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重點說了工作和休息的屋子都是單獨的,跟廠子裡的漢子們完全分開,連茅廁都是。而且村長家的淑阿嬸也在,更是沒什麼好擔憂顧忌。

  然後說好了上工時間,以及到時候需要簽訂保密契約,就定了下來。

  一切都順利地不行,甚至有的夫郎婦人高興地喜極而泣,邊送他們出門邊哽咽地說些感謝的話,都沒什麼文化,其實翻來覆去也就是「謝謝」二字,不過更是讓淑阿奶她們眼眶泛紅。

  第三天,皂廠正式開工,只是簡單地放了掛鞭炮。

  皂長剛建好其實還沒有完全晾乾,但是架不住黃二哥一個勁兒地催。

  景逸想著反正這幾間工作間都得不停燒火,而且屋子四面都做了大扇的窗戶通風,所以提前開工吧,不影響人的健康。

  工人們上工後在景家家僕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開始幹了起來,起初還有些不熟練,鬧了不少錯誤,不是火候不對,就是比例不對,不過這都不是什麼複雜工作,做了兩三天就慢慢上手了。

  就是負責脫模和修型的開始還摸不著竅門,不是脫模時候手勁大弄碎了肥皂,就是修型的時候摸不著準頭修了個坑坑窪窪。

  後來還是初夏腦子活,觀察了一天後,把這九個人分為了兩組,形成了一個初步的流水線作業。

  用勁兒巧的去脫模,手更巧更細的去修型,只能用蠻力的就去裝盒裝箱。算是提高了不少工作效率。

  核心工作是景家家僕們在做,五個成年的漢子外加高坤,幾乎是全部出動了,景逸也在廠里一連呆了五天,手把手的指導。

  從村里張木匠那裡定做的模具早就擺在了廠里。

  普通肥皂的模具就是正方形,做了兩種規模,一種約一兩重,一種約二兩重。

  其他高級皂目前也做了三種,羊奶皂,蜂蜜皂,臘梅皂。前兩種模具都是圓形的,以顏色區分,臘梅皂模具做得花瓣形狀,做得也是晶瑩剔透,還能看清皂中的梅花花瓣,甚是好看。

  第70章 新的團隊

  景逸最近,給自己家的生意都想了個統一的品牌,是個楓葉形狀的商標。

  為了注重品牌,所以制皂的模具正面右下都有小楓葉形狀的花紋。

  這也是剛跟黃家爭取到的,以後有這個小楓葉標的肥皂香皂,就在安昌縣賣。

  當然了,如果有其他地方的商人主動找上門來送錢,那景逸也不會往外推,這也是契約里說清的。

  鎮上的兩個館子的牌匾他想著也要儘快換新,把可愛的小楓葉加上去。

  說起來,自從在縣裡跟初夏佩戴了情侶款飾品後,楓葉已經替換掉竹子和松樹成為景逸心裡排在第一的定情物,所以戀愛腦把它定為了自家的標誌。

  官方理由是他們景家是由豐山起家,為了感恩紀念。

  景父景母表示,但凡你說這話的時候別再炫耀手裡的楓葉玉佩,我們都信啊。

  不過景家能起來都是靠景逸,隨他自己去折騰吧。

  再說說皂廠這邊,第一批貨已經運到鎮上的鋪子裡了。

  景逸從一開始,就打算熱制皂與冷制皂共同開展,這也是他給黃家提的意見。

  熱制皂在製作過程中需要持續加熱,它的好處是制皂時間短,即做即用。

  冷制皂的好處則是可以保留大多數的營養,比如牛奶皂、蜂蜜皂之類的加了特殊材料的功效性更強。但缺點是製作時間非常的長,自然冷卻時間至少要兩三周。

  所以,冷制皂也就自然而然地可以做成高檔貨。這也沒有什麼可有爭議的。

  現在可以說是萬事俱備,只欠定價。

  景逸今天就在核算成本:一斤混合油大概能出兩斤半的肥皂,這已經是他所能做出的最高比例,也就是二十五塊肥皂。

  一斤肥豬肉十六文,出大油六兩,景逸跟屠戶約好,以後買的多,給些優惠,折合下來一斤大油大概二十五文。一斤菜籽油大概是二十文。

  現在雇了村里人收枯木和柴禾,一車三文錢。這是製作鹼水的原材料。

  再加上一個月光是村里人的工錢就是八兩銀子,還有家僕的工錢沒算在這裡,按理說,這也是皂廠的成本。

  景逸算來算去,最後得出,肥皂小塊的三文錢一塊,大塊的五文錢兩塊,這可真是良心價了,沒辦法,再貴,老百姓就用不起了。

  但是這價格,必須得銷售量上去,不然每天就只賣百十來塊的,景逸得賠錢了。只能寄希望於薄利多銷。

  利潤大部分還是在香皂,其實成本每塊也就比肥皂貴幾文,但是要價很高。

  香皂量產的都是小塊裝,羊奶皂二十文一塊,蜂蜜皂三十文一塊,至於臘梅皂的工藝特殊,所以五十文一塊。

  景逸還搞了些定製的大塊香皂,搞了「三羊開泰」、「二龍戲珠」之類的禮盒。

  「三羊開泰」就是三種每樣一塊,售價確實二百八十八文,「二龍戲珠」是羊奶皂和蜂蜜皂一樣一塊,售價一百三十八文。

  這回的禮盒製作沒找張木匠,張木匠活兒安排得也滿,出了正月就開春了,好多家成婚的,張木匠入冬前接的活都要做不過來了。

  這個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了家僕景明,原就說他會一些木匠的活兒,現在可算是學以致用了。

  等景逸跟他交代完樣式和顏色,就沒再管,囑咐不必做多,每樣三個即可。就是擺店裡做做樣子,估計也沒人做冤大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