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徽帝又扔下一本奏章,向後靠著椅背,放鬆地休息。

  “哦,你說柳家一案?朕不是下旨重啟了嗎,你可以去刑部問問查得如何了,問朕有什麼用?”

  他沒忍住,短促地笑了一聲。

  之前也不是沒想過元徽帝會反悔,故而他多了個心眼,在出征前讓元徽帝先下旨重啟柳家一案,心想這樣就沒有反悔的餘地了。但他還是低估了元徽帝的臉皮,或許當皇帝的都得修煉這項本領,做到面不改色否認自己下過的決策,讓別人敢怒不敢言,這樣才是真的“君無戲言”。畢竟沒人敢質疑了,自然也沒人知道皇帝曾食言過。

  季別雲生氣嗎?其實也沒那麼氣,他覺得一切都無比荒謬又無比正常。

  只是他的那聲笑刺痛了元徽帝的眼,原本掛在嘴邊的笑意消失了,不自覺拿出了天子威嚴一瞬不瞬地盯著他,語氣也冷了許多:“季卿覺得可笑?”

  他也直直地看了回去,“不好笑嗎?充州一事,臣以為陛下心繫民生,必會為充州百姓做主鋤奸鏟惡,可那次臣卻被陛下騙了。萬良傲起兵造反,十萬大軍打著王軍的名義前去迎戰,但差點就被君王命令撤退,拱手讓出河山。

  “這是第三次了,陛下又收回了當初的話,只有臣履行了當初所約定之事。臣是覺得自己可笑。”

  元徽帝被他氣得不輕,神情緊繃著,像是隨時會爆發的模樣。

  好一會兒才站起身來,隔著一張桌案看向他,“靈州都尉是吧?你覺得蒙冤了,委屈了?想盡一切辦法都要來宸京,來朝堂上攪局,就為了有朝一日能讓柳家沉冤昭雪?”

  季別雲沒有回答。

  “可你沒想過,只是一個都尉的清白而已,只是十幾條人命,你為了這十幾個人想要損傷先帝的聖明?毀了大梁的清平?”皇帝近乎咬牙切齒,“案子是先帝親自過目的,判決也是先帝親自做的,當初轟動了整個淮南道、整個宸京的案子,你這會兒說翻案就可以翻案嗎!柳洪吉犯下的可是叛國之罪!”

  其餘宮人已經在天子之怒下齊刷刷跪倒在地,而季別雲閉了閉眼睛,整個人如松竹一般直直立在文英殿中央,不肯退讓,也不肯流露絲毫動搖。

  元徽帝還在高聲痛斥:“通敵叛國,將靈州的情報暗自傳遞給南陳,這些證據當時都確鑿送到了文英殿,就在此處,就在這張案上!不只先帝,刑部也看過,御史台也看過,大梁所有人都知道柳洪吉被判斬首毫無冤屈,你這會兒要翻案,你讓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朝廷!”

  見他不答,元徽帝氣極反笑,“從柳洪吉之案起,先帝陸續查處了多例反叛之案,殺了大大小小几十個官員,你去翻案不就是向全天下宣告,先帝錯得離譜,朝廷錯得離譜?你以為這只是一個柳家的事情?”

  季別雲雙手在袖中緊握成拳,指甲已經深陷掌心,但痛意使得他還能保持住一點理智。

  他等到元徽帝罵完,才狀似平和地開口:“難道要將錯就錯,一直錯下去嗎?”

  皇帝罵過之後終於平復了一些,但語氣仍舊威嚴:“歷朝歷代,哪一個朝廷不犯錯?可朝廷與社稷就是要在這些錯誤里延續下去,一些事情只能任由它爛在過去的角落裡。”

  “啊,原來如此。”季別雲僵硬的肩膀放鬆了一些,“可萬良傲還是反了。”

  他成功看見元徽帝的臉又爬上了一絲憤怒,繼續道:“現在是萬良傲,以後還會有張良傲,李良傲,真正想反的人可不會在乎朝廷有沒有錯殺忠臣。先帝犯下的錯,陛下連揭開那層偽裝的勇氣都沒有,還要幫忙粉飾太平,陛下確定不會有更多奸臣想要與您分一杯羹嗎?”

  元徽帝猛地拿起硯台朝他砸了過來,“季遙!你放肆!”

  那方硯台被扔偏了,在地面砸了一個小坑,墨汁甩到了他衣上,不過完美地融進了黑色的布料中。季別雲低頭看了一眼,再抬起頭時帶著嘲諷的笑意:“不過陛下與先帝倒是父慈子孝,太祖在天有靈定會欣慰的。”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之言!你自恃戰功,也要反了嗎!”元徽帝眼裡染上了紅色血絲,“你以為先帝不知自己錯殺了人,是嗎?”

  季別雲一愣,他從未往這方面想過。

  他查到了鄭禹,又順藤摸瓜扳倒了段文甫,如今連萬良傲也死於他刀下……然而他唯獨忽略了一人,那個草率下旨奪了他全家性命的人。

  季別雲忽的想起懸清山那場大火,勝境殿燒成了一地焦土,而觀塵似乎對他說過什麼話。

  他努力想了起來,觀塵那會兒問他是否真的覺得先帝無辜,是否以為柳家的冤屈與先帝沒有半點關係……原來是這個意思。

  可笑,原來是這個意思。

  “先帝最忌諱有人起反叛之心,可遲遲找不到機會敲山震虎,柳洪吉的案子正中先帝心意,他當然不會命人細細調查。”元徽帝冷笑道,“後來先帝臨終前對朕提起過,說柳洪吉或許含冤而死,他心中有愧。可即使愧疚又如何?柳洪吉終究是死了,先帝都沒辦法做任何表示,你難道要從地里將柳家人挖出來嗎?”

  季別雲半晌才找回語言,仿佛心死一般道:“所以……陛下從一開始便知曉柳家蒙冤,卻從來不提,甚至還以此為誘餌讓臣帶兵平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