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那些個手頭不寬裕的,花上幾文錢,買些素菜回家沾沾油星,那也是極好的。

  唐家這邊每日都是濃濃的肉香味兒,自然是瞞不了村里人的,對外也沒有隱瞞。

  就說唐老三日前在古書當中意外得了個滷肉的法子,試了試還行,想拿這門手藝掙個養家餬口的錢。

  這村子裡面大家都是知根知底兒的,村民們都知道唐家老大本事多唐曉福了,一直在縣城裡邊做帳房,人脈也多,對於他忽然想要自個兒做生意倒是沒有任意外的。

  只不過如今王儀肚子見大手腳笨重不少。

  年輕一些的麼麼就瞄上了唐老大,鋪子裡便人手不足,就想著將自家的小子或者是年輕的小哥兒,推薦過去幫工,掙些銅錢回家貼補家用。

  店裡邊這會兒確實缺人手,但是滷肉店裡便日常都要經管吃食,需要個乾淨利落的人。

  對於那些個未婚的小哥兒,唐老大可輕易不敢照面,很怕自家的夫郎吃醋。

  好在這邊剛剛秋收完,唐老二還能騰出一些時間,幫忙唐老二篩了許多人,這才找到個姓劉的瘦高個漢子。

  叫劉明,今年也就二十歲,是個命苦的家中無別的親人了,只有一個三爺爺與他生活在一起,但是劉三爺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太好。

  劉明平日裡邊幹活十分刻苦,除了照顧自家的土地之外,不時還會進山采些蘑菇山珍等去縣城裡換錢。

  但是他這麼大的漢子眼看就應該娶夫郎了,只是家徒四壁,窮得叮噹響,沒有哪個人家的個兒肯把自家的孩子嫁過來受苦。

  再加上前些日子下雨,劉三也偶感風寒,人就躺在炕上起不來了,這孩子是個孝順的,就想著趕快找份工掙些銀錢,給三爺爺看病。

  唐老大對於這個流民是極為滿意的,有一把子力氣,人也老實本分,他不需要什麼特別精明的夥計,只要能幫他好好幹活。

  至於外別應酬客人收帳算帳這種事情,唐老大完全可以自己做。

  也是本著考察的心思,劉老大就帶上了劉明一起去縣城的鋪子裡面。

  那鋪子如今簡單裝修以下到是很寬敞明亮。

  特意定的漆黑牌匾,上面赤紅的幾個大字唐記滷肉。

  唐曉福還特意在自家鋪子裡邊打了個小GG。

  讓唐老大印了些小卡片兒,唐曉福手寫編號。

  所有來到這邊水果鋪子的客人,如果拿著這張小卡片到唐記滷肉,都能多得一份鹵千張。

  這裡的千張其實就是現代的干豆腐,村子裡邊就有豆房,干豆腐的價格並不高,但是吸飽了湯汁,味道十分的好。

  人都是有占便宜和好奇的小心裡的,見到了卡片自然都想去看看。

  一到了唐記鋪子裡面,聞到的濃濃的滷肉香味,那就是再也挪不動步了。而龐唐老大的鋪子裡面。不僅有各色的滷雞滷鴨豬羊肉。

  而且唐曉福特意給他出了個主意,做了滷雞架,然後再用各色調料重新伴一下,味道別提多好了。

  新店開張,買滷菜滿一百文錢的,可隨意挑一樣素菜,半斤贈送。

  這種現代的營銷套路,唐曉福這輩子見過了許多。

  但是古代人哪有這樣的呀,一看拿著小卡片,能白得一份千張滿一百文的滷菜,竟然還能多得一份素菜。

  所以大多數光顧的客人都是買上一百文的滷肉,再配上兩個免費的小滷菜,心滿意足的離開。

  唐老大沒敢做太多,雞滷製了三隻,鴨子兩隻豬羊肉各二十斤。

  等到下午天剛布滿晚霞的時候,就賣了個乾乾淨淨的。

  還剩下一點滷製的海帶,還有豆角,就是賣的十分好。

  唐老大直接大手一揮,讓劉明帶著剩下的滷菜回家,給他和三爺爺加餐了。

  劉明喜出望外連連,感謝小心翼翼的打包著剩下的滷菜,又勤快的幫著店裡面收拾碗盆,重新清洗乾淨。

  等到在整個店裡整理完畢之後,倆人這才關了店鋪門,坐上回村裡邊的牛車。

  一路上唐老大都是喜氣洋洋的,自家東家生意好,劉明的工作就能夠更穩定,所以他也十分的開心。

  唐老大回家的時候,李氏和唐老爺子早就眼巴眼望著等著呢。

  一聽唐老大說今日銷路不錯,所有的肉菜都賣光了,都是臉上帶著笑容連連誇讚。

  這剩菜,第二天不重複售賣,也是唐曉福特意囑咐唐老大的。

  雖然說這會兒秋天了,天氣有些涼爽,但是滷菜這種東西,第二天和當天的味道就會差上許多。

  切不可因為貪圖小利,用隔夜的滷菜壞了唐記滷肉的名聲。

  自此以後唐老大就開始村子,縣城兩邊跑的生活,雖然累,但是鋪子裡面的生意好,他每天都是喜氣洋洋的。

  在這片喜氣洋洋當中,唐曉福偷偷的找到自家二哥,給他塞了些銀子,讓他給每房都重新砌了一個火牆與火炕相連。

  冬日裡邊燒火做飯的時候,各個屋的護牆都會熱起來,屋裡的溫度也會高上不少。

  起初李氏還有些擔心唐曉福太過浪費錢,但是猝不及防的一場大雪,卻讓他對於自家的火炕火牆,心中慶幸無比。

  驟然冰天雪地,大雪沒過膝蓋,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

  有些個備懶的人家,地裡面的地瓜土豆沒有來得及挖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