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日子他一直不知該如何面對雲初,聽海大夫人說雲初要回定陽去,更是心情沉重。

  他又何嘗捨得長女離開身邊?只是他也知道,雲初去定陽會比在京城過得更自在舒坦些。

  雲初看著他已經露出隱隱蒼老之態的臉龐,也覺得內心酸楚。

  「多謝父親母親。」

  海百川疲倦地擺擺手:「日後要記得時常捎信來。」

  雲初答應了下來。

  海晏清等人還不知道雲初已經決定離開,聞言都有些疑惑,卻又不敢細問。

  待到晚上家宴,雲初才告訴他們她要回定陽去了。

  幾個大大小小的孩子聞言都是吃驚不已,有勸阻的,有挽留的,有流淚的,幾個小的更是圍著海大夫人又是撒嬌又是哭鬧,求海大夫人留下雲初。

  可是雲初心意已決,無論弟妹說什麼都只是微笑不語,還反過來勸他們要用功讀書,要聽父親母親的話,等他們大了就去定陽找她玩。

  海百川和海大夫人知道雲初已經下定了決心,倒也沒再勸她,當著海晏清等人的面給雲初許多鋪子和田契等物,說是給她傍身用的,雲初沒有推辭,一併收了。

  因雲初是海家嫡長女,因此海百川給她的東西雖然多,海晏清等人也沒有斤斤計較,都覺得本該如此。

  次日一早,宋貴來到海府接雲初和宋王氏等人。

  行李等早已打包好裝上了馬車,這次雲初不打算再回來,再加上給宋家人他們帶的禮物,足足裝了三輛馬車,宋王氏和雲初坐在第一輛馬車,奶娘抱著孩子坐了第二輛馬車,第三輛馬車則裝滿了東西。

  海家人送了雲初一行出去,少不得灑淚而別,海雲錦等幾個小的捨不得雲初,一直送到街口才停下腳步。

  雲初見前面就是人來人往的大街,便掀起車簾說道:「父親,母親,你們快回去吧,別再送了。」

  海百川微微駝著背,望向雲初的眼神既不舍又辛酸,他點了點頭,說道:「好好照顧自己和孩子,記得常寫信。」

  眼看著分別在即,海大夫人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隔著車簾握著雲初的手,怎麼也捨不得放開。

  「雲初,你……若是覺得不習慣,儘管回家來,記住了嗎?」

  雲初探出身子,看著海大夫人。

  氣質嫻雅的中年女子此刻眼淚汪汪,一雙眼鏡定定地看著雲初,連眨都捨不得眨一下。

  雲初心裡一酸,低聲說道:「母親,恕女兒不能在身邊為您盡孝了……」

  海大夫人本就強自忍著眼淚,聞言眼淚唰地落了下來。

  「不怪你,都怪母親沒有照看好你……」

  雲初抽出帕子給海大夫人擦淚,輕聲說道:「母親,您回去以後看看我的枕下,您和父親給我的東西我都放在那裡了,還有五千兩銀票,你留著慢慢花用。父親的咳疾不重,藥和方子我都一併放在我屋中桌子上的匣子裡了,好好將養,到秋天就會痊癒……母親,我在定陽過得很好,您若有什麼事,儘管去定陽尋我。」

  她每說一句,海大夫人的眼淚就多一分。

  「傻孩子,傻孩子……」她喃喃說不出話,只會反覆地念叨這幾個字。

  難怪雲初昨天毫不推辭就收了那些契紙,原來她壓根就沒打算要。

  她不但沒要海家給她的產業,居然還給他們留了五千兩銀票。

  她的雲初這麼好,為什麼命卻這麼苦?

  海大夫人淚如雨下,眼看著雲初的馬車漸漸遠去。

  作者有話說:

  ①關於古代可以流放到海外這件事,如今的越南、寮國、緬甸,包括東邊的韓國、日本、朝鮮等地都曾經是古代中國(某些朝代)的附屬地。古代的君王為了更好的管理海外,也為當時的海外附屬地製造點麻煩,很樂意把犯人流放到那裡,比如朱元璋就把陳友諒的兒子陳理,明玉珍的兒子明升等人發配到高麗去了,讓他們不能返回國家再掀動起義造反。

  ②祭祖祝文來自百度。

  ◉ 第149章 尾聲

  雲初一行都是老幼婦孺, 自然還是選擇跟著宋貴的商隊走。

  怕商隊久等,他們徑直去了城門,與商隊匯合後便出了京城。

  一路緊趕慢趕, 雲初完全顧不上傷春悲秋的離別情緒,只是出了城門之後, 才有那麼一絲絲的悵然。

  她料想得不錯, 那日果然是她和傅景胤相見的最後一面。

  她想起傅景胤曾說過他是個有心的人,只是她這次離開得匆忙, 連海晏清都不知道她定了今日啟程,傅景胤自然也不會知道。

  不過如果皇上真的沉疴難起, 朝中勢必有變動, 他為了太子和皇后,也無暇會顧及自己了。

  雲初不過略思忖了片刻,便將這念頭拋諸腦後了。

  以後她只想做個平民百姓,只要不天下大亂, 那朝廷誰做皇帝,有什麼變動, 跟她也沒什麼關係了。

  既然是跟著商隊走, 自然是一路曉行夜宿, 好在如今天氣和暖,兩個孩子也都大了,在路上吃吃喝喝,說說笑笑,逗逗孩子,趕路的時間倒是過得飛快。

  這一日到了惠縣, 因聽說這裡有早熟的甜瓜, 商隊的商人們決定駐紮一日, 收些甜瓜回去售賣。

  雲初本想趁機休息一下,可宋王氏聽客棧門口賣菜的婆子說縣裡有個毓聖廟,求姻緣求子保家宅平安都極靈驗的,就非要拉著雲初去拜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