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冊封秦王,水扶禪位(下)
正大光明殿。
整個殿內都站滿了了人,但是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沒有人敢開口說話,因為他們面前站著天底下最有權力的三個人:水扶、水塗、秦昇。
水扶在冊封秦昇為秦王的下一秒,便拋出了一個驚雷般的消息。
「朕年事已高,大北朝太子已立。故朕決定將皇位禪讓於太子水塗,望秦王和諸公好生輔佐新皇!」
他一字一句,說得極慢。
在此期間,他聽到了群臣的議論紛紛,但是這無所謂。
——他已經給太子留下了幾乎沒有外患的國度,他退位之後,太子所要面對的無非就是世家的反撲。
——可是有剛剛冊封的秦王在,難道區區一些世家還足為慮麼?
秦昇的眼中也閃過一絲錯愕,任誰也想不到這位帝王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
但是水扶根本不給他們反應的機會,直接便起身離去。
等到眾人反應過來,龍椅之上已經是空落落的一片。
——傻子都能看出,皇帝這回是心意已決。他們若還不識相的勸阻,當今能不能改變心意不說,反倒是平白得罪了新帝。
——左右太子也是個知人善用的賢明之君,他們很不必冒險去做那般不划算的買賣。
房玄最先改口道:「請新帝上座!」
其餘人也反應過來,這可是表忠心的好時候,紛紛朗聲道:「請新帝上座!」
其中榮升未來國舅的林無涯這一聲喊得最為真心實意,也最為積極。
唯一沒有動作的是秦昇,這位圍觀了戲劇性一幕的一字並肩王朝水塗作了一個揖,道:「恭喜陛下。」
水塗淡淡掃了他一眼,也不在意。
——一字並肩王的權利很多,見王不跪只是最基本的。
——而水塗的心也很大,只要這秦家能為他所用,那麼他也能夠容下一個放蕩不羈的世襲秦王。
「傳朕旨意,傳令天下,著國師化無常、帝師曹莫如進京!」
水扶所下的第一道詔書不是尊太上皇,也不是尊封太后,而是要為朝廷尋回兩位大賢,尤其是先後教導了他和父皇兩代帝王的帝師曹莫如。
他深知,一個國家的未來不在於君主,而在於百姓、在於天下英才。
自古皇權更變從來就沒有太平,如果這兩位大賢能夠歸來坐鎮,定能起到震懾宵小的作用。
一些老臣也暗暗點頭,新君沒被突如其來的驚喜沖昏了頭腦,這很好。
......
水扶禪讓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後宮,眾嬪妃們一時間竟都愣住了,她們居然就這樣成了太妃太嬪!
尤其是連柔,她根本不敢置信,如果說是太子登基之前,她與皇兒還可以爭一爭,那麼現在她們如果還要爭,那便只有弒君篡位一途。
——這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她也就罷了,可她不能讓她的皇兒冒這個險,其實想想,做個閒散王爺也挺好的。
與此同時,聖仁宮裡,賈貴妃急急忙忙找了自己的皇兒水傑來。
——事情變化太快,幾乎打亂了她與皇后所有的謀劃,因此她要叮囑她的皇兒迅速斬斷和世家之間的聯繫。
然而水傑笑了笑,說:「母妃不必擔憂,兒子這裡所做皆為皇后娘娘所知。皇弟登基,正是排除異己,清掃世家之患的好時機兒子正巧助他一助,賣個好與皇弟。」
隨後,水傑又說了好些話,都是足夠的成算。賈尚春這才放下心來,與宮中其他嬪妃一般去了鳳棲宮。
賈尚春到的時候,鳳棲宮已經坐滿了人,宮裡頭的嬪妃除了德妃都齊聚一堂。
——主要是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太妃和太嬪的待遇與嬪妃的待遇自是不一樣,她們還沒做好準備。
看著鐵青著臉,咬著牙的連柔,若兮和賢妃心情出奇的好。
——難道有什麼比給仇人希望,然後又將這份希望剝奪更解氣的麼?
正是這個時候,從前朝回到後宮的水扶到了鳳棲宮裡。
他看著一眾嬪妃,眼裡是止不住的厭惡,因而毫不猶豫的吩咐她們各自回宮,然後盯著若兮道:「兮兒,這是朕答應你的,如何?」
若兮臉上少有的浮現出一抹紅霞,紅紅的嘴唇輕啟:「陛下言而有信,可是卻也讓臣妾等都措手不及。這麼大的事兒,陛下居然連臣妾也不透露個風聲。」
「愛妃息怒,要的就是措手不及。」水扶道,「如果不是措手不及,大臣們沒這麼容易放朕走。塗兒大了,朕也可以放心的將天下交給他。」
「可是塗兒還小,即使他做了太子,他那個兄弟也一直盯著這個位子,臣妾怕...」
「愛妃,朕相信塗兒自己能夠面對。」水扶打斷若兮道,「這些都是他們兄弟之間的事,你我已是安享天年的年紀了。」
——如果可以,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間能夠和睦相處。但是他明白皇后的顧慮,畢竟淑妃是個心大的,大皇子也是個有野心的。
——他希望的是朝局穩定,如果事情真到了那一步,他完全不介意水塗大義滅親,畢竟「天家無親情」乃是常事。
不過這些話都不能宣之於口,因而此刻他能做的也只是安慰他的皇后。
他的皇后真的與眾不同,自己的兒子成為新君,若換成別的妃子只怕高興都高興瘋了,可是若兮卻先擔心起來。
「好了,愛妃就不要想那麼多了,有秦王、國師、老師和長青等人在,你只管放心就是。朕曾許諾愛妃『與卿白頭偕老,生當同衾,死當同穴』,現在是朕履行諾言的時候了,愛妃可還願意接受?」
「可是陛下還給臣妾留下了好多妹妹,陛下難道要置妹妹們於不顧?臣妾可不相信陛下是這樣狠心的人。」
「朕心裡從始至終只有愛妃一人,至於其他嬪妃,如若她們願意,朕可以為她們安排一個好去處,也可以讓塗兒留她們在宮中安享晚年。」
「那麼臣妾呢?」
「朕記得愛妃曾說過,想去看一看大好河山。」
「不錯。」
「待塗兒穩定朝局,朕便於愛妃同游如何?」
「好。」
若兮一口應下。
......
整個殿內都站滿了了人,但是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
——沒有人敢開口說話,因為他們面前站著天底下最有權力的三個人:水扶、水塗、秦昇。
水扶在冊封秦昇為秦王的下一秒,便拋出了一個驚雷般的消息。
「朕年事已高,大北朝太子已立。故朕決定將皇位禪讓於太子水塗,望秦王和諸公好生輔佐新皇!」
他一字一句,說得極慢。
在此期間,他聽到了群臣的議論紛紛,但是這無所謂。
——他已經給太子留下了幾乎沒有外患的國度,他退位之後,太子所要面對的無非就是世家的反撲。
——可是有剛剛冊封的秦王在,難道區區一些世家還足為慮麼?
秦昇的眼中也閃過一絲錯愕,任誰也想不到這位帝王會突然做出這樣的決定。
但是水扶根本不給他們反應的機會,直接便起身離去。
等到眾人反應過來,龍椅之上已經是空落落的一片。
——傻子都能看出,皇帝這回是心意已決。他們若還不識相的勸阻,當今能不能改變心意不說,反倒是平白得罪了新帝。
——左右太子也是個知人善用的賢明之君,他們很不必冒險去做那般不划算的買賣。
房玄最先改口道:「請新帝上座!」
其餘人也反應過來,這可是表忠心的好時候,紛紛朗聲道:「請新帝上座!」
其中榮升未來國舅的林無涯這一聲喊得最為真心實意,也最為積極。
唯一沒有動作的是秦昇,這位圍觀了戲劇性一幕的一字並肩王朝水塗作了一個揖,道:「恭喜陛下。」
水塗淡淡掃了他一眼,也不在意。
——一字並肩王的權利很多,見王不跪只是最基本的。
——而水塗的心也很大,只要這秦家能為他所用,那麼他也能夠容下一個放蕩不羈的世襲秦王。
「傳朕旨意,傳令天下,著國師化無常、帝師曹莫如進京!」
水扶所下的第一道詔書不是尊太上皇,也不是尊封太后,而是要為朝廷尋回兩位大賢,尤其是先後教導了他和父皇兩代帝王的帝師曹莫如。
他深知,一個國家的未來不在於君主,而在於百姓、在於天下英才。
自古皇權更變從來就沒有太平,如果這兩位大賢能夠歸來坐鎮,定能起到震懾宵小的作用。
一些老臣也暗暗點頭,新君沒被突如其來的驚喜沖昏了頭腦,這很好。
......
水扶禪讓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後宮,眾嬪妃們一時間竟都愣住了,她們居然就這樣成了太妃太嬪!
尤其是連柔,她根本不敢置信,如果說是太子登基之前,她與皇兒還可以爭一爭,那麼現在她們如果還要爭,那便只有弒君篡位一途。
——這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她也就罷了,可她不能讓她的皇兒冒這個險,其實想想,做個閒散王爺也挺好的。
與此同時,聖仁宮裡,賈貴妃急急忙忙找了自己的皇兒水傑來。
——事情變化太快,幾乎打亂了她與皇后所有的謀劃,因此她要叮囑她的皇兒迅速斬斷和世家之間的聯繫。
然而水傑笑了笑,說:「母妃不必擔憂,兒子這裡所做皆為皇后娘娘所知。皇弟登基,正是排除異己,清掃世家之患的好時機兒子正巧助他一助,賣個好與皇弟。」
隨後,水傑又說了好些話,都是足夠的成算。賈尚春這才放下心來,與宮中其他嬪妃一般去了鳳棲宮。
賈尚春到的時候,鳳棲宮已經坐滿了人,宮裡頭的嬪妃除了德妃都齊聚一堂。
——主要是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太妃和太嬪的待遇與嬪妃的待遇自是不一樣,她們還沒做好準備。
看著鐵青著臉,咬著牙的連柔,若兮和賢妃心情出奇的好。
——難道有什麼比給仇人希望,然後又將這份希望剝奪更解氣的麼?
正是這個時候,從前朝回到後宮的水扶到了鳳棲宮裡。
他看著一眾嬪妃,眼裡是止不住的厭惡,因而毫不猶豫的吩咐她們各自回宮,然後盯著若兮道:「兮兒,這是朕答應你的,如何?」
若兮臉上少有的浮現出一抹紅霞,紅紅的嘴唇輕啟:「陛下言而有信,可是卻也讓臣妾等都措手不及。這麼大的事兒,陛下居然連臣妾也不透露個風聲。」
「愛妃息怒,要的就是措手不及。」水扶道,「如果不是措手不及,大臣們沒這麼容易放朕走。塗兒大了,朕也可以放心的將天下交給他。」
「可是塗兒還小,即使他做了太子,他那個兄弟也一直盯著這個位子,臣妾怕...」
「愛妃,朕相信塗兒自己能夠面對。」水扶打斷若兮道,「這些都是他們兄弟之間的事,你我已是安享天年的年紀了。」
——如果可以,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間能夠和睦相處。但是他明白皇后的顧慮,畢竟淑妃是個心大的,大皇子也是個有野心的。
——他希望的是朝局穩定,如果事情真到了那一步,他完全不介意水塗大義滅親,畢竟「天家無親情」乃是常事。
不過這些話都不能宣之於口,因而此刻他能做的也只是安慰他的皇后。
他的皇后真的與眾不同,自己的兒子成為新君,若換成別的妃子只怕高興都高興瘋了,可是若兮卻先擔心起來。
「好了,愛妃就不要想那麼多了,有秦王、國師、老師和長青等人在,你只管放心就是。朕曾許諾愛妃『與卿白頭偕老,生當同衾,死當同穴』,現在是朕履行諾言的時候了,愛妃可還願意接受?」
「可是陛下還給臣妾留下了好多妹妹,陛下難道要置妹妹們於不顧?臣妾可不相信陛下是這樣狠心的人。」
「朕心裡從始至終只有愛妃一人,至於其他嬪妃,如若她們願意,朕可以為她們安排一個好去處,也可以讓塗兒留她們在宮中安享晚年。」
「那麼臣妾呢?」
「朕記得愛妃曾說過,想去看一看大好河山。」
「不錯。」
「待塗兒穩定朝局,朕便於愛妃同游如何?」
「好。」
若兮一口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