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2.15 線索背後的隱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方向白痴為何要標東南西北?還不是因為這樣看起來像地圖。

  本來嘛,果園是有編號的,但三叔覺得那樣太容易就沒寫。還好,進果園前安瑞看了眼標牌,報警時才能說出準確地方。

  在錯誤地圖的引導下,葉羽婷他們能挖出這孩子的屍骨,該說巧合?還是緣分?

  不但大方位錯了,埋屍地和地圖畫圈的地方也偏移出兩排樹的距離,要不是三叔的提示是翻過的地面,安瑞也不會發現。

  那麼問題來了,嫌疑人為何要白天挖屍體?如果是想藉助雨水沖洗掉腳印,為何是今天,而不是前幾天?要知道前幾天的雨可都是後半夜下的。

  前半夜挖屍,後半夜下雨清除痕跡不是更神不知鬼不覺。為何要選今天動土?看這頭骨幹淨的,埋的肯定有年頭,是什麼讓那個人急於一時?

  這個疑問大概只有抓到挖屍人才能知道。而其他線索,葉羽婷能提供的就是有三個嫌疑人,但果樹遮擋了他們上半身,她只看到腿。

  按她當時的位置,屍體如果是十二點方向,那麼那三個人分別是九點方向,兩點方向和三點方向。

  距離依次是二十米,四十米,二十五米左右。

  九點方向的人,露著小腿,緩步而行;兩點方向的人穿深色長褲急步行走;九點方向的人露著小腿,拿著鐵鍬在挖地,何時離去的她就不知道了。那時就是匆匆一瞥,能記住的也就這些。

  安瑞拍的照片虛成背景色,只能憑印象,那是男人的腳印,以及鞋底花紋的大概樣式。

  這條線索很重要,但也很麻煩。按他的描述,那鞋應該是村里統一發的,果園工作服套裝中的鞋,村里成年人都有份。

  目的一,在旅遊旺季和採摘季,能讓外來人分清誰是本地人。

  目的二,整齊劃一,讓買家覺得他們很專業,加深信任感、好感。

  目的三,暗示村民,大家是一個整體,合則興,分則衰。

  村長想法不錯,效果也很好,但現在反而成了破案障礙。

  如果有清晰的鞋印,還能根據磨損程度,縮小排查範圍。現在,嫌疑人只能被鎖定在鞋號是40-43碼的男人,或腳大的女人。

  桃源村一共1321人。符合條件的男人有172個,女人有5個。走訪調查,也不是難事,關鍵是影響不好。桃源村什麼時候發生過這麼惡性的刑事案件!兇手還有可能是自己人。

  做完筆錄,警察再三叮囑讓他們保密。三叔帶頭保證不外泄,但是紙包不住火呀。尤其挖出屍體後,確認死者身份,總得讓家屬認屍呀。當然這是後話,眼前出警的兩位警察是當地派出所的,因為近他們先來看看情況。確認真有屍體,這事被上報了。等來增援,封鎖現場,而後跟考古似得,一點一點把剩餘的屍骨挖出來。

  葉羽婷他們可等不起這麼漫長的過程,警察也不會讓他們等。一做完筆錄,他們就被三叔帶回安瑞爺爺家。

  到家時,天已經黑透。安媽媽是真累了,雷打不動的還在睡。因為有三叔照顧,安老爺子也沒擔心晚歸的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