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連閣老此生對於應酬一事從來都不陌生,然而今日真的萬分的不想去。
最後還是方大姑娘瞪了眼珠才算不清不願的出了門。
待到連喻回來的時候,方婉之已經換上了緋色的常服,紅燭之下,美人嫣然一笑,何等風情。
連喻一直靠在門口看著,模樣和神態都有些懶,明明只是微醺,卻無端的覺得自己醉了。
方婉之說。
“倚在門口做什麼?”
連喻沒有說話而是直接將人攏在了懷中。大紅的吉服上染著濃濃的酒香,連喻垂頭嗅著方婉之的長髮,嗓音是不同以往的暗啞。
“好像,...是要做點什麼。”
耳邊的熱氣堪堪划過方婉之的耳際,幾乎燙傷了她。手掌之下緊攥的帕子被她揉做一團,是從未有過的緊張。
細密的親吻自耳畔輕柔的撫過,先是額頭,再到鼻尖,再到柔軟的唇瓣,精緻的鎖骨。連喻似乎是要用嘴唇勾勒出她所有的輪廓。
紅燭帳暖,衣衫盡落,兩具身軀緊緊相擁的那一瞬間,所有的嘆息都淹沒在口唇之間,陌生的顫慄,由不得自己,也由不得對方,只能遵循著最原始的律動,飄蕩沉浮。
這一夜,很長。
方大姑娘就這麼把自己給嫁了,二十歲高齡的姑娘,那樣風光的一場婚禮,那樣俊秀的夫君,不知艷羨了大堰多少女人。
許多人都猜測,方婉之大概是個極其懂得為婦之道的女人,至少也是朵吳儂軟語的解語花。
雖然成親之後的方婉之依舊張牙舞爪的像個漢子。
初為人婦的幾天,連少夫人就接到了不少朝中家眷發來的請柬。作為一個商賈出身卻坐上尚書夫人位置的女人,實在讓人好奇的緊。
另一層意思來說,朝廷想要跟連喻互相走動的官員何在少數,連喻是個請不動的,若是能請動她的夫人,也算是走動了一些關係。
開始的時候,她們一直覺得連少夫人定然是不太好請的,然而方婉之卻是每宴必到,每席必吃。笑容自進門開始及至上車走人,永遠和善的讓人挑不出毛病。
但是她要打包。
所有的剩菜剩飯,全部打包帶走。誰要是動了問連府借銀子的心思,她比任何人都看的透。吃飯之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最近手頭總是沒銀子,打個馬吊都不敢輸的太多。....都覺著我們京里的鋪子賺銀子,實際上賠的都在內里,唉,在外難言苦啊,都是表面上看著風光的,到底也是個尚書不是?”
幾個朝臣夫人聽了之後,再想要開口也只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久而久之,也就沒人再請她吃飯了。
因為這些人也都看出來了,那個看似柔柔弱弱的連少夫人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配在連尚書身邊,那就是一對睜著眼睛說瞎話的。
但是人家這瞎話便是說了你也沒本事反駁,連吃帶喝的從你家出來,你還是得卑躬屈膝的給人送出來。
坊間對連少夫人的傳言一直沒什麼好話,市儈,世俗,不通情理。
方婉之一概不理。
因為面對那些只想要不勞而獲的人,除了銀子,根本堵不住他們的嘴。
都說新婚燕爾最是黏糊的時候,連喻跟方婉之也如尋常夫妻一樣過的親香。只是該打嘴仗的時候也打,該鬧彆扭的時候也鬧彆扭,連喻身上的臭毛病挺多,方婉之理解這多少是承襲了方老爺子的性子,但是成日懶洋洋的德行就實在不知道隨了誰了。
下了衙門就愛在屋裡歪著,有的時候抱著貓歪著,多走一步都懶怠動彈。方婉之說他他就頂嘴,打嘴仗從來沒輸過,睡了幾次書房之後老實多了。
要說他們家老爺子性子不好歸不好,也沒見有這麼‘好的口才’啊。
方婉之還為此困擾了很久,直到在第二年的初夏,她見到了看錯請柬日期跑來參加‘喜宴’的繞纖塵才有了領悟。
那是一日艷陽高照的午後,挺不錯的天氣,挺不錯的好運氣。打了馬吊回來的方婉之贏了不少銀子,正一面塞著小荷包一面往府里走。
連府的院子裡種了整整齊齊的一排桃花樹,花開的正好,桃花樹下卻不知何時窩了一個小小的人影。
那是個不大的小男孩,看身量也就八,九歲的光景,模樣生的很漂亮,圓圓的眼睛,睫毛特別的長,正盤腿坐在樹下擺弄自己的東西。
方婉之往近瞧了瞧,是十七八個木頭做的小玩偶,全部都在地面上穩穩的站著,不時隨著男孩手指的動作翻兩下跟頭。
方婉之不知道男孩兒是誰,但是認識男孩手中的絲線。因為見到連喻用過。
這么小的孩子會用傀儡術,她沒有吭聲,暗暗猜想對方的身份。
小男孩兒早就聽到了她靠近,也沒抬頭,依舊玩著手裡的東西,張口問道。
“連喻什麼時候下衙?”
聲音清脆稚嫩,卻不怎麼有禮貌。
方婉之覺得很新鮮,不由靠近了兩步。
“還有幾個時辰才回來,你是誰家的小孩兒,找連喻做什麼?”
她看見男孩在聽到小孩兩個字的時候明顯蹙了眉。只是沒有發火,挑著眉頭問她。
“不是說要成親嗎?我來吃喜宴的。你又是誰?他什麼時候家裡住過女人了?”
方婉之看著那孩子。
最後還是方大姑娘瞪了眼珠才算不清不願的出了門。
待到連喻回來的時候,方婉之已經換上了緋色的常服,紅燭之下,美人嫣然一笑,何等風情。
連喻一直靠在門口看著,模樣和神態都有些懶,明明只是微醺,卻無端的覺得自己醉了。
方婉之說。
“倚在門口做什麼?”
連喻沒有說話而是直接將人攏在了懷中。大紅的吉服上染著濃濃的酒香,連喻垂頭嗅著方婉之的長髮,嗓音是不同以往的暗啞。
“好像,...是要做點什麼。”
耳邊的熱氣堪堪划過方婉之的耳際,幾乎燙傷了她。手掌之下緊攥的帕子被她揉做一團,是從未有過的緊張。
細密的親吻自耳畔輕柔的撫過,先是額頭,再到鼻尖,再到柔軟的唇瓣,精緻的鎖骨。連喻似乎是要用嘴唇勾勒出她所有的輪廓。
紅燭帳暖,衣衫盡落,兩具身軀緊緊相擁的那一瞬間,所有的嘆息都淹沒在口唇之間,陌生的顫慄,由不得自己,也由不得對方,只能遵循著最原始的律動,飄蕩沉浮。
這一夜,很長。
方大姑娘就這麼把自己給嫁了,二十歲高齡的姑娘,那樣風光的一場婚禮,那樣俊秀的夫君,不知艷羨了大堰多少女人。
許多人都猜測,方婉之大概是個極其懂得為婦之道的女人,至少也是朵吳儂軟語的解語花。
雖然成親之後的方婉之依舊張牙舞爪的像個漢子。
初為人婦的幾天,連少夫人就接到了不少朝中家眷發來的請柬。作為一個商賈出身卻坐上尚書夫人位置的女人,實在讓人好奇的緊。
另一層意思來說,朝廷想要跟連喻互相走動的官員何在少數,連喻是個請不動的,若是能請動她的夫人,也算是走動了一些關係。
開始的時候,她們一直覺得連少夫人定然是不太好請的,然而方婉之卻是每宴必到,每席必吃。笑容自進門開始及至上車走人,永遠和善的讓人挑不出毛病。
但是她要打包。
所有的剩菜剩飯,全部打包帶走。誰要是動了問連府借銀子的心思,她比任何人都看的透。吃飯之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最近手頭總是沒銀子,打個馬吊都不敢輸的太多。....都覺著我們京里的鋪子賺銀子,實際上賠的都在內里,唉,在外難言苦啊,都是表面上看著風光的,到底也是個尚書不是?”
幾個朝臣夫人聽了之後,再想要開口也只能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久而久之,也就沒人再請她吃飯了。
因為這些人也都看出來了,那個看似柔柔弱弱的連少夫人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配在連尚書身邊,那就是一對睜著眼睛說瞎話的。
但是人家這瞎話便是說了你也沒本事反駁,連吃帶喝的從你家出來,你還是得卑躬屈膝的給人送出來。
坊間對連少夫人的傳言一直沒什麼好話,市儈,世俗,不通情理。
方婉之一概不理。
因為面對那些只想要不勞而獲的人,除了銀子,根本堵不住他們的嘴。
都說新婚燕爾最是黏糊的時候,連喻跟方婉之也如尋常夫妻一樣過的親香。只是該打嘴仗的時候也打,該鬧彆扭的時候也鬧彆扭,連喻身上的臭毛病挺多,方婉之理解這多少是承襲了方老爺子的性子,但是成日懶洋洋的德行就實在不知道隨了誰了。
下了衙門就愛在屋裡歪著,有的時候抱著貓歪著,多走一步都懶怠動彈。方婉之說他他就頂嘴,打嘴仗從來沒輸過,睡了幾次書房之後老實多了。
要說他們家老爺子性子不好歸不好,也沒見有這麼‘好的口才’啊。
方婉之還為此困擾了很久,直到在第二年的初夏,她見到了看錯請柬日期跑來參加‘喜宴’的繞纖塵才有了領悟。
那是一日艷陽高照的午後,挺不錯的天氣,挺不錯的好運氣。打了馬吊回來的方婉之贏了不少銀子,正一面塞著小荷包一面往府里走。
連府的院子裡種了整整齊齊的一排桃花樹,花開的正好,桃花樹下卻不知何時窩了一個小小的人影。
那是個不大的小男孩,看身量也就八,九歲的光景,模樣生的很漂亮,圓圓的眼睛,睫毛特別的長,正盤腿坐在樹下擺弄自己的東西。
方婉之往近瞧了瞧,是十七八個木頭做的小玩偶,全部都在地面上穩穩的站著,不時隨著男孩手指的動作翻兩下跟頭。
方婉之不知道男孩兒是誰,但是認識男孩手中的絲線。因為見到連喻用過。
這么小的孩子會用傀儡術,她沒有吭聲,暗暗猜想對方的身份。
小男孩兒早就聽到了她靠近,也沒抬頭,依舊玩著手裡的東西,張口問道。
“連喻什麼時候下衙?”
聲音清脆稚嫩,卻不怎麼有禮貌。
方婉之覺得很新鮮,不由靠近了兩步。
“還有幾個時辰才回來,你是誰家的小孩兒,找連喻做什麼?”
她看見男孩在聽到小孩兩個字的時候明顯蹙了眉。只是沒有發火,挑著眉頭問她。
“不是說要成親嗎?我來吃喜宴的。你又是誰?他什麼時候家裡住過女人了?”
方婉之看著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