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章

  五年未曾開口的夫人好不容易搭理,就是天上下刀子,徐珉昱都……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徐孟戈懟老父親都不帶打磕巴的,每每談話,徐珉昱懷著愧疚都能被嫡子懟得氣血翻湧。

  他心想,大概是母親一方的血脈淵源,他拿這娘倆有過辦法嗎?

  但他也捨不得叫陶樂郡主失望,人生已過大半,他為聖上付出太多。

  如今因宣國勢弱,他還要與大千歲虛與委蛇,勢必還得繼續浪蕩,不能與相愛之人歡喜到一處去,卻也不想讓夫人更添冰霜。

  誰的鍋誰背,這會兒也只有聖人能幫他,殿前都指揮使大人屁顛屁顛進了宮城。

  二郎徐孟韞自太學歸家後,聽陳姨娘強行半文雅半粗鄙地罵了正院一通,謹威候也還未曾回來。

  徐孟韞比自家姨娘想的要多些,「夫人已經多年不理會父親,怎的突然要與父親商議事情,她有何事能與父親商議?」

  陳姨娘發泄完怒氣,冷靜了點,「還能有什麼事兒,那老嫗總不至於是起了翻雲覆雨的興致,定是為她那宿衛郎的兒子。」

  如今府中成親的只有徐孟韞,眼看著三郎徐孟韌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府中大郎徐孟戈已弱冠之年,再不說親就很不像話了。

  府里人人皆知謹威候雖與嫡子勢同水火,卻極為看重。

  府中其他郎君都從了韋字起名,獨徐孟戈以利刃為名,早在五歲時便立為世子,在外被人直接尊稱小侯爺,可見人人都知徐珉昱對嫡子與旁的子嗣不同。

  這也是府中姨娘和庶子們最嫉妒之處。

  陳姨娘也顧不得拈酸,起身急得亂轉,「這可如何是好,如今府里是諸管事掌家,我與三郎的姨娘監管,好歹咱們日子能滋潤些,若府里進了世子妃,哪裡還有咱們站的地兒!」

  管事不是主子,收買或威逼利誘,甚至安插幾個自己人,徐珉昱不管,他們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真要進個掌家的主母,以後再想撈油水可就難了。

  「父親既如此看重長兄,想必也不是誰人都能嫁進侯府。」徐孟韞眼神暗了下,說話倒是不疾不徐。

  「長兄的名聲一直不太好,皆是對小娘子們不假辭色,說不準是有何隱疾呢。」

  陳姨娘愣了下,撫掌笑了,「大善,只要沒有體面女郎君願意嫁進來,她陶樂郡主生的兒子再尊貴,不還是個笑話?哈哈哈……這事就交由你舅父去辦,請幾個赤腳鈴醫走街串巷的時候說幾句深宅秘辛,我看他徐大郎怎麼娶妻!」

  徐孟韞笑得特別溫和,「長兄向來細心,若落了痕跡,恐怕他又要找您麻煩。倒是我娘子如今身孕略有些不大穩當,舅母生了四個兒子身子也頗為健壯,不如請舅母來問問,該如何給娘子養胎?」

  陳姨娘對兒媳懷著的侯府長孫本就看重,再怎麼折騰也不會讓人警惕。

  她又是感念兒子體貼自己這個當娘的,又是驕傲自己養出個如此出息又穩妥的兒,笑不見眼,連連應下。

  徐珉昱進宮一趟還正是時候,宣和帝正頭疼著呢。

  初夏多雨,大多都是細雨綿綿,奈何天災不由人,河東道有地方決堤,百姓們遭了禍事,正該是朝廷開倉放糧,派人安撫的時候。

  誰知河東道竟興起了什麼薩祖教,宣揚以紅棗治病,聚集了一些教眾在河東道各州府鬧事。

  「這些細作簡直是膽大包天!」宣和帝氣得摔了硯台,「趁著教眾鬧事各府衙鎮壓之時,竟光天化日殺了蒲州府、翼州府刺史,連河東道節度使都受了重傷,致使民不聊生!」

  徐珉昱立刻嚴肅起來,「陛下確認此為細作所為?若如此,臣建議派遣羽林衛往河北道和河東道去,連同兩道的藩兵把守虞國邊境,飛虎衛該一同前往鎮壓鬧事者,仔細搜查細作。」

  河東道距京畿不足三百里地,挨著河北道和關內道。

  河東道與河北道都與虞國有所接壤,而關內道則毗鄰曦國。

  若兩國趁亂同時起兵,宣國即便能抵擋得住,也要元氣大傷,甚至嚴重的話還可能會淪為屬國。

  先帝在時,只顧著風花雪月,由得宦官作亂,導致國力虛弱,宣國境內本就不安生,曦國和虞國搗亂的次數也不少,現在誰也摸不准宣國到底藏了多少細作。

  宣和帝當然知道事情的緊要性,「現在當務之急是安置災民,朕已經派了新的刺史去河東道,業已下旨給關內道派遣藩兵提防。河東道那邊你親自帶隊羽林衛,讓謹同和晉楊領飛虎衛與你一通前去,此事要快,絕不能給兩國反應過來的機會。」

  兩國派兵怎麼也要等細作傳信回去,派兵遣將也需要時日,所以只要天災人禍撫平的速度夠快,兩國便不敢輕易有所行動。

  徐珉昱僵了下身子,想起來自己的私事兒,「如今雖然還未曾證實大千歲跟琳琅閣暗中勾結,但他在京中,陛下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臣不能離京,不如讓副指揮使帶兵前往。」

  副指揮使周子忠是宣和帝的人。

  大千歲的母妃對外說是先帝在外碰上的孤女,但她其實是曦國的郡主,此事乃是皇家秘辛,不為外人所道,這才是承王最終無法登基的緣由。

  飛虎衛能查出琳琅閣有細作的存在,若大千歲跟琳琅閣真的有瓜葛,誰也不能保證承王會不會通敵叛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