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前一直拖到了昨晚上才跟景母坦白,預想中的一頓嘮叨如期而至,最後還是景父一句「孩子大了,以後讓他夫郎管他,咱就不費力氣管他了」把他解救於水火之中。

  就是代價有點大,這個水火又盯上了景父,一直在圍繞著「我是他娘,我為啥不能管他,娶了夫郎這倆孩子都歸我管,你也歸我管」這個議題辯論。

  早飯後,景父拖著疲憊的身軀和疲憊的耳朵,跟著景逸一起出發了。說是跟著兒子出去散散心,當然了,散心這個詞是跟景逸說的。

  東寬村

  這個村子不靠山,在鎮子比較平整的地區,村子裡的村民們田地比較多,所以都還算富足。

  景逸之前燈籠買回家就反應過來了,這不是林家大姐夫家的村子嗎。

  聽說那朱家在村里還算是個大戶,而且做出這般不要臉的勾當,那不得家家戶戶都曉得了,沒準兒還能打聽打聽消息呢。

  因為沒來過東寬村,只知道個大概方位,所以景逸是一邊走一邊問。差不多快中午了,才進了村子,找到單田家裡。

  普普通通的農家小院,好像也沒因為有個好手藝就更富足一些。不過院子外邊掛了兩個鯉魚燈籠造型就十分别致,一看就是花了大功夫做出來的。

  「家裡有人嗎?是單田家不?單大哥在家嗎?」

  院門雖然開著,但是景逸還是有禮數地站在門口三五步之外喊人。

  「來了,誰啊?」一個跟景父差不多歲數的漢子出來問。

  「大叔過年好,我們是跟單田大哥約好了來取燈籠的。」景逸一拱手,說出了來意。

  「哦哦,是你們啊,快進來。孩他娘,快著點,貴客來了,趕緊倒水去。」

  這位大叔一聽景逸他們的來意,臉上都笑出了褶子,這可是近段時間兒子做的最大的一筆生意了,而且還有一百文沒收呢。

  寒暄著的時候,就見單田和他夫郎也從院子東側的一個矮房裡走出來,後面還搖搖晃晃地跟著兩個小娃娃,大點的小姑娘走了幾步還回去牽住自己的弟弟一起。

  透過門廳能看見那間矮房應該是單家製作燈籠的工作間。

  第45章 東寬村

  「坐坐坐,快來喝點蜜水,還不知道怎麼稱呼啊?」

  單父把貴客們迎進了堂屋,一邊招呼兩人喝水,一邊拉家常。

  「單大叔,我姓景,單字逸。這是家父。」

  景逸介紹完,看見單田走進了堂屋,又起身拱手打了個招呼,問:「單大哥,過年好啊。還勞煩你過年忙碌,我們來取之前定的那六個紅燈籠。」

  說著,景逸把背在背後的小包袱拿了下來,取了一百個銅板,遞給了單田。

  「景兄弟客氣了,正月咱能做成買賣,可不是紅紅火火的麼。」單田高興地。

  然後又跟爹說讓爹陪著客人聊天,他跟夫郎去把六個燈籠給景逸放在驢車上。

  景逸一聽,就說他跟去幫忙搬就好,力氣活就別勞煩嫂夫郎了,不顧單田的客氣推讓,跟了出去。

  兩人來到東側的工作間,整個工作間掛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燈籠,有些燈籠做得是真的相當有藝術感,精妙絕倫、惟妙惟肖。

  饒是景逸這種見過世面的,此時見到這種精巧細緻的純手工製品,也是連連感嘆。

  「單大哥,您這手藝太絕了,大師級別了。」景逸真情實感地讚嘆道。

  「做燈籠的哪有啥大師啊,這些也沒啥人買,鄉下人也就過年能買個便宜的,熱鬧熱鬧。我這不虧本就是好事兒。」單田苦笑一聲說。

  家裡田地不多,雖然有祖傳的做燈籠手藝,但是也就逢年過節賣幾個,貼補貼補。

  「沒想著拿到鎮裡去賣嗎?」景逸提到。

  「以前我爹做的燈籠拿到鎮裡頭賣過,買的人不多,走來走去磕磕碰碰的還弄壞了不少,賺得更少了。」單田嘆了一口氣。

  「單大叔做的燈籠有沒有人買我不清楚,你的燈籠,肯定有人買。」景逸提議到:「正好正月十五鎮上就有花燈節。不如,你去試試?」

  「啊?我這賣燈籠需要場地不小,鎮裡也沒啥門路,正月十五這日子口也不給我批地方啊。」單田苦惱地說。

  雖然他也覺得自己做的燈籠比爹的好看,但是沒門沒路就去鎮上賣,困難重重。

  景逸略作沉吟,眼神在單田的工作間了掃了一圈,能看出來平時是單田兩口子一起工作,一個板凳周圍是木材、竹子之類的材料,一個板凳周圍是燈籠布、繡線、之類的材料。可以算是一個夫夫店了。

  通過短短的兩次接觸,景逸覺得單家人還都是老實樸素的農家人,單田身上更是有一種匠人才有的耿直,還是可以結交來往的。

  稍微功利點說,景逸想著要徹底解決林家大姐的事情,那麼消息靈通是必然的,有個在東寬村的「眼線」就再好不過了。

  景逸:「單大哥,我在鎮子上開了家吃食鋪子,小本買賣。雖然在正街的東尾部,但是挨著東臨碼頭,人來人往也熱鬧得很。鋪子前的空地也屬於自己的三包地界,你要是想做燈籠的買賣,咱們可以好商量。」

  林父林爹爹最終肯定會擴大經營,兩個人都是鄉下里少見的有主見又敢拼的人。所以,一旦林爹爹的攤子撤走,其實鋪子前的三包地還是可以租出去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