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小哥仨應了。

  姜三郎上前摟住六郎的肩膀,笑嘻嘻問道,「敢問少監大人,這天何時才能轉暖?」

  姜思源十六歲時準確預測出京畿博縣地龍翻身時辰,姜二爺以防萬一,令博縣知縣緊急安排百姓避難,待地龍翻身時,雖損毀房舍數百間,無一人一畜傷亡。景和帝對姜思源大加讚賞,破例任命他為司天監少監。

  按理,姜思源現在應去司天監供職,但他懶,便求了景和帝恩准,繼續在國子監讀書——睡覺。

  見家裡人和街坊們都眼巴巴看著自己,姜思源便道,「二十日。」

  二十天……街坊們掐算一番,滿懷希望問道,「六少爺,立春過後三天就暖和了?」

  姜思源點頭。

  又有街坊問道,「六少爺,這二十日可還有大風雪?」

  姜思源點頭,「一場。」

  還有啊……眾人愁眉苦臉。

  八郎笑道,「各位伯母、嬸嬸,今冬風雪足,明春田苗青,明年定是好年景。」

  確實是這麼回事兒!眾人眉開眼笑,「還是八少爺看得遠。」

  姜府向前再走十六顆柿子樹,便是任將軍府。江凌和姜留帶著九歲的任知裕和六歲的小桃桃給眾人見禮後,江凌走到二哥、三哥身邊,任知裕站到了三位舅舅身邊,跟他們一塊去國子監讀書。六歲的桃桃站在府門口,軟糯糯跟著母親一起叮囑大家小心路滑。

  看著六侄女和六歲的小外孫女,姜松的心都要軟化了,桃桃肖母,六丫頭六歲時便是這麼討人喜歡的小模樣。

  喊完眾人小心路滑,姜留又喊道,「裕兒,路過京兆府時,別忘了把湯給你外公送進去。」

  「好。」任知裕響亮應著。

  江凌也不放心地叮囑妻女,「天冷,出門時穿暖和些。」

  姜留和桃桃應了後,桃桃又向哥哥喊道,「哥別忘了告訴外祖父,桃桃跟母親和弟弟去二姨母家玩,要很晚、很晚才能回來。」

  姜留揉了揉女兒腦袋上暖和的雪狐帽子,打桃桃出生,父親便愛極了這個外孫女,桃桃也極喜歡跟著外祖父,每天散衙回府,這對祖孫都要湊在到一處說會兒悄悄話。

  任知裕點頭,「知道了,快回吧。」

  眾人又往前走了幾步,便到了廖府門前,廖元冬與弟弟廖敏安併入大隊伍,浩浩蕩蕩走出巷子,上了三輛馬車。

  江凌帶著自己的三個部下趕往城外的右羽林衛大營,姜六郎、廖敏安、姜七郎和任知裕一輛車,趕往國子監;排到與伯父同車的姜八郎,要被伯父考問一路功課。

  待到國子監巷口下車,恭送伯父乘車去國子監後,姜八郎爬上後邊的馬車訴苦,「大伯要我今晚抄一遍《尚書》洪範篇。」

  眾人嘰嘰喳喳同情八郎時,任知裕湊到姜六郎耳邊,壓低聲音道,「六舅,裘爺爺和黎青叔會在開春前後到京城。」

  懶洋洋靠在車廂上打盹的姜六郎挑起丹鳳眸,「你爹跟你說的?」

  「我爹跟我娘說,我偷聽到的。」年紀不大的任知裕極為聰慧,「六舅舅,最近天相可有異動?」

  「小孩子家家,問這些作甚?」姜六郎推開外甥,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

  「就是,小孩子家家的。」雖然不知道六哥跟裕兒說啥,但七郎還是習慣性地跟了一句。

  姜八郎閃著灼灼桃花瞳湊過來,「我不是小孩子了,六哥,有何好事?」

  六郎眼也不睜,「待你把《洪範》篇中的三德五事讀懂了,再來問我。」

  廖敏安笑著拍了拍八表弟的肩膀,「到門口了,下車當心雪滑。」

  兄弟、外甥和表弟下車應付前來打招呼的人後,姜六郎才跳下車,琢磨著黎青叔家那個傳家的酒罈子。

  「姜少監!」冷得在國子監門前跺腳的司天監官差奔到近前,行禮道,「姜少監,陳侍郎請您即刻去司天監。」

  姜六郎抿了抿唇,「何事?」

  國子監官差小聲道,「小人也不清楚,不過侍郎還讓請了靈寶觀主。」

  陳監正還請了於淵子道長,應是有要事。姜六郎與家人們打了聲招呼,轉身鑽回馬車上,趕往司天監。

  國子監眾生羨慕嫉妒恨地回頭看著姜思源,姜八郎則笑得春花燦爛,司天監監正派人來找,六哥今日睡不成懶覺了。任知裕的小眉頭微微一皺,總覺得要發生大事了。

  途徑興祿坊時,聽到熟悉的喧鬧聲,姜六郎挑開車簾,果然見父親被幾十個嘰嘰喳喳的伯母、嬸嬸和大嫂們圍著,連忙放下車簾。

  但還是遲了。眾花叢中的姜二爺開心喊道,「悅兒!」

  孩兒都十七了,這乳名您要喊到何時才肯罷休?姜六郎無奈,下車頂著眾婦人的讚揚聲上前行禮,「父親。」

  姜二爺笑著與旁邊的司天監差官打了聲招呼,才抬手幫兒子掃去肩膀上的落雪,和顏悅色問道,「悅兒何處去?」

  「司天監。」

  姜二爺又問兒子,「可用早膳了?」

  雖然他們搬去新建成的樂安侯府,但每日都會穿側門回姜府北院,陪祖母一起用膳的。父親這般問,應是找自己有事兒,姜六郎回道,「沒。」

  姜二爺立刻板起玉顏,「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怎又貪睡不用早膳?」

  姜六郎……

  「世子,飯一頓也不能拉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