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尤其是在京城,各家顧忌著所謂的身份和面子,對女子的一言一行都有標準,稍微出格些的都會被視為離經叛道,視為不齒。甚至她的娘親僅僅是因為出身商賈,便被人在私下裡說是滿身銅臭味,還受了不少虞老夫人的窩囊氣。
但是謝永寧卻不一樣,恣意張揚,頂著旁人有些異樣的目光也敢直接穿著男裝跟著去狩獵。而她也沒有旁的想法,只是一個簡單而純粹的小姑娘,堅持著自己的喜歡。
聽說她也過來了,虞念清便跟著一起去了軍營。
他們先去見了謝格義,梁知舟先是同他交接了一下手上的糧草調度,便說了自己不日要回京。
仗是梁知舟打的,幾乎將厲王的軍隊擊潰,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和臨時被抓的壯丁,實在成不了什麼氣候,平定是早晚的事。他這時候過來接手,就直接分走了梁知舟大半的功勞。
這是當今聖上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因為謝家時代駐守邊關,同多年前的徐家一般,是皇上抵禦邊境來犯時手上最鋒利的刀刃。謝格義是下一代謝家的領頭人,再多的功勞也是對謝家表示的一種信任與獎賞。但是梁知舟不一樣,梁知舟出身鎮國公府,在京城多年有自己的經營,本就是極為耀眼的存在。
再耀眼些,那就是功高震主,當今皇上自然忌憚這一點。
只是七皇子才借著他們的勢登上天子堂,這才多久的時間就玩弄起帝王的平衡之術?那麼其他人呢,謝格義難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他不是喜歡搶人功勞的,不管中間有什麼緣由,總是欠了梁知舟一份人情。
兩個人都是聰明人,相互對視一眼,都明白對方的意思。
謝格義端起旁邊的青瓷茶盞,朝著梁知舟示意,“你回京那天我未必趕得上送你,便提前祝你一路順遂。日後若是有事,讓人寫信給我就是。”
“我也不會同你客氣。”他伸手拎著茶盞,同謝格義碰了碰,再多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倒是在送他們出去的時候,謝格義託付給梁知舟另一件事。若是日後遇上了十皇子,他能夠幫上一把就幫上一把。
梁知舟很快答應下來,倒是虞念清自己覺得有些吃驚。
她醒過來之後也聽梁知舟說了一些京城現在的局面,知道當初五皇子和七皇子爭鬥落了下乘,以謀逆的罪名當場誅殺,而作為五皇子胞弟的十皇子則下落不明,應當是逃了出去。
先帝在厲王身上吃了虧,現在的皇帝自然不肯再犯同樣的錯誤,暗中派人找尋十皇子的下落。
那謝家是怎麼和十皇子扯上關係,又敢冒著這個風險向梁知舟開口承了這份情的。
她倒是沒有立即開口,等出了營帳往謝永寧新帶的娘子軍訓練的場地走時,問了一下樑知舟。
“十皇子後來追求過謝永寧,還救過她一命,謝家也是在還這份情吧。”梁知舟的知道的不多,主要也是對別人的事不怎麼上心,還是聽謝格義提了這麼一句。
虞念清有些意外,去幽州那次應當是十皇子和謝永寧第一次相遇,兩個人怎麼就有了這麼深的交集?
正這麼想著的時候,就來到了娘子軍訓練的場地。
這支娘子軍是謝永寧來了之後謝永寧拉練起來的。邊關女子多豪邁颯爽,本就有幾分功夫在身上,也曾在敵軍闖入時拿著刀對峙過。不過軍中從沒有女子能入伍的先例,她們便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同男子一般上陣殺敵。
謝永寧叫她們瞧見了另一種可能,所以在招兵時,她們猶豫了一會功夫之後就直接報名了。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她們的隊形和招式看著也有模有樣,齊齊地看著前方帶練的女子。
謝永寧的頭髮被髮帶整齊地束起,穿著訓練的粗麻衣服,袖口的地方都用布袋綁起,舞起長、木倉時動作極為乾脆利落。她的額頭有層薄汗,兩頰透著一股極為健康的緋紅,恣意而又鮮活著,耀眼得讓人仰視。
或許幾年之後,邊關的場景就會大有不同,在原本對女子提出的條條框框的規矩上撕開一個口子,或許日後女子便不再被壓迫著 以足不出戶顯示自己地位的高貴。
虞念清站在旁邊靜靜看了一會,最後還是沒有上前打擾,同梁知舟一起離開。
他們收拾了一番,選了一個無風無雪的日子出發,前往京城。
只是在出門時,許久未見的何伯帶著一群人上門來了。
第90章 結局(上)
何伯是個體面人, 那怕是落魄了,都會將自己收拾得很是整潔。他穿著一身灰撲撲的夾襖,頭髮應當是被打理過, 一絲不苟全都梳到的耳後,用麻繩束起, 在一眾人中很是出眾。
他的身後跟著五六個人,顯然是趕路而來的,衣角帶著一些灰塵。他們都是玉涼關的民眾,世世代代被欺壓, 見到小吏都會本能地害怕,更何況何伯來之前就同他們說了, 他們這次來拜見的是什麼世子爺。
他們其實也不清楚世子爺到底是多大的官位, 只聽說是皇帝身邊有用的人, 還領兵打仗了。若不是他帶著人將玉涼關攻破, 將厲王趕走,他們這些人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日。
於是他們拼命按著起了毛邊的衣角, 想讓自己看起來能夠體面些。
“聽說世子夫人和世子爺要離開, 小人特意趕過來送別。”何伯說著鞠了一躬。
但是謝永寧卻不一樣,恣意張揚,頂著旁人有些異樣的目光也敢直接穿著男裝跟著去狩獵。而她也沒有旁的想法,只是一個簡單而純粹的小姑娘,堅持著自己的喜歡。
聽說她也過來了,虞念清便跟著一起去了軍營。
他們先去見了謝格義,梁知舟先是同他交接了一下手上的糧草調度,便說了自己不日要回京。
仗是梁知舟打的,幾乎將厲王的軍隊擊潰,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和臨時被抓的壯丁,實在成不了什麼氣候,平定是早晚的事。他這時候過來接手,就直接分走了梁知舟大半的功勞。
這是當今聖上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因為謝家時代駐守邊關,同多年前的徐家一般,是皇上抵禦邊境來犯時手上最鋒利的刀刃。謝格義是下一代謝家的領頭人,再多的功勞也是對謝家表示的一種信任與獎賞。但是梁知舟不一樣,梁知舟出身鎮國公府,在京城多年有自己的經營,本就是極為耀眼的存在。
再耀眼些,那就是功高震主,當今皇上自然忌憚這一點。
只是七皇子才借著他們的勢登上天子堂,這才多久的時間就玩弄起帝王的平衡之術?那麼其他人呢,謝格義難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他不是喜歡搶人功勞的,不管中間有什麼緣由,總是欠了梁知舟一份人情。
兩個人都是聰明人,相互對視一眼,都明白對方的意思。
謝格義端起旁邊的青瓷茶盞,朝著梁知舟示意,“你回京那天我未必趕得上送你,便提前祝你一路順遂。日後若是有事,讓人寫信給我就是。”
“我也不會同你客氣。”他伸手拎著茶盞,同謝格義碰了碰,再多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倒是在送他們出去的時候,謝格義託付給梁知舟另一件事。若是日後遇上了十皇子,他能夠幫上一把就幫上一把。
梁知舟很快答應下來,倒是虞念清自己覺得有些吃驚。
她醒過來之後也聽梁知舟說了一些京城現在的局面,知道當初五皇子和七皇子爭鬥落了下乘,以謀逆的罪名當場誅殺,而作為五皇子胞弟的十皇子則下落不明,應當是逃了出去。
先帝在厲王身上吃了虧,現在的皇帝自然不肯再犯同樣的錯誤,暗中派人找尋十皇子的下落。
那謝家是怎麼和十皇子扯上關係,又敢冒著這個風險向梁知舟開口承了這份情的。
她倒是沒有立即開口,等出了營帳往謝永寧新帶的娘子軍訓練的場地走時,問了一下樑知舟。
“十皇子後來追求過謝永寧,還救過她一命,謝家也是在還這份情吧。”梁知舟的知道的不多,主要也是對別人的事不怎麼上心,還是聽謝格義提了這麼一句。
虞念清有些意外,去幽州那次應當是十皇子和謝永寧第一次相遇,兩個人怎麼就有了這麼深的交集?
正這麼想著的時候,就來到了娘子軍訓練的場地。
這支娘子軍是謝永寧來了之後謝永寧拉練起來的。邊關女子多豪邁颯爽,本就有幾分功夫在身上,也曾在敵軍闖入時拿著刀對峙過。不過軍中從沒有女子能入伍的先例,她們便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能同男子一般上陣殺敵。
謝永寧叫她們瞧見了另一種可能,所以在招兵時,她們猶豫了一會功夫之後就直接報名了。
經過一個月的訓練,她們的隊形和招式看著也有模有樣,齊齊地看著前方帶練的女子。
謝永寧的頭髮被髮帶整齊地束起,穿著訓練的粗麻衣服,袖口的地方都用布袋綁起,舞起長、木倉時動作極為乾脆利落。她的額頭有層薄汗,兩頰透著一股極為健康的緋紅,恣意而又鮮活著,耀眼得讓人仰視。
或許幾年之後,邊關的場景就會大有不同,在原本對女子提出的條條框框的規矩上撕開一個口子,或許日後女子便不再被壓迫著 以足不出戶顯示自己地位的高貴。
虞念清站在旁邊靜靜看了一會,最後還是沒有上前打擾,同梁知舟一起離開。
他們收拾了一番,選了一個無風無雪的日子出發,前往京城。
只是在出門時,許久未見的何伯帶著一群人上門來了。
第90章 結局(上)
何伯是個體面人, 那怕是落魄了,都會將自己收拾得很是整潔。他穿著一身灰撲撲的夾襖,頭髮應當是被打理過, 一絲不苟全都梳到的耳後,用麻繩束起, 在一眾人中很是出眾。
他的身後跟著五六個人,顯然是趕路而來的,衣角帶著一些灰塵。他們都是玉涼關的民眾,世世代代被欺壓, 見到小吏都會本能地害怕,更何況何伯來之前就同他們說了, 他們這次來拜見的是什麼世子爺。
他們其實也不清楚世子爺到底是多大的官位, 只聽說是皇帝身邊有用的人, 還領兵打仗了。若不是他帶著人將玉涼關攻破, 將厲王趕走,他們這些人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日。
於是他們拼命按著起了毛邊的衣角, 想讓自己看起來能夠體面些。
“聽說世子夫人和世子爺要離開, 小人特意趕過來送別。”何伯說著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