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品級的官只到主簿,正九品。

  各個縣衙為了方便辦公,也是為了方便百姓,都會在各個鎮子裡設置辦事處,負責人為亭長,下面會設有部分胥吏,部分衙役負責日常文書工作和治安工作。

  亭長雖沒有品級,但是管理鎮子下的各個村莊,也是有很大權力的。無權管理的大案大事只需負責上報即可。

  三人到了戶籍管理處,就一位辦事的胥吏坐在桌子上喝茶。

  村長說明了來由,把王石頭家的六畝田契遞給了辦事的胥吏。只見那胥吏喝著茶眼皮子一抬說:「知道了,擱著吧,十天後再過來簽字畫押。」

  「這....」景父著急,誰知道這十天王石頭家會不會出什麼么蛾子啊!

  「好的,官爺。那就多麻煩您了。」景逸打斷了景父,現在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不能直接給錢賄賂。也一定要先聽話出去,給胥吏面子,哪怕沒有品級,人家也是吃皇糧的。

  走出了管理處,王石頭從剛剛的畏畏縮縮立馬變成了幸災樂禍:「哎呀,大侄子,這可不是我不配合啊!」

  景逸沒說話,這種情況還在他的可控範圍內,於是跟林父和村長說稍等片刻,他又轉身單獨回去找了趟那位辦事員。

  那位胥吏一看他又回來了,本來想發火,但是景逸從懷裡拿出一個小布包,遞給他,並說道:「官爺嘗嘗我們家自己做的小吃食,不值得什麼。我們家這個田契實在是著急,麻煩您通融通融。」

  胥吏接過布包一摸,裡面不止有糕點,還有一小塊銀子,看大小怎麼都有半兩了,臉上瞬間就帶了喜色,看似埋怨到:「你這小子,著急你不早說,咱們為民辦事,都是可以通融的嘛,去把他們叫回來。」

  等景逸把村長、景父和目瞪口呆的王石頭叫進了屋子。

  接下來流程就快的多了,起草新的田契,蓋官印,雙方簽字畫押,自此這六畝良田就是景家的了。

  臨走的時候,這位胥吏還跟景逸說,以後辦事兒儘管來找他。嚇得王石頭再沒別的心思了。

  村長看著景逸這次的事兒辦得大膽又機智,想著景榮家這是要起來了。

  買完田地又過了幾天,明天就是景家小買賣十天一次的休憩日,也是全家一起去拜訪林家的日子。

  因為這次去林家,關係到大兒子景逸的婚事,所以除了景安和景舒小哥倆外,剩下三口都還挺緊張的。

  一家子從幾天前就開始打算著帶什麼禮了,除了到鎮子上買的,還特意去了山里看看有沒有啥新鮮的,景逸想著得在老丈人面前露一手。

  「一籃子雞蛋、兩斤豬肉,一隻野雞,再帶上一罐糖。這禮就差不多了。對了,還有我昨天采的一籃子燈籠果得給元元哥帶著,難得看見小楓山上有這麼水的燈籠果。」景母邊收拾邊說道,禮給的是足足的。

  「對了,我還得帶上一壺酒,得跟林大哥喝兩杯。」景父高興地說到。

  一般農村里,不逢年過節的,都不愛走動,這一走動就費銀子,還得張羅吃食。

  誰讓農村里最精貴的就是糧食。

  比如這次,林家這五張嘴都過去吃,碰到那小氣的,可是要討人嫌的,沒準還會陰陽怪氣地甩幾句。

  林家夫夫性子都好,也大方不愛計較,所以景母樂意相處,更要備足了禮了。

  更何況,以後還親上加親呢。

  王家莊,林家。

  還要從那天景逸從林家走後說起。

  「嶺哥,你看景大哥和彩雲他們特意來拜訪,是不是…」林爹爹話沒有說完,用眼神示意了自家小哥兒一眼。

  「爹,爹爹,我回屋繡香囊了。」

  初夏看到林爹爹跟林父打眉眼官司,還是因為自己,他略一琢磨,椅子燙屁股一般,打了聲招呼忙不迭地回屋了。

  「這會兒知道害羞了。」林爹爹寵溺地看了看初夏消失的方向。

  「我看八九不離十是因為小逸和咱們夏夏的事兒。」林父接著剛剛林爹爹沒說完的話題聊。

  「就是說啊,按照禮數,該是咱們去拜訪彩雲他們家了。」林爹爹笑盈盈地說著,不過心思一轉,又有點憂愁:「小逸是個好的,景家也是好的,我是一點不擔心。就是秋兒的事兒,我怕到時候景家知道了有誤會。」

  「咱們家行得端做得正,秋兒也沒有做錯,怕什麼!」林父擲地有聲地說道。

  這些日子,他想起大女兒的事兒來就生氣。這會兒還得柔聲安慰自己夫郎:「元元,別擔心。景兄弟一家子再明事理不過了。」

  「嗯,是,如果景大哥他們真的提了小逸和夏夏的事兒,我得把秋兒的事兒提前告訴彩雲,總比從別人嘴裡聽到要好。」林爹爹想得周全,自家情況要交待清楚。

  「嗯,你說的是。」

  林父給夫郎倒了杯茶,然後岔開了話題,不想夫郎再傷神。

  之後的日子,林家每天還是忙忙碌碌,林父和林爹爹也時不時討論下十月初待客的菜單,然後開始準備食材,可見重視。

  至於初夏,他在忙著給「景母」趕製香囊,說是趕製倒也不急,抽空了就做,不圖快,做得很精細很認真,用盡了心思。

  初夏出身鄉下,但自他懂事兒起,林家的生活條件一直是還不錯的,出事兒過後幾個月拮据了些,不過也早就緩了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