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錦繡將致哥兒的衣服輕輕一放,笑道:「好啊。」

  三日之後施正霖交託了些事,陪著蘇錦繡回了趟蘇家,一住便是七八天,一直住到了二八才回施府。

  熱熱鬧鬧過了個新年後,十二這天,尚未來得及過元宵,一家四口,攜著下人和隨行的官員,浩浩蕩蕩出發前去南綏。

  上都城的尚未完全融化,他們一路往南,天是越來越暖。

  二月時經過瞿城,陸路改走水路,這一行最開心的要屬博哥兒,和隨行的官員家眷玩的十分開心,三月初到膠安時,那兒已經是□□瀰漫。

  致哥兒開口說話的早,學步的晚,周歲時才能扶著扶欄挪幾步,博哥兒又發現了新遊戲,就是陪弟弟走路,他在前面走十步,回過頭來看蘇錦繡牽著致哥兒才挪了兩步,小跑著回來,站在蘇錦繡身前再示範給弟弟看,如今來來回回的,他倒也不厭煩。

  如此到了三月末,他們終於到了南綏。

  那是和漠北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放眼望去,每一處每一角都是綠蔭蔥蔥,才三月末時,這兒就已經像是六月的天。

  巡撫的府邸就安排在城的西南邊,府邸外的牆被綠蔭環繞,進門口入眼便是清秀,早她一步到這兒的清竹他們已經將府邸收拾妥當,施夫人又提前一個多月派人過來打理,他們到了就能住下。

  施正霖帶著隨行的官員前去見南綏府衙,入夜才回來,蘇錦繡哄睡了兩個孩子走出廂房,見他在脫外套,順手接到了屏風上:「喝酒了?」

  「嗯,孩子們睡了?」

  「睡了。」

  施正霖套上另外一件衣服,牽起她的手走出屋子。

  「去哪兒?」蘇錦繡對府里還不太熟悉,多繞兩個迴廊就有些暈了。

  「跟我來。」

  府里侍奉的人都是從上都城裡帶來的,經過時看到少爺牽著少奶奶,行禮都面不改色的,各忙各的,已經司空見慣。

  施正霖帶著她到了巡撫府的東南角,這兒有一處高閣,樓梯在外面,盤旋而上,直登最高處,應該有三層多那麼高,走上去時夜風大了許多,蘇錦繡朝遠處看去,不僅僅是巡撫府,大半個南綏城都在她眼底。

  不同於上都城的繁華,從這兒往遠處看,是百家燈火,從窗戶中透出來的微光,不算奪目,卻令人特別心安。

  仰起頭往上看,繁星布滿了夜空,和漠北一樣,抬手可觸的感覺。

  這裡比上都城多了平寧,比漠北多了溫和,吹過的風都很柔軟,暖暖的撫面而過,將心都吹安靜了。

  蘇錦繡過去只在書上看到過關於南綏的描述,可再多的形容都沒有眼見來的真實,南綏的百姓和這兒的風景一樣平和。

  這就是南綏無戰亂。

  背後是他的胸膛,蘇錦繡挨著他,將他握著自己的手放到了懷裡,猜到了他的用意:「我很喜歡這裡。」

  「城外有獵場。」施正霖伸手撥開她吹亂的頭髮,繞到耳後,順著她視線往上看,「還有一處兵營,你若是想去看看,明日跟著我們一塊兒過去。」

  「好啊。」

  「等事情安置妥當,我帶你們去走走。」

  蘇錦繡眯了眯眼,窩在他懷裡有些困了:「你初來乍到,肯定有很多事要忙,此事不急,等你忙完了我們再去。」

  「好。」施正霖抱著她往裡處走,蘇錦繡這才發現看台內是個四邊亭,因為南綏這兒四季都是熱的,許多人的家甚至都用不著牆,有遮雨的頂就好,就如現在這兒,四面僅是用垂簾掛著,中間的床上置了隔蟲的帳子,幾乎是四面透風。

  掀起一側垂簾後,躺在臥榻上還能看到外面的風景,夜空盡收眼底,好不愜意。

  蘇錦繡就這麼窩在他懷裡靠了一夜,中途什麼時候睡著的她自己都不太記得,第二天醒來時,人已經在主院的屋內了。

  施正霖不在,清竹遞了水過來,笑著給她解惑:「太陽出來的早,姑爺擔心曬著您,天剛亮就將您抱下來了。」

  不用說,抱下來時一定也是眾目睽睽。

  蘇錦繡輕咳了聲,朝後廂那兒看去,今天這麼安靜,不尋常啊:「博哥兒是不是出去了?」

  「姑爺帶著兩位小少爺逛園子去了。」

  蘇錦繡起身,穿戴齊後走出屋子,那邊迴廊里,他們已經回來了,博哥兒跑在最前面,還嫌後頭父親和弟弟走得太慢,跑幾步又回去,來來回回就看到他的身影在忙碌。

  喜鵲已經在屋外的小亭中布了桌,招呼少爺和少夫人過去吃早食。

  蘇錦繡走下台階後一把接住了從那邊台階上蹦下來的兒子,輕彈了下他額頭:「這麼有精神,明日開始蹲馬步。」

  「娘,外祖母說了,您三歲才開始蹲的。」喜鵲抱博哥兒坐上凳子後,他翹著腿反駁蘇錦繡,「您最開始還蹲不好,我要找四伯教我。」

  「我蹲不好,教你足夠了。」蘇錦繡給他夾了塊軟糕,不客氣的戳四哥的氣,「你四伯他連你娘我都打不過。」

  「四伯說他那是讓你的。」博哥兒咬了口軟糕,剩下一半往弟弟嘴裡送,說的煞有其事,「我將來也讓你,我是男子漢,肯定要讓你的。」

  蘇錦繡氣笑了:「好,那你好好吃飯,有力氣才能學。」

  外頭冬罄端進來了一碗湯,清晨去集市買來的新鮮魚,燉的魚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