怕地不怕的,對上陛下也沒有那麼多顧慮,最為重要的是,他跟先帝跟文聖皇帝這些事都不挨邊,端獻沒辦法用糊弄老臣那些說辭糊弄他。
於是一個天氣明媚的午後,一名年輕的言官進宮了。
端獻在御花園接見的他,一見面,這個年輕人就跪下行了大禮,義正言辭道,「臣有本奏。」
端獻目光上下打量他,面上頗為和善,「不必多禮,你要說什麼,說罷。」
「臣請陛下停止工程,」年輕人道:「陛下應以天下百姓民生疾苦為要,焉能耽於享樂,大興土木。」
端獻笑道:「朕怎麼不在乎民生疾苦了?且不提國庫充裕,就這麼一座樓,京中四品以上官員哪個建不起?」
年輕人一個響頭磕在地下,「陛下剛剛即位就大興土木,實非明君所為啊。」
「明君所為?」端獻目光一凝,居高臨下的看著他,「朕且問你,自即位以來,朕免除三年賦稅,是不是明君所為?朕開邊榷,充裕國庫,是不是明君所為?朕下恩旨令逆王案被牽連的犯官有機會重新入朝為官,是不是明君所為?」
接連幾個詰問叫這位年輕的言官啞口無言。
端獻收回目光看向遠方,「而現在朕只是要建一座樓,便要將往昔所作所為全都抹去。」
聽著這番話,年輕人眉頭緊皺,有些猶豫不定。
端獻瞥了他兩眼,道:「就像你呀,朕記得你是寒門出身,十年寒窗苦讀很是不容易。試想一下,你未中舉之前,家境貧寒,妻子為你操持家業,讓你專心讀書識字,嫁與你的這些年,頭上只有一塊灰撲撲的布巾。你中舉之後,家裡有了閒錢,要給妻子買支簪子,這時候就有人說你驕奢淫逸,有墮文人之風,你作何感想?」
大約只有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心裡才會有些不舒坦。年輕言官眉頭緊皺,半晌,他還是道:「陛下是天下之君,當為天下人的典範,自然不能以常人待之。」
「天下之君?」端獻冷笑一聲,「朕是君,所以你們就不把朕當人看,要朕做天下人做不到的事,立天下人做不到的德。」
年輕言官連忙叩首,「陛下明鑑,微臣絕無此意!」
端獻沉默了很久,年輕言官不敢抬頭,只在這一片靜默里,時間被拉得很長。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良久之後,端獻才出聲,「你們一個個做不到的事,卻來要求朕,就因為朕是皇帝。」端獻聲音里透著疲憊,「就因為朕是皇帝。」
年輕言官欲言又止,「陛下······」端獻擺擺手,「去吧。」
年輕言官眸光複雜,心裡那點信念已然不剩多少。走出御花園,他想,他需要細細思量了。
那邊豐興重新端了茶上來,端獻接過,眼裡哪還有一點落寞失意的樣子。
「到底是年輕人。」端獻吹了吹熱氣,呷了一口茶。
作者有話說:《教你練就好口才》由成功學大師嘴炮能力max的端獻傾情演繹,作用包括但不限於懟人,勾搭媳婦,洗腦小弟等等。
端獻筆下依舊在畫著樓的樣子,「你這扇子墨竹為骨,淺箋紙面,造價雖貴,但是極易脆裂。也就先帝覺得風雅,令司禮監的人都帶著······嘖!」
姜善聞聲抬起頭,道:「怎麼了?」
端獻拿著筆,看著紙上的樣子,有些不滿意。
姜善湊過去看了,道:「這不是挺好的?又不是一年到頭都住在這裡,何必這麼處處計較。」
「雖然只有夏日裡住進去,到底還要住上好些年,焉能不經心?」端獻換了張紙繼續換,卻越改越不順心。
姜善只得拿下他的筆,道:「也不是一時半會就弄得好的。」
他端來一杯茶遞給端獻,又將新鮮的櫻桃放在端獻手邊,道:「我看,最近朝中鬧嚷嚷的厲害,不如歇幾天出去走走?聽聞成王世子的女兒出生了,過幾日就是滿月,咱們去瞧瞧吧。」
端獻點點頭,「也好,再去東嶽廟看看,他們哪裡的亭台樓閣都是前朝傳下來的,很有意思。」
姜善失笑,「堂堂一位陛下,在這上頭花那麼多心思做什麼?你是要給人家當工匠麼?」
端獻伸手將姜善攬入懷裡,笑問:「那依你說,我的手藝好不好?」
「樓還沒建起來呢,我怎麼知道?」
端獻就笑,「樓沒建起來,項圈不是已經上身了麼?那也是我親手畫的圖啊。」
姜善面色微紅,推他一把,道:「都是些不正經的。」
「不正經?」端獻笑道:「若是我不做皇帝,我就當個描圖的匠人,靠這個賺錢養你。攢上月余才能買個小銀簪子,到時候你再看正不正經。」
姜善哧哧的笑起來。端獻也笑了,擁著姜善,「碧玉高樓臨水住。紅杏開時,花底曾相遇。等樓建好了,這邊不要很多人伺候,也就不必那麼多規矩,你日常住著,也鬆快些。」
姜善倚在端獻肩膀上,指頭輕輕撫摸他衣服上的花紋。
雖然端獻這邊連圖紙都快畫好了,那邊言官們卻還不肯罷休。年紀大的言官們一句話就被端獻堵了回來,他們思來想去,找了個年輕的言官來勸說端獻。
年輕人麼,天不怕地不怕的,對上陛下也沒有那麼多顧慮,最為重要的是,他跟先帝跟文聖皇帝這些事都不挨邊,端獻沒辦法用糊弄老臣那些說辭糊弄他。
於是一個天氣明媚的午後,一名年輕的言官進宮了。
端獻在御花園接見的他,一見面,這個年輕人就跪下行了大禮,義正言辭道,「臣有本奏。」
端獻目光上下打量他,面上頗為和善,「不必多禮,你要說什麼,說罷。」
「臣請陛下停止工程,」年輕人道:「陛下應以天下百姓民生疾苦為要,焉能耽於享樂,大興土木。」
端獻笑道:「朕怎麼不在乎民生疾苦了?且不提國庫充裕,就這麼一座樓,京中四品以上官員哪個建不起?」
年輕人一個響頭磕在地下,「陛下剛剛即位就大興土木,實非明君所為啊。」
「明君所為?」端獻目光一凝,居高臨下的看著他,「朕且問你,自即位以來,朕免除三年賦稅,是不是明君所為?朕開邊榷,充裕國庫,是不是明君所為?朕下恩旨令逆王案被牽連的犯官有機會重新入朝為官,是不是明君所為?」
接連幾個詰問叫這位年輕的言官啞口無言。
端獻收回目光看向遠方,「而現在朕只是要建一座樓,便要將往昔所作所為全都抹去。」
聽著這番話,年輕人眉頭緊皺,有些猶豫不定。
端獻瞥了他兩眼,道:「就像你呀,朕記得你是寒門出身,十年寒窗苦讀很是不容易。試想一下,你未中舉之前,家境貧寒,妻子為你操持家業,讓你專心讀書識字,嫁與你的這些年,頭上只有一塊灰撲撲的布巾。你中舉之後,家裡有了閒錢,要給妻子買支簪子,這時候就有人說你驕奢淫逸,有墮文人之風,你作何感想?」
大約只有事情到了自己身上,心裡才會有些不舒坦。年輕言官眉頭緊皺,半晌,他還是道:「陛下是天下之君,當為天下人的典範,自然不能以常人待之。」
「天下之君?」端獻冷笑一聲,「朕是君,所以你們就不把朕當人看,要朕做天下人做不到的事,立天下人做不到的德。」
年輕言官連忙叩首,「陛下明鑑,微臣絕無此意!」
端獻沉默了很久,年輕言官不敢抬頭,只在這一片靜默里,時間被拉得很長。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良久之後,端獻才出聲,「你們一個個做不到的事,卻來要求朕,就因為朕是皇帝。」端獻聲音里透著疲憊,「就因為朕是皇帝。」
年輕言官欲言又止,「陛下······」端獻擺擺手,「去吧。」
年輕言官眸光複雜,心裡那點信念已然不剩多少。走出御花園,他想,他需要細細思量了。
那邊豐興重新端了茶上來,端獻接過,眼裡哪還有一點落寞失意的樣子。
「到底是年輕人。」端獻吹了吹熱氣,呷了一口茶。
作者有話說:《教你練就好口才》由成功學大師嘴炮能力max的端獻傾情演繹,作用包括但不限於懟人,勾搭媳婦,洗腦小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