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跟景安本來就玩得好,之前沒少上景安家來玩兒。要不是後來景逸來了,景誠在景安心裡,那可是排行第一的哥哥。

  「有人要賣地?好好,知道是誰家不?」景母一聽是要賣地,不由得認真起來,追問道。

  「這個不清楚呢,我忘了問爹了。」景誠有點懊惱,應該把事情問全了再出門的。

  「嗨,沒事兒,等你榮大哥跟景逸回來了,讓他倆去一家走一趟就行。」

  景母看著景誠懊惱的小表情,摸摸他的頭,看著旁邊景安已經給景誠使了好幾次暗號了,也不拘著他倆,「成,你跟小安出去玩吧,注意著點啊。」

  「知道了,娘」/「知道了,彩雲嫂子」

  說完一路小跑出了院子,路過村子時還停在幾家門前呼朋喚友,然後就不知道去哪瘋玩了。

  待午後景父和景逸回來,卸了車略收拾了下,大家就坐在院子裡歇息喝喝茶,吃點糕點,果子啥的補充點能量。

  「剛小誠來家裡尋你,聽著是盛叔說村裡有人要賣地,問咱買不買?」景母給景父快空了的茶杯續上了一杯,跟他說到。

  「咱村子最近也沒聽說有人要賣地啊,行了,再歇會兒我跟小逸去盛叔家裡串個門問問。」景父納悶,這要賣地的怎麼一會兒消息沒透露出來,村子很少能藏住事兒啊。

  過了會兒,景逸隨景父出門,這還是他作為景逸第一次跟村長打交道,記憶里和家人口中的村長形象其實很明朗,做實事、做好事,村內矛盾儘量公平公正解決,村外矛盾盛爺爺也不退縮發憷。

  總的來說,在大源朝背景下,能碰上這樣一個村長,是非常好的了。

  沒一會兒就走到了村長家,在村子比較靠中的位置,旁邊有塊空地,經常開個什麼全村大會啊之類的會用到。

  空地旁邊還有一片破舊的危房,磚瓦都不全了。據說是兩代之前,西灣村出過一個四品大員,當年考上進士後,就拖家帶口地去了京城,自此再沒回來過。

  然後等他升上了四品官後,為怕政敵使絆子說他忘祖,又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他在村中建了個學堂,請了個夫子教大家識字,他負責夫子的束脩。

  一時間,西灣村人人稱頌,遠親近親、鄰居祖老的也就不計較他數典忘祖的事兒了。

  好景不長,這學堂開了還沒兩年,四品官員貪污受賄被判了刑,家人全部流放,學堂開不下去了,夫子拍拍屁股走人了。

  當時村里各個族想一起湊錢交束脩,但沒有當官的在上面吊著,沒有夫子願意來窮鄉僻壤的村子裡教書。

  景父正說著這破屋子歷史,遠遠也看見了村長家的大院子。

  村長家過得要比一般人家富裕一些,大源朝對於每個行政單位最小的管理者還是有一些稅收和銀錢上的補貼的。

  村長家現在是祖孫三代住一起,老村長夫夫,村長夫婦,還有村長家的孩子們。

  雖說父母在不分家,但是老村長在卸任那一年就給自己家分了家,兒子們年紀也都大了,拖家帶口的一大家子人多事兒更多,分了踏實。

  分了各自為了自己的小家去奔,更有盼頭。

  一般情況下,村長和里長之類的職務在大源朝都是世襲,當年老村長把村長職務給了有能力有擔當的大兒子。

  分家的時候是一點不含糊,公平公正得很,三個兒子包括兩個外嫁的女兒小哥兒都分到了部分東西,沒偏沒向,都服氣得很。

  老村長家的老二老實務實,老三滑頭膽小但識時務,這兩弟弟從小都很敬重大哥,更別提哥兒弟弟和妹妹了,到現在了一直經常走動。

  「淑嬸子,我盛叔兒在家不?」景父走到門前,只看見村長媳婦在院子裡摘菜,邊走了進去邊問到,因為差著輩分,而且老村長夫夫一般肯定在家,也不怕別人說啥。

  「小榮來了啊,你盛叔兒剛去地里溜達一圈,估計快回來了,進來坐。」村長媳婦一看是景榮帶著大兒子來了,連忙招呼起來。

  待父子倆走進來後,她看見了景父身後的景逸,就嘴裡不住的夸著,「哎喲,這是小逸吧,快半年沒見了,竄個兒了啊,越長越俊了嘿!」

  現在的景逸確實比原身要高要壯,主要是氣質,那是天差地別。

  「淑阿奶,好久沒見您了,老想著來看您,一直忙,您見諒啊。」

  景逸握住淑阿麼捏他胳膊的手,拉著不放,擔心她又捏自己,不行,他家小初夏都沒捏過自己呢。

  說著話,聊著天,老村長夫夫也從裡屋走到了院子裡,景父景逸趕緊起身打了招呼。都落座後,大家說著話,聊著天,一盞茶的功夫都不到,村長就回來了。

  然後就說起了正事兒,村長把有人賣地這事兒也跟景父和景逸說清楚。

  村裡有戶王石頭家,日子過得挺不錯,家裡田地也多,人人看了都羨慕。

  但是這家人家有個毛病就是重男輕女輕哥兒,雖然漢子作為頂門立戶的壯勞力,確實地位高,家家戶戶都偏愛些,但是自己的孩子誰不疼,對哥兒/姑娘也都還是不錯了。

  這家上頭生了三個姑娘,這三個娃可以說是吃著野草長大了,四五歲開始就被家裡人支使著幹活,長大後也是半嫁半賣地送了出去。

  最後生了這麼一個小漢子四狗子,生他的時候他娘傷了身子不好再孕,所以全家人對這個男娃那真是從小寵到大,慣得不行不行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