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小姑娘滿心滿眼皆是他,知他貪心也不肯讓他失望,一雙燦爛的星眸中盛滿他的身影。
李琰想,若這世上真有神明,那雲棠應該就是神明送給他最好的禮物。
/
六月將盡。
夏日漸漸燥熱起來,雲棠不大愛出門,李柔蓁依舊會時不時過來與她說話聊天。
而近來都城中最為令人好奇的一件事莫過於顧家二姑娘和三皇子的親事。
“我去試探過母后的口風,母后只說他們二人不合適,不過我那日瞧著顧晴兒是哭著從母后宮中出來的,她已經準備離京遠遊,怕也是再看見三皇兄心傷。”李柔蓁嘆聲說著。
皇后堅持要與顧家退親,皇帝默認這件事,但顧晴兒不願意,後來也不知皇后與她說了什麼,她才決定與李珩退親,甚至為此離京。
雲棠大抵能猜到皇后與顧晴兒說了什麼,她與顧晴兒會面不多,但也能看得出她性子傲,顧晴兒若知道李珩是為了顧家的權勢才求娶於她,她如何能忍受這樣的欺騙?顧晴兒選擇離京也是想要避開李珩。
而皇后此番所為,也是在告訴他們,她不會縱容李珩犯下錯事。
但李柔蓁不知道此前離霜花毒的消息是李珩放出來的。
當初她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曾跑到東宮對著李琰哭了半個時辰,哭得她皇兄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妹妹,最後還是雲棠勸住她。
李柔蓁愛憎分明,若是讓她知道李珩早有野心,甚至與北黎人合作,怕是以後都不知道怎麼面對這位三皇兄。
慧賢皇后去時李柔蓁還是個孩子,她在皇后膝下長大,她愛戴皇后,也很喜歡三皇兄,所以這些事情李琰能不告訴她就不告訴她。
雲棠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她隨意將話題扯開:“聽說慶王的母親病重,皇后準備前去探望?”
李柔蓁咬了一口桃子,頷首應道:“母后準備明日去,也是代替父皇前去探望,這慶王母親身體一直不好,我聽御醫的意思,這次恐怕是撐不過去了。”
雲棠點頭,也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但誰也沒想到,慶王母親余氏沒能撐到明日,半夜走了。
慶王看著母親咽下最後一口氣,她臨終前還在說她不甘心,依舊不肯原諒他。
慶王看著母親再無氣息,他沒有落淚,轉身出去有條不紊地吩咐管家準備靈堂。
翌日,皇后還是來了慶王府。
滿府上下掛滿白布,慶王跪坐在靈堂前,他從昨夜起一直冷著神色,近乎漠然地跪在靈堂前。
皇后走進來,他才略微有了些反應,他起身站在一旁,等到皇后給余氏上完香,才低啞著聲音道:“不知皇后娘娘可否陪臣出去走一走?”
皇后看著他憔悴的面龐,默然片刻,終是應下他的話。
她揮手讓跟著的宮人離去,與慶王一道往後院走去,直到走到一處偏僻且無人的竹林,兩人才慢慢停下來。
顧若依看著他不言不語的模樣,心中泛起心疼,她知道他與母親的關係不好,但那終究是生他養他的母親,他怎麼可能一點不動容?
“慕晟,”顧若依喚出這個久遠的稱呼,她柔聲勸道,“哭出來吧,哭出來會好受些。”
李慕晟恍惚地看向眼前的女子,他聽見那聲熟悉又遙遠的稱呼,突然伸手將顧若依抱入懷中。
顧若依身體一僵,正要掙扎時聽見他在耳側低聲道:“若依,你知道嗎?她前日還在罵我,說我無用,但為什麼……為什麼她會走得這麼快?她撐了這麼多年,為什麼不能再多撐一些時日?為什麼?”
他恨余氏,恨她在他心中植下仇恨與不甘的種子,恨她從不對他展露一次笑顏,臨走前都在怨他,但這是他的母親,是他這麼多年相伴至今的骨肉至親,他表現得再冷漠,面對唯一一個卸下心防的人,終究忍不住落淚。
顧若依聽見他壓抑的哭聲,她想要掙扎的動作一頓,放在身側的手鬆了又握,握了又松,最終撫上他的脊背,輕聲安慰他:“會過去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她肩頭的衣衫被淚水打濕,不知過了多久,她正要提醒他該回去時,聽見他說:“若依,我只有你和珩兒了。”
這句話像是一盆冰水朝她潑過來,讓她四肢百骸泛起寒意,她僵著身子站在原地,沒有回應這句話,只是猛地將李慕晟推開,然後頭也不回地走出竹林。
李慕晟看著她遠去的身影,面上的脆弱散去,他的目光越發陰寒起來。
/
七月上旬,盛暑至。
北黎撕毀盟約,侵犯大楚北境,攻勢猛烈,與此同時南夷進攻邊境,兩國聯手,誓要將大楚逼入絕境。
戰事驟起,前朝不安。
縱使李琰先前將姬辛月的事告知皇帝,他們事先有所防範,在北境之地增加兵力,但面對北黎的猛烈攻勢,邊境將士苦苦守城日漸不敵,傳令官日夜馬不停蹄趕至京都請求援兵。
然而傳令官趕到京都不過兩日,邊境之地傳來消息——北朔城被攻破,北黎王親自領兵直逼潿洲。
一時間京都風聲鶴唳,皇帝決定派遣大軍前去支援潿洲,但何人為領將?
朝中眾臣舉薦不一,甚至有人前去慶王府詢問慶王。
李琰想,若這世上真有神明,那雲棠應該就是神明送給他最好的禮物。
/
六月將盡。
夏日漸漸燥熱起來,雲棠不大愛出門,李柔蓁依舊會時不時過來與她說話聊天。
而近來都城中最為令人好奇的一件事莫過於顧家二姑娘和三皇子的親事。
“我去試探過母后的口風,母后只說他們二人不合適,不過我那日瞧著顧晴兒是哭著從母后宮中出來的,她已經準備離京遠遊,怕也是再看見三皇兄心傷。”李柔蓁嘆聲說著。
皇后堅持要與顧家退親,皇帝默認這件事,但顧晴兒不願意,後來也不知皇后與她說了什麼,她才決定與李珩退親,甚至為此離京。
雲棠大抵能猜到皇后與顧晴兒說了什麼,她與顧晴兒會面不多,但也能看得出她性子傲,顧晴兒若知道李珩是為了顧家的權勢才求娶於她,她如何能忍受這樣的欺騙?顧晴兒選擇離京也是想要避開李珩。
而皇后此番所為,也是在告訴他們,她不會縱容李珩犯下錯事。
但李柔蓁不知道此前離霜花毒的消息是李珩放出來的。
當初她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曾跑到東宮對著李琰哭了半個時辰,哭得她皇兄手足無措,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妹妹,最後還是雲棠勸住她。
李柔蓁愛憎分明,若是讓她知道李珩早有野心,甚至與北黎人合作,怕是以後都不知道怎麼面對這位三皇兄。
慧賢皇后去時李柔蓁還是個孩子,她在皇后膝下長大,她愛戴皇后,也很喜歡三皇兄,所以這些事情李琰能不告訴她就不告訴她。
雲棠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她隨意將話題扯開:“聽說慶王的母親病重,皇后準備前去探望?”
李柔蓁咬了一口桃子,頷首應道:“母后準備明日去,也是代替父皇前去探望,這慶王母親身體一直不好,我聽御醫的意思,這次恐怕是撐不過去了。”
雲棠點頭,也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但誰也沒想到,慶王母親余氏沒能撐到明日,半夜走了。
慶王看著母親咽下最後一口氣,她臨終前還在說她不甘心,依舊不肯原諒他。
慶王看著母親再無氣息,他沒有落淚,轉身出去有條不紊地吩咐管家準備靈堂。
翌日,皇后還是來了慶王府。
滿府上下掛滿白布,慶王跪坐在靈堂前,他從昨夜起一直冷著神色,近乎漠然地跪在靈堂前。
皇后走進來,他才略微有了些反應,他起身站在一旁,等到皇后給余氏上完香,才低啞著聲音道:“不知皇后娘娘可否陪臣出去走一走?”
皇后看著他憔悴的面龐,默然片刻,終是應下他的話。
她揮手讓跟著的宮人離去,與慶王一道往後院走去,直到走到一處偏僻且無人的竹林,兩人才慢慢停下來。
顧若依看著他不言不語的模樣,心中泛起心疼,她知道他與母親的關係不好,但那終究是生他養他的母親,他怎麼可能一點不動容?
“慕晟,”顧若依喚出這個久遠的稱呼,她柔聲勸道,“哭出來吧,哭出來會好受些。”
李慕晟恍惚地看向眼前的女子,他聽見那聲熟悉又遙遠的稱呼,突然伸手將顧若依抱入懷中。
顧若依身體一僵,正要掙扎時聽見他在耳側低聲道:“若依,你知道嗎?她前日還在罵我,說我無用,但為什麼……為什麼她會走得這麼快?她撐了這麼多年,為什麼不能再多撐一些時日?為什麼?”
他恨余氏,恨她在他心中植下仇恨與不甘的種子,恨她從不對他展露一次笑顏,臨走前都在怨他,但這是他的母親,是他這麼多年相伴至今的骨肉至親,他表現得再冷漠,面對唯一一個卸下心防的人,終究忍不住落淚。
顧若依聽見他壓抑的哭聲,她想要掙扎的動作一頓,放在身側的手鬆了又握,握了又松,最終撫上他的脊背,輕聲安慰他:“會過去的,一切都會過去的。”
她肩頭的衣衫被淚水打濕,不知過了多久,她正要提醒他該回去時,聽見他說:“若依,我只有你和珩兒了。”
這句話像是一盆冰水朝她潑過來,讓她四肢百骸泛起寒意,她僵著身子站在原地,沒有回應這句話,只是猛地將李慕晟推開,然後頭也不回地走出竹林。
李慕晟看著她遠去的身影,面上的脆弱散去,他的目光越發陰寒起來。
/
七月上旬,盛暑至。
北黎撕毀盟約,侵犯大楚北境,攻勢猛烈,與此同時南夷進攻邊境,兩國聯手,誓要將大楚逼入絕境。
戰事驟起,前朝不安。
縱使李琰先前將姬辛月的事告知皇帝,他們事先有所防範,在北境之地增加兵力,但面對北黎的猛烈攻勢,邊境將士苦苦守城日漸不敵,傳令官日夜馬不停蹄趕至京都請求援兵。
然而傳令官趕到京都不過兩日,邊境之地傳來消息——北朔城被攻破,北黎王親自領兵直逼潿洲。
一時間京都風聲鶴唳,皇帝決定派遣大軍前去支援潿洲,但何人為領將?
朝中眾臣舉薦不一,甚至有人前去慶王府詢問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