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尤其是慕成蔚,她跟慕成婷說:「我和你不同,我沒有辦法去真心喜歡一個人,我會為了江山做很多事,但同樣能讓我為一個人付出一切的人只有你。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妹妹,是我最重視的妹妹。」

  「如果你都不支持我,我可能沒有信心去坐穩東宮,甚至是皇位。」

  慕成婷雖然不甘心,但她也只能承認姐姐的優秀,她確實不如姐姐那麼老練。

  因為姐姐十五歲時就已經可以徹底將群臣掌控在手下,她比起她更懂得御人之道,就好像她天生就會一般。

  可論到她,雖然支持她的臣子都說她資質優秀,可繼承母皇大統,但她心裡跟塊明鏡似的,她知道,她並不如皇姐。不如皇姐懂得犧牲,不如皇姐勇敢並且坦然面對官場的冷酷。

  她們現在也不是小孩子了。

  兩人揭開心結,她們一起和母皇母后們吃了一次團圓飯後,兩姐妹開始協助容錚處理朝政,日忙夜忙,一家四口聚集在一起吃飯的次數都在逐漸減少。

  儘管如此,千秋燕閒的時候,她就成為了女兒們的外賣員負責監督她們及時吃飯,當然還有她那個最近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紀,開始變得神神叨叨的陛下。

  容錚最近糾結自己發福了,所以她想運動減肥,可運動一下就喘的要死,然後她就放棄了。

  放棄後又胖了,那條黃腰帶都小了。

  於是,她開始常年因為中年發福的問題而糾結了。

  與此同時在一天晚上,她接到千秋拓在一天晚上壽終正寢了。

  那一晚容錚突然想起自己在三十九歲那年送走壽終正寢的華太后,她一時間感傷不已。

  她和千秋燕回了千秋府住了一段時間,現在千秋府已經是千秋燕的小弟,千秋榕在打理了,千秋府在他的打理下也變得人丁興旺起來。

  莫向容還是老樣子不會老,時光壓根就沒從她身上停留過,只不過莫向容提出她要去尋找苗呂山人了。

  這些年她送走了所有的師弟後,她也不想再管人間事務了。

  千秋燕十分不舍,當晚她們母女倆談了很多過去的事情,之後,莫向容便走了。

  這一走,直到容錚和千秋燕七十歲臨終,莫向容才回來看了她們一次。

  對於古人來說七十歲已經算是高齡了。

  容錚在五十歲就退位了,她在位二十五年,也在全天下甚至海內外國家都認為的神玄女皇,她還在全盛的年紀可以繼續把持朝政,但她卻放棄了。交接給了女兒慕成蔚。所以後世人對她統治時間也頗有讚譽,讚譽她不貪權,晚年退休也十分低調再沒有抓權的舉動。

  並且容錚在晚年寫了一些書籍,是關於女性自強和盛燕兒女自強的勵志書,雖說比較雜,不配和名著相比,但由於她的知名度,這些雜書在後世三百年一直流傳著,成為了家喻戶曉啟蒙開志的書。

  甚至有人還將容錚的雜書變成順口溜,童謠,民謠這麼唱。

  與此同時千秋燕也寫了和容錚奮鬥的那些回憶手札,沒想到千秋燕寫的回憶錄,反而成為後世三百年雖不是名著,卻在地位上形同名著的生活錄。同時也成為了考古專家參考盛燕民俗最重要的書籍。

  甚至容錚和千秋燕的愛情還一度成為後世各種同人本的cp典範。

  而慕成蔚接替容錚皇位後,以鳳明女帝自稱,她死去的諡號則是盛燕武宗,之所以被稱為武宗,那是因為她在任時期打了很多海戰,一度打出了南半球,成為了多個大陸的海權大國。有了她奠定的海權基礎。

  以至於後世盛燕二百年內都受列國的敬仰崇拜和追捧。

  而盛燕之所以最後會滅亡,完全是後期怠政,盛燕出了五個女帝八個皇帝,兩個英明女帝,三個守成女帝,之後便是八個盛燕皇帝造成了八王之亂,之後又是內鬥七皇之亂,搞得盛燕烏煙瘴氣,最後被盛燕的分支衛輿燕給推翻了,最後這個分支的後燕王朝也沒熬過一百年就迎來了第一次工業社會,工業社會的到來讓不少盛燕後裔們想起先祖們的輝煌,他們仿佛看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有了凰皋時期的影子。

  於是盛華人民帶著追崇先祖那份憧憬的心——一起推到了後燕王朝終結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國度。他們在列國正在爭取人權自由平等男女平等時期,他們盛華早在四百年前就完成了基本的人權。

  而這場被他們主動的工業革命,讓他們重新立於世界巔峰之林中,仿佛重回盛燕!甚至超越了盛燕盛世!!

  第272章 不算番外的番外

  番外。

  關於如果雙蘭與容燕相遇那些事。

  容錚覺得事情糟透了,簡直糟透了,她萬萬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會遭遇遼國遺民的背叛。

  早先她就知道遼國民性難馴,想著多花點時間可以讓他們歸順大燕,結果沒想到,她還是太天真了。

  這一次拉起二十萬大軍鬧割據一方的罪魁禍首就是李明洋。

  李偲最小的兒子。

  她手頭上現在還有李琴請罪書,另外一封便是徹底與遼國前皇族後裔身份跟李明洋劃清界限。

  李琴這是要選擇自保。

  千秋燕見她愁眉苦臉的樣子,就知道又要打仗了。

  她端來了錦茶,還未上手,旁邊一位少女便端了過去,她溫和的俏臉,帶著一抹笑意跟她說:「她若是遇到難處,我想有一人或許能幫得上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