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棠知曉她傷心, 輕柔地順著她的後背。

  皇帝早兩年舊疾發作, 只是一直瞞著消息, 直到前日早朝後突然暈倒在回崇政殿的路上, 這舊疾發作的消息才傳了出來。

  太子在外出征,皇帝舊疾發作,朝內朝外不免有些人心浮動。

  這京都看著風平浪靜,但云棠日漸覺得不安, 她這些日子一直沒出毓慶宮, 之前軍報傳到京都, 大軍已經趕到臨陽城支援,暫時將北黎擊退, 但勢必還有一場場苦戰。

  雲棠愁緒在心,每日睡得也不安穩,這才不到一個月越發清瘦。

  李柔蓁知道她心中也不安,她也沒有多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 午後雲棠要處理庶務, 她坐在一旁陪著, 傍晚時又去崇政殿看望皇帝。

  雲棠放下庶務,與她一道前去崇政殿。

  皇帝正躺在床上喝藥,看見她們二人過來,朝著李柔蓁招了招手,看見女兒紅著眼眶,笑著道:“哭什麼?父皇這不是好好的?”

  李柔蓁搖了搖頭,否認道:“兒臣沒哭,只是被風吹了眼睛。”

  驟雨已歇,哪裡來的風呢?

  皇帝沒有揭穿她,和李柔蓁聊了幾句,接著看向雲棠:“太子那邊還沒有消息傳來,不過他心中有所念之人,必會萬事小心。待他回來後,朕還想早些抱上孫子。”

  許是面對女兒家,皇帝沒有往日的威嚴,更像是尋常人家的父親隨意攀談幾句。

  皇帝這話中也沒有責怪雲棠的意思,只是近來他的身子愈加不好,皇帝知道太醫說的什麼三年都有虛假寬慰的成分,他們也不敢將話說得太明白,只是他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若真的撐不住,能看到長孫也是好的。

  雲棠頷首應下:“臣妾明白。”

  她說著無意識地摸了摸小腹,其實他們在此事上也算努力,只是可能沒到時候,如今一點動靜也沒有。

  皇帝說了一會兒的話,漸覺疲憊,正要揮手讓她們離去,尚未開口,一個侍衛神色慌亂地沖了過來,不及汪湛訓斥,他跪在殿前高聲道:“陛下,不好了,慶王聯合陵山和乾山的護衛軍意圖謀反,叛軍已經沖入都城,正朝著皇宮而來!”

  慶王動作迅速,京都的守衛軍怎麼也沒想到他會謀反,不及防備之時直接被叛軍衝破城門闖了進來,這個侍衛是得知消息後立刻前來通稟皇帝。

  如今宮中禁軍正在集結防衛,但叛軍人數眾多,情況危急。

  皇帝險些嘔出一口血:“你說誰?慶王?!”

  皇帝不可置信,然這短短一時半刻的功夫,宮城外已聞廝殺之聲。

  一切來得又急又快,皇帝再震驚此刻也明白李慕晟是有備而來。

  他看向神色慌亂的女兒,又看了一眼面色沉凝的太子側妃,忽而起身走到御案前,鋪開一張明黃聖旨,快速寫下一道聖旨,然後交予雲棠。

  “你們帶著聖旨儘快離開皇宮,勢必要將聖旨交給太子,快走!”

  雲棠握著那道聖旨,當心中的不安變成事實,她反而冷靜下來,她將聖旨收攏入懷中,目光堅定:“陛下放心,臣妾必定不辱使命,只是陛下……”

  “我們離開了,父皇你怎麼辦?”李柔蓁目色驚慌,她不想走,她聽著那些遙遠的廝殺之聲,從未有一刻覺得這麼害怕,她怕她一離開就再也見不到……

  “蓁兒聽話,快走,不能再耽擱下去了。”皇帝心中有預判,他知道禁軍支撐不了多久。

  李柔蓁連任性的時間都沒有,雲棠握住她的手最後看了一眼皇帝:“陛下,珍重。”說完即刻帶著李柔蓁一道離開。

  李琰走之前將最心腹的暗衛營留下,雲棠手握那塊令牌,她知道毓慶宮的主殿藏著一條地道,那地道通往宮城外,為防出事,李琰派人守在地道另一端,事先備有馬車和腳程極快的馬匹。

  回去的一路上宮中已見生亂,孟謙和侍衛保護著她們,一路趕回毓慶宮的主殿。

  主殿內室的臥寢之下,一條地道蜿蜒伸向遠方,昏暗不可視物,暗衛守在她們四周,火把的光亮在地道中明明暗暗,雲棠和李柔蓁不敢慢下一步。

  她們用最快的速度走出這條地道,光線驟然湧入眼中時,眼前景象更加令人心驚,往日寬闊的街道如今被血液染盡,好在這裡尚且沒有叛軍停留。

  早已在外面等著接應的侍衛守在馬車旁邊,雲棠握緊手中的短刀,和李柔蓁一道上了馬車,跟著她們的三個婢女緊隨其後上了馬車。

  孟謙坐在馬車前,急速駕著馬車往城外衝去。

  叛軍發現他們的蹤跡緊追而來,雲棠坐在馬車內,緊緊握著手中的短刀,廝殺之聲近在耳畔,她甚至能聽見利箭射在車壁上的聲音。

  馬車沖往城外,叛軍窮追不捨,暗衛營折損近半才終於擺脫那些叛軍的追逐,雲棠掀開車簾,只見孟謙的左臂被箭射中,血液染紅他的半邊衣袖。

  “娘娘放心,我們已經擺脫那些叛軍,我們要直接前往潿洲,接下來路途辛苦,娘娘要多忍耐些。”孟謙繼續駕著馬車,仿若手臂的傷不存在。

  “放心,你們只管趕路,我們撐得住。”雲棠知道他現在不能停下來包紮,這些人為了保護她們而受傷,她又豈會受不了趕路之苦?

  此番路途遙遠,趕到潿洲至少需要半個多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