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山!小江!快點出來,逸哥帶你們出去玩兒!」

  說著也不給林爹爹拒絕的機會了,大聲隔著院門喊起來。

  「你這小子,行吧,路上小心些啊。」林爹爹哭笑不得地看著景逸,然後進了院子裡,讓林冬山和林冬江換身新衣再去。

  林家從二月以來,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很是掙了些銀子,林爹爹大手一揮,全家每人都做了兩身新衣服,春裝一套,夏裝一套。

  待小哥倆快速換完衣服激動地上了驢車,景逸告別林爹爹,就出發了。

  路過王家莊村子的時候,碰見了好幾個姑娘哥兒,有那大膽的,還含羞帶怯地看著景逸,初夏臉色有點不好看。

  不過後來一看景逸,不是在趕車,就是扭頭在跟自己說小話,根本沒注意到路上都站了什麼人,就又舒心了。

  搞得景逸一頭霧水,怎麼夏夏這小臉一會兒陰,一會兒晴的。

  算了不管了,哄著吧。

  驢車溜溜達達跑在路上,從王家莊出來就是官道,還挺好跑的。也幸好景家的驢車為了拉貨做得大,要不還坐不開呢。

  早上八點左右從王家莊出發,大概十點半左右就到了山腳下。找了一家比較大型的客棧存放了驢車,一行六個人活動了一下坐了好久的胳膊腿兒,就開始往上爬。

  這矮山不僅矮,坡度也不陡,挺緩的,走道大概兩米寬,兩邊是雜草野花,隔幾步還有楊樹柳樹遮陰,確實舒服。

  初夏拉著小舒,景逸背後背著個小竹筐,三人悠悠閒閒往上爬。

  三個十一歲的小漢子現在正是精力無極限,人嫌狗不待見的時候,蹭蹭蹭地就跑遠了,景逸的囑咐還沒說,爾康手也剛舉起來。算了,他們三都有分寸。

  果不其然,瘋跑一會兒,在零散分布的小攤子上逛了逛,就回來了。

  「怎麼著?看見什麼好東西了嗎?」景逸問。

  「沒有啥,就是小玩意。我也帶了紙鳶、蹴鞠,咱們一會兒下山了找塊地兒玩啊!」小安回了大哥的話後,就跟小夥伴熱烈討論起一會兒的遊戲。

  「太棒了!你還帶了蹴鞠啊!我不玩紙鳶,那是小哥兒才玩的。」小山跟知音小安說到。

  「哎哎哎,注意點,你們不玩紙鳶就不玩,別拉踩啊。啥叫小哥兒才玩,人還不愛玩你那蹴鞠呢。是吧夏夏。」說道最後衝著初夏諂媚一笑。

  「…知道了,大哥/逸哥」

  小安/小山:哥,你這才叫拉踩吧。

  初夏看這熱鬧,抿嘴一笑,偷偷拉了拉景逸的手。

  不得不說,景逸被這種曖昧的小動作釣得死死的。

  大概也就兩刻鐘就爬了上去,那寺院不小,三進的院子,前頭是觀音,二進是送子娘娘,左右還有童男童女,很多婦人小哥兒都在拜,主要是求姻緣求子。

  景逸他們在一進二進分別都拜了拜觀音和送子娘娘,然後主要去了後院的正殿。

  正殿裡是佛祖像,有很多百姓都在誠心跪拜祈福,供案桌上擺著很多的香燭供品,香爐里的煙裊裊升起,更顯莊嚴肅穆。

  景逸和初夏帶著四個弟弟跟著人群陸續進殿,等輪到他們拜佛後,景逸從旁邊的桌上拿了六份免費的供香,幾人虔誠地跪拜,連小舒都做的有模有樣。

  出了殿門後,東側有側殿,可以請佛像、菩薩像之類的,景林兩家都覺得一切隨緣,所以都只給家裡人請了一道平安符。

  只有景逸,正大光明且面帶得意之色請了一條紅色綢帶,請殿裡的和尚寫了他和初夏的名字,然後帶著幾個弟弟浩浩蕩蕩的來到中院的,使勁兒拋到了掛滿了紅絲帶紅繩兒的月老樹上。

  弟弟們也捧場,紅絲帶掛上那一刻,歡呼聲傳遍了整個庭院。

  這個院子裡大部分是女子小哥兒在拜,看到這一幕紛紛捂著嘴偷樂,也有很多人羨慕地看著初夏,像這麼疼夫郎的夫君可少見,大部分漢子連陪著媳婦兒進這個小院拜拜,都覺得沒面子。

  景逸不覺得這是沒面子,面子是自己掙得。再說了,要夫郎就行了,面子再說吧。

  拜了佛上了香,接下來就是痛痛快快玩了,他們上山的時候就商量好了下山後在溪邊找塊草地野餐,放紙鳶,踢球。

  所以,仗著年輕也沒怎麼休息,喝了幾口水,就連忙下山占地兒去了,今天初十,出來玩的人還不少呢。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但是對於這坡度很緩的小矮山,下山特別輕鬆,那就是一出溜的事兒。

  沿途還看了看小攤兒上的吃食,挑著新鮮的水果還有沒見過的小吃買了幾樣,放在小竹筐里。

  除了小吃,還有賣玩具的,雖然弟弟們都不太感興趣,還一個勁兒眼巴巴地看著景逸,滿臉寫著別逛了,我們想去踢球。

  不過景逸牢記今天是初夏的生辰,沒有被弟弟們小狗眼左右。

  先是給初夏買了根天青色的髮帶,又買一個做工精細的雲紋薄銀髮飾。然後又給小舒買了幾根嫩黃嫩綠的頭繩。

  消費欲上來了,簡直攔也攔不住。

  最後又衝到山腳的成衣店裡去買坎肩,這種繡著祥雲紋路的淺袈裟色坎肩是酈陽山特色,樣式也是很好看。

  這家店也是黃掌柜力薦,說是山上寺院和隔壁鎮一個大善人一起經營的,所得的收入多半都會用於做寺廟的維護以及每月逢一逢五的日子施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