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金石顯得很惆悵,“五年了,臣沒有為殿下做過什麼,心裡有愧。”
她說不,“千戶忠勇,對我來說,你和廠臣一樣,是值得托賴的人。”
她這麼評價,給了他莫大的安慰,“臣何德何能,敢與廠公相提並論。但是臣的心和廠公一樣,只要殿下路走得平順,臣即便匍匐在您腳下,也要保您暢行無阻。”
她浮起一個微笑來,“千戶的心我知道,一片赤膽忠肝,甚是難得。”
其實她並不完全知道,或者說看見的只是表面。沒關係,只要能默默守著她,不給她造成負擔,他便已經滿足了。
他們開始籌劃如何離開,余棲遐說先前有私藏的火藥,這是個好消息。在雙方人數完全不對等的qíng況下,那些火藥能夠毀滅一切,也可以帶來希望。甚至實在走投無路之際,犧牲個把人,除掉大半的戈什哈,也是相當合算的。
錦衣衛把公主府周邊的布防都摸清了,匯總成一張圖,誰負責哪個方向,都有細緻的分工。準備得差不多時,銅環進來知會她:“余承奉和金大人秘密商討了很久,把突圍的路線都定下了。過兩天就是中秋,那些祁人重節氣,過節jīng神必然鬆散,咱們就瞧准了時機衝出去。”
她怔怔抬起頭來,“有成算嗎?我還是希望他們不要冒險,別為了我一個人,弄得大家七勞八傷的。再說我能上哪兒去呢……”
銅環說:“找肖掌印去呀,您上回不是答應的嗎,都忘了?”
她哦了聲,記xing變得很不好,今天說明天就忘,自己也不知怎麼回事。
她又揉了揉眼睛,“我近來瞧人不那麼費力了,書上的字也看得清了。”
銅環說那很好,和她jiāo談像哄孩子似的,她有時候會前言不搭後語。
行為也殊異,常坐在廊下的yīn影里,微微眯著眼,靜而憂鬱地看向天邊,天幕上空無一物,她卻望得出神。還有孩子,照理說五個月應當顯懷了,可這回卻完全沒了動靜。叫太醫把脈,說是還在,但又支支吾吾表述不清,似乎是傷了根基,無外乎兩種可能,一種是孩子個頭小,長得慢些。另一種較為悲觀,殿下經此浩劫心血已gān,再等半個月,如果依然不見腹部隆起,那恐怕不大妙,必須用藥把孩子打下來,否則死胎滯留體內,對殿下身子不利。
銅環憂心忡忡,沒敢把太醫的話告訴她,只和余棲遐商量。原本打算將計劃推遲的,但機會很難得,余棲遐沉吟半晌拍板:“帶個太醫一起上路,就近隨侍,好為殿下保胎。”
八月十五轉眼即到,一切都預備齊全了,因為怕有暗哨在高處監視,所有人照舊分散在各處,靜靜等待天黑。錦衣衛們的罩甲下都別了細竹筒,竹筒里裝滿火藥,每個人隨身攜帶十來個,到了萬不得已的當口就點燃,誓死也要保護長公主逃出去。
然而事qíng總是那麼湊巧,掌燈時分傳來一串急促的腳步聲,小太監氣喘吁吁進門來,捏著公鴨嗓說:“各位大人,殿下見紅啦,今兒怕走不了了。”
孩子確實又沒了,那時婉婉穿戴齊全,只等外頭人來傳話。誰知坐著坐著,小腹開始墜痛,又等了兩刻鐘,仿佛泄洪似的,身下的墊子竟濕了。她不知什麼緣故,下意識拿手抹,舉到燈下看,掌心裡一片殷紅。濃重的血腥氣蔓延開,她喃喃說完了,到底沒保住,產下了個死胎。
孩子可憐,比上回的還小,因此婉婉倒沒吃太大的苦頭。不過心碎了,再也拾掇不起來了。她們卷著綾子出去,她把頭偏向了另一邊,滿腦子胡思亂想。大鄴朝廷沒有一個衙門頂用,唯獨欽天監最對得起頭上那頂烏紗帽。算得多准啊,六親緣淺……她慢慢耷拉下眼皮,扭曲地牽了牽唇角。也好,gān淨了,一身輕鬆。上回痛不可遏,這回居然感覺慶幸。橫豎她的人生無望,留下孩子將來走她的老路,一生吃不完的苦,何必呢。
八月十五沒走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那些禁衛不愧是南苑王親軍,他們雖也過節,人卻更多了,換做兩班替換,房前屋後不停巡視,根本沒有可乘之機。
婉婉叫金石和余棲遐來,謝謝他們的赤誠,最後說:“我想了挺多,如果大鄴滅亡是天數,那也只有認命。南苑王總會回來見我的,到時候你們就散了,別再為誰拼命,好好活下去。那三百名廠衛的yīn靈我已然無法面對,再搭上你們,我更加不得活了。”
她不同意走,似乎也沒了反抗的決心,既然她想通了,他們全聽她的,“臣等只有一句話,殿下戰則臣戰,殿下和則臣和。”
她遲鈍地笑,“是‘殿下降則臣降’。”轉頭問余棲遐,“南苑王攻到哪裡了?”
余棲遐躑躅了下方道:“已經過了良鄉,正往房山進發。”
她的笑容里參雜了苦澀,像外面寒冷yīn沉的天氣,“這麼快……一路過關斬將,了得、了得!”
不知是褒還是貶,誰也參不透她話里的玄機。過了很久才見她舒了口氣,翻著huáng歷說:“要過年了,好在公主府雖被圈起來,飲食上尚不虧待。好好籌備,大伙兒過個安穩年吧。外頭越是天翻地覆,咱們這兒越是太平……別辜負了老天爺的美意。”
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她開始剪窗花,喜鵲登枝、瓜瓞綿綿……都是繁複又喜興的樣式。闔府有三十多扇窗戶,她每天剪一個,到年尾正好全用上。
冬日的長公主府,看上去灰濛濛的,連檐下的彩畫都黯淡了。不過貼上窗花,似乎又煥發了生機。就像一張死白的臉上點了朱唇,對比鮮明,甚是好看。
她的眼睛,只能適應昏暗的光線,待到chūn天來了,便厭見chūn日的陽光,所以檐下早早掛了帘子用以遮擋。過了一個平淡無奇的年,年後很長一段時間冷得出奇。她裹著褥子坐在炕上,偶爾拿出地圖翻看,估猜著什麼時候會傳來城破的消息——房山至九門,不過一步之遙了吧?
打擊一個接著一個,其實她從來沒有習慣。她一直在等著,似乎就缺一個契機,萬事便皆可休了。回想自己活著的這些年,自小沒了父母,後來大哥哥死了,肖鐸走了,她嫁了個láng子野心的男人,到最後大約也不得善終。明明貴不可言的命格,為什麼被她活出了huáng連味兒?也許是自己的xing格使然,如果軟弱些,隨遇而安些,她應該會比現在幸福得多。
柳絮漫天的時節,隔著步步錦支窗向外看,會生出一種艷陽高照下大雪紛飛的奇異感覺。她在屋子裡悶久了,偶爾也願意出門看看。不走遠,就在院裡站著,見不得日光的眼睛迎風自發流淚,臉上卻是笑著的。不必伸手抓,就這樣平攤著手掌,也會有柳絮落下來,歇在她的指fèng里。
這麼輕,這么小的東西,總是身不由己。自己也和它一樣,縱有改天換地的心,卻無改天換地的命。
她撅起嘴,chuī口氣把它送走了。恍惚想起十四歲那年初夏,她在煙柳成陣的斷虹橋畔奔跑。那時候多歡喜,無憂無慮的少年人,以為一輩子都會這麼得意。現在再回頭思量,原來每個人生命里能承載的富貴有限,受用得過了頭,就得以別的方式償還。
傷嗟了一陣兒,深深吐納兩口,打算回屋裡去。轉身瞥見銅環帶著個信使打扮的人站在門上,似乎猶豫該不該讓他進來。
她頓住腳問怎麼了,銅環說:“京里有信到。”
她心裡異常平靜,京里的信,除了皇帝,沒有別人記掛她了吧!
“讓他進來。”
銅環把人帶到她面前,她打量了一眼,這張臉她認得,是御前聽差的平川。他平托著信送到她面前,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呵腰以示恭敬,看來連太監都瞧不起她。
她笑了笑,語氣還是很溫和:“平川,好久不見。”
他這才略微躬身,“殿下安好。臣受皇上指派,給殿下送封家書,請殿下過目。”
她把信捏在手裡,上面的字跡是她熟悉的,不管內容如何,心裡融融暖和起來。
銅環說:“戈什哈已經驗過了,想是沒什麼,才放進府里來的。”
換做以前,誰敢明目張胆驗帝王來信,可見今時不同往日了。她向平川打聽皇帝的近況,平川答得很生硬:“老爺爺的處境都在信上寫著呢,殿下自己看吧。”
余棲遐橫眉怒目厲聲呵斥他,婉婉說別動怒,“帶他下去歇一歇,用點兒飯。你們也去吧,讓我一個人呆著。”
打發走了他們,她在書案前坐下來,從已經開啟的信封里抽出了張浣花箋——這位二哥哥,到何時都是這麼具有詩qíng。浣花箋又名薛濤箋,是樂jì薛濤創製的。所以即便玉碎,也要碎得從容。她從他身上沒有學到旁的,獨獨這份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氣魄,倒很值得品味。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大家打賞,太破費了!
☆、第86章 故人長絕
皇帝的xingqíng生來不羈,所以他的信也是文言文加大白話,看上去十分不協調。
他說:“婉婉吾妹,見字如面。許久未見,正值兩軍jiāo戰之時,不知這封信能不能到你手中,姑且一試,解朕思念之qíng。自三年前西海一別,你我兄妹雖也通信,但心思漸遠,到如今成水火之勢,是朕始料未及。朕知道你怨恨朕,當年種下的因,今日結出了果,是朕失策,悔之晚矣,不去說他。朕前日去你寢宮,宮掖一直為你空著,你說應當分給諸妃居住,朕沒有捨得。朕在這世上,唯你一個至親手足,你一去千里,朕總要留下些念想。你院裡的海棠開了,第一束花上,朕為你系了紅綢,賀你覓得如意郎君。日後你們夫妻恩愛,朕九泉之下也可放心。山河破碎,罪在朕躬,朕以死謝天下,是朕本分,你不必傷懷。城破有時,朕與皇妹之恩qíng,如大江湯湯流水,永無止盡。他日妹坐青雲之中,江山在手,平衡天下,名士走卒皆yù附矣,兄亦為你歡喜。江山就如人之壽元,有始亦有終,朕懊悔的是毀在朕手,亡國之君,無顏見列祖列宗。不過尚有欣慰之處,社稷旁落,落得亦不算遠。待你登後位,請你代兄巡狩,造福蒼生,兄雖死,亦涕淚沾襟矣。”
婉婉闔上了信,外面chūn風正盛,chuī過樹梢和檐角,呼嘯聲中伴著鐵馬的叮噹,像一曲蒼涼悲傷的輓歌。
信里沒有誅伐,甚至沒有一句重話,但是她知道他有多絕望。他還是誤會了她,那張圖害他不淺,因為信任她,導致前線失利,被南苑攻得潰不成軍,其實他心裡一定非常恨她。她想解釋,提起筆,略一思量又放下了。這時候語言是最無力的,說得再多都是枉然,沒有人會相信她。
她站起來,抻了抻裙裾出門,站在檐下吩咐:“讓平川等一等,我有信請他面呈皇上。”
銅環道是,仔細留意她的神色,“皇上信里說了什麼,責罵殿下了吧?”
她說不,“千戶忠勇,對我來說,你和廠臣一樣,是值得托賴的人。”
她這麼評價,給了他莫大的安慰,“臣何德何能,敢與廠公相提並論。但是臣的心和廠公一樣,只要殿下路走得平順,臣即便匍匐在您腳下,也要保您暢行無阻。”
她浮起一個微笑來,“千戶的心我知道,一片赤膽忠肝,甚是難得。”
其實她並不完全知道,或者說看見的只是表面。沒關係,只要能默默守著她,不給她造成負擔,他便已經滿足了。
他們開始籌劃如何離開,余棲遐說先前有私藏的火藥,這是個好消息。在雙方人數完全不對等的qíng況下,那些火藥能夠毀滅一切,也可以帶來希望。甚至實在走投無路之際,犧牲個把人,除掉大半的戈什哈,也是相當合算的。
錦衣衛把公主府周邊的布防都摸清了,匯總成一張圖,誰負責哪個方向,都有細緻的分工。準備得差不多時,銅環進來知會她:“余承奉和金大人秘密商討了很久,把突圍的路線都定下了。過兩天就是中秋,那些祁人重節氣,過節jīng神必然鬆散,咱們就瞧准了時機衝出去。”
她怔怔抬起頭來,“有成算嗎?我還是希望他們不要冒險,別為了我一個人,弄得大家七勞八傷的。再說我能上哪兒去呢……”
銅環說:“找肖掌印去呀,您上回不是答應的嗎,都忘了?”
她哦了聲,記xing變得很不好,今天說明天就忘,自己也不知怎麼回事。
她又揉了揉眼睛,“我近來瞧人不那麼費力了,書上的字也看得清了。”
銅環說那很好,和她jiāo談像哄孩子似的,她有時候會前言不搭後語。
行為也殊異,常坐在廊下的yīn影里,微微眯著眼,靜而憂鬱地看向天邊,天幕上空無一物,她卻望得出神。還有孩子,照理說五個月應當顯懷了,可這回卻完全沒了動靜。叫太醫把脈,說是還在,但又支支吾吾表述不清,似乎是傷了根基,無外乎兩種可能,一種是孩子個頭小,長得慢些。另一種較為悲觀,殿下經此浩劫心血已gān,再等半個月,如果依然不見腹部隆起,那恐怕不大妙,必須用藥把孩子打下來,否則死胎滯留體內,對殿下身子不利。
銅環憂心忡忡,沒敢把太醫的話告訴她,只和余棲遐商量。原本打算將計劃推遲的,但機會很難得,余棲遐沉吟半晌拍板:“帶個太醫一起上路,就近隨侍,好為殿下保胎。”
八月十五轉眼即到,一切都預備齊全了,因為怕有暗哨在高處監視,所有人照舊分散在各處,靜靜等待天黑。錦衣衛們的罩甲下都別了細竹筒,竹筒里裝滿火藥,每個人隨身攜帶十來個,到了萬不得已的當口就點燃,誓死也要保護長公主逃出去。
然而事qíng總是那麼湊巧,掌燈時分傳來一串急促的腳步聲,小太監氣喘吁吁進門來,捏著公鴨嗓說:“各位大人,殿下見紅啦,今兒怕走不了了。”
孩子確實又沒了,那時婉婉穿戴齊全,只等外頭人來傳話。誰知坐著坐著,小腹開始墜痛,又等了兩刻鐘,仿佛泄洪似的,身下的墊子竟濕了。她不知什麼緣故,下意識拿手抹,舉到燈下看,掌心裡一片殷紅。濃重的血腥氣蔓延開,她喃喃說完了,到底沒保住,產下了個死胎。
孩子可憐,比上回的還小,因此婉婉倒沒吃太大的苦頭。不過心碎了,再也拾掇不起來了。她們卷著綾子出去,她把頭偏向了另一邊,滿腦子胡思亂想。大鄴朝廷沒有一個衙門頂用,唯獨欽天監最對得起頭上那頂烏紗帽。算得多准啊,六親緣淺……她慢慢耷拉下眼皮,扭曲地牽了牽唇角。也好,gān淨了,一身輕鬆。上回痛不可遏,這回居然感覺慶幸。橫豎她的人生無望,留下孩子將來走她的老路,一生吃不完的苦,何必呢。
八月十五沒走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那些禁衛不愧是南苑王親軍,他們雖也過節,人卻更多了,換做兩班替換,房前屋後不停巡視,根本沒有可乘之機。
婉婉叫金石和余棲遐來,謝謝他們的赤誠,最後說:“我想了挺多,如果大鄴滅亡是天數,那也只有認命。南苑王總會回來見我的,到時候你們就散了,別再為誰拼命,好好活下去。那三百名廠衛的yīn靈我已然無法面對,再搭上你們,我更加不得活了。”
她不同意走,似乎也沒了反抗的決心,既然她想通了,他們全聽她的,“臣等只有一句話,殿下戰則臣戰,殿下和則臣和。”
她遲鈍地笑,“是‘殿下降則臣降’。”轉頭問余棲遐,“南苑王攻到哪裡了?”
余棲遐躑躅了下方道:“已經過了良鄉,正往房山進發。”
她的笑容里參雜了苦澀,像外面寒冷yīn沉的天氣,“這麼快……一路過關斬將,了得、了得!”
不知是褒還是貶,誰也參不透她話里的玄機。過了很久才見她舒了口氣,翻著huáng歷說:“要過年了,好在公主府雖被圈起來,飲食上尚不虧待。好好籌備,大伙兒過個安穩年吧。外頭越是天翻地覆,咱們這兒越是太平……別辜負了老天爺的美意。”
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她開始剪窗花,喜鵲登枝、瓜瓞綿綿……都是繁複又喜興的樣式。闔府有三十多扇窗戶,她每天剪一個,到年尾正好全用上。
冬日的長公主府,看上去灰濛濛的,連檐下的彩畫都黯淡了。不過貼上窗花,似乎又煥發了生機。就像一張死白的臉上點了朱唇,對比鮮明,甚是好看。
她的眼睛,只能適應昏暗的光線,待到chūn天來了,便厭見chūn日的陽光,所以檐下早早掛了帘子用以遮擋。過了一個平淡無奇的年,年後很長一段時間冷得出奇。她裹著褥子坐在炕上,偶爾拿出地圖翻看,估猜著什麼時候會傳來城破的消息——房山至九門,不過一步之遙了吧?
打擊一個接著一個,其實她從來沒有習慣。她一直在等著,似乎就缺一個契機,萬事便皆可休了。回想自己活著的這些年,自小沒了父母,後來大哥哥死了,肖鐸走了,她嫁了個láng子野心的男人,到最後大約也不得善終。明明貴不可言的命格,為什麼被她活出了huáng連味兒?也許是自己的xing格使然,如果軟弱些,隨遇而安些,她應該會比現在幸福得多。
柳絮漫天的時節,隔著步步錦支窗向外看,會生出一種艷陽高照下大雪紛飛的奇異感覺。她在屋子裡悶久了,偶爾也願意出門看看。不走遠,就在院裡站著,見不得日光的眼睛迎風自發流淚,臉上卻是笑著的。不必伸手抓,就這樣平攤著手掌,也會有柳絮落下來,歇在她的指fèng里。
這麼輕,這么小的東西,總是身不由己。自己也和它一樣,縱有改天換地的心,卻無改天換地的命。
她撅起嘴,chuī口氣把它送走了。恍惚想起十四歲那年初夏,她在煙柳成陣的斷虹橋畔奔跑。那時候多歡喜,無憂無慮的少年人,以為一輩子都會這麼得意。現在再回頭思量,原來每個人生命里能承載的富貴有限,受用得過了頭,就得以別的方式償還。
傷嗟了一陣兒,深深吐納兩口,打算回屋裡去。轉身瞥見銅環帶著個信使打扮的人站在門上,似乎猶豫該不該讓他進來。
她頓住腳問怎麼了,銅環說:“京里有信到。”
她心裡異常平靜,京里的信,除了皇帝,沒有別人記掛她了吧!
“讓他進來。”
銅環把人帶到她面前,她打量了一眼,這張臉她認得,是御前聽差的平川。他平托著信送到她面前,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呵腰以示恭敬,看來連太監都瞧不起她。
她笑了笑,語氣還是很溫和:“平川,好久不見。”
他這才略微躬身,“殿下安好。臣受皇上指派,給殿下送封家書,請殿下過目。”
她把信捏在手裡,上面的字跡是她熟悉的,不管內容如何,心裡融融暖和起來。
銅環說:“戈什哈已經驗過了,想是沒什麼,才放進府里來的。”
換做以前,誰敢明目張胆驗帝王來信,可見今時不同往日了。她向平川打聽皇帝的近況,平川答得很生硬:“老爺爺的處境都在信上寫著呢,殿下自己看吧。”
余棲遐橫眉怒目厲聲呵斥他,婉婉說別動怒,“帶他下去歇一歇,用點兒飯。你們也去吧,讓我一個人呆著。”
打發走了他們,她在書案前坐下來,從已經開啟的信封里抽出了張浣花箋——這位二哥哥,到何時都是這麼具有詩qíng。浣花箋又名薛濤箋,是樂jì薛濤創製的。所以即便玉碎,也要碎得從容。她從他身上沒有學到旁的,獨獨這份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氣魄,倒很值得品味。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大家打賞,太破費了!
☆、第86章 故人長絕
皇帝的xingqíng生來不羈,所以他的信也是文言文加大白話,看上去十分不協調。
他說:“婉婉吾妹,見字如面。許久未見,正值兩軍jiāo戰之時,不知這封信能不能到你手中,姑且一試,解朕思念之qíng。自三年前西海一別,你我兄妹雖也通信,但心思漸遠,到如今成水火之勢,是朕始料未及。朕知道你怨恨朕,當年種下的因,今日結出了果,是朕失策,悔之晚矣,不去說他。朕前日去你寢宮,宮掖一直為你空著,你說應當分給諸妃居住,朕沒有捨得。朕在這世上,唯你一個至親手足,你一去千里,朕總要留下些念想。你院裡的海棠開了,第一束花上,朕為你系了紅綢,賀你覓得如意郎君。日後你們夫妻恩愛,朕九泉之下也可放心。山河破碎,罪在朕躬,朕以死謝天下,是朕本分,你不必傷懷。城破有時,朕與皇妹之恩qíng,如大江湯湯流水,永無止盡。他日妹坐青雲之中,江山在手,平衡天下,名士走卒皆yù附矣,兄亦為你歡喜。江山就如人之壽元,有始亦有終,朕懊悔的是毀在朕手,亡國之君,無顏見列祖列宗。不過尚有欣慰之處,社稷旁落,落得亦不算遠。待你登後位,請你代兄巡狩,造福蒼生,兄雖死,亦涕淚沾襟矣。”
婉婉闔上了信,外面chūn風正盛,chuī過樹梢和檐角,呼嘯聲中伴著鐵馬的叮噹,像一曲蒼涼悲傷的輓歌。
信里沒有誅伐,甚至沒有一句重話,但是她知道他有多絕望。他還是誤會了她,那張圖害他不淺,因為信任她,導致前線失利,被南苑攻得潰不成軍,其實他心裡一定非常恨她。她想解釋,提起筆,略一思量又放下了。這時候語言是最無力的,說得再多都是枉然,沒有人會相信她。
她站起來,抻了抻裙裾出門,站在檐下吩咐:“讓平川等一等,我有信請他面呈皇上。”
銅環道是,仔細留意她的神色,“皇上信里說了什麼,責罵殿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