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趙蘅玉心下微沉,笑道:「獬兒鬧騰,怕打攪了皇祖母清淨。」
太皇太后這時忽然出聲道:「大皇子是哀家的重孫兒,談何打攪,芳嬤嬤,去延福殿將大皇子抱過來。」
趙蘅玉身子微僵。
但她卻不好反駁太皇太后的話,□□母想要見小輩,是理所應當的事。
趙蘅玉暫且看不出太皇太后要做什麼,也許只是為了給陳敏敏出氣給自己一個下馬威罷了。
趙蘅玉在殿內等了許久,卻沒有見到芳嬤嬤帶著獬兒過來,她漸漸沉不住氣,低聲讓燕支出去打聽。
燕支去了片刻後回到殿內,她在趙蘅玉耳邊說道:「娘娘,芳嬤嬤去咱們宮裡將大皇子抱來了,卻是放在了太皇太后的寢殿內,不知是要做什麼。」
趙蘅玉按捺住心中的不安,說道:「去乾清宮,等著聖上下了早朝,立刻請他過來。」
「皇后——」
趙蘅玉匆匆交代了燕支幾句,就聽見太皇太后喚她。
太皇太后看著趙蘅玉:「皇后為何心不在焉?有什麼事嗎?」
趙蘅玉勉強笑道:「臣妾宮裡的瑣事,不是什麼要事。」
太皇太后道:「既如此,哀家倒是有個事要與皇后說說。」
趙蘅玉道:「皇祖母請講。」
太皇太后慢慢說道:「按照規矩,皇子不可養在生母宮中,哀家先前體諒你,寬恕了些時日,沒有提這件事。如今,大皇子也快兩歲了,繼續留在你宮中,怕是不適宜了。」
太皇太后聲音很輕,可這話一出,殿內逐漸安靜了下來。
趙蘅玉抬眼,笑容僵硬道:「皇祖母,臣妾以為,按照規矩,是妃嬪位份低微育有皇子,才要將皇子送給高位妃嬪撫養,臣妾身為皇后,為何不能養獬兒。」
太皇太后撥了撥佛珠,處變不驚:「你年輕,多聽到些道聽途說的說法。不讓生母養皇子,是因為生母太過年輕,不懂照料。以往都是高位妃嬪年長且有教育子嗣的經驗,才讓她們自己撫養,倒不是因為她們身居高位。你年紀輕輕做了皇后,本就是皇帝任性,論理,你進宮時候,封一個嬪才是應當。」
殿內死一般地沉寂,眾位命婦都低下了頭,眼神不敢亂瞟,她們自然意識到了,自己捲入了太皇太后和皇后的鬥法中。
趙蘅玉抿唇,聽出來太皇太后從方方面面堵住了她要說的話。
她無從反抗,就連獬兒都已經落入了太皇太后的手中。
就在這時候,陳敏敏笑著說道:「原以為皇后娘娘懂規矩,今日一看,卻是妾看錯了,也難怪,皇后娘娘是蘭妃帶進宮的,母女兩人都放蕩不羈,哪有什麼規矩可言。」
陳敏敏這是見到趙蘅玉吃癟,太過得意忘形了,說完後,她掃了一眼太皇太后,卻看見太皇太后面色沉沉,陳敏敏心中一緊,忙閉上了嘴。
趙蘅玉猛地站了起來,她望了一眼燕支,而後對陳敏敏冷冷道:「陳妃,你放肆,還不跪下。」
燕支趁著眾人沒有注意,上前甩了陳敏敏一巴掌,將陳敏敏架著跪了下來。
太皇太后平靜的面容終於有了一絲皸裂:「你——」
趙蘅玉說道:「皇祖母教訓得是,在宮裡行事,自然是要講規矩的,陳妃,皇祖母慈訓尚在耳邊,你就壞了規矩,身為妃嬪對皇后大不敬,你可知要受什麼罰?」
燕支道:「對皇后出言不遜,杖責二十。」
陳敏敏捂著臉,難以置信地看著趙蘅玉,仿佛她突然生了獠牙。
趙蘅玉低眼望著陳敏敏,沒有說話,她在等待太皇太后的反應。
規矩、規矩……
太皇太后拿獬兒做要挾,她只好趁機抓著陳敏敏做要挾。
趙蘅玉心中有些忐忑,陳敏敏的杖責二十換一個養育獬兒的機會,比起來,卻是有些不夠看的。
不知太皇太后要作何抉擇。
陳敏敏急切地望著太皇太后,卻見太皇太后神色平靜,無動於衷,陳敏敏一急,順勢哎呦一聲,倒了下去。
宮女們亂做一團:「陳妃娘娘暈了,陳妃娘娘暈了……」
翠微將陳敏敏扶到靠椅上坐下,太醫匆匆趕到,把了把陳敏敏的脈象。
太醫面色一松,跪在地上恭喜道:「陳妃娘娘有喜了。」
作者有話說:
第108章
「陳妃娘娘有喜了。」
聽見這句話, 殿內眾人神色各異,但陳敏敏並不顯驚訝。
她藏起嘴角的冷笑,忽然呻.吟起來:「哎呦……哎呦……」
翠微上前問道:「娘娘, 您怎麼了?」
陳敏敏道:「方才摔在了地上,不知我腹中皇兒是否安好, 她抬起頭,看向了趙蘅玉, 「皇后娘娘, 您貴為皇后,對宮妃生殺予奪,可我腹中是聖上的骨肉, 你怎能狠心如此, 想要我和皇兒一屍兩命?」
殿內鴉雀無聲, 命婦們面色驚惶, 卻忍不住看著陳敏敏眼露同情, 對趙蘅玉則是眼神躲閃, 隱約有些憤憤之色。
趙蘅玉艷名遠播,年少時就是禁庭絕色, 後來,身為太子的趙珣和侯府公子爭相搶奪, 又坐實了她的禍水名聲。
再後來,她成了皇后,三千寵愛於一身,在流言中, 幾乎成了飛燕合德那般的人物。
現在命婦們看著眼前的爭執, 幾乎是立即就對無寵的陳敏敏生了同情。
太皇太后這時忽然出聲道:「大皇子是哀家的重孫兒,談何打攪,芳嬤嬤,去延福殿將大皇子抱過來。」
趙蘅玉身子微僵。
但她卻不好反駁太皇太后的話,□□母想要見小輩,是理所應當的事。
趙蘅玉暫且看不出太皇太后要做什麼,也許只是為了給陳敏敏出氣給自己一個下馬威罷了。
趙蘅玉在殿內等了許久,卻沒有見到芳嬤嬤帶著獬兒過來,她漸漸沉不住氣,低聲讓燕支出去打聽。
燕支去了片刻後回到殿內,她在趙蘅玉耳邊說道:「娘娘,芳嬤嬤去咱們宮裡將大皇子抱來了,卻是放在了太皇太后的寢殿內,不知是要做什麼。」
趙蘅玉按捺住心中的不安,說道:「去乾清宮,等著聖上下了早朝,立刻請他過來。」
「皇后——」
趙蘅玉匆匆交代了燕支幾句,就聽見太皇太后喚她。
太皇太后看著趙蘅玉:「皇后為何心不在焉?有什麼事嗎?」
趙蘅玉勉強笑道:「臣妾宮裡的瑣事,不是什麼要事。」
太皇太后道:「既如此,哀家倒是有個事要與皇后說說。」
趙蘅玉道:「皇祖母請講。」
太皇太后慢慢說道:「按照規矩,皇子不可養在生母宮中,哀家先前體諒你,寬恕了些時日,沒有提這件事。如今,大皇子也快兩歲了,繼續留在你宮中,怕是不適宜了。」
太皇太后聲音很輕,可這話一出,殿內逐漸安靜了下來。
趙蘅玉抬眼,笑容僵硬道:「皇祖母,臣妾以為,按照規矩,是妃嬪位份低微育有皇子,才要將皇子送給高位妃嬪撫養,臣妾身為皇后,為何不能養獬兒。」
太皇太后撥了撥佛珠,處變不驚:「你年輕,多聽到些道聽途說的說法。不讓生母養皇子,是因為生母太過年輕,不懂照料。以往都是高位妃嬪年長且有教育子嗣的經驗,才讓她們自己撫養,倒不是因為她們身居高位。你年紀輕輕做了皇后,本就是皇帝任性,論理,你進宮時候,封一個嬪才是應當。」
殿內死一般地沉寂,眾位命婦都低下了頭,眼神不敢亂瞟,她們自然意識到了,自己捲入了太皇太后和皇后的鬥法中。
趙蘅玉抿唇,聽出來太皇太后從方方面面堵住了她要說的話。
她無從反抗,就連獬兒都已經落入了太皇太后的手中。
就在這時候,陳敏敏笑著說道:「原以為皇后娘娘懂規矩,今日一看,卻是妾看錯了,也難怪,皇后娘娘是蘭妃帶進宮的,母女兩人都放蕩不羈,哪有什麼規矩可言。」
陳敏敏這是見到趙蘅玉吃癟,太過得意忘形了,說完後,她掃了一眼太皇太后,卻看見太皇太后面色沉沉,陳敏敏心中一緊,忙閉上了嘴。
趙蘅玉猛地站了起來,她望了一眼燕支,而後對陳敏敏冷冷道:「陳妃,你放肆,還不跪下。」
燕支趁著眾人沒有注意,上前甩了陳敏敏一巴掌,將陳敏敏架著跪了下來。
太皇太后平靜的面容終於有了一絲皸裂:「你——」
趙蘅玉說道:「皇祖母教訓得是,在宮裡行事,自然是要講規矩的,陳妃,皇祖母慈訓尚在耳邊,你就壞了規矩,身為妃嬪對皇后大不敬,你可知要受什麼罰?」
燕支道:「對皇后出言不遜,杖責二十。」
陳敏敏捂著臉,難以置信地看著趙蘅玉,仿佛她突然生了獠牙。
趙蘅玉低眼望著陳敏敏,沒有說話,她在等待太皇太后的反應。
規矩、規矩……
太皇太后拿獬兒做要挾,她只好趁機抓著陳敏敏做要挾。
趙蘅玉心中有些忐忑,陳敏敏的杖責二十換一個養育獬兒的機會,比起來,卻是有些不夠看的。
不知太皇太后要作何抉擇。
陳敏敏急切地望著太皇太后,卻見太皇太后神色平靜,無動於衷,陳敏敏一急,順勢哎呦一聲,倒了下去。
宮女們亂做一團:「陳妃娘娘暈了,陳妃娘娘暈了……」
翠微將陳敏敏扶到靠椅上坐下,太醫匆匆趕到,把了把陳敏敏的脈象。
太醫面色一松,跪在地上恭喜道:「陳妃娘娘有喜了。」
作者有話說:
第108章
「陳妃娘娘有喜了。」
聽見這句話, 殿內眾人神色各異,但陳敏敏並不顯驚訝。
她藏起嘴角的冷笑,忽然呻.吟起來:「哎呦……哎呦……」
翠微上前問道:「娘娘, 您怎麼了?」
陳敏敏道:「方才摔在了地上,不知我腹中皇兒是否安好, 她抬起頭,看向了趙蘅玉, 「皇后娘娘, 您貴為皇后,對宮妃生殺予奪,可我腹中是聖上的骨肉, 你怎能狠心如此, 想要我和皇兒一屍兩命?」
殿內鴉雀無聲, 命婦們面色驚惶, 卻忍不住看著陳敏敏眼露同情, 對趙蘅玉則是眼神躲閃, 隱約有些憤憤之色。
趙蘅玉艷名遠播,年少時就是禁庭絕色, 後來,身為太子的趙珣和侯府公子爭相搶奪, 又坐實了她的禍水名聲。
再後來,她成了皇后,三千寵愛於一身,在流言中, 幾乎成了飛燕合德那般的人物。
現在命婦們看著眼前的爭執, 幾乎是立即就對無寵的陳敏敏生了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