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十五兩,這價格比景逸預計的還要高一些,看來黃掌柜的確實是很想要羊奶去腥的方子了。

  「沒問題,黃掌柜的如此大方痛快,我還有啥可說的,那我以茶代酒,祝咱們的合作順順利利,長長久久。」

  談好了事情,就開始擬契約,一式三份,兩份給當事人,一份是要送到官府留底的。

  這是集賢閣的保障,也是景逸的保障。

  待景逸仔細看過契約沒問題後,雙方簽字畫押,妥善保管。

  他又匆忙到了後廚,把茶葉蛋的方子交給了寬師傅,至於集賢閣跟寬師傅之間怎麼簽的保密協議,那景逸就不知道了。

  雞蛋煮好敲碎,碼上要放的調料,鍋剛一燒開,都不用嘗雞蛋,寬師傅就知道味兒對了,朝著黃掌柜一點頭。

  至此,錢貨兩訖,黃掌柜送景家父子出了門。景逸留了一句如果需要羊奶小涼糕就讓人去碼頭集市通知下,然後跟景父推著車回家了。

  出了鎮子,走在鄉道上,景父才忍不住焦急地開口:「大兒,你咋把茶葉蛋的方子賣了。萬一人家都去黃掌柜那買了咋辦?」

  「爹,您覺得集賢閣咋樣?」景逸不答反問。

  「那還用說,你不是說背後東家是府城的嘛,厲害著呢。那環境要不是跟著你,爹一輩子都不敢進去,都沒幾個人穿短打,都是長衫。」景老爹覺得穿長衫的,那就都是老爺了。

  「所以說,去集賢閣吃飯的人不會去咱家攤子,去咱家攤子的也不會輕易去集賢閣,這沒啥衝突的。」

  而且以黃掌柜的精明程度,這茶葉蛋肯定包裝好了再買。不會灰頭土臉的跟碼頭集市上長得一樣。

  這下景父踏實了,美滋滋的想著那二十五兩,在他眼裡,那可是兩畝良田,要不也可以是兩三間寬暢的青磚大瓦房,誰想誰不美。

  這到了家,可得好好跟媳婦兒嘮嘮,這可是他跟兒子一起談成的買賣呢,他也出了力了。

  回家之後,景母的驚訝驚喜自不必提,待景逸解釋過並不影響自家生意,那就跟景父一樣,嘴咧後腦勺,連景父的吹牛皮都好心情的沒給白眼。

  過了幾天後,在九月初的一天買賣快結束時,老熟人小張哥找到了景家小攤上,待景父景逸忙完,連忙過來幫著收拾並且傳話:「景大叔,景小哥,黃掌柜的說了,茶葉蛋很受歡迎,很感謝二位,方便的話,羊奶小涼糕,能否從明天起給店裡提供三十塊,按您攤位上的價錢來就行。」

  景逸一聽,這有什麼不行的,當然可以。至於黃掌柜的賣多少,跟他無關,畢竟建了那麼大的集賢閣他也沒給添一磚一瓦不是,再說了,從沒有批發比零售還貴的道理。

  他還不吝嗇地給集賢閣提供了一些高檔販賣的思路,比如切點乾果碎灑在小涼糕上,不止樣子好看口味更佳;比如再製作一些深色的糕點,擺成鴛鴦擺盤售賣;或者擺盤時在底部澆上蜂蜜或者紅糖汁兒等,也是好看又好吃。

  交代完,還把特意留給小張哥的三塊紅棗小涼糕和三塊羊奶小涼糕給了他,說是辛苦他跑了一趟,這些請他家裡人嘗嘗。

  把小張哥高興的不行,連忙道謝,然後美滋滋的走了。

  黃掌柜的聽完小張的轉達以及景逸提供的新建議,連連想這二十五兩花的真值,別說以後,就這幾個點子真做成了就夠回本了。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金秋九月已經到來。

  景逸生辰快到了,西灣村這邊的農村里,不興給小孩過生日,十六歲也是小孩,沒結婚的就是小孩。所以景逸生辰那天,也是平平淡淡就過去了,做做買賣,想想初夏,吃了一碗景母煮的打滷面,也沒啥特殊的了。

  唯一不同的是收到了兩份充滿祝福的小禮物,來自兩個可愛的弟弟,景安給大哥采了一小兜子很少見的野果,景舒給大哥摘了一捧小野花。

  禮物雖不貴重,但都是兩個弟弟平時喜歡吃、喜歡玩的東西,小孩子最大方的表現就是把我喜歡的送給你,滿滿的都是心意,把景逸高興壞了,真是沒白疼他倆。

  景逸的生日一過完,九月中旬了,就快到了秋收時間,今年家裡的秋收也是需要安排一下的。

  本來依著景逸的想法,買賣停幾天,先忙著家裡的秋收要緊。但是景父堅決不同意,覺得自己現在身體完全好了,而且吃得好,一把子力氣,哪用得著景逸。

  景母也是,雖然沒說話,但是神色也不太贊同景逸的安排,這買賣正紅火,哪能斷了。所以最後還是定下來景父在家農收,景逸依舊每天去碼頭擺攤兒。

  景家現在有五畝田,都是良田,種的是稻米,景父這種種莊稼的老把式,一個人差不多五天左右就能都收完。

  景父本來想著讓景母去鎮上幫忙,他自己在家忙活,但是被景母否了,本來農收就累,她在家還能帶著兩個小的去地里時不時幫幫忙,而且還能給景父做飯,農忙的時候誰家不吃好的補補,要不哪有力氣幹活。

  景逸自己去碼頭是完全沒問題的。

  其實他一個人看著攤子忙得過來,也不想景父景母老跟著操勞。

  每天幫忙做湯品和小吃食這個必須全家上陣才能完成,實在沒辦法,現在他們家還沒有找人做工得條件。

  但是擺攤兒這事兒他早就想把景父解脫出來了,可是看著景父每天勁頭十足的跟著來碼頭感覺精神更好了,就一直沒說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