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頁
江凌把各院轉了一圈,見還不到開回門宴的時辰,便讓四郎把三郎叫到了前院書房。
江凌上下打量蔫了的三郎,徑直問道,「三哥可有需要我幫忙之處?」
在噩夢中活了一世的姜三郎,給江凌倒了杯茶,請教道,「我確實有事情需要妹夫幫忙。你看我能為家裡做點什麼?我不怕吃苦,做什麼都成。」
三郎這模樣不像是被人揍了,倒像被人點醒,大徹大悟了。江凌好奇誰有這樣的本事,不過三郎不說他也不問,「三哥此言當真?」
姜三郎立刻把胸脯拍得砰砰直響,「真,比真金還真!」
帳下數百戰將,統領上萬兵馬的少年將軍安排一個三郎,完全是小菜一碟,不過,「這是三哥的人生大事,咱們須得問過伯父。現在就去?」
三郎連忙道,「也不急於這一刻,今日是你和留兒回門的日子,待吃了回門宴再說。」
回門宴後,夫家與娘家隔著一道牆的小夫妻倆也不急著回家,姜留與姐姐在閨房裡說悄悄話,江凌帶著三郎到前院,與伯父、岳父、三叔、二哥、三姐夫一同商議三郎的前程。
屋裡的人數他最沒出息,不過三郎一點也不難受。因為家裡人都活得好好的,姐姐妹妹們都嫁得很好,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三郎的出路並不多,他讀書不成,經商腦子和嘴皮子都不夠,若不想混日子就只能入禁軍大營,一步步往上爬。
戍衛康安的禁軍選拔極為嚴厲,若不是有江凌在,憑著三郎的體力和速度,進去也是末等兵。
見凌兒肯收下三郎,姜松的心放下大半,板起臉訓道,「若你敢耍滑蹭懶給凌兒丟人,為父會提著鞭子,親自把你拎出來,扔進莊子裡拔草餵羊!」
姜三郎站起身,鄭重許諾,「父親放心,兒一定遵守營里的規矩,其他兵士怎麼吃住操練,兒就怎麼吃住操練,絕不給六妹夫添麻煩。」
看出侄子是真心要走正路,姜二爺也打心底里高興,「三郎今年才十九歲,讀書識禮還有一把子力氣,進了軍營不會比任何人差。只要你肯踏下心來扎紮實實營里練滿三年,二叔就在京兆府內給你留把椅子。」
姜松心裡更高興了,但臉卻板得更嚴肅了。
不過還不等他開口,三弟姜槐已道,「三郎聽見沒,你去了大營可得好好干。」
「是!」三郎喜出望外,笑得發傻。
姜二爺又道,「元冬也年紀不小了,不如讓他與三郎一塊入營,大哥,三弟,你們覺得如何?」
姜松看向江凌,右羽林衛歸江凌說了算,總得先問過他的意思才好。
江凌規規矩矩宅在岳父身後,向大伯含笑點頭。姜松這才道,「如此甚好。」
訂下要走的路,姜三郎便不再去書院混日子,努力練體,準備入營。
陳氏氣得直跺腳,「誰給你出的餿主意?你二叔是京兆尹,六妹夫是羽林衛大將軍,他們隨便給你指個差事,都比你去營里吃苦扛長矛強數百倍!你說,是不是你二哥,我就知道他沒安好心……」
「娘,是我自己想入營。」姜三郎打斷母親,「孩兒現在文不成武不就,二叔和六妹夫給我安排差事,我也干不好。」
陳氏用力點著兒子的大腦門,恨不得戳出個窟窿來,「誰說你干不好?我兒子不必任何人差,只要差事夠輕省,肯定能幹好!」
跟母親是講不通道理的,三郎笑著哄道,「就是因為孩兒不比任何人差,才想努把勁兒,學安身立命的真本事。您看我二叔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圖強,兒今年才十九歲,學幾年就算比不上二叔,也不會太差勁兒,您說是不?」
話是這樣說不假,但……陳氏掙扎道,「娘給你相看好戶部侍郎家的閨女了,人家若知道你去右羽林衛扛長矛,這親事可就黃了。」
戶部侍郎家的閨女能看上自己才怪。姜三郎繼續哄道,「若因為這個黃了,說明兒與她有緣無分。等兒子有了本事,媒人會踏平咱們家門檻的,娘安心坐在家裡等著就好。」
陳氏被兒子哄得飄乎了起來,誰知她等了足足五年,才等來一個比二月還憨的憨貨,將她氣得半死。
------題外話------
感謝書友Alice5555的打賞,三郎的番外送上。明天的番外是劉君堂,在中午十二點。
------------
第1203章 番外之劉家夫婦
景和帝召三位閣老在宣德殿議朝事畢,閣老們退下,坐在屏風後的起居郎劉君堂正依據自己速記的文稿,整理方才萬歲與閣老之間的問對,清晰地記錄在起居註上。
商議了半晌卻無定論,景和帝心中煩躁,想找人說會兒閒話。但姜楓出城巡視畿輔各縣秋糧征繳,跟旁人說閒話又不盡興,景和帝便將目光轉到了右側的屏風上。
姜楓不在,姜楓的女婿在。雖不如姜楓那般能令景和帝一眼看透,但劉君堂容貌俊美、文採風流、記憶超群、進退有度,也很得聖心,否則景和帝不會任命他為起居郎。
繞到屏風後,景和帝見劉君堂的速記文稿上,草書中夾雜不少奇形怪狀的線條,與前任起居郎的速記文稿大為不同,便好奇問道,「卿將文稿寫成這般,能清楚辨認寫的都是什麼?」
劉君堂站起身行禮,「回萬歲,能辨清。」
景和帝更好奇了,「卿複述一遍左相論孟懷二州事之言。」
江凌上下打量蔫了的三郎,徑直問道,「三哥可有需要我幫忙之處?」
在噩夢中活了一世的姜三郎,給江凌倒了杯茶,請教道,「我確實有事情需要妹夫幫忙。你看我能為家裡做點什麼?我不怕吃苦,做什麼都成。」
三郎這模樣不像是被人揍了,倒像被人點醒,大徹大悟了。江凌好奇誰有這樣的本事,不過三郎不說他也不問,「三哥此言當真?」
姜三郎立刻把胸脯拍得砰砰直響,「真,比真金還真!」
帳下數百戰將,統領上萬兵馬的少年將軍安排一個三郎,完全是小菜一碟,不過,「這是三哥的人生大事,咱們須得問過伯父。現在就去?」
三郎連忙道,「也不急於這一刻,今日是你和留兒回門的日子,待吃了回門宴再說。」
回門宴後,夫家與娘家隔著一道牆的小夫妻倆也不急著回家,姜留與姐姐在閨房裡說悄悄話,江凌帶著三郎到前院,與伯父、岳父、三叔、二哥、三姐夫一同商議三郎的前程。
屋裡的人數他最沒出息,不過三郎一點也不難受。因為家裡人都活得好好的,姐姐妹妹們都嫁得很好,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三郎的出路並不多,他讀書不成,經商腦子和嘴皮子都不夠,若不想混日子就只能入禁軍大營,一步步往上爬。
戍衛康安的禁軍選拔極為嚴厲,若不是有江凌在,憑著三郎的體力和速度,進去也是末等兵。
見凌兒肯收下三郎,姜松的心放下大半,板起臉訓道,「若你敢耍滑蹭懶給凌兒丟人,為父會提著鞭子,親自把你拎出來,扔進莊子裡拔草餵羊!」
姜三郎站起身,鄭重許諾,「父親放心,兒一定遵守營里的規矩,其他兵士怎麼吃住操練,兒就怎麼吃住操練,絕不給六妹夫添麻煩。」
看出侄子是真心要走正路,姜二爺也打心底里高興,「三郎今年才十九歲,讀書識禮還有一把子力氣,進了軍營不會比任何人差。只要你肯踏下心來扎紮實實營里練滿三年,二叔就在京兆府內給你留把椅子。」
姜松心裡更高興了,但臉卻板得更嚴肅了。
不過還不等他開口,三弟姜槐已道,「三郎聽見沒,你去了大營可得好好干。」
「是!」三郎喜出望外,笑得發傻。
姜二爺又道,「元冬也年紀不小了,不如讓他與三郎一塊入營,大哥,三弟,你們覺得如何?」
姜松看向江凌,右羽林衛歸江凌說了算,總得先問過他的意思才好。
江凌規規矩矩宅在岳父身後,向大伯含笑點頭。姜松這才道,「如此甚好。」
訂下要走的路,姜三郎便不再去書院混日子,努力練體,準備入營。
陳氏氣得直跺腳,「誰給你出的餿主意?你二叔是京兆尹,六妹夫是羽林衛大將軍,他們隨便給你指個差事,都比你去營里吃苦扛長矛強數百倍!你說,是不是你二哥,我就知道他沒安好心……」
「娘,是我自己想入營。」姜三郎打斷母親,「孩兒現在文不成武不就,二叔和六妹夫給我安排差事,我也干不好。」
陳氏用力點著兒子的大腦門,恨不得戳出個窟窿來,「誰說你干不好?我兒子不必任何人差,只要差事夠輕省,肯定能幹好!」
跟母親是講不通道理的,三郎笑著哄道,「就是因為孩兒不比任何人差,才想努把勁兒,學安身立命的真本事。您看我二叔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圖強,兒今年才十九歲,學幾年就算比不上二叔,也不會太差勁兒,您說是不?」
話是這樣說不假,但……陳氏掙扎道,「娘給你相看好戶部侍郎家的閨女了,人家若知道你去右羽林衛扛長矛,這親事可就黃了。」
戶部侍郎家的閨女能看上自己才怪。姜三郎繼續哄道,「若因為這個黃了,說明兒與她有緣無分。等兒子有了本事,媒人會踏平咱們家門檻的,娘安心坐在家裡等著就好。」
陳氏被兒子哄得飄乎了起來,誰知她等了足足五年,才等來一個比二月還憨的憨貨,將她氣得半死。
------題外話------
感謝書友Alice5555的打賞,三郎的番外送上。明天的番外是劉君堂,在中午十二點。
------------
第1203章 番外之劉家夫婦
景和帝召三位閣老在宣德殿議朝事畢,閣老們退下,坐在屏風後的起居郎劉君堂正依據自己速記的文稿,整理方才萬歲與閣老之間的問對,清晰地記錄在起居註上。
商議了半晌卻無定論,景和帝心中煩躁,想找人說會兒閒話。但姜楓出城巡視畿輔各縣秋糧征繳,跟旁人說閒話又不盡興,景和帝便將目光轉到了右側的屏風上。
姜楓不在,姜楓的女婿在。雖不如姜楓那般能令景和帝一眼看透,但劉君堂容貌俊美、文採風流、記憶超群、進退有度,也很得聖心,否則景和帝不會任命他為起居郎。
繞到屏風後,景和帝見劉君堂的速記文稿上,草書中夾雜不少奇形怪狀的線條,與前任起居郎的速記文稿大為不同,便好奇問道,「卿將文稿寫成這般,能清楚辨認寫的都是什麼?」
劉君堂站起身行禮,「回萬歲,能辨清。」
景和帝更好奇了,「卿複述一遍左相論孟懷二州事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