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頁
吉南弦站在那裡,看向那即將要害他「妻離家散」的未來妹婿,眼底已是七分同情,三分理解,仿佛一個壓制不住,下一瞬便要倒過來衝著自己祖母跪下,好替那經歷悲慘的妹婿說情了。
「有一點,師母定可放心……」姜正輔那廂已保證道:「雖說我這侄兒家中已無甚親人父輩在,但往後,若他再敢胡言,予阿衡委屈,我定第一個饒不了他。」
守在廳外的王敬勇聽得這一句,只覺這保證實在多餘——畢竟,若果真出現姜令公所說的這種情況,莫說夫人手中的刀隨時等候上場了,便是將軍自己也饒不了自己。
將軍如此好強,豈會假手於人,給別人機會?
他家將軍本人也再忍不住,微微轉頭看了世叔一眼。
雖說已提早定下了計策,但世叔這般表現,話里話外……怎好似都在無形中抬高自身形象?
錯都是他的,世叔走的則是明事理、通人心,且幫理不幫親的無私人設。
心中確有預謀,欲為與太子爭奪媒人而鋪路的姜令公,罵起侄兒來,自然是格外地不遺餘力。
待到末了,才不滿地看向時敬之:「你這孩子,怎啞巴了一般,還不快些賠罪?」
他倒是有插話的機會?
收拾了一下心情,他看向衡玉。
少女站在自家祖母身側,也看著他。
諸事落定,人也放鬆下來有了胃口,她看起來總算是長了幾兩肉,氣色好了起來,那雙眼睛便也格外烏亮。
同這雙杏眸對視著,時敬之腦中一時打結,路上想好的說辭全了個一乾二淨,只一句話脫口而出:「阿衡,我錯了。」
「錯哪兒了?」
見一雙雙視線皆朝著阿姝看過來,喻氏趕忙彎身捂住了女兒的嘴,尷尬地向時敬之笑了笑:「見諒,見諒……」
阿姝不解地眨著眼睛——平日裡阿爹每每說前一句,阿娘便都是這麼問的啊?
時敬之重新看向衡玉:「我錯在不該……」
他還真答?
衡玉趕忙打斷了他的話,上前道:「你隨我來——」
時敬之雖不解,卻也立時點頭。
看著二人離開了前廳,孟老夫人含笑道:「也好,他們年輕人的事,便叫他們自個兒解決去吧。」
聽得此一句,姜正輔心中穩當至極,卻也未曾閒著,繼續為自己的媒人大業而努力。
「將軍怎麼跟著吉畫師單獨出來了?」
「看這架勢,該不會要對咱們將軍動私刑吧?」
院中有士兵見狀小聲交談起來。
時敬之隨著衡玉一路來到了花園內,直到衡玉在一座木橋上停下腳步。
「你可知我氣你什麼?」
聽得衡玉此問,時敬之只覺與阿姝方才那句「錯在哪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他態度端正地答:「知道。」
但無需他細說,衡玉已自行將話說白了:「我氣你不能將我視作共患難之人,要於關鍵之時將我遠遠推開——時敬之,在你眼中,我竟是無法與你並肩嗎?」
「不是。」時敬之頓了一下,道:「彼時母親生死未卜,我的確鑽了牛角尖,但只是一瞬而已,在與你『對峙』的過程中,我便已經後悔知錯了。」
他一直都知道,他們是並肩的夥伴。
但那一刻,他心中只一個念頭——決不可再讓身邊之人陪著他陷入險境,他無法承受再一次失去最重要之人的後果。
「我錯在不該以欲保護你為說辭,行不尊重你意願之舉。」他看著衡玉,鄭重保證道:「從今後,再不會了。」
尊重比自以為是的保護更重要。
尤其是她——
她從來不是藏在他人身後尋求保護的弱者,強行如此,便與將她生生折斷無異。
衡玉只側首微微歪頭看著他,未說話。
好一會兒,她將頭轉回,雙手輕扶在木橋上,看向橋邊垂柳。
「阿衡……」見她不說話,時敬之不禁開始反思是否自己的態度仍不夠端正,亦或是沒說到她想聽的話——
然而卻聽她問:「你說,第一座書院,我是建在京師,還是范陽好呢?」
時敬之微怔。
橋下窄溪流水叮咚,夏風中混進了一縷花香,將她耳邊的一縷碎發拂起。
「都好。」他露出笑意,溫聲道:「你做主便是。」
衡玉狀似不滿他的「敷衍」:「日後這可是我們倆的事了,你怎一幅局外人的模樣?」
偏那人理直氣壯,甚至略顯不解地反問她:「正因是我們倆的事——家中之事,難道不該由你全權做主?」
他渾然一副「你竟想推卸責任」的模樣。
衡玉恍然,當仁不讓地挺直了背:「哦,這倒是。」
她眼中到底溢出一絲笑意。
下一刻,一隻大手,覆在了她放在木橋上的手上。
「阿衡。」
「嗯?」
「真好——」
衡玉聞言轉頭看向身側之人,只見他眉宇間的笑意是從所未有的滿足與純粹,平靜而乾淨,說出來的話也格外質樸無飾:「我就是覺得,當下如此,真好。」
衡玉嘆道:「我還以為你說我真好呢。」
「你自然更好。」時敬之含笑注視著她:「是最好,最好才對。」
衡玉給予肯定地點頭:「你也是最好的,尤其是眼光。」
「有一點,師母定可放心……」姜正輔那廂已保證道:「雖說我這侄兒家中已無甚親人父輩在,但往後,若他再敢胡言,予阿衡委屈,我定第一個饒不了他。」
守在廳外的王敬勇聽得這一句,只覺這保證實在多餘——畢竟,若果真出現姜令公所說的這種情況,莫說夫人手中的刀隨時等候上場了,便是將軍自己也饒不了自己。
將軍如此好強,豈會假手於人,給別人機會?
他家將軍本人也再忍不住,微微轉頭看了世叔一眼。
雖說已提早定下了計策,但世叔這般表現,話里話外……怎好似都在無形中抬高自身形象?
錯都是他的,世叔走的則是明事理、通人心,且幫理不幫親的無私人設。
心中確有預謀,欲為與太子爭奪媒人而鋪路的姜令公,罵起侄兒來,自然是格外地不遺餘力。
待到末了,才不滿地看向時敬之:「你這孩子,怎啞巴了一般,還不快些賠罪?」
他倒是有插話的機會?
收拾了一下心情,他看向衡玉。
少女站在自家祖母身側,也看著他。
諸事落定,人也放鬆下來有了胃口,她看起來總算是長了幾兩肉,氣色好了起來,那雙眼睛便也格外烏亮。
同這雙杏眸對視著,時敬之腦中一時打結,路上想好的說辭全了個一乾二淨,只一句話脫口而出:「阿衡,我錯了。」
「錯哪兒了?」
見一雙雙視線皆朝著阿姝看過來,喻氏趕忙彎身捂住了女兒的嘴,尷尬地向時敬之笑了笑:「見諒,見諒……」
阿姝不解地眨著眼睛——平日裡阿爹每每說前一句,阿娘便都是這麼問的啊?
時敬之重新看向衡玉:「我錯在不該……」
他還真答?
衡玉趕忙打斷了他的話,上前道:「你隨我來——」
時敬之雖不解,卻也立時點頭。
看著二人離開了前廳,孟老夫人含笑道:「也好,他們年輕人的事,便叫他們自個兒解決去吧。」
聽得此一句,姜正輔心中穩當至極,卻也未曾閒著,繼續為自己的媒人大業而努力。
「將軍怎麼跟著吉畫師單獨出來了?」
「看這架勢,該不會要對咱們將軍動私刑吧?」
院中有士兵見狀小聲交談起來。
時敬之隨著衡玉一路來到了花園內,直到衡玉在一座木橋上停下腳步。
「你可知我氣你什麼?」
聽得衡玉此問,時敬之只覺與阿姝方才那句「錯在哪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他態度端正地答:「知道。」
但無需他細說,衡玉已自行將話說白了:「我氣你不能將我視作共患難之人,要於關鍵之時將我遠遠推開——時敬之,在你眼中,我竟是無法與你並肩嗎?」
「不是。」時敬之頓了一下,道:「彼時母親生死未卜,我的確鑽了牛角尖,但只是一瞬而已,在與你『對峙』的過程中,我便已經後悔知錯了。」
他一直都知道,他們是並肩的夥伴。
但那一刻,他心中只一個念頭——決不可再讓身邊之人陪著他陷入險境,他無法承受再一次失去最重要之人的後果。
「我錯在不該以欲保護你為說辭,行不尊重你意願之舉。」他看著衡玉,鄭重保證道:「從今後,再不會了。」
尊重比自以為是的保護更重要。
尤其是她——
她從來不是藏在他人身後尋求保護的弱者,強行如此,便與將她生生折斷無異。
衡玉只側首微微歪頭看著他,未說話。
好一會兒,她將頭轉回,雙手輕扶在木橋上,看向橋邊垂柳。
「阿衡……」見她不說話,時敬之不禁開始反思是否自己的態度仍不夠端正,亦或是沒說到她想聽的話——
然而卻聽她問:「你說,第一座書院,我是建在京師,還是范陽好呢?」
時敬之微怔。
橋下窄溪流水叮咚,夏風中混進了一縷花香,將她耳邊的一縷碎發拂起。
「都好。」他露出笑意,溫聲道:「你做主便是。」
衡玉狀似不滿他的「敷衍」:「日後這可是我們倆的事了,你怎一幅局外人的模樣?」
偏那人理直氣壯,甚至略顯不解地反問她:「正因是我們倆的事——家中之事,難道不該由你全權做主?」
他渾然一副「你竟想推卸責任」的模樣。
衡玉恍然,當仁不讓地挺直了背:「哦,這倒是。」
她眼中到底溢出一絲笑意。
下一刻,一隻大手,覆在了她放在木橋上的手上。
「阿衡。」
「嗯?」
「真好——」
衡玉聞言轉頭看向身側之人,只見他眉宇間的笑意是從所未有的滿足與純粹,平靜而乾淨,說出來的話也格外質樸無飾:「我就是覺得,當下如此,真好。」
衡玉嘆道:「我還以為你說我真好呢。」
「你自然更好。」時敬之含笑注視著她:「是最好,最好才對。」
衡玉給予肯定地點頭:「你也是最好的,尤其是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