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龍骨本來也不是非要沉迷電子遊戲,他住的地方只有他自己,要是有像蒼耳山這麼多夥伴,他早就組建足球隊了。所以他到山中兩個月,就真的推平了一塊土地,組建了足球隊,沒日沒夜地帶著蒼耳的一眾小徒弟們瘋跑。
半年後,蒼耳不堪其擾,直接把人送回了家門口,一路上提心弔膽,很怕他路上殺個回馬槍,繼續「禍害」自己的地盤。
第五天給蒼耳餵了一顆定心丸:「歷史上賀愈本人是比較穩重的,應該能對他的行為做一些限制。」
「希望如此。」蒼耳不再答話,低頭認真讀信。看了兩行,又想起來了什麼,「等等,賀愈這個名字,怎麼好像在哪裡聽過?」
陸淮洲笑道:「你當然聽過,他就是五年後,皇帝為小公主鄭抒意選的駙馬。」
陸淮洲一說,蒼耳也記起來了,忙問:「那他現在在哪裡?」
「幾年前隨父駐守邊疆,去年他的父親去世,他成了軍中主將,尚未回到都城。」提起賀愈,第五天要比在場的另外兩位了解得更多,在太子的記憶中,賀愈可是與他一同長大的少時好友。
「怪不得我們根本找不到他。」蒼耳低聲喃喃,之後沒有再說什麼,專注於手中的信件。
馬車晃晃悠悠又穿過一處城鎮,行至林間,蒼耳終於看完了信,疊好還給陸淮洲:「你們說,皇帝是怎麼知道我們要坐這輛馬車出城的?五六沒說他最近有遇到皇帝啊?」
這個問題陸淮洲自然思考過,並且早已有了答案:「皇帝沒有出宮,但宮中有一個比我們所有人都更了解越國前後幾十年發生的事的人。」
「你說鄭抒意?」蒼耳喝了口水,咂麼著,「她確實可能會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從哪裡逃跑。」
上木入宮為帝,按照歷史他不能提前釋放被圈禁的後宮女子,但他可以主動與鄭抒意聯繫,所以這個推測是可行的。
三人路上沒敢停下來休息,馬車是蒼耳和第五天交替著趕的。第五天負責晚上,他趕車比較穩,馬車慢悠悠地方便入睡;蒼耳負責白天,這樣他們能走得更快一些。
陸淮洲就只負責睡覺,休息,順便看看他們有沒有偏離路線。這點蒼耳和第五天也能做,沒什麼用武之地的陸老闆百無聊賴,決定在馬車上開始工作,再把先帝鄭豐識的死好好分析一下。
上木給他們的信中提到了很關鍵的一點,他在與叛軍對陣勝利之後,第一時間去確認鄭豐識的安全,那時候鄭豐識就已經沒有呼吸了。
他並非是學醫的,當時在場的人又多,為鄭豐識檢查身體的是宮中逃過一劫的兩位太醫。
據太醫診斷,鄭豐識面色發青,嘴唇發紫,有中毒的跡象。當時為了輿論考慮,便把鄭豐識的死推到了犯上作亂的叛軍安慶王身上。
後來兩位太醫其中之一死於非命,調查的人在他住處發現他在研究銀針淬毒,不知是何意。
上木既然知道自己是來調查鄭豐識死於誰手的,自然很容易將這件事與鄭豐識的死聯繫起來。這位太醫已死,當年查看先帝屍身的另一位太醫還在,他便把人叫來問話。
倖存的太醫忐忑惶恐,自己的同僚死於非命,他本就很害怕,在皇帝的威壓之下,把自己壓在心中不敢說的疑慮都說了。
當初他和另一位太醫確實發現了一些異常,但鄭豐識身上的確沒有外傷,死因確信是中毒無疑,只是這毒從何來,他們沒有具體明說。
那會兒宮內宮外都亂著,皇帝死了,太子府大火,儲君凶多吉少,而國不可一日無君,定立新帝才是更要緊的事,先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反倒沒有人執著細查了。
據這位太醫供述,他們在先帝胸前發現了一個不易察覺的針。那銀針很小,先帝胸前剛巧有一顆痣,針在褐色的痣上,更不易發現。
那針非常細,他們一眼就認出是針灸用針,只露出了一點針尾,想要取出來已經不可能了。為了防止禍及自身,他們便隱瞞下了這下毒的方式。
這段時間他們兩人一直心中難安,而他那位死了的同僚想試試看,用針灸針下毒是不是真的能致人死亡,要用什麼毒,經過多少時間。
他的這種行為應該是被人盯上了,才會死於非命。
至於是否是太醫下毒謀害先帝,上木已經自己調查過了,那位已死的不說,現在活著的這位自稱清白,而他在先帝死後,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得利,行為舉止也不可疑,應該沒什麼問題。
如果太醫說的是真的,鄭豐識死於那根淬了毒的銀針,針灸施針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這可以幫他們縮小嫌疑人的範圍。
馬車突然停下來,第五□□著車廂里說了一聲:「我們到了。」
陸淮洲撩開車簾,看見了夜色掩映下,那破敗的城牆上,三個同樣斑駁的大字——石雲鎮。
第80章 少年將軍龍骨
沒去細算他們在路上走了多久,估摸著十天半個月總是有的。這時候陸淮洲心裡就有點抱怨,既然系統設置的時間可以跳躍,為什麼不把他們趕路的這段時間跳過去。又無聊又辛苦,吃不好睡不好,他感覺自己都折騰瘦了。
城門已經關了,他們今夜是註定只能在馬車裡過夜。只等明天天一亮,進城,奔著太子早已準備好的地方住下,這次逃亡之旅就算徹底結束。不對,是剛開始。
半年後,蒼耳不堪其擾,直接把人送回了家門口,一路上提心弔膽,很怕他路上殺個回馬槍,繼續「禍害」自己的地盤。
第五天給蒼耳餵了一顆定心丸:「歷史上賀愈本人是比較穩重的,應該能對他的行為做一些限制。」
「希望如此。」蒼耳不再答話,低頭認真讀信。看了兩行,又想起來了什麼,「等等,賀愈這個名字,怎麼好像在哪裡聽過?」
陸淮洲笑道:「你當然聽過,他就是五年後,皇帝為小公主鄭抒意選的駙馬。」
陸淮洲一說,蒼耳也記起來了,忙問:「那他現在在哪裡?」
「幾年前隨父駐守邊疆,去年他的父親去世,他成了軍中主將,尚未回到都城。」提起賀愈,第五天要比在場的另外兩位了解得更多,在太子的記憶中,賀愈可是與他一同長大的少時好友。
「怪不得我們根本找不到他。」蒼耳低聲喃喃,之後沒有再說什麼,專注於手中的信件。
馬車晃晃悠悠又穿過一處城鎮,行至林間,蒼耳終於看完了信,疊好還給陸淮洲:「你們說,皇帝是怎麼知道我們要坐這輛馬車出城的?五六沒說他最近有遇到皇帝啊?」
這個問題陸淮洲自然思考過,並且早已有了答案:「皇帝沒有出宮,但宮中有一個比我們所有人都更了解越國前後幾十年發生的事的人。」
「你說鄭抒意?」蒼耳喝了口水,咂麼著,「她確實可能會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從哪裡逃跑。」
上木入宮為帝,按照歷史他不能提前釋放被圈禁的後宮女子,但他可以主動與鄭抒意聯繫,所以這個推測是可行的。
三人路上沒敢停下來休息,馬車是蒼耳和第五天交替著趕的。第五天負責晚上,他趕車比較穩,馬車慢悠悠地方便入睡;蒼耳負責白天,這樣他們能走得更快一些。
陸淮洲就只負責睡覺,休息,順便看看他們有沒有偏離路線。這點蒼耳和第五天也能做,沒什麼用武之地的陸老闆百無聊賴,決定在馬車上開始工作,再把先帝鄭豐識的死好好分析一下。
上木給他們的信中提到了很關鍵的一點,他在與叛軍對陣勝利之後,第一時間去確認鄭豐識的安全,那時候鄭豐識就已經沒有呼吸了。
他並非是學醫的,當時在場的人又多,為鄭豐識檢查身體的是宮中逃過一劫的兩位太醫。
據太醫診斷,鄭豐識面色發青,嘴唇發紫,有中毒的跡象。當時為了輿論考慮,便把鄭豐識的死推到了犯上作亂的叛軍安慶王身上。
後來兩位太醫其中之一死於非命,調查的人在他住處發現他在研究銀針淬毒,不知是何意。
上木既然知道自己是來調查鄭豐識死於誰手的,自然很容易將這件事與鄭豐識的死聯繫起來。這位太醫已死,當年查看先帝屍身的另一位太醫還在,他便把人叫來問話。
倖存的太醫忐忑惶恐,自己的同僚死於非命,他本就很害怕,在皇帝的威壓之下,把自己壓在心中不敢說的疑慮都說了。
當初他和另一位太醫確實發現了一些異常,但鄭豐識身上的確沒有外傷,死因確信是中毒無疑,只是這毒從何來,他們沒有具體明說。
那會兒宮內宮外都亂著,皇帝死了,太子府大火,儲君凶多吉少,而國不可一日無君,定立新帝才是更要緊的事,先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反倒沒有人執著細查了。
據這位太醫供述,他們在先帝胸前發現了一個不易察覺的針。那銀針很小,先帝胸前剛巧有一顆痣,針在褐色的痣上,更不易發現。
那針非常細,他們一眼就認出是針灸用針,只露出了一點針尾,想要取出來已經不可能了。為了防止禍及自身,他們便隱瞞下了這下毒的方式。
這段時間他們兩人一直心中難安,而他那位死了的同僚想試試看,用針灸針下毒是不是真的能致人死亡,要用什麼毒,經過多少時間。
他的這種行為應該是被人盯上了,才會死於非命。
至於是否是太醫下毒謀害先帝,上木已經自己調查過了,那位已死的不說,現在活著的這位自稱清白,而他在先帝死後,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得利,行為舉止也不可疑,應該沒什麼問題。
如果太醫說的是真的,鄭豐識死於那根淬了毒的銀針,針灸施針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這可以幫他們縮小嫌疑人的範圍。
馬車突然停下來,第五□□著車廂里說了一聲:「我們到了。」
陸淮洲撩開車簾,看見了夜色掩映下,那破敗的城牆上,三個同樣斑駁的大字——石雲鎮。
第80章 少年將軍龍骨
沒去細算他們在路上走了多久,估摸著十天半個月總是有的。這時候陸淮洲心裡就有點抱怨,既然系統設置的時間可以跳躍,為什麼不把他們趕路的這段時間跳過去。又無聊又辛苦,吃不好睡不好,他感覺自己都折騰瘦了。
城門已經關了,他們今夜是註定只能在馬車裡過夜。只等明天天一亮,進城,奔著太子早已準備好的地方住下,這次逃亡之旅就算徹底結束。不對,是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