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穿著一身銀白色的衣衫,大長腿一邁,年糕跨過了面前擋路的凳子,給周嬌嬌看他手裡拎著的東西。
「這是什麼?耳環?」
「不是耳環,是耳墜。娘你看多漂亮啊,這個是用琉璃珠子穿成的,那個西北的商人大叔說,他們那裡還有用寶石和珍珠做的耳墜呢!」
周嬌嬌把他手裡的東西接過來,純藍色的琉璃耳墜陽光下反射著光輝,銀環上頭雕刻著一些看不懂的圖騰,非常有異域風情。
「是很好看,一看就不是咱們這兒的東西。」
年糕嘿嘿一笑,道:「這耳墜娘戴起來一定很漂亮,可惜我們從前都沒見過。等兒子長大了,兒子就組建一個商隊,走南闖北,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娘和妹妹搜羅來!」
年糕一周歲抓周的時候抓的就是算盤,這些年來逐漸長大,他對做生意也越來越感興趣。
平常沒少跟在顧雲後頭看他忙活生意,也記不清是哪天,他突然就跟兩人說他以後也要做一個商人做生意。
他這個性子,做生意也的確適合他。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支持就是了。
年糕想做商人,周嬌嬌和顧雲並沒反對。只告訴他需得先認真讀書,認字明理之後才能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聽見他說的話,周嬌嬌捏了捏他的小臉,含笑道:「我兒是個有孝心的好孩子,既然你這麼說,娘可就等著了。」
年糕開心地嗯了一聲,元喜進來跟周嬌嬌報信。
「夫人,今天我們在路上遇見了您娘家二嬸,她說她家擺席的日子定下來了,讓您後天晌午把糯米和年糕都帶著,和老爺一起到她家去吃席。」
辛苦多年,周二叔和周二嬸今年終於在縣裡買了鋪子,這幾日正預備著搬到縣上來,辦喬遷宴的日子也剛定下。
周嬌嬌聽見很高興,回他道:「知道了,到時候我會去的。」
………
周二嬸辦酒席的那天,周嬌嬌和顧雲沒直接到她那去。
一早起來換好衣裳吃完飯,兩個人帶著孩子先去周記早點跟何氏和周老爹匯合,在那坐了坐,等著周家兄弟幾個都來了,一群人才浩浩蕩蕩往周二嬸家裡去。
周二嬸正在門口招待客人,老遠看到了他們,咧嘴一笑,上山跟他們說話。
眾人給她道喜,周二嬸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讓他們趕緊進院,帶著他們入了座。
院子裡已經來了很多人,周老爹他們在主桌跟周二叔、周大姑一起坐,周嬌嬌跟周大嫂她們坐在旁邊一桌。
妯娌長輩們互相閒聊,周嬌嬌也跟回娘家吃席的周二妮和周大妮聊天。
糯米和雪蓮從她們跟前匆匆跑過,周二妮臉上略帶一絲感嘆。
「看看這滿院的孩子,不知不覺中,咱們這一代已經老了。」
聽見她的話,周嬌嬌也把目光投向了院裡的孩子們。
不算她、周二妮和周大妮的孩子,院裡光周姓的孩子就已經站了一堆。
吳瑩這幾年又添了個兒子,馮英蘭生育了一兒一女。不算周二叔家的五個堂侄子侄女,周嬌嬌親兄弟家的侄子侄女就有十個。
而且這些還只是周家第三代,前一陣周小虎生了兒子,周家第四代也降生了。
周嬌嬌也是無限感慨,悠悠道:「歲月不饒人啊。」
周大妮在一邊笑著插話:「咱們周家子嗣多,人丁興旺,一大家子又和和睦睦的,以後日子一定能過得特別好。」
周嬌嬌笑說那倒是,想起周大妮的女兒銀杏正月裡頭把出了喜了,和周二妮問起她相關的事…
周嬌嬌她們聊的熱烈,周老爹和周二叔他們也在聊著天。這個時候時辰也到了,灶房裡開始往外端菜,他們便邊吃邊聊。
「想想我們小時候,哪吃得起這麼好的東西。我記得那時候娘做了個粗面饃饃,咱們兄妹三個搶的跟什麼似的,生怕吃不著這口乾的糧食。」
瞅著一桌子色香味全的雞鴨魚肉,周老爹回想起從前的苦日子。
周二叔呵呵笑,「是啊!那時候能吃上頂飽的乾飯就不錯了,吃肉想都不敢想。」
周大姑在一邊接話:「別說是咱們小時候,就是嬌嬌他們小時候,大哥和二哥家裡的日子不也過得緊巴巴的?尤其是那年饑荒,那一個個都餓的面黃肌瘦的,來陣風都能吹倒了。」
眾人呵呵笑,一邊的周二嬸問何氏:「大嫂什麼時候啟程去小虎那裡?走的那天告訴我們一聲,我們去送你。」
「對,去送去送。」想起這茬,周二叔也趕忙道。
何氏咽下嘴裡的飯擺擺手,回他們:「不用去送,我們一共也沒多少東西,有老二老三他們幾個送就夠了。定下的日子是後天,我本來想再等半個月的,可是小虎非得急著叫我們現在去。」
周小虎去年終於中了舉,他名次不錯,還沒繼續去參加下一場考試,就補了空缺,被賞識他的貴人舉薦進入了仕途。
如今他已經是一縣的主簿,雖然官不太大,但是未來的升職空間卻不小。
寒門子弟哪有幾個能上來就做了大官的,還不是要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熬。
他現在已經到任職地赴任安頓了下來,日子過得好了,就想著把爹娘爺奶接過去享福。
周大哥和周大嫂夫妻倆自然是高興的,倆人還沒見過自己的孫子,這趟過去就能看見了。
「這是什麼?耳環?」
「不是耳環,是耳墜。娘你看多漂亮啊,這個是用琉璃珠子穿成的,那個西北的商人大叔說,他們那裡還有用寶石和珍珠做的耳墜呢!」
周嬌嬌把他手裡的東西接過來,純藍色的琉璃耳墜陽光下反射著光輝,銀環上頭雕刻著一些看不懂的圖騰,非常有異域風情。
「是很好看,一看就不是咱們這兒的東西。」
年糕嘿嘿一笑,道:「這耳墜娘戴起來一定很漂亮,可惜我們從前都沒見過。等兒子長大了,兒子就組建一個商隊,走南闖北,把全天下最好的東西都給娘和妹妹搜羅來!」
年糕一周歲抓周的時候抓的就是算盤,這些年來逐漸長大,他對做生意也越來越感興趣。
平常沒少跟在顧雲後頭看他忙活生意,也記不清是哪天,他突然就跟兩人說他以後也要做一個商人做生意。
他這個性子,做生意也的確適合他。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支持就是了。
年糕想做商人,周嬌嬌和顧雲並沒反對。只告訴他需得先認真讀書,認字明理之後才能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聽見他說的話,周嬌嬌捏了捏他的小臉,含笑道:「我兒是個有孝心的好孩子,既然你這麼說,娘可就等著了。」
年糕開心地嗯了一聲,元喜進來跟周嬌嬌報信。
「夫人,今天我們在路上遇見了您娘家二嬸,她說她家擺席的日子定下來了,讓您後天晌午把糯米和年糕都帶著,和老爺一起到她家去吃席。」
辛苦多年,周二叔和周二嬸今年終於在縣裡買了鋪子,這幾日正預備著搬到縣上來,辦喬遷宴的日子也剛定下。
周嬌嬌聽見很高興,回他道:「知道了,到時候我會去的。」
………
周二嬸辦酒席的那天,周嬌嬌和顧雲沒直接到她那去。
一早起來換好衣裳吃完飯,兩個人帶著孩子先去周記早點跟何氏和周老爹匯合,在那坐了坐,等著周家兄弟幾個都來了,一群人才浩浩蕩蕩往周二嬸家裡去。
周二嬸正在門口招待客人,老遠看到了他們,咧嘴一笑,上山跟他們說話。
眾人給她道喜,周二嬸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讓他們趕緊進院,帶著他們入了座。
院子裡已經來了很多人,周老爹他們在主桌跟周二叔、周大姑一起坐,周嬌嬌跟周大嫂她們坐在旁邊一桌。
妯娌長輩們互相閒聊,周嬌嬌也跟回娘家吃席的周二妮和周大妮聊天。
糯米和雪蓮從她們跟前匆匆跑過,周二妮臉上略帶一絲感嘆。
「看看這滿院的孩子,不知不覺中,咱們這一代已經老了。」
聽見她的話,周嬌嬌也把目光投向了院裡的孩子們。
不算她、周二妮和周大妮的孩子,院裡光周姓的孩子就已經站了一堆。
吳瑩這幾年又添了個兒子,馮英蘭生育了一兒一女。不算周二叔家的五個堂侄子侄女,周嬌嬌親兄弟家的侄子侄女就有十個。
而且這些還只是周家第三代,前一陣周小虎生了兒子,周家第四代也降生了。
周嬌嬌也是無限感慨,悠悠道:「歲月不饒人啊。」
周大妮在一邊笑著插話:「咱們周家子嗣多,人丁興旺,一大家子又和和睦睦的,以後日子一定能過得特別好。」
周嬌嬌笑說那倒是,想起周大妮的女兒銀杏正月裡頭把出了喜了,和周二妮問起她相關的事…
周嬌嬌她們聊的熱烈,周老爹和周二叔他們也在聊著天。這個時候時辰也到了,灶房裡開始往外端菜,他們便邊吃邊聊。
「想想我們小時候,哪吃得起這麼好的東西。我記得那時候娘做了個粗面饃饃,咱們兄妹三個搶的跟什麼似的,生怕吃不著這口乾的糧食。」
瞅著一桌子色香味全的雞鴨魚肉,周老爹回想起從前的苦日子。
周二叔呵呵笑,「是啊!那時候能吃上頂飽的乾飯就不錯了,吃肉想都不敢想。」
周大姑在一邊接話:「別說是咱們小時候,就是嬌嬌他們小時候,大哥和二哥家裡的日子不也過得緊巴巴的?尤其是那年饑荒,那一個個都餓的面黃肌瘦的,來陣風都能吹倒了。」
眾人呵呵笑,一邊的周二嬸問何氏:「大嫂什麼時候啟程去小虎那裡?走的那天告訴我們一聲,我們去送你。」
「對,去送去送。」想起這茬,周二叔也趕忙道。
何氏咽下嘴裡的飯擺擺手,回他們:「不用去送,我們一共也沒多少東西,有老二老三他們幾個送就夠了。定下的日子是後天,我本來想再等半個月的,可是小虎非得急著叫我們現在去。」
周小虎去年終於中了舉,他名次不錯,還沒繼續去參加下一場考試,就補了空缺,被賞識他的貴人舉薦進入了仕途。
如今他已經是一縣的主簿,雖然官不太大,但是未來的升職空間卻不小。
寒門子弟哪有幾個能上來就做了大官的,還不是要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熬。
他現在已經到任職地赴任安頓了下來,日子過得好了,就想著把爹娘爺奶接過去享福。
周大哥和周大嫂夫妻倆自然是高興的,倆人還沒見過自己的孫子,這趟過去就能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