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趙珣可能並不知曉她會鳧水,小時候,父皇疼愛她,會帶她去行宮,教她鳧水。
而趙珣並沒有資格隨行,趙蘅玉顧及趙珣的心情,從未說過父皇和她的事。
江上水寒,可是尚未到深秋,還是可以忍受的。
只是她畢竟懷著身子,游到一半,就沒了力氣,她頭腦一陣一陣地發昏,絕望之際,她看到一隻系在岸旁的小舟。
趙蘅玉漸漸回神,帶著些微警惕,又有許多感激,她看著面前的王則:「……公子,是你救了我?」
作者有話說:
第82章
黃河之行無疾而終, 眾人只知道,天子和那位尚未冊封的皇后,去時是一雙人, 回來卻是形單影隻。
轉眼已過去三個月,宮裡仿佛一切都沒變, 又仿佛一切都變了。
這三月里,趙珣四處尋找趙蘅玉的下落, 可是無功而返。冷靜下來後, 他開始處置籌劃這件事的季家人還有斐文若等人。
從他們口中得不到半點有用的消息,趙珣氣急,將他們通通下獄。
這一日, 斐苑娘為兄長求情之事, 來到了宮中。
她已有了幾月的身孕, 又因為葉九郎的緣故, 趙珣網開一面, 沒有將她下獄。
葉九郎扶著斐苑娘走進宮門, 他滿臉不贊同說道:「你明知為此事求情為引得聖上發怒,為何非要來?」
雖然他不贊同, 可他並沒有憑藉夫君的身份強行阻攔斐苑娘。
斐苑娘撫著肚子,格外溫柔, 她說道:「你不必擔心,若我來會觸怒聖上,那他見也不會見我,怎會讓我入宮。」
她嘆了口氣:「不光是為了我兄長的事, 我進宮, 也是想祭奠故人。」
三月前, 趙蘅玉落水而亡, 趙珣將她的屍首一路運送回京,直到下葬,他也不敢去看上一眼。
他不曾立碑,不曾祭奠,仿佛趙蘅玉並沒有死。
斐苑娘曾去瞧了一眼,趙蘅玉已經浮腫到無法辨認,她看了傷心不已。
斐苑娘回府後,悄悄給趙蘅玉點了香燭,燒了紙錢。
她心中想著,趙蘅玉在下面實在可憐,聽聞宮中不許祭奠,她想進宮問問趙蘅玉的貼身宮女,她能夠幫忙做些什麼。
斐苑娘走進太和門,對葉九郎說道:「不必擔心,我馬上就回。」
葉九郎鬆開了手,看著斐苑娘跟隨小太監往前走,他不放心說道:「我這就去乾清宮,以免聖上發怒,我能說上兩句話。」
斐苑娘先跟著太監去了趙蘅玉生前居住的延福殿。
延福殿的女主人已經香消玉殞,但斐苑娘來到這裡的時候,很詫異地發現,這裡宮人依舊井然有序匆匆忙忙,仿佛趙蘅玉依舊在。
斐苑娘心中有忍不住的驚愕和驚恐,她身側的太監小聲告訴她:「這是聖上囑咐的,延福殿一切照舊,每日早上,都燒了熱水送到寢殿,備好早膳、午膳、晚膳,被褥子熏好香,晚上又送一道熱水,瑣碎的小事,一件都不肯拉下……」
斐苑娘望著趙蘅玉寢殿那扇半開的窗子,裡頭宮女針線和帕子送到矮榻上,接著往香爐里放了雲母。
他們悉心照料著那位回不來的娘娘。
斐苑娘一怔,心中忽然覺得趙珣有些可憐可悲。
太監對斐苑娘說道:「葉夫人稍等片刻,燕支姑姑和花鈿姑姑應當一會兒就過來。」
斐苑娘輕輕頷首,她走進了趙蘅玉的寢殿。
她心情悵然,抬眼環視著趙蘅玉生前居住的地方。
桌椅擺件都是一塵不染,香爐升騰起裊裊青煙,床榻下一雙錦鞋隨意擺著,仿佛伊人就在床榻上,酣夢未醒。
斐苑娘慢慢走到床榻邊,心情沉沉地伸手撩開重重垂帷。
她眸子猛地睜大,難以自控地往後退了好幾步,差點摔倒之際,身側有宮人扶住了她。
榻上赫然睡著一尊白玉雕刻的人偶。
那人偶是照著趙蘅玉的模樣刻就的,它微微闔著眼,仿若睡去了,它身上穿著大紅的嫁衣,看起來滲人得緊。
「斐姑娘。」
斐苑娘回神,看到了扶著她的燕支。
斐苑娘又往床榻上望過去,她嘴唇囁嚅,是被嚇得有些狠了,她喃喃道:「這是……這是什麼……」
「你連她也不認識麼?」
殿門口傳來一陣冰寒的聲音,斐苑娘抬頭望過去,看見趙珣逆著光站在那裡,斐苑娘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覺他周身有股濃稠到揮之不去的黑氣。
斐苑娘愣愣道:「她?這是……」
「是蘅蘅。」趙珣走近了,斐苑娘這才看清楚他的神色,他是在微笑著,這微笑卻令人毛骨悚然。
斐苑娘求助般地看向了燕支,燕支捏了捏斐苑娘的手臂,低下頭來,說道:「葉夫人,這是我家公主啊。」
斐苑娘一時間感到渾身發毛,而後她看見燕支對她使了眼色。
她頓時反應過來:「原來是公主。」
趙珣面色發沉,聲音低低:「她尚在熟睡,你怎可在此驚動?」
斐苑娘也輕聲道:「臣婦這就告退。」
斐苑娘和燕支一起走出了殿門口,她回頭,看見趙珣將那人偶扶了起來,一臉溫柔地梳著它頭上的烏髮。
斐苑娘不敢再看,慌忙別開了眼睛。
片刻後,李德海小跑著走了出來,他說道:「葉夫人,聖上說公主睡了,不欲被人打擾,還請葉夫人移步乾清宮說話。」
而趙珣並沒有資格隨行,趙蘅玉顧及趙珣的心情,從未說過父皇和她的事。
江上水寒,可是尚未到深秋,還是可以忍受的。
只是她畢竟懷著身子,游到一半,就沒了力氣,她頭腦一陣一陣地發昏,絕望之際,她看到一隻系在岸旁的小舟。
趙蘅玉漸漸回神,帶著些微警惕,又有許多感激,她看著面前的王則:「……公子,是你救了我?」
作者有話說:
第82章
黃河之行無疾而終, 眾人只知道,天子和那位尚未冊封的皇后,去時是一雙人, 回來卻是形單影隻。
轉眼已過去三個月,宮裡仿佛一切都沒變, 又仿佛一切都變了。
這三月里,趙珣四處尋找趙蘅玉的下落, 可是無功而返。冷靜下來後, 他開始處置籌劃這件事的季家人還有斐文若等人。
從他們口中得不到半點有用的消息,趙珣氣急,將他們通通下獄。
這一日, 斐苑娘為兄長求情之事, 來到了宮中。
她已有了幾月的身孕, 又因為葉九郎的緣故, 趙珣網開一面, 沒有將她下獄。
葉九郎扶著斐苑娘走進宮門, 他滿臉不贊同說道:「你明知為此事求情為引得聖上發怒,為何非要來?」
雖然他不贊同, 可他並沒有憑藉夫君的身份強行阻攔斐苑娘。
斐苑娘撫著肚子,格外溫柔, 她說道:「你不必擔心,若我來會觸怒聖上,那他見也不會見我,怎會讓我入宮。」
她嘆了口氣:「不光是為了我兄長的事, 我進宮, 也是想祭奠故人。」
三月前, 趙蘅玉落水而亡, 趙珣將她的屍首一路運送回京,直到下葬,他也不敢去看上一眼。
他不曾立碑,不曾祭奠,仿佛趙蘅玉並沒有死。
斐苑娘曾去瞧了一眼,趙蘅玉已經浮腫到無法辨認,她看了傷心不已。
斐苑娘回府後,悄悄給趙蘅玉點了香燭,燒了紙錢。
她心中想著,趙蘅玉在下面實在可憐,聽聞宮中不許祭奠,她想進宮問問趙蘅玉的貼身宮女,她能夠幫忙做些什麼。
斐苑娘走進太和門,對葉九郎說道:「不必擔心,我馬上就回。」
葉九郎鬆開了手,看著斐苑娘跟隨小太監往前走,他不放心說道:「我這就去乾清宮,以免聖上發怒,我能說上兩句話。」
斐苑娘先跟著太監去了趙蘅玉生前居住的延福殿。
延福殿的女主人已經香消玉殞,但斐苑娘來到這裡的時候,很詫異地發現,這裡宮人依舊井然有序匆匆忙忙,仿佛趙蘅玉依舊在。
斐苑娘心中有忍不住的驚愕和驚恐,她身側的太監小聲告訴她:「這是聖上囑咐的,延福殿一切照舊,每日早上,都燒了熱水送到寢殿,備好早膳、午膳、晚膳,被褥子熏好香,晚上又送一道熱水,瑣碎的小事,一件都不肯拉下……」
斐苑娘望著趙蘅玉寢殿那扇半開的窗子,裡頭宮女針線和帕子送到矮榻上,接著往香爐里放了雲母。
他們悉心照料著那位回不來的娘娘。
斐苑娘一怔,心中忽然覺得趙珣有些可憐可悲。
太監對斐苑娘說道:「葉夫人稍等片刻,燕支姑姑和花鈿姑姑應當一會兒就過來。」
斐苑娘輕輕頷首,她走進了趙蘅玉的寢殿。
她心情悵然,抬眼環視著趙蘅玉生前居住的地方。
桌椅擺件都是一塵不染,香爐升騰起裊裊青煙,床榻下一雙錦鞋隨意擺著,仿佛伊人就在床榻上,酣夢未醒。
斐苑娘慢慢走到床榻邊,心情沉沉地伸手撩開重重垂帷。
她眸子猛地睜大,難以自控地往後退了好幾步,差點摔倒之際,身側有宮人扶住了她。
榻上赫然睡著一尊白玉雕刻的人偶。
那人偶是照著趙蘅玉的模樣刻就的,它微微闔著眼,仿若睡去了,它身上穿著大紅的嫁衣,看起來滲人得緊。
「斐姑娘。」
斐苑娘回神,看到了扶著她的燕支。
斐苑娘又往床榻上望過去,她嘴唇囁嚅,是被嚇得有些狠了,她喃喃道:「這是……這是什麼……」
「你連她也不認識麼?」
殿門口傳來一陣冰寒的聲音,斐苑娘抬頭望過去,看見趙珣逆著光站在那裡,斐苑娘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覺他周身有股濃稠到揮之不去的黑氣。
斐苑娘愣愣道:「她?這是……」
「是蘅蘅。」趙珣走近了,斐苑娘這才看清楚他的神色,他是在微笑著,這微笑卻令人毛骨悚然。
斐苑娘求助般地看向了燕支,燕支捏了捏斐苑娘的手臂,低下頭來,說道:「葉夫人,這是我家公主啊。」
斐苑娘一時間感到渾身發毛,而後她看見燕支對她使了眼色。
她頓時反應過來:「原來是公主。」
趙珣面色發沉,聲音低低:「她尚在熟睡,你怎可在此驚動?」
斐苑娘也輕聲道:「臣婦這就告退。」
斐苑娘和燕支一起走出了殿門口,她回頭,看見趙珣將那人偶扶了起來,一臉溫柔地梳著它頭上的烏髮。
斐苑娘不敢再看,慌忙別開了眼睛。
片刻後,李德海小跑著走了出來,他說道:「葉夫人,聖上說公主睡了,不欲被人打擾,還請葉夫人移步乾清宮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