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立哥聽人說,這裡靈得很,生辰這天過來燒支香,接下來一年都會平平安安……”雲稚說著話,已經掀開車簾探出大半個身子,“就想著過來拜拜就當時圖個好彩頭。”
李緘抿了抿唇沒接話。
雲稚這人素來是不信鬼神的,哪怕夏天的時候他們在山上住著的那段時日,他百無聊賴地時候曾去聽經,也從沒想著去主殿給三清燒一支香,卻偏偏在今日專程起早過來,只為了那句「平平安安」。
雲稚人到了車外卻遲遲沒見李緘下來,有些疑惑地開口質詢:“宣之?”
李緘掀開車簾,看著伸到馬車旁的手輕輕笑了一聲,將手覆了上去:“來了……”
這道觀受著都城百姓的香火,平日裡又有各種達官顯貴的施贈,自是要比先前山里那間不具名的小道觀寬敞富庶的多。
僅是從山門到主殿,就要走過好幾段長長的石階,饒是如此,觀里的香客依然不絕如縷。
雲稚自以為已經出門夠早,進了山門才發現已經有不少燒過香的從山頂折返,一邊自嘲到底還是不夠心誠,一邊拉著李緘沿著石階向山上走去。
天公作美,是難得的晴天,太陽越升越高,也越發明媚,雖然依舊驅散不了多少寒意,應和著周遭的藍天白雲,讓人只瞧著就會心情大好。
天氣還是微冷,不過雲稚和李緘都裹著厚厚的狐裘,尤其李緘懷裡還揣著袖爐,一路徐徐地走著,也不覺得有多冷。
對比來來往往或腳步匆匆或心事重重的香客,他們兩個顯得格外悠閒,邊走邊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話,時不時還會因石階邊仍泛著綠意的大樹駐足,一路走到山頂比別人多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
清雲觀的主殿三清殿就立於這山頂上,入了冬百姓們要更清閒,前來奉香的人也就更多了些。雲稚和李緘在殿門外轉了會,等殿內的人出來才一起入內。
殿內十分安靜,三清高奉於正中,香霧繚繞中顯得莊重而又神秘。
雲稚微仰頭凝視著高高在上的神像,良久,他偏過視線看了眼身邊安靜的李緘,而後在面前的軟墊上跪了下來。
他仍舊是不信神佛的,卻也清楚這世上有許多的事是憑一己之力無法改變的,比如生死。既如此,拜一拜,求個希冀又何妨?
如此想著便閉上雙眼,雙手合在胸前。
人生在世所求總是很多,可對當下的雲稚來說,最迫切的心愿卻依然只有那一個——希望身旁那個人能平安康健。
李緘一眨不眨地看了雲稚一會,在旁邊的軟墊上跪下,跟著閉起雙眼。
兩個人一前一後地許好願,起身奉了香一起出了殿門。
雲稚拉過李緘的手,感受到掌心仍是溫熱的滿意地點了點頭:“許了什麼願?”
“和先前在山上那次一樣……”李緘偏過頭看著雲稚,“你呢?”
“這麼巧……”雲稚笑了起來,“我也一樣。”
李緘有一瞬的怔愣,隨即恍然,原來他們都是一樣的,早在還沒看透自己心思的時候,就已經把對方當成了最大的惦念。
因為起得夠早,上完香時間也還充裕,二人索性決定在觀里用過齋飯再行返程。
清雲觀畢竟尚在塵世間,又總要接待些前來供奉的達官顯貴,自是不能像山間幾位道長那般超凡脫俗,尤其在齋飯上費了些心思,明明是清淡簡單的菜式,也能做得色味俱佳,讓在吃食上一再挑剔的雲稚也難得知足,和李緘又在觀里轉了轉,才坐上回城的馬車。
難得晴天,街市上的行人遠比平日裡要多,商販往來叫賣聲不絕如縷,隔著馬車都能感覺到外面的熱鬧。
雲稚讓車夫找地方停了下來,拉著裹得嚴嚴實實甚至連兜帽都扣在頭上只露了小半張臉的李緘下了馬車。
自回都城之後,李緘連房門都很少出,王府大門更是壓根沒出過,驀地看到熱鬧的街巷市集卻也沒覺得煩擾,反而覺得饒有趣味。
或許是和雲稚在一起久了,耳濡目染間越發能體會到百姓能夠像這樣平淡地安居是如何可貴。
正思量間,突然有人從身後拍了拍他的肩膀,李緘下意識回頭,正對上一串紅彤彤的糖葫蘆,不由一愣,隨即忍不住笑了起來:“怎麼想起買這個?”
“剛你往那邊看了兩眼……”雲稚指了指不遠處賣糖葫蘆的小販,“就想買了哄你開心。”
李緘看了看他,又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糖葫蘆。
其實到現在他都沒吃過這種東西,也從未對這類東西表現出丁點興趣。
哪怕是小的時候偶然去到鎮上看見街邊有人在叫賣也不會多看一眼——得不到的東西又何必去惦記。
而現在卻有人因著他多無意地看了兩眼,就專程買回來只為了哄他開心。
李緘低頭在糖葫蘆上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口中瀰漫開來,他彎了彎眼睛,將糖葫蘆遞到雲稚嘴邊:“一起吃……”
雲稚便低頭也咬了一口。
都城到底不如遼北冷,糖葫蘆上的冰糖沒完全凍實,入口有點發粘,對李緘來說無妨,卻難以讓一向挑剔的雲小公子滿意。
他將口中的山楂咽下,毫不客氣地評價道:“還是幽州的糖葫蘆最好吃!”
李緘抿了抿唇沒接話。
雲稚這人素來是不信鬼神的,哪怕夏天的時候他們在山上住著的那段時日,他百無聊賴地時候曾去聽經,也從沒想著去主殿給三清燒一支香,卻偏偏在今日專程起早過來,只為了那句「平平安安」。
雲稚人到了車外卻遲遲沒見李緘下來,有些疑惑地開口質詢:“宣之?”
李緘掀開車簾,看著伸到馬車旁的手輕輕笑了一聲,將手覆了上去:“來了……”
這道觀受著都城百姓的香火,平日裡又有各種達官顯貴的施贈,自是要比先前山里那間不具名的小道觀寬敞富庶的多。
僅是從山門到主殿,就要走過好幾段長長的石階,饒是如此,觀里的香客依然不絕如縷。
雲稚自以為已經出門夠早,進了山門才發現已經有不少燒過香的從山頂折返,一邊自嘲到底還是不夠心誠,一邊拉著李緘沿著石階向山上走去。
天公作美,是難得的晴天,太陽越升越高,也越發明媚,雖然依舊驅散不了多少寒意,應和著周遭的藍天白雲,讓人只瞧著就會心情大好。
天氣還是微冷,不過雲稚和李緘都裹著厚厚的狐裘,尤其李緘懷裡還揣著袖爐,一路徐徐地走著,也不覺得有多冷。
對比來來往往或腳步匆匆或心事重重的香客,他們兩個顯得格外悠閒,邊走邊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話,時不時還會因石階邊仍泛著綠意的大樹駐足,一路走到山頂比別人多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
清雲觀的主殿三清殿就立於這山頂上,入了冬百姓們要更清閒,前來奉香的人也就更多了些。雲稚和李緘在殿門外轉了會,等殿內的人出來才一起入內。
殿內十分安靜,三清高奉於正中,香霧繚繞中顯得莊重而又神秘。
雲稚微仰頭凝視著高高在上的神像,良久,他偏過視線看了眼身邊安靜的李緘,而後在面前的軟墊上跪了下來。
他仍舊是不信神佛的,卻也清楚這世上有許多的事是憑一己之力無法改變的,比如生死。既如此,拜一拜,求個希冀又何妨?
如此想著便閉上雙眼,雙手合在胸前。
人生在世所求總是很多,可對當下的雲稚來說,最迫切的心愿卻依然只有那一個——希望身旁那個人能平安康健。
李緘一眨不眨地看了雲稚一會,在旁邊的軟墊上跪下,跟著閉起雙眼。
兩個人一前一後地許好願,起身奉了香一起出了殿門。
雲稚拉過李緘的手,感受到掌心仍是溫熱的滿意地點了點頭:“許了什麼願?”
“和先前在山上那次一樣……”李緘偏過頭看著雲稚,“你呢?”
“這麼巧……”雲稚笑了起來,“我也一樣。”
李緘有一瞬的怔愣,隨即恍然,原來他們都是一樣的,早在還沒看透自己心思的時候,就已經把對方當成了最大的惦念。
因為起得夠早,上完香時間也還充裕,二人索性決定在觀里用過齋飯再行返程。
清雲觀畢竟尚在塵世間,又總要接待些前來供奉的達官顯貴,自是不能像山間幾位道長那般超凡脫俗,尤其在齋飯上費了些心思,明明是清淡簡單的菜式,也能做得色味俱佳,讓在吃食上一再挑剔的雲稚也難得知足,和李緘又在觀里轉了轉,才坐上回城的馬車。
難得晴天,街市上的行人遠比平日裡要多,商販往來叫賣聲不絕如縷,隔著馬車都能感覺到外面的熱鬧。
雲稚讓車夫找地方停了下來,拉著裹得嚴嚴實實甚至連兜帽都扣在頭上只露了小半張臉的李緘下了馬車。
自回都城之後,李緘連房門都很少出,王府大門更是壓根沒出過,驀地看到熱鬧的街巷市集卻也沒覺得煩擾,反而覺得饒有趣味。
或許是和雲稚在一起久了,耳濡目染間越發能體會到百姓能夠像這樣平淡地安居是如何可貴。
正思量間,突然有人從身後拍了拍他的肩膀,李緘下意識回頭,正對上一串紅彤彤的糖葫蘆,不由一愣,隨即忍不住笑了起來:“怎麼想起買這個?”
“剛你往那邊看了兩眼……”雲稚指了指不遠處賣糖葫蘆的小販,“就想買了哄你開心。”
李緘看了看他,又低頭看了看手裡的糖葫蘆。
其實到現在他都沒吃過這種東西,也從未對這類東西表現出丁點興趣。
哪怕是小的時候偶然去到鎮上看見街邊有人在叫賣也不會多看一眼——得不到的東西又何必去惦記。
而現在卻有人因著他多無意地看了兩眼,就專程買回來只為了哄他開心。
李緘低頭在糖葫蘆上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口中瀰漫開來,他彎了彎眼睛,將糖葫蘆遞到雲稚嘴邊:“一起吃……”
雲稚便低頭也咬了一口。
都城到底不如遼北冷,糖葫蘆上的冰糖沒完全凍實,入口有點發粘,對李緘來說無妨,卻難以讓一向挑剔的雲小公子滿意。
他將口中的山楂咽下,毫不客氣地評價道:“還是幽州的糖葫蘆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