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梅婆婆年輕時與蘭太后是東西風關係,不是你壓倒我,就是我壓倒你,何其風光。

  然而時隔多年,蘭姬成了別國太后,高高在上、金尊玉貴,這位梅姬則淪落到給人拉皮條謀生,當初千嬌百媚的大美人老了老了竟然淪落到此種境地,真是造化弄人。

  ……

  從梅姬口中得知,蘭姬年輕時心儀的對象一直是申昉,然而那時申昉一心想著建功立業,妥妥的大直男,不解半點風情。倒是南平大長公主的駙馬對蘭太后情根深種,若非文桓太后壓著他不讓他納妾,蘭姬就要入南平公主府了。後來,蘭姬被柯將軍贖身,臨行前,李駙馬騎馬一直追到了宣河關,蘭姬感慨他的痴心,便將自己的一縷長發割下來交給李駙馬留作紀念。

  林清聽完了所有,前面都還好,都能理解,只是……遠在京都的梅姬怎麼知道千里之外的蘭太后給李駙馬割發留念的事?

  然而梅姬接下來的話完全打消了林清的疑慮,甚至讓他想通了原先一直沒想通的事。

  原來,不僅蘭太后被柯將軍贖身,梅姬也被柯將軍的一位得力部下贖身,倆人其實一同出了宣河關。後來隊伍遭黃涼國偷襲,倖存的竟然只有蘭太后與梅姬兩位弱女子,蘭太后被擄走,而梅姬竟然能安穩回到南柯?

  作者有話說:

  預收:《太后萬歲》

  東虞末年,分。

  自大一統王朝虞朝覆滅,分裂出無數勢力,最強大的三股勢力分別是北楚端木氏、西齊聞人氏、南樑上官氏。

  諸小國大都依附楚、齊、梁三國生存。

  ****

  時年,北楚建武帝駕崩,幼帝登基,皇太后晏氏垂簾聽政。

  晏後強硬幹練、當機立斷,城府極深,在權力鬥爭中頗具手腕,北楚在她的領導下實力超出同時期的西齊和南梁,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勢頭。

  晏後本人也由此成為自東虞滅亡後的天下第一位霸主!

  在她之後,三國勢均力敵的局面被打破,霸主一個接一個臨世,天下大勢再次大亂,大國間的爭鬥,小國間的摩擦,無數人傑湧現,譜寫了一段段盪氣迴腸的亂世讚歌!

  晏蘭房,天姿國色,命格貴重。

  父親是瑤國京城一家私塾的教書先生,小康之家,從小衣食無憂,也能識文斷字。

  傳聞她出生時,紫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引得周圍鄰居都來看望,嘖嘖稱奇的同時都感嘆此女乃是神仙下凡。

  後瑤國被滅,十三歲的晏蘭房流落到北楚都城,為謀生計,她成為勾欄地的一位歌妓。

  三年後,陰差陽錯得貴人幫扶進入北楚後宮,成為建武帝的后妃。

  晏蘭房本人,聰慧隱忍、天生麗質,入宮不久就寵冠六宮。

  建武帝駕崩後,攜幼子登基,臨朝稱制多年,憑藉卓越的政治眼光和豐富的鬥爭經驗,使北楚日益強大,實力可問鼎天下。

  史書贊其:

  若非女子身,定是亂世梟雄;

  既為女子身,亦是巾幗英豪!

  從最低賤的亡國歌妓,到一國太后,最後成為天下霸主,晏蘭房的事跡給史書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歷經千年,依然在民間口口傳頌……

  第106章 裹腳

  天聖四十三年十一月中旬, 天聖帝突發頭疾,不能朝政,下令太子監國。

  *

  春寒料峭, 瑞雪兆豐年。

  今年的雪下的挺大, 明年大抵會是個豐收年。

  大年初一天不亮,申椒就起床梳妝打扮,然後攜黛玉去宮裡給皇后和康妃拜年。

  出門時天剛蒙蒙亮, 倒也沒誤了時辰。

  待到下午,申椒才領著黛玉回來,屁股還沒坐熱, 就又得和林清、圓哥兒一起去申府拜年。今年申府終於有了女主人, 迎客事宜都準備的妥妥噹噹,他們去了直接吃喝玩樂就行。

  黛玉跟著申椒,申椒身為小姑子自是拉著這個年紀比自己小許多且背井離鄉的小嫂子親親熱熱說體己話。雖然黛玉過幾個月也得出嫁, 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但兩個已婚婦女的對話多少還是該避開未出閣的姑娘, 於是申椒便打發黛玉帶圓哥兒到一邊玩兒去。

  申昉則和兒子、女婿坐在前廳閒談, 席間, 林清瞅准機會問申桂最近如何。

  申桂的表情有些不置可否, 臉上雖帶著笑意,眼裡卻十分平淡。

  林清雖沒見過萬氏,但也從申椒口中得知對方是個小家碧玉的長相,為人溫柔嫻靜, 絕對談不上丑,甚至可以說很符合這個時代對女子的期許, 遑論申桂本人還比萬氏年長近十歲, 這……妥妥的小嬌妻呀!

  「我說, 你怎麼回事?打了這麼多年光棍,好不容易成家娶得嬌妻,反應也太平淡!哪裡像個新婚不過一月的新人。還是說……你心裡是有所屬了?」

  「瞎說什麼呢!」申桂笑罵,「你哪隻眼睛見我不滿意了?我如今也二十多歲了,早過了年少輕狂的年紀,要因為結個婚就興奮的昭告天下,未免太不尊重。」

  林清挑了挑眉,顯然對申桂的話持保留意見,半開玩笑半認真道:「最好是我猜錯。別人千嬌萬寵養大的姑娘,小小年紀背井離鄉嫁過來,也不要求你一心一意,只別虧待了人家。」

  那日在群芳館,申桂給他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林清也是個男人,是以他很敏銳地察覺到申桂的另一面,這廝絕不像表面那樣端莊規矩,只怕這小家碧玉的大家閨秀不會是他的菜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