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魚:“……那可真是,不嘗一口可惜了。”

  哪天你被林家暗殺,說不定就再也吃不到了。這位大少爺為何總是不按常理出牌?姜魚想,可能是他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吧。

  兩人說話間,林西鶴的廚藝秀已經開始了。姜魚發誓,她自己做菜、包括看別人做菜,都沒看到過這麼大的火。

  而林西鶴一臉淡定地站在料理台前,仿佛火神之子。

  姜魚一時間分不清他到底是在煎牛排還是在烤肉,但不一會兒,香味就飄出來了。她又不禁想起前幾天在燒烤店,林西鶴代替老闆烤肉的事情,確實有一手。

  不過……

  “沒有配菜嗎?”姜魚真誠發問。

  火神之子沒有說話,只是從容地將視線落在了姜魚的紙袋上。姜魚明白了,善解人意的她決定回去搞一點水煮西藍花——

  從這幾天的觀察來看,林西鶴最討厭西藍花。

  回到家,一貫睡懶覺的姜珍珍竟然破天荒地早起了,正窩在沙發里打哈欠,而她前面的茶几上,攤開放著姜魚的資料夾。

  這是司徒趙通過快遞送來的。專門運送快遞的“小飛碟”一大早就敲響了姜魚的窗戶, 這種迷你貨運艙模式的飛行車一般都是無人駕駛,但每一條航線後都有專人實時操控,用以處理各種客戶問題。

  如今的生活是便利了,不過姜魚還是更喜歡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所以家裡沒有服務型機器人,也沒有接入最新的智能系統,看到冰箱裡又空了,還自己去了趟附近的菜市場。

  至於桌上的資料,是她故意放在那兒的。

  姜珍珍當然也看得出來,她看著那一張張舊照片以及誇張又可笑的文字報導,本來已經清醒的腦子好像又開始做夢,一夢三十年。

  司徒趙答應幫姜魚搜集林家的舊聞,做得也很盡心,凡是他能找到的,都在這裡了。而《都市報》能夠在眾多媒體中站穩腳跟,本身也與林家有關。

  《都市報》曾經也就是一平平無奇的小媒體,走著主流的路線,卻連個春大畢業晚會的入場券,都要主編托人情才能搞到。

  這樣的一家媒體,註定要被時代的浪潮拍死在沙灘上,可是他們不甘心啊,於是在倒閉前,決心搏一把大的。他們大膽轉型,推出了當時轟動春城的一個系列報導——蒹葭。

  如此文藝的名字,講的卻是三大能源公司之一林氏的繼承人,林逝水的八卦。

  林氏並非新貴,底蘊深厚,從不以私生活搏版面,若是以往,是絕不可能以這種形式出現在八卦新聞里的。《都市報》雖然報導了,但用詞如此講究,甚至帶著點溜須拍馬的意味,可見其忐忑。

  而當時的林逝水,年紀比現在的林西鶴要年輕一些,距離掌權僅有一步之遙。他理所當然的是內城區無數人心中的夢,出色的外表、家世、學歷,都給他鍍上了一層又一層的金。他像個真正的貴公子,連名字都透著雅致,同時又是一個天賦卓絕的異能者。

  可這樣的人,愛上了麻倉出身的普通女子,這個人叫做明卉。

  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模板一出來,讓所有人心裡的八卦因子都開始躁動。“卉”有草木的意思,於是《都市報》以他們的名字為靈感,將這個愛情故事命名為《蒹葭》,導語就是那句詩——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林氏當然不願意看見自家的繼承人因為私人情感問題被這樣大肆報導,可林氏的內部爭端在當時已經露出端倪,在那個看起來纏綿悱惻、波瀾起伏的愛情下,藏著的是不可見的洶湧波濤。

  最終保下《都市報》的,反而是林逝水這個被爆料人,而《都市報》憑藉這件事刷足了存在感,自此一飛沖天。

  《蒹葭》的主筆,正是如今《都市報》的主編。

  三十年過去了,當年的愛情隨著時間的沉澱,徹底成為了故事。偶爾有人在社交網絡舊事重提,為此津津樂道,也有人暗諷,這終歸只是豪門爭端的一塊遮羞布。

  知道真相的,只剩下當初的那些親歷者。

  “一晃都這麼多年了……”姜珍珍唏噓著,那雙總是噙著笑意卻又洞察世事的眸子望向姜魚,“你早就知道我認識他了?還知道套路我了。”

  姜魚放下紙袋,走過去坐在她身邊,還像個十幾歲的小姑娘一樣依戀地挽著媽媽的胳膊,把頭靠在她肩膀上,“我都知道的,媽,雖然你從來不提,但我知道隔壁以前住過一個漂亮阿姨。你很想她,對不對?很多人都在想她。”

  就比如豆花鋪子的老奶奶。

  姜魚並不是姜珍珍的親生女兒,她住進這裡時,49街那棟房子已經空了。姜珍珍這麼多年來從未主動提起隔壁發生的事情,但時常會看著那棟房子發呆。像她這樣一個掌握著麻倉各街八卦的人,卻對隔壁一棟空了那麼多年的房子隻字不提,是很反常的。

  姜珍珍就知道什麼也瞞不過這個心細如髮的女兒,拍拍她的手背,溫言道:“其實我也沒想到那孩子會突然回來,好像就是很平常的一天,隔壁那扇門就開了。他從裡面走出來,我才發現,那孩子如今都長這麼大了,還淨挑著父母的長處長了。”

  姜魚打趣,“所以才說他能當我的男主角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