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思維盲點(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簡副廳長,別看是行伍出生,還懂不少社會學的新概念啊!」

  作為一名攻讀過心理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李力聽到簡明副廳長談到盲點問題,這使他很興奮。

  一般盲點分為生理盲點,心理盲點,思維盲點。在學校學習時,他也曾和同學們討論過這個話題……

  盲點,說個大白話,就是「視而不見」!

  這樣,以此類推——

  生理盲點,就是生理上的某些「視而不見」……

  心理盲點,就是心理上的某些「視而不見」……

  思維盲點,就是思維上的某些「視而不見」……

  司機在座駕內,無法直接或通過後視側視鏡,看見的視覺區域和角度,例如車的側後方,這是生理盲點,是有視覺盲點所決定的;

  而如果人對事物所持有偏見或無知,因「視而不見」或者考慮不周走入某些心理誤區,從而導致錯誤行為,這就是心理盲點了。

  比如,過分追求求完美的人,常常是一些性格中偏執性格傾向明顯的人;

  又比如,每個人的心理,都受到自身經歷和成長環境的制約,有自己的認知圖式,其判斷和行為都要依賴我們自己熟知和認同的生命體驗。同時又會自覺或不自覺的排斥那些熟悉經驗之外的認知乃至真理……就像我們喜歡吃大米炒菜,就想當然的認為,其他生存在這個地球的人類,也與自己一樣,喜歡吃米飯炒菜。

  再比如,我們都喜歡和意見相同並且喜歡我們的人交往,這是人趨利避害、對批評則會選擇性的屏蔽的原因。

  心理盲點的產生,大多數是由人們不自覺的行為造成的,而它們又會通過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人認知和行為的錯誤。

  按照李力的理解,今天簡明副廳長所提出的盲點,更多的是指思維上的盲點,這是警察偵破案件的大忌,也是最應該檢討和反思的地方!

  思維的盲點,就是思維的空白點,或思維無意識……這種思維的無意識,可以是個體的,也可以是群體的……形象一點說,就是人在思維過程中,也許因著某種思維局限,無意識地踏入陷阱,使自己陷入鑽牛角尖的困境中……

  因而,社會學家給它起了個很藝術的名字——思維盲點,它是思維過程的停頓與凝固,也是一種僵化的思維狀態!是刑警辦案所需避免的!

  思維盲點,與思維慣性有關。人們一旦選擇了某個方向,慣性的力量,往往使人「一條路跑到黑」。

  思維盲點,也和人的主觀性有關,習慣於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以及當前的目的,片面地考慮問題和事情。

  而不同的人,由於閱歷、經歷、環境、成長程度不同,思維盲點也不相同——

  比如,有些人能夠認識事物,卻不能對事物善加利用;

  有些人善於利用各種事物,但卻對這些事物的價值,無法充分認識……

  不過,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思維的盲點,這樣就形成了「我知道的事,你不知道,你知道的事,我不知道」的情況,一旦進行交流和溝通,就可以解決這種思維困境。

  「所以,這樣的工作回顧與反思,確實十分重要。」李力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