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阮清閣想,原來她就是清雪,阮清雪,是自己的妹妹。他六歲離家,她還是襁褓中不足月的嬰兒,如今,這般亭亭玉立。
果真是,年華易逝,韶光催人老。
阮清雪是阮家最得寵的後輩。她生就一顆玲瓏心,左右皆逢源。一張靈巧的嘴,更是就像抹了蜜糖。就算偶爾任xing,偶爾撒嬌,也只讓人覺得那是她可愛的小姐脾氣,無傷大雅,甚至猶如餐後的甜點一樣,是一種qíng趣。
第18節:亦曾擦身過(2)
這樣一顆掌上明珠,在阮家,受盡恩寵。尤其是阮振國。因為阮清閣早年流落在外,阮心期又是養子,畢竟沒有血緣關係,所以阮振國一門心思都傾注在小女兒的身上。早些時候,還特地聘了教書的先生,教她讀書識字,如今又將她送往南京的女塾,巴巴地望著她能成為人中龍鳳,天之驕子。她對家中的生意向來關注,此次,趁女塾放假回鄉探望,一進門便聽見這樣的話題,她意興盎然,早已經躍躍yù試。
而她既然開了口,阮振國便饒有興致的,問她,你也贊成你大哥的提議?輕輕的一句話,惹了堂下兩人,心生惆悵。
阮清閣想自己多番苦口婆心,卻抵不過妹妹的三言兩語,受挫與失落的感覺油然而生。阮心期則嫉妒。嫉妒清雪沒有跟自己站在同一條陣線。雖然名義上他們都是她的兄長,但阮心期和清雪卻沒有血緣的關係,他們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他對她的愛護,已經超出了兄妹的界定。
他喜歡清雪。
這是除了他自己以外,無第二人知曉的秘密。
時過正午。蟬噪。鳥鳴。人的聲音卻極貧乏。
阮清閣以為,他只是想要在鎮上的任何地方隨便走一走。但他走去了藍家。映闕在院子裡曬棉被,看見阮清閣遠遠地走過來,笑道,大少爺是來找立瑤的吧?
而彼時,立瑤正抱著一chuáng棉被,從屋裡出來,看見阮清閣,竟有一種隔世般的驚措。自從白涵香一事,她已經許久不見他了。她也聽過外間的傳言,說阮清閣對白涵香如何地鞠躬盡瘁,她聽得憋悶,吃飯睡覺都不安穩。
於是,一剎那的欣喜,糙糙地,都被流言覆蓋過去。
他們並肩走著,白花花的路面,很刺眼。阮清閣說,我只是想跟你說說話,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想和你說。
立瑤抿著嘴,不做聲。
那是難得的,素來愛說愛笑的女子,噤了聲,只是如同旁觀客,如同局外人,低眉順眼地聽著,偶爾附和三兩句。
末了,阮清閣說,謝謝你。
可是,謝什麼呢?立瑤想。我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你待我是如何,我待你又是如何,我竟迷糊了,捉不到此刻自己心中的悲喜,你走吧走吧,不過是一個轉身而已,不過是如此而已。
暖風熏人,chuī了滿地唏噓。
【南京】
阮清閣回到家,看見清雪。清雪站在後院的櫻桃樹下,笑眯眯地望著他。他擲出一個相對勉qiáng的笑容,yù往側門走。
清雪喚他,哥。她說,我剛才看見你了。
哦。阮清閣不以為意。
清雪走上前來,仍是笑。她說,那樣的女子,大哥應該離她遠一點才是,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她的名聲可不好呢。說著,也不管阮清閣的臉色如何難看,便將立瑤從前在女塾的事qíng都講了出來。譬如,她逃學,課程差,她偶爾會跟學友爭執,惹老師厭煩,她總能認識一些風月場中的男子,往往衣著香艷,徹夜不歸。最後,她索xing連學也退了。清雪和她就讀於同一所女塾,又是同鄉,因而多了些關注,但她對她,是全然沒有好印象的。
清雪說,這樣的女子,就像一隻狐狸,你永遠猜不透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她在想些什麼,她下一刻又會去做什麼。我怕你太靠近她,會傷了自己。
阮清閣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麼的難以置信,他寧可相信自己親眼看見的,一個健康活潑的藍立瑤,她應該單純,她應該美好,而不是活在謠言下。阮清閣只是輕輕的應了一聲,說,我知道了。
但其實,在暗地裡,卻無法不將清雪的話放在心上。輾轉思量。
阮振國終於同意在南京開酒鋪,小試牛刀。儘管他出於保守估計,投入的資金有限,但對阮清閣來講,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第19節:亦曾擦身過(3)
最難解是阮心期。他問清雪,你為何一定要說服爹採納大哥的意見,做生意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簡單。
清雪揚了揚眉,說道,我們的生意就是太小氣了,好比從前的清政府,盲目,閉塞,妄自尊大,才落了個亡國的下場,你若到外面去看看,你也許會覺得,在這貧窮的小鎮上終老,是你一生最大的遺憾。
阮心期弓著背,頭微微低下去,問,清雪,你不喜歡這裡?清雪笑言,是的,不喜歡,非常不喜歡。她的神態堅定,連牙關也幾乎咬緊了。於是,阮心期滿腹的話都被她一個眼神鎮壓了回去。
他想問她,難道蘇和鎮就沒有一條吸引她的理由,或者,沒有任何一個人,值得她留戀。他卻什麼也說不出來。只覺得自己成了一隻被遺棄在荒原的孤雁。晴空萬里,她和他,隔著天,隔著地。
藍家很冷清。簡陋的舊式小庭院,瓦片上長滿青苔。角落裡唯一的一棵桂花樹,低矮,又瘦小,也不到開花的季節,看上去萎靡得很。
父親和母親都不在,只有映闕一個人,在堂屋裡坐著發呆。她開始想念南京,想念她走過的街道,住過的旅館,吃過的飯菜,以及,她遇見過的人。她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有人敲門。是阮清閣。
映闕自然以為他又是來找立瑤的。她說,立瑤走了。是昨天的事qíng。她堅持要去南京,觸怒了爹娘,他們鎖著她,要她反省。誰知道,半夜裡她竟然爬窗戶走了。
阮清閣愕然,問,她為什麼要去南京?
映闕苦笑,道,為了她的理想吧。也許旁人是很難理解的。
阮清閣沉默了一陣。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什麼而沉默,他的腦子裡其實一片空白,好像空空的,又好像滿滿的,總之,千頭萬緒,理不出一個思路來。映闕接連喚了他幾聲,他才緩過神,道,我這次,是來找你的。
後來。山水都清亮了。河風暖融融的。從眼睛裡,嘴巴里,耳dòng里,皮膚上,鑽進身體的五臟六腑,如一場洗禮,潤物細無聲。
映闕想,未來會不會是一場夢呢?
儘管她是獲得爹娘的同意,才離開蘇和鎮的,因為阮家在南京開酒鋪,需要人手,阮清閣覺得映闕溫良又聰穎,模樣亦是出眾,遂希望她能夠去南京幫忙打理酒鋪的生意。但南京是什麼樣的地方。南京就像天上的月亮。美得很,也玄得很。她這樣平庸的小女子,去了,也不知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但她想去。她巴巴地望著爹娘乞求他們的同意,那個時候她的身體裡已經充滿了南京。爹娘直感嘆孩子長大了,心野了,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她的魂。他們終於還是點頭。他們說,你去了,好好地看著立瑤,別讓她再出什麼亂子。
她說會的,我會的。
但她此刻看見了南京的岸,聽見了南京的風,卻開始忐忑起來。她想起阮清閣說,我相信你可以應付得來,她才稍稍拾回了一點信心。然後又想起曾經在那片陸地上逗留的短暫時光,想起一張熟悉卻也陌生的臉。她抬起頭,望著江岸垂楊綠柳,如夢囈般地,輕輕地念了一聲,南京。
【擦身】
蘇和酒行。
新鋪。新開張。紅色的綢緞還掛在匾額上。但門庭冷落,無人問津。店裡的夥計都和映闕一樣,是從鎮上出來的,有人為了養家餬口,也有人真的躊躇滿志,期望能有一番作為。
無奈這慘澹的光景,似傾盆的雨,兜頭而下。
阮清閣一直在門口站著,負著手,眉頭不見舒展。映闕走上前,試探著說道,大少爺,我有一個法子,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阮清閣的眼睛裡終於有了光。
第20節:亦曾擦身過(4)
映闕的法子,是在店門口放幾大缸酒,一來讓酒的香氣隨意擴散,二來,若是對酒有興趣的人,還能夠免費品嘗。
如此,店鋪門口倒真是熱鬧了起來。
阮清閣忍俊不禁,但不是因為招徠了生意,而是笑自己,這樣簡單的法子,竟沒有想到。映闕看阮清閣笑了,自己也跟著笑。旁邊有顧客不留神撞了她一下,她一個趔趄,鼻子撞在阮清閣的肩膀上。這一撞,兩個人笑得更厲害了。
有黑色的轎車從門前經過。
映闕沒有注意到。
第21節:chuī斷巫山雲雨(1)
第六章chuī斷巫山雲雨
【碰壁的生意】
儘管蘇和酒行開始有了一些零散的顧客,但贏利少,開銷大,並非長久之計。阮清閣唯有頻繁地出沒於各類的宴會或酒樓,希望能廣結人緣,拓展酒的銷路。
可惜,收效甚微。
大多數的酒樓早有自己穩定的進貨渠道,他們從來沒有聽過蘇和清釀,有一些人,連酒的味道也不肯嘗。而就算有人對酒的品質頗為讚賞,卻又擔心客人未必接受,不願意作出嘗試。那個時候,阮清閣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父親也不是那麼閉塞的。
偶爾,若有閒暇,清雪也會到酒行來。她是極關心這門生意的。她熱qíng開朗,阮清閣謙遜隨和,兩個人相處極容易,更何況還有骨子裡的血緣作為無形的牽引。阮清閣對她越來越喜歡,也越來越疼愛,同時,論及生意,她頭腦的清醒思維的jīng明,又讓阮清閣看到另一面的她,竟是發自內心的,有些佩服了。但這新學堂里出來的女子,勇敢,上進,卻帶著莽撞與衝動,對任何事qíng,都擺出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剛硬模樣。
比如,她提出,天福宮。
這在阮清閣原來的計劃里,本來是排最末的。因為天福宮是南京最豪華的酒樓。阮清閣覺得倘若連普通的小酒樓也不肯接受蘇和的酒,天福宮自然更加行不通。但清雪卻說,與其把時間làng費在蒼蠅一樣微小又分散的地方,倒不如狠狠地賭上一局。敗則敗矣,無傷大雅,但若僥倖成功,那便勢如破竹,一步上青天了。
阮清閣覺得,這未嘗沒有道理。
然而,卻只是印證了前半句,敗則敗矣,無傷大雅。天福宮的老闆很傲慢,他說自己賣的都是名酒或洋酒,他不接受蘇和,他稱其低廉。
阮清閣心頭慍怒,面上尷尬,又怕得罪對方,故只是沉默。但清雪竟拍案而起。她原本準備了很多的措辭想壓倒對方,但這會兒,她沒條理,也沒耐心了。她站直了身子,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怒道,哥,我們走,這樣盲目無知的人,何必跟他làng費唇舌。
果真是,年華易逝,韶光催人老。
阮清雪是阮家最得寵的後輩。她生就一顆玲瓏心,左右皆逢源。一張靈巧的嘴,更是就像抹了蜜糖。就算偶爾任xing,偶爾撒嬌,也只讓人覺得那是她可愛的小姐脾氣,無傷大雅,甚至猶如餐後的甜點一樣,是一種qíng趣。
第18節:亦曾擦身過(2)
這樣一顆掌上明珠,在阮家,受盡恩寵。尤其是阮振國。因為阮清閣早年流落在外,阮心期又是養子,畢竟沒有血緣關係,所以阮振國一門心思都傾注在小女兒的身上。早些時候,還特地聘了教書的先生,教她讀書識字,如今又將她送往南京的女塾,巴巴地望著她能成為人中龍鳳,天之驕子。她對家中的生意向來關注,此次,趁女塾放假回鄉探望,一進門便聽見這樣的話題,她意興盎然,早已經躍躍yù試。
而她既然開了口,阮振國便饒有興致的,問她,你也贊成你大哥的提議?輕輕的一句話,惹了堂下兩人,心生惆悵。
阮清閣想自己多番苦口婆心,卻抵不過妹妹的三言兩語,受挫與失落的感覺油然而生。阮心期則嫉妒。嫉妒清雪沒有跟自己站在同一條陣線。雖然名義上他們都是她的兄長,但阮心期和清雪卻沒有血緣的關係,他們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他對她的愛護,已經超出了兄妹的界定。
他喜歡清雪。
這是除了他自己以外,無第二人知曉的秘密。
時過正午。蟬噪。鳥鳴。人的聲音卻極貧乏。
阮清閣以為,他只是想要在鎮上的任何地方隨便走一走。但他走去了藍家。映闕在院子裡曬棉被,看見阮清閣遠遠地走過來,笑道,大少爺是來找立瑤的吧?
而彼時,立瑤正抱著一chuáng棉被,從屋裡出來,看見阮清閣,竟有一種隔世般的驚措。自從白涵香一事,她已經許久不見他了。她也聽過外間的傳言,說阮清閣對白涵香如何地鞠躬盡瘁,她聽得憋悶,吃飯睡覺都不安穩。
於是,一剎那的欣喜,糙糙地,都被流言覆蓋過去。
他們並肩走著,白花花的路面,很刺眼。阮清閣說,我只是想跟你說說話,不知道為什麼,我總是想和你說。
立瑤抿著嘴,不做聲。
那是難得的,素來愛說愛笑的女子,噤了聲,只是如同旁觀客,如同局外人,低眉順眼地聽著,偶爾附和三兩句。
末了,阮清閣說,謝謝你。
可是,謝什麼呢?立瑤想。我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你待我是如何,我待你又是如何,我竟迷糊了,捉不到此刻自己心中的悲喜,你走吧走吧,不過是一個轉身而已,不過是如此而已。
暖風熏人,chuī了滿地唏噓。
【南京】
阮清閣回到家,看見清雪。清雪站在後院的櫻桃樹下,笑眯眯地望著他。他擲出一個相對勉qiáng的笑容,yù往側門走。
清雪喚他,哥。她說,我剛才看見你了。
哦。阮清閣不以為意。
清雪走上前來,仍是笑。她說,那樣的女子,大哥應該離她遠一點才是,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她的名聲可不好呢。說著,也不管阮清閣的臉色如何難看,便將立瑤從前在女塾的事qíng都講了出來。譬如,她逃學,課程差,她偶爾會跟學友爭執,惹老師厭煩,她總能認識一些風月場中的男子,往往衣著香艷,徹夜不歸。最後,她索xing連學也退了。清雪和她就讀於同一所女塾,又是同鄉,因而多了些關注,但她對她,是全然沒有好印象的。
清雪說,這樣的女子,就像一隻狐狸,你永遠猜不透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她在想些什麼,她下一刻又會去做什麼。我怕你太靠近她,會傷了自己。
阮清閣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麼的難以置信,他寧可相信自己親眼看見的,一個健康活潑的藍立瑤,她應該單純,她應該美好,而不是活在謠言下。阮清閣只是輕輕的應了一聲,說,我知道了。
但其實,在暗地裡,卻無法不將清雪的話放在心上。輾轉思量。
阮振國終於同意在南京開酒鋪,小試牛刀。儘管他出於保守估計,投入的資金有限,但對阮清閣來講,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第19節:亦曾擦身過(3)
最難解是阮心期。他問清雪,你為何一定要說服爹採納大哥的意見,做生意不是你想像的那樣簡單。
清雪揚了揚眉,說道,我們的生意就是太小氣了,好比從前的清政府,盲目,閉塞,妄自尊大,才落了個亡國的下場,你若到外面去看看,你也許會覺得,在這貧窮的小鎮上終老,是你一生最大的遺憾。
阮心期弓著背,頭微微低下去,問,清雪,你不喜歡這裡?清雪笑言,是的,不喜歡,非常不喜歡。她的神態堅定,連牙關也幾乎咬緊了。於是,阮心期滿腹的話都被她一個眼神鎮壓了回去。
他想問她,難道蘇和鎮就沒有一條吸引她的理由,或者,沒有任何一個人,值得她留戀。他卻什麼也說不出來。只覺得自己成了一隻被遺棄在荒原的孤雁。晴空萬里,她和他,隔著天,隔著地。
藍家很冷清。簡陋的舊式小庭院,瓦片上長滿青苔。角落裡唯一的一棵桂花樹,低矮,又瘦小,也不到開花的季節,看上去萎靡得很。
父親和母親都不在,只有映闕一個人,在堂屋裡坐著發呆。她開始想念南京,想念她走過的街道,住過的旅館,吃過的飯菜,以及,她遇見過的人。她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有人敲門。是阮清閣。
映闕自然以為他又是來找立瑤的。她說,立瑤走了。是昨天的事qíng。她堅持要去南京,觸怒了爹娘,他們鎖著她,要她反省。誰知道,半夜裡她竟然爬窗戶走了。
阮清閣愕然,問,她為什麼要去南京?
映闕苦笑,道,為了她的理想吧。也許旁人是很難理解的。
阮清閣沉默了一陣。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什麼而沉默,他的腦子裡其實一片空白,好像空空的,又好像滿滿的,總之,千頭萬緒,理不出一個思路來。映闕接連喚了他幾聲,他才緩過神,道,我這次,是來找你的。
後來。山水都清亮了。河風暖融融的。從眼睛裡,嘴巴里,耳dòng里,皮膚上,鑽進身體的五臟六腑,如一場洗禮,潤物細無聲。
映闕想,未來會不會是一場夢呢?
儘管她是獲得爹娘的同意,才離開蘇和鎮的,因為阮家在南京開酒鋪,需要人手,阮清閣覺得映闕溫良又聰穎,模樣亦是出眾,遂希望她能夠去南京幫忙打理酒鋪的生意。但南京是什麼樣的地方。南京就像天上的月亮。美得很,也玄得很。她這樣平庸的小女子,去了,也不知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但她想去。她巴巴地望著爹娘乞求他們的同意,那個時候她的身體裡已經充滿了南京。爹娘直感嘆孩子長大了,心野了,留得住人,也留不住她的魂。他們終於還是點頭。他們說,你去了,好好地看著立瑤,別讓她再出什麼亂子。
她說會的,我會的。
但她此刻看見了南京的岸,聽見了南京的風,卻開始忐忑起來。她想起阮清閣說,我相信你可以應付得來,她才稍稍拾回了一點信心。然後又想起曾經在那片陸地上逗留的短暫時光,想起一張熟悉卻也陌生的臉。她抬起頭,望著江岸垂楊綠柳,如夢囈般地,輕輕地念了一聲,南京。
【擦身】
蘇和酒行。
新鋪。新開張。紅色的綢緞還掛在匾額上。但門庭冷落,無人問津。店裡的夥計都和映闕一樣,是從鎮上出來的,有人為了養家餬口,也有人真的躊躇滿志,期望能有一番作為。
無奈這慘澹的光景,似傾盆的雨,兜頭而下。
阮清閣一直在門口站著,負著手,眉頭不見舒展。映闕走上前,試探著說道,大少爺,我有一個法子,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阮清閣的眼睛裡終於有了光。
第20節:亦曾擦身過(4)
映闕的法子,是在店門口放幾大缸酒,一來讓酒的香氣隨意擴散,二來,若是對酒有興趣的人,還能夠免費品嘗。
如此,店鋪門口倒真是熱鬧了起來。
阮清閣忍俊不禁,但不是因為招徠了生意,而是笑自己,這樣簡單的法子,竟沒有想到。映闕看阮清閣笑了,自己也跟著笑。旁邊有顧客不留神撞了她一下,她一個趔趄,鼻子撞在阮清閣的肩膀上。這一撞,兩個人笑得更厲害了。
有黑色的轎車從門前經過。
映闕沒有注意到。
第21節:chuī斷巫山雲雨(1)
第六章chuī斷巫山雲雨
【碰壁的生意】
儘管蘇和酒行開始有了一些零散的顧客,但贏利少,開銷大,並非長久之計。阮清閣唯有頻繁地出沒於各類的宴會或酒樓,希望能廣結人緣,拓展酒的銷路。
可惜,收效甚微。
大多數的酒樓早有自己穩定的進貨渠道,他們從來沒有聽過蘇和清釀,有一些人,連酒的味道也不肯嘗。而就算有人對酒的品質頗為讚賞,卻又擔心客人未必接受,不願意作出嘗試。那個時候,阮清閣才發現,原來自己的父親也不是那麼閉塞的。
偶爾,若有閒暇,清雪也會到酒行來。她是極關心這門生意的。她熱qíng開朗,阮清閣謙遜隨和,兩個人相處極容易,更何況還有骨子裡的血緣作為無形的牽引。阮清閣對她越來越喜歡,也越來越疼愛,同時,論及生意,她頭腦的清醒思維的jīng明,又讓阮清閣看到另一面的她,竟是發自內心的,有些佩服了。但這新學堂里出來的女子,勇敢,上進,卻帶著莽撞與衝動,對任何事qíng,都擺出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剛硬模樣。
比如,她提出,天福宮。
這在阮清閣原來的計劃里,本來是排最末的。因為天福宮是南京最豪華的酒樓。阮清閣覺得倘若連普通的小酒樓也不肯接受蘇和的酒,天福宮自然更加行不通。但清雪卻說,與其把時間làng費在蒼蠅一樣微小又分散的地方,倒不如狠狠地賭上一局。敗則敗矣,無傷大雅,但若僥倖成功,那便勢如破竹,一步上青天了。
阮清閣覺得,這未嘗沒有道理。
然而,卻只是印證了前半句,敗則敗矣,無傷大雅。天福宮的老闆很傲慢,他說自己賣的都是名酒或洋酒,他不接受蘇和,他稱其低廉。
阮清閣心頭慍怒,面上尷尬,又怕得罪對方,故只是沉默。但清雪竟拍案而起。她原本準備了很多的措辭想壓倒對方,但這會兒,她沒條理,也沒耐心了。她站直了身子,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怒道,哥,我們走,這樣盲目無知的人,何必跟他làng費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