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頁
可這個時候,這一路上,竟滿滿當當的全是人!
我去,還這麼早啊。
不止是臨安城,附近幾個州縣的百姓,也紛紛聞風而動。甚至有遠在川蜀,還有遠在金國的信徒,年前便開始動身。
所以,這一路上人多的,密密麻麻、滿滿當當。
人實在太多了,自然便給了歹徒可趁之機。
於是,無數的小姑娘、大媳婦遭了殃。那尖叫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許若雪雖然戴著面紗,可看她身姿氣度,不看便知,這絕對是絕色美人啊!於是許多的好色之徒,如魚兒一般,拼了命地擠了過來。
許若雪大喜。
打銀賊啊,這個遊戲可是本女俠曾經的最愛了。嗚嗚嗚,有多久,沒玩過了。嗚嗚嗚,一下子還來了這麼多。真是,太讓人感動了。
於是,許若雪走過的地方,身後倒了一路的銀賊,個個捂著手,在那哭得眼淚汪汪。
許若雪玩得盡興了,終於惹出了禍事。
當一個並非專業,臨時客串銀賊的衙內也倒下後,臨安城的一群衙役按著腰刀,氣勢洶洶地圍了上來。
許若雪不慌不忙,將手一晃。
她手中,赫然有一塊木牌,上面寫著:甲十三。
甲等位,那是最接近神壇的位置,裡面的人,隨便哪個,一亮出身份,都能震得臨安城晃三下。
那衙內傻眼了,二話不說,灰溜溜地走了。那群衙役也傻眼了,見許若雪還有繼續玩的興致,生怕她再惹出禍事,迫不得已之下,被逼分出兩人,手中舞著鋼刀,專為這位姑奶奶,開道護衛。
許若雪心裡那叫一個舒爽。
到了臨安城西三里處,許若雪呼吸一滯。
真真,好大的場面!
但見方圓數十里,無論內外,皆以五色布遮天。
這麼大的場地,那麼多的布,足夠臨安城的所有百姓,用上足足一年!四周更有幡門、幡條林立,數不勝數!
一進去,便見有九座神壇。九壇高高聳立。中間一壇,更分九層。其高,比皇宮還要高上一大截!其大,巍然真如山!此神壇下六層供奉各色供物,琳琅滿目,竟皆精美。上三層滿滿地陣列神位。而最高處,獨設一神案。
許若雪出身豪富,是見多了大場面的人,可看到此景,依舊目瞪口呆。她這才明白,為什麼以大宋之富,普天大醮也不過才舉辦過一次。無它,耗費太大!非舉國之力,不可完成!
壇有九壇,下三壇為羅天,高三層,由百姓供祀一千二百神位。中三壇為周天,由公卿貴族供祀二千四百神位。上三壇稱普天,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
許若雪自然去上三壇。此處由羽林軍守衛,占地最大,可人數最少,不過數百人,每人面前還有一桌一椅,上置時鮮水果。
數百人中,唯有許若雪一人是女子,自然引得人人惻目。但當此之時,心中再有疑惑,誰也不好發問。
普天大醮醮期長達七七四十九天,並分七次舉行七朝醮典,醮科包括福醮、祈安醮、王醮、水醮、火醮、九皇禮斗醮以及三元醮等。
一聲清鍾,立時四周樂聲大作。優美的道教音樂中,大醮開始。
但見三百道士身著嶄新褐色道袍,戴道冠,著雲鞋,肅然而進,秩序井然。然後四方再各有三百道士,分著四色道袍。於是一千五道士,在場中走禹步、踏罡斗。一時場中熱鬧紛呈,而場外卻寂然無聲。
兩個時辰後,在百姓、官員三呼“萬歲”聲中,大宋皇帝孤身一人,登上正中神壇,親手焚香,跪拜天地!無數官員、百姓隨之齊齊跪拜。三拜之後,皇帝下壇。
然後,小道士登壇。
其時,紅日高升,透過五色布幔,投下斑斕的影。其時,鼓樂止歇,十萬百姓,無人喧囂。其時,皇帝、公卿盡在台下,肅穆端容。
而只有小道士一人,頭戴紅色九梁巾,身披褐色八卦法衣,腳踏雲鞋,背負銅錢劍,緩緩登上,正中神壇!
他步伐瀟灑,神色淡然,移步而上,真是仙人!
站在神案前,小道士轉身。
十萬百姓、皇帝公卿前,唯他一人登頂!
正文 640 無法超越的巔峰
這一刻,許若雪魂飛九天外!
她只覺得整個的人,整個的心,整個的魂,都暖暖的、酥酥的。她渾然忘卻了世間的一切,只有一個念頭在她的心中穿梭不停:這人是我的夫君,是我孩兒的親爹!
神壇之頂,小道士持銅錢劍,起法開壇。他大念禱詞。他年紀輕,中氣足,四周又靜。於是他的聲音,遠遠傳出,便連最外圍的百姓,都隱約能聽得見。
縱是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可百姓聽來,只覺得這聲音抑揚頓挫、清朗悅耳,只是聽著,便覺得神聖*,就是了得。於是人人心中皆贊:“這才是真正的神仙!”
於是便連官家也贊:“這才是真正的神仙!”
可這聲音,許若雪聽不清,她心中直歡喜的要爆炸了,自然便再裝不進別的東西。直到小道士起壇完畢,下了神壇,她才回過神來。
然後,她聽到四周乍然而起的讚嘆聲、歡呼聲,其中還夾著大姑娘、小媳婦的尖叫聲。
這尖叫聲聽在許若雪耳中,讓她覺得大不舒服。許若雪手往腰間一按,在想起血海劍已被太監拿去,於是許若雪大不爽。
我去,還這麼早啊。
不止是臨安城,附近幾個州縣的百姓,也紛紛聞風而動。甚至有遠在川蜀,還有遠在金國的信徒,年前便開始動身。
所以,這一路上人多的,密密麻麻、滿滿當當。
人實在太多了,自然便給了歹徒可趁之機。
於是,無數的小姑娘、大媳婦遭了殃。那尖叫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許若雪雖然戴著面紗,可看她身姿氣度,不看便知,這絕對是絕色美人啊!於是許多的好色之徒,如魚兒一般,拼了命地擠了過來。
許若雪大喜。
打銀賊啊,這個遊戲可是本女俠曾經的最愛了。嗚嗚嗚,有多久,沒玩過了。嗚嗚嗚,一下子還來了這麼多。真是,太讓人感動了。
於是,許若雪走過的地方,身後倒了一路的銀賊,個個捂著手,在那哭得眼淚汪汪。
許若雪玩得盡興了,終於惹出了禍事。
當一個並非專業,臨時客串銀賊的衙內也倒下後,臨安城的一群衙役按著腰刀,氣勢洶洶地圍了上來。
許若雪不慌不忙,將手一晃。
她手中,赫然有一塊木牌,上面寫著:甲十三。
甲等位,那是最接近神壇的位置,裡面的人,隨便哪個,一亮出身份,都能震得臨安城晃三下。
那衙內傻眼了,二話不說,灰溜溜地走了。那群衙役也傻眼了,見許若雪還有繼續玩的興致,生怕她再惹出禍事,迫不得已之下,被逼分出兩人,手中舞著鋼刀,專為這位姑奶奶,開道護衛。
許若雪心裡那叫一個舒爽。
到了臨安城西三里處,許若雪呼吸一滯。
真真,好大的場面!
但見方圓數十里,無論內外,皆以五色布遮天。
這麼大的場地,那麼多的布,足夠臨安城的所有百姓,用上足足一年!四周更有幡門、幡條林立,數不勝數!
一進去,便見有九座神壇。九壇高高聳立。中間一壇,更分九層。其高,比皇宮還要高上一大截!其大,巍然真如山!此神壇下六層供奉各色供物,琳琅滿目,竟皆精美。上三層滿滿地陣列神位。而最高處,獨設一神案。
許若雪出身豪富,是見多了大場面的人,可看到此景,依舊目瞪口呆。她這才明白,為什麼以大宋之富,普天大醮也不過才舉辦過一次。無它,耗費太大!非舉國之力,不可完成!
壇有九壇,下三壇為羅天,高三層,由百姓供祀一千二百神位。中三壇為周天,由公卿貴族供祀二千四百神位。上三壇稱普天,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
許若雪自然去上三壇。此處由羽林軍守衛,占地最大,可人數最少,不過數百人,每人面前還有一桌一椅,上置時鮮水果。
數百人中,唯有許若雪一人是女子,自然引得人人惻目。但當此之時,心中再有疑惑,誰也不好發問。
普天大醮醮期長達七七四十九天,並分七次舉行七朝醮典,醮科包括福醮、祈安醮、王醮、水醮、火醮、九皇禮斗醮以及三元醮等。
一聲清鍾,立時四周樂聲大作。優美的道教音樂中,大醮開始。
但見三百道士身著嶄新褐色道袍,戴道冠,著雲鞋,肅然而進,秩序井然。然後四方再各有三百道士,分著四色道袍。於是一千五道士,在場中走禹步、踏罡斗。一時場中熱鬧紛呈,而場外卻寂然無聲。
兩個時辰後,在百姓、官員三呼“萬歲”聲中,大宋皇帝孤身一人,登上正中神壇,親手焚香,跪拜天地!無數官員、百姓隨之齊齊跪拜。三拜之後,皇帝下壇。
然後,小道士登壇。
其時,紅日高升,透過五色布幔,投下斑斕的影。其時,鼓樂止歇,十萬百姓,無人喧囂。其時,皇帝、公卿盡在台下,肅穆端容。
而只有小道士一人,頭戴紅色九梁巾,身披褐色八卦法衣,腳踏雲鞋,背負銅錢劍,緩緩登上,正中神壇!
他步伐瀟灑,神色淡然,移步而上,真是仙人!
站在神案前,小道士轉身。
十萬百姓、皇帝公卿前,唯他一人登頂!
正文 640 無法超越的巔峰
這一刻,許若雪魂飛九天外!
她只覺得整個的人,整個的心,整個的魂,都暖暖的、酥酥的。她渾然忘卻了世間的一切,只有一個念頭在她的心中穿梭不停:這人是我的夫君,是我孩兒的親爹!
神壇之頂,小道士持銅錢劍,起法開壇。他大念禱詞。他年紀輕,中氣足,四周又靜。於是他的聲音,遠遠傳出,便連最外圍的百姓,都隱約能聽得見。
縱是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可百姓聽來,只覺得這聲音抑揚頓挫、清朗悅耳,只是聽著,便覺得神聖*,就是了得。於是人人心中皆贊:“這才是真正的神仙!”
於是便連官家也贊:“這才是真正的神仙!”
可這聲音,許若雪聽不清,她心中直歡喜的要爆炸了,自然便再裝不進別的東西。直到小道士起壇完畢,下了神壇,她才回過神來。
然後,她聽到四周乍然而起的讚嘆聲、歡呼聲,其中還夾著大姑娘、小媳婦的尖叫聲。
這尖叫聲聽在許若雪耳中,讓她覺得大不舒服。許若雪手往腰間一按,在想起血海劍已被太監拿去,於是許若雪大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