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見狀,小桌子心裡咯噔一跳,趕緊做了個手勢,結束親政儀式,讓眾人散了。
等人都散了,小桌子才湊到顧暘身邊,輕聲問道:「陛下,左相……」
顧暘將何左相橫抱起來,送他出宮。
在皇莊住了這麼多年的老趙,天天種地干農活,身體變得很硬朗。雖然早就聽到了消息,但是何左相真的走了,正在幹活的他還是愣了一下。手裡握著鋤頭,僵著身子半晌不動。
說實話,他很嫉妒何左相。兩人鬥了大半生,他輸得徹徹底底。哪怕何左相走在他的前面,可是臨終前,何左相能夠得到小皇帝的照顧。而他,卻淪為了徹徹底底的莊稼漢,在皇莊為小皇帝種田。他一直期待小皇帝能夠來見他一面,可他也知道,怕是到死,小皇帝都不會來看他了!當年駱三拿著那些信箋來找他,就代表了小皇帝的態度。他已經失去了小皇帝的信任,讓小皇帝很失望。他們的君臣緣分,早就結束了……
老趙流了兩行淚後,抬起手擦掉淚水,然後若無其事般繼續鋤地幹活。
--------------------
作者有話要說:
李太傅:來了!
何左相:來了。
感謝在2022-09-15 21:00:00~2022-09-17 22:00: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書畫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2章
比起何左相的離世, 大周的百姓更在意顧暘親政一事!
他們期待了多年,盼望著小皇帝長大, 日日幻想著小皇帝親政後會把大周改變成什麼樣。如今, 小皇帝終於開始親政了,百姓們可不得放鞭炮慶祝。
顧暘親政的第一個早朝,並沒有宣布頒布希麼新政策,既不大赦天下, 也不減免賦稅。而是下令, 讓全國各個地方的百姓寫出他們期待的大周是什麼樣的, 以及對朝廷有什麼建議都可以寫下來, 交給衙門,由衙門上交給朝廷。
這可驚呆了一眾官員。
當初的六位顧命大臣, 現在就剩下劉尚書跟周尚書。左相派現在以劉尚書為首, 可劉尚書卻不敢反駁小皇帝。因為何左相先前就交代過,左相派官員必須要全力支持小皇帝的新政!
周尚書雖然精神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鬍子都變白了。妻子離開家這麼多年,雖然偶爾給他寫信,回家過年。但是很多時候他總覺得很落寞。憂心多了,他的頭髮跟鬍子以及眉毛都變白了。每次見面,看到妻子越發年輕, 充滿活力,那股朝氣蓬勃的樣子, 讓他心裡更是難受。他已經遲暮,妻子卻偏偏朝氣起來。夫妻感情名存實亡,兩人背道相馳, 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太傅當年離世後,開始有純臣向周尚書靠攏。畢竟周尚書也是純臣。經過這幾年的發展, 純臣派現在以周尚書為首,眼下純臣派的官員都在看周尚書的意思。
周尚書能有啥態度?他妻子聽小皇帝的話,賣力的幫小皇帝做事,他若是跟小皇帝作對,豈不是會惹怒他妻子?到時候,連過年都不回家了!真的跟他和離了,那他怎麼辦!人活到這個歲數,權力金錢名聲都有了,周尚書只想跟家人好好過日子。所以,他當然得支持小皇帝了!只不過,周尚書習慣了最後表態,故而一直沒有出聲發言。
劉尚書沒有吭聲,是在看文王、梁王、余王以及周尚書的態度。
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靜悄悄的,無人開口發言。
顧暘挑了挑眉,再次出聲問道:「眾卿家可有異議?」
許多官員當然是不支持的。可他們官職低,不敢輕易發言。真是荒唐!給百姓提對朝廷提建議的機會,這不是給了百姓權力嗎!百姓有了權力,這還了得!
文王站出來,第一個發言回應顧暘:「陛下英明!臣覺得陛下此舉甚好!」
見狀,梁王也開口說話:「陛下英明!朝廷想要為民謀福,首先得了解百姓們的生活,聽取百姓的建議。」
余王也立馬言道:「陛下英明神武!只是臣有些擔憂,若是百姓寫了提議,交給當地衙門,但是衙門壓下這些提議,認為提議不好,從而針對提出該提議的百姓,使用傷害手段去欺負百姓,讓當地百姓不敢再對朝廷提出提議,這該如何是好?」
顧暘回答道:「朕倒要看看,有哪位官員敢如此囂張,欺負朕的百姓。御史台的諸位卿家們,在監察官員方面,應該不會讓朕失望吧?」
最後一句漫不經心的話,讓御史台的所有官員瞬間提心弔膽起來。
對於那個暗中監察機構,他們一直很憎惡。期待著小皇帝親政後,就把暗中監察機構取消!可沒想到,小皇帝想取消的監察部門竟然是他們御史台!
這怎麼行!御史台不在了,豈不是意味著他們御史台的全部官員都得失業!飯碗不保!
當即,御史台長官,御使大夫趕緊回答道:「御史台必定會監察清楚所有官員!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不少官員聽了這話,只覺得難受。本來有暗中監察機構盯著他們,他們的日子已經不好過了。那些曾經大吃大喝收受賄賂逛青樓做事擺爛的逍遙日子,恍如前世。現在御史台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向小皇帝證明御史台的能力,打算盯緊他們這些官員,他們日後還不得小心翼翼的做事!
純臣派喜聞樂見,就喜歡看御史台跟暗中監察機構打起來!最好把朝中那些貪官污吏全都查出來!讓朝堂煥然一新!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看周尚書與劉尚書是什麼態度。
等人都散了,小桌子才湊到顧暘身邊,輕聲問道:「陛下,左相……」
顧暘將何左相橫抱起來,送他出宮。
在皇莊住了這麼多年的老趙,天天種地干農活,身體變得很硬朗。雖然早就聽到了消息,但是何左相真的走了,正在幹活的他還是愣了一下。手裡握著鋤頭,僵著身子半晌不動。
說實話,他很嫉妒何左相。兩人鬥了大半生,他輸得徹徹底底。哪怕何左相走在他的前面,可是臨終前,何左相能夠得到小皇帝的照顧。而他,卻淪為了徹徹底底的莊稼漢,在皇莊為小皇帝種田。他一直期待小皇帝能夠來見他一面,可他也知道,怕是到死,小皇帝都不會來看他了!當年駱三拿著那些信箋來找他,就代表了小皇帝的態度。他已經失去了小皇帝的信任,讓小皇帝很失望。他們的君臣緣分,早就結束了……
老趙流了兩行淚後,抬起手擦掉淚水,然後若無其事般繼續鋤地幹活。
--------------------
作者有話要說:
李太傅:來了!
何左相:來了。
感謝在2022-09-15 21:00:00~2022-09-17 22:00: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書畫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2章
比起何左相的離世, 大周的百姓更在意顧暘親政一事!
他們期待了多年,盼望著小皇帝長大, 日日幻想著小皇帝親政後會把大周改變成什麼樣。如今, 小皇帝終於開始親政了,百姓們可不得放鞭炮慶祝。
顧暘親政的第一個早朝,並沒有宣布頒布希麼新政策,既不大赦天下, 也不減免賦稅。而是下令, 讓全國各個地方的百姓寫出他們期待的大周是什麼樣的, 以及對朝廷有什麼建議都可以寫下來, 交給衙門,由衙門上交給朝廷。
這可驚呆了一眾官員。
當初的六位顧命大臣, 現在就剩下劉尚書跟周尚書。左相派現在以劉尚書為首, 可劉尚書卻不敢反駁小皇帝。因為何左相先前就交代過,左相派官員必須要全力支持小皇帝的新政!
周尚書雖然精神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鬍子都變白了。妻子離開家這麼多年,雖然偶爾給他寫信,回家過年。但是很多時候他總覺得很落寞。憂心多了,他的頭髮跟鬍子以及眉毛都變白了。每次見面,看到妻子越發年輕, 充滿活力,那股朝氣蓬勃的樣子, 讓他心裡更是難受。他已經遲暮,妻子卻偏偏朝氣起來。夫妻感情名存實亡,兩人背道相馳, 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太傅當年離世後,開始有純臣向周尚書靠攏。畢竟周尚書也是純臣。經過這幾年的發展, 純臣派現在以周尚書為首,眼下純臣派的官員都在看周尚書的意思。
周尚書能有啥態度?他妻子聽小皇帝的話,賣力的幫小皇帝做事,他若是跟小皇帝作對,豈不是會惹怒他妻子?到時候,連過年都不回家了!真的跟他和離了,那他怎麼辦!人活到這個歲數,權力金錢名聲都有了,周尚書只想跟家人好好過日子。所以,他當然得支持小皇帝了!只不過,周尚書習慣了最後表態,故而一直沒有出聲發言。
劉尚書沒有吭聲,是在看文王、梁王、余王以及周尚書的態度。
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靜悄悄的,無人開口發言。
顧暘挑了挑眉,再次出聲問道:「眾卿家可有異議?」
許多官員當然是不支持的。可他們官職低,不敢輕易發言。真是荒唐!給百姓提對朝廷提建議的機會,這不是給了百姓權力嗎!百姓有了權力,這還了得!
文王站出來,第一個發言回應顧暘:「陛下英明!臣覺得陛下此舉甚好!」
見狀,梁王也開口說話:「陛下英明!朝廷想要為民謀福,首先得了解百姓們的生活,聽取百姓的建議。」
余王也立馬言道:「陛下英明神武!只是臣有些擔憂,若是百姓寫了提議,交給當地衙門,但是衙門壓下這些提議,認為提議不好,從而針對提出該提議的百姓,使用傷害手段去欺負百姓,讓當地百姓不敢再對朝廷提出提議,這該如何是好?」
顧暘回答道:「朕倒要看看,有哪位官員敢如此囂張,欺負朕的百姓。御史台的諸位卿家們,在監察官員方面,應該不會讓朕失望吧?」
最後一句漫不經心的話,讓御史台的所有官員瞬間提心弔膽起來。
對於那個暗中監察機構,他們一直很憎惡。期待著小皇帝親政後,就把暗中監察機構取消!可沒想到,小皇帝想取消的監察部門竟然是他們御史台!
這怎麼行!御史台不在了,豈不是意味著他們御史台的全部官員都得失業!飯碗不保!
當即,御史台長官,御使大夫趕緊回答道:「御史台必定會監察清楚所有官員!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不少官員聽了這話,只覺得難受。本來有暗中監察機構盯著他們,他們的日子已經不好過了。那些曾經大吃大喝收受賄賂逛青樓做事擺爛的逍遙日子,恍如前世。現在御史台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向小皇帝證明御史台的能力,打算盯緊他們這些官員,他們日後還不得小心翼翼的做事!
純臣派喜聞樂見,就喜歡看御史台跟暗中監察機構打起來!最好把朝中那些貪官污吏全都查出來!讓朝堂煥然一新!不過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看周尚書與劉尚書是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