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陛下。」安塔妮亞在她的床邊坐下來,摸了摸她的手背。
她已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撲進母親的懷抱向她撒嬌了。其實那也應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畢竟自她懂事的時候起,就知道母親十分嚴厲,所有的哥哥姐姐都怕她。
這些事回憶起來,恍如隔世。
那隻手帶著衰老的皺紋和斑點,顫抖著抓住她的手。
特蕾西亞女王低低地咳嗽了一陣,張了張嘴仿佛想說什麼,但最後又沉重地搖了搖頭:「……算了。」
「去吧……我的孩子。去做你要做的事吧。」
安塔妮亞默默地又陪了她一會兒,這才離開了奧地利女王的臥室,來到原本屬於她的母親的女王議事廳。
「下午好。」尼古拉頗有風度地起身,為她拉開椅子,「之前的事,我很抱歉。」
安塔妮亞冷冷地剜了他一眼,自行走到另一邊拉開椅子坐下了。
周圍幾位奧地利與法國的議事人員表情微妙地互相對視,齊齊垂下了目光。
不過安塔妮亞現在顧不上與某人算帳。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無線電發生設備很快就撥通過去——片刻之後,收報員讀出了對方回過來的訊息。
[塞爾維亞收到。]
[巴黎收到。]
「那位法國將軍波拿巴與我們這裡保持著聯絡,」考尼茨解釋道,「但他表示他只會聽命於您,如果我們無法證明是您現在在發出指令,那他只會為法國作戰——當然,目前我們保持著情報的聯繫,畢竟我們擁有共同的敵人。」
「雖然塞爾維亞的軍隊不算多,」尼古拉插嘴道,「但勝在武器有質的不同。」
安塔妮亞瞥了他一眼,而他很坦然的回望過去。
此前他一直迴避了武器的改進,不是因為他不會,只是因為他不想。但如果涉及到真正的戰場,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塞爾維亞能夠從土耳其的殘暴統治下獨立出來,靠的可不是他們的善良。
安塔妮亞點點頭,轉頭對發報員說:「那請您發給巴黎吧。」
[如您所見,風暴已經來了,將軍。]
片刻之後,收報機的立針在紙條上飛快地扎出孔洞。
[法蘭西靜候您的命令,陛下。]
「既然如此……」安塔妮亞深吸一口氣,環顧四周,「那我們就開始吧。」
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冬日,這裡正進行一個不可思議的會議。分散在普魯士軍隊各個方向的人們通過從未存在於世的技術,將零散的力量聚集起來。
「……對了,」她忽然想起什麼,「不能忘記我們北面的大鄰居。」
安塔妮亞平靜地說:「請給葉卡捷琳娜二世送個信吧……我想,我的禮物,她應該不會拒絕。」
……
普魯士是一個彪悍的國度,後世的歷史會這樣記載。
僅僅在18世紀,它就不止一次同時與數個國家作戰,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兩場戰爭。
在七年戰爭中,它原本已被逼到絕境,最後卻因俄羅斯的王位更迭而奇蹟般地起死回生。
但在十多年後的另一場戰爭中,它似乎沒有了這樣的好運氣。
那場戰爭歷時四個月,被後世稱為神聖羅馬帝國之戰。
原本的起因是剛剛統一的神聖羅馬帝國入侵法蘭西,最後卻發展成了與七年戰爭無比相似的局面——被併入腓特烈二世麾下的奧地利軍隊倒戈,與法國和塞爾維亞軍隊一起,對普魯士展開了圍攻。
最為巧合而諷刺的是,這場戰爭的結束和七年戰爭一樣,與俄羅斯的角色密切相關——
據說,在腓特烈的軍隊被逼得撤出法國,回到德意志邦聯的境內時,他派人去找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求助,要求她履行此前兩國簽訂的聯盟條約。
女沙皇的軍隊最終來到了戰場上。
可他們從波蘭-立陶宛東部出發,很快就占領了東普魯士。
「請告訴腓特烈二世陛下,」據說,那位女沙皇是這樣回覆信使的,「我很欣賞他,但更欣賞他的領土。」
正如十多年前普魯士被要求來解決奧地利與俄羅斯之間關于波蘭-立陶宛的爭端時做出的回答一樣,她已經和這場戰爭的另外一方達成了一致,瓜分普魯士。
「請他安息吧。他領土上的子民,我們會替他照看好的。」
作者有話說:
*參考哈羅德·坦伯利《腓特烈大帝與約瑟夫二世:18世紀的戰爭與外交》。
第74章
◎女王的棋局◎
1775年,歐洲大陸發生了大事——許多年後,人們才能知道這些事究竟在每一個歷史的岔路上扮演了什麼樣的作用。
在這一年,整片大陸幾乎可以說被三位女王統治著——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奧地利女王特蕾西亞,以及法蘭西女王安塔妮亞。
也正是因此,這一時期後來被稱為「女王的棋局」。
直到1776年4月的一個夜晚,維也納的美泉宮裡響起了忙亂的腳步聲。
「快,快去找神父……」
「女王陛下要見各位大公。」
奧地利女王的孩子們有很多,但此刻仍舊活著的大多數都嫁到了其他國家,而沒有嫁人的安娜和伊莉莎白在布拉格和因斯布魯克的修道院,仍在美泉宮中的孩子只有安塔妮亞。此外,還有女王之子約瑟夫的女兒特蕾西亞和克里斯蒂娜,以及利奧波德的孩子們。
她已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撲進母親的懷抱向她撒嬌了。其實那也應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畢竟自她懂事的時候起,就知道母親十分嚴厲,所有的哥哥姐姐都怕她。
這些事回憶起來,恍如隔世。
那隻手帶著衰老的皺紋和斑點,顫抖著抓住她的手。
特蕾西亞女王低低地咳嗽了一陣,張了張嘴仿佛想說什麼,但最後又沉重地搖了搖頭:「……算了。」
「去吧……我的孩子。去做你要做的事吧。」
安塔妮亞默默地又陪了她一會兒,這才離開了奧地利女王的臥室,來到原本屬於她的母親的女王議事廳。
「下午好。」尼古拉頗有風度地起身,為她拉開椅子,「之前的事,我很抱歉。」
安塔妮亞冷冷地剜了他一眼,自行走到另一邊拉開椅子坐下了。
周圍幾位奧地利與法國的議事人員表情微妙地互相對視,齊齊垂下了目光。
不過安塔妮亞現在顧不上與某人算帳。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無線電發生設備很快就撥通過去——片刻之後,收報員讀出了對方回過來的訊息。
[塞爾維亞收到。]
[巴黎收到。]
「那位法國將軍波拿巴與我們這裡保持著聯絡,」考尼茨解釋道,「但他表示他只會聽命於您,如果我們無法證明是您現在在發出指令,那他只會為法國作戰——當然,目前我們保持著情報的聯繫,畢竟我們擁有共同的敵人。」
「雖然塞爾維亞的軍隊不算多,」尼古拉插嘴道,「但勝在武器有質的不同。」
安塔妮亞瞥了他一眼,而他很坦然的回望過去。
此前他一直迴避了武器的改進,不是因為他不會,只是因為他不想。但如果涉及到真正的戰場,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塞爾維亞能夠從土耳其的殘暴統治下獨立出來,靠的可不是他們的善良。
安塔妮亞點點頭,轉頭對發報員說:「那請您發給巴黎吧。」
[如您所見,風暴已經來了,將軍。]
片刻之後,收報機的立針在紙條上飛快地扎出孔洞。
[法蘭西靜候您的命令,陛下。]
「既然如此……」安塔妮亞深吸一口氣,環顧四周,「那我們就開始吧。」
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冬日,這裡正進行一個不可思議的會議。分散在普魯士軍隊各個方向的人們通過從未存在於世的技術,將零散的力量聚集起來。
「……對了,」她忽然想起什麼,「不能忘記我們北面的大鄰居。」
安塔妮亞平靜地說:「請給葉卡捷琳娜二世送個信吧……我想,我的禮物,她應該不會拒絕。」
……
普魯士是一個彪悍的國度,後世的歷史會這樣記載。
僅僅在18世紀,它就不止一次同時與數個國家作戰,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兩場戰爭。
在七年戰爭中,它原本已被逼到絕境,最後卻因俄羅斯的王位更迭而奇蹟般地起死回生。
但在十多年後的另一場戰爭中,它似乎沒有了這樣的好運氣。
那場戰爭歷時四個月,被後世稱為神聖羅馬帝國之戰。
原本的起因是剛剛統一的神聖羅馬帝國入侵法蘭西,最後卻發展成了與七年戰爭無比相似的局面——被併入腓特烈二世麾下的奧地利軍隊倒戈,與法國和塞爾維亞軍隊一起,對普魯士展開了圍攻。
最為巧合而諷刺的是,這場戰爭的結束和七年戰爭一樣,與俄羅斯的角色密切相關——
據說,在腓特烈的軍隊被逼得撤出法國,回到德意志邦聯的境內時,他派人去找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求助,要求她履行此前兩國簽訂的聯盟條約。
女沙皇的軍隊最終來到了戰場上。
可他們從波蘭-立陶宛東部出發,很快就占領了東普魯士。
「請告訴腓特烈二世陛下,」據說,那位女沙皇是這樣回覆信使的,「我很欣賞他,但更欣賞他的領土。」
正如十多年前普魯士被要求來解決奧地利與俄羅斯之間關于波蘭-立陶宛的爭端時做出的回答一樣,她已經和這場戰爭的另外一方達成了一致,瓜分普魯士。
「請他安息吧。他領土上的子民,我們會替他照看好的。」
作者有話說:
*參考哈羅德·坦伯利《腓特烈大帝與約瑟夫二世:18世紀的戰爭與外交》。
第74章
◎女王的棋局◎
1775年,歐洲大陸發生了大事——許多年後,人們才能知道這些事究竟在每一個歷史的岔路上扮演了什麼樣的作用。
在這一年,整片大陸幾乎可以說被三位女王統治著——俄國女沙皇葉卡捷琳娜,奧地利女王特蕾西亞,以及法蘭西女王安塔妮亞。
也正是因此,這一時期後來被稱為「女王的棋局」。
直到1776年4月的一個夜晚,維也納的美泉宮裡響起了忙亂的腳步聲。
「快,快去找神父……」
「女王陛下要見各位大公。」
奧地利女王的孩子們有很多,但此刻仍舊活著的大多數都嫁到了其他國家,而沒有嫁人的安娜和伊莉莎白在布拉格和因斯布魯克的修道院,仍在美泉宮中的孩子只有安塔妮亞。此外,還有女王之子約瑟夫的女兒特蕾西亞和克里斯蒂娜,以及利奧波德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