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她在窗邊,感受到吹來的風已經帶了一絲冷意。穿好的嫁衣被解下,擱在一邊。昭昭想著那嫁衣不能隨便放著,賀容予只按著她的肩,吻好像一張天羅地網,讓她動彈不得。
她臥房的窗一面朝向庭院,早晨陽光也從那兒灑進來,夜裡是掩著的,支著紗窗,不讓蚊蟲進來。另一面的窗,則是朝向她院子背後的小天地,那地方只用來栽花種樹,夜裡不會有人。
窗敞著,紗窗也沒拉下來,滿目的清風爭先恐後地往屋裡涌,似乎知道這裡有什麼可看。昭昭閉著眼,扶著桌子一角,長發擺盪。
後背靠著桌沿的時候,忽然嫌那紫檀木的桌面發涼。她迷糊地想,秋天要來了。
剛入秋那會兒,是最舒服的。天氣不冷不熱,最最宜人。再往後,那秋風便蕭瑟起來,像耳光。
不過今年,昭昭也隱隱期盼著深秋的到來。那時候,應當是他們大婚的日子。
她眼一偏,瞧見一旁隨意擱著的嫁衣,小聲道:“還是把它擺好吧,不然皺了,就不好看了。”
賀容予嗓音緊著,應她一聲好,隨後將她抱起,要她自己擺好。如此一來,她的著力點只剩他,實在令人生羞。
她從來不知道,賀容予還有這麼多花樣兒。
……
昭昭走神得太明顯,仁慧切她一聲,“想什麼呢?這麼出神。”
昭昭搖頭,說沒什麼,但已經低下頭,藏起自己的羞赧。她抿了口茶水,迅速地轉移話題,視線一瞥,瞧見個半生不熟的人。
是仁慧定親的未婚夫,馮二公子。
昭昭將禍水東引,故意打趣仁慧:“那不是馮公子麼?你不去打個招呼?”
到底是未婚夫,仁慧難得地臉紅起來,略帶羞澀地說:“我主動與他打招呼,未免太不矜持了。”
昭昭也笑,仁慧說罷,清了清嗓子,攀著窗欄,朝底下道上的人喚了聲:“馮公子,這麼巧啊?”
馮公子似乎被嚇到,驚魂未定地抬起頭來,終於找到罪魁禍首。馮公子朝仁慧行了行禮,笑說:“縣主怎麼也在這兒?”
仁慧性子急,故意與他逗嘴:“怎麼?上京城是你家的?你能來,我就不能來啊?”
她這話顯然是在打情罵俏,眼波流轉著,轉到馮公子身邊的人上。那是位姑娘,仁慧定睛看著她。
姑娘不羞不臊,與仁慧莞爾一笑,自己解釋清楚:“方才我的荷包被賊人偷走,是這位二公子替我尋回。我正與二公子道謝呢,縣主千萬別誤會。既然謝已經道過了,我便先走了。”
聽起來有理有據,仁慧沒放在心上,反而對那馮公子高看幾分。原來還是個見義勇為的人。
仁慧收回視線,不打算再說:“好了,我只是恰好遇見馮公子,與馮公子打個招呼。招呼打完了,也沒什麼好說的。馮公子再見。”
她坐回位置上,昭昭先發制人,打趣起她來。
後來再回憶起來,仁慧才發現破綻。那女子說得好像並不認識馮公子,可卻能輕易地知道他在家中行二。說來,也算一切早有端倪,只是她自己心思不夠巧,未能及早發現。
仁慧哎呀一句,不甘示弱地打趣回來:“你還說我?你自己剛才走了半天的神,怎麼,又在想你二哥?你乾脆變成塊玉墜子,掛在他腰間,走哪兒都把你帶著。”
昭昭被她說得臉紅,最後對視一眼,彼此停戰。二人各自喝了口茶水潤嗓子,不約而同地提起旁的事。
女兒家能說的事,說來說去也就那麼些,便說到了楊芙。她們二人與楊芙的交情都不深,提起這個人,印象也極為朦朧模糊。關於她,其實也沒什麼能說的,所以話題又很快地被帶過。
只是由楊芙的出嫁,追憶起一些人來。明明也沒過去多久,去歲還跟她們一道參加詩會茶會擊鞠的那些姑娘們,竟已經嫁出去大半。
這麼一回憶,竟覺得恍如隔世似的。仁慧忽然提起賀芝芝,賀芝芝嫁得極遠,一嫁出去,連點傳聞都沒有。
“這日子過得可真是快極了。”仁慧感慨。
昭昭嘟囔:“我只恨不能再快一些……”
“啊?”仁慧沒聽清,追問一句。昭昭搖頭,視線從窗外飛出去,遠遠地認出了自家的馬車。
她立刻斂了話音,提著裙角起身,便要往下跑,只拋下一句:“我先走了。”
今日賀容予有約,去了旁人家府上。她特意等著他經過這兒回家。
仁慧順著她走的方向看過去,果然又是那三個字——我二哥。
仁慧好笑,慢慢搖頭,有時候,連她都覺得昭昭陷得太深。這樣看起來並不安全,很危險,因為賀容予是一個頂有手段的人。他只需要轉轉手腕,就能把昭昭玩弄於股掌之間。
但這只是偶然的念頭。畢竟她作為昭昭最好的朋友,賀容予待她如何,她從來看在眼裡。而昭昭,其實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是滿腦子只念著“我二哥”。對於昭昭的情意,仁慧真是毫不意外。
可沈羽並不這麼想,他仍舊認為,賀昭昭是那只可憐的金絲雀。她在牢籠中被困,卻不自知。
譬如說此刻,他又在街上撞見賀容予和賀昭昭二人。
賀昭昭眉目間全是笑意,仿佛周身都盛不下這笑意,滿滿往外溢。她身旁的男人看著她,眼神幽深,似乎在享受這種被人眷念的感覺。
她臥房的窗一面朝向庭院,早晨陽光也從那兒灑進來,夜裡是掩著的,支著紗窗,不讓蚊蟲進來。另一面的窗,則是朝向她院子背後的小天地,那地方只用來栽花種樹,夜裡不會有人。
窗敞著,紗窗也沒拉下來,滿目的清風爭先恐後地往屋裡涌,似乎知道這裡有什麼可看。昭昭閉著眼,扶著桌子一角,長發擺盪。
後背靠著桌沿的時候,忽然嫌那紫檀木的桌面發涼。她迷糊地想,秋天要來了。
剛入秋那會兒,是最舒服的。天氣不冷不熱,最最宜人。再往後,那秋風便蕭瑟起來,像耳光。
不過今年,昭昭也隱隱期盼著深秋的到來。那時候,應當是他們大婚的日子。
她眼一偏,瞧見一旁隨意擱著的嫁衣,小聲道:“還是把它擺好吧,不然皺了,就不好看了。”
賀容予嗓音緊著,應她一聲好,隨後將她抱起,要她自己擺好。如此一來,她的著力點只剩他,實在令人生羞。
她從來不知道,賀容予還有這麼多花樣兒。
……
昭昭走神得太明顯,仁慧切她一聲,“想什麼呢?這麼出神。”
昭昭搖頭,說沒什麼,但已經低下頭,藏起自己的羞赧。她抿了口茶水,迅速地轉移話題,視線一瞥,瞧見個半生不熟的人。
是仁慧定親的未婚夫,馮二公子。
昭昭將禍水東引,故意打趣仁慧:“那不是馮公子麼?你不去打個招呼?”
到底是未婚夫,仁慧難得地臉紅起來,略帶羞澀地說:“我主動與他打招呼,未免太不矜持了。”
昭昭也笑,仁慧說罷,清了清嗓子,攀著窗欄,朝底下道上的人喚了聲:“馮公子,這麼巧啊?”
馮公子似乎被嚇到,驚魂未定地抬起頭來,終於找到罪魁禍首。馮公子朝仁慧行了行禮,笑說:“縣主怎麼也在這兒?”
仁慧性子急,故意與他逗嘴:“怎麼?上京城是你家的?你能來,我就不能來啊?”
她這話顯然是在打情罵俏,眼波流轉著,轉到馮公子身邊的人上。那是位姑娘,仁慧定睛看著她。
姑娘不羞不臊,與仁慧莞爾一笑,自己解釋清楚:“方才我的荷包被賊人偷走,是這位二公子替我尋回。我正與二公子道謝呢,縣主千萬別誤會。既然謝已經道過了,我便先走了。”
聽起來有理有據,仁慧沒放在心上,反而對那馮公子高看幾分。原來還是個見義勇為的人。
仁慧收回視線,不打算再說:“好了,我只是恰好遇見馮公子,與馮公子打個招呼。招呼打完了,也沒什麼好說的。馮公子再見。”
她坐回位置上,昭昭先發制人,打趣起她來。
後來再回憶起來,仁慧才發現破綻。那女子說得好像並不認識馮公子,可卻能輕易地知道他在家中行二。說來,也算一切早有端倪,只是她自己心思不夠巧,未能及早發現。
仁慧哎呀一句,不甘示弱地打趣回來:“你還說我?你自己剛才走了半天的神,怎麼,又在想你二哥?你乾脆變成塊玉墜子,掛在他腰間,走哪兒都把你帶著。”
昭昭被她說得臉紅,最後對視一眼,彼此停戰。二人各自喝了口茶水潤嗓子,不約而同地提起旁的事。
女兒家能說的事,說來說去也就那麼些,便說到了楊芙。她們二人與楊芙的交情都不深,提起這個人,印象也極為朦朧模糊。關於她,其實也沒什麼能說的,所以話題又很快地被帶過。
只是由楊芙的出嫁,追憶起一些人來。明明也沒過去多久,去歲還跟她們一道參加詩會茶會擊鞠的那些姑娘們,竟已經嫁出去大半。
這麼一回憶,竟覺得恍如隔世似的。仁慧忽然提起賀芝芝,賀芝芝嫁得極遠,一嫁出去,連點傳聞都沒有。
“這日子過得可真是快極了。”仁慧感慨。
昭昭嘟囔:“我只恨不能再快一些……”
“啊?”仁慧沒聽清,追問一句。昭昭搖頭,視線從窗外飛出去,遠遠地認出了自家的馬車。
她立刻斂了話音,提著裙角起身,便要往下跑,只拋下一句:“我先走了。”
今日賀容予有約,去了旁人家府上。她特意等著他經過這兒回家。
仁慧順著她走的方向看過去,果然又是那三個字——我二哥。
仁慧好笑,慢慢搖頭,有時候,連她都覺得昭昭陷得太深。這樣看起來並不安全,很危險,因為賀容予是一個頂有手段的人。他只需要轉轉手腕,就能把昭昭玩弄於股掌之間。
但這只是偶然的念頭。畢竟她作為昭昭最好的朋友,賀容予待她如何,她從來看在眼裡。而昭昭,其實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是滿腦子只念著“我二哥”。對於昭昭的情意,仁慧真是毫不意外。
可沈羽並不這麼想,他仍舊認為,賀昭昭是那只可憐的金絲雀。她在牢籠中被困,卻不自知。
譬如說此刻,他又在街上撞見賀容予和賀昭昭二人。
賀昭昭眉目間全是笑意,仿佛周身都盛不下這笑意,滿滿往外溢。她身旁的男人看著她,眼神幽深,似乎在享受這種被人眷念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