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說完之後,他的口中不斷往外冒著鮮血,直接昏了過去。
虞念清赤紅著眼,看著鎮國公將他帶走,又跟著侍衛一起被拉回到小時候的她身邊。
小糰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出來了,卻摔到在一塊巨大的石頭面前,滿臉都是鮮血。她想了想,按照自己的性格,小時候的她應該是想出來找梁知舟吧。
她跟著一起被送回了樂平侯府,看到雙眼紅腫的錢氏將她摟在懷裡,不停地念叨著:“我的心肝兒,我的心肝。”就是喜怒不形於色的虞平生都紅了眼眶,將母女兩都抱進懷裡。
等小糰子醒來之後,她果然失去了這段記憶,聽父母說是的鎮國公府的人將她救了回來,就跟著大人一起去鎮國公府道謝。
錢氏因為女兒,狠狠出了一筆血,而端莊中帶著幾分傲氣的楊氏這才對他們一行人露出和善的笑容,將梁景明拉了出來,“小兒雖然嬌氣了些,但這會也算是做了好事。”
錢氏抱著女兒,對小糰子說:“這是哥哥,救你的哥哥。”
虞念清緩緩閉上的眼睛,就聽見小時候的自己甜甜的嗓音,“景明哥哥。”
而後便像是她記憶中,兩家人都有了往來。她跟在小時候自己後面,倒是知道了許多前世不知道的事。比方說這時候梁知舟的生母去世沒多久,鎮國公便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般執意將楊氏當做正室,並且開始對梁知舟不聞不問。
她忽然聯想到年少時候的梁知舟躺在地上時候那個極為不符年紀的眼神,如同要求死一般。
可本不應該是這樣啊,鎮國公是一等侯爵,滿門忠臣良將,極受皇帝偏寵。而他作為這一代的領頭人,生在在鐘鳴鼎食之家,早早就展現出自己才能,年幼時就能在宴會上同大儒對答如流,經歷了什麼才會一心求死?
她沉默著看著小時候的自己同梁景明親近,兩個人一起撲蝶,放風箏,游湖。
在一個春日裡,一個少年突然出現一把推倒了正在陪她玩的梁景明。
少年極瘦極黑,頭髮應該是被剃過一會才長出濃密的一層,五官突出而又清冷,一雙鳳眼蔑視著被推倒的人,帶著薄怒,“你算是個什麼東西。”
這變故太過突然,守著的嬤嬤誰都沒想到。
虞念清被嚇得直接哭了,可還是勇敢擋在梁景明面前,“不許你欺負他。”
“我欺負他?”少年眼神更為兇狠,身上的氣魄逼人。
奶嬤嬤哆哆嗦嗦上前將小姑娘抱在懷裡,小姑娘一下子沒繃住哭了出來。粉面軟乎的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我不要和壞人玩,不要。”
這一聲叫動了身邊的侍候的人,一群人擁簇著上前對著與虞念清和梁景明噓寒問暖。
年少的梁知舟就孤身站在人群之外,身形挺拔而消瘦,冷冷瞧了一會之後就毫無猶豫地轉身離開。
虞念清很希望到此為止,真的到此為止。梁知舟轉身之後,再也不要回頭,不要原諒小時候的她,不要再和她有任何的交集。
可現實卻不是這般。
在她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在她自認為和梁知舟沒有任何交集的時候,她同梁知舟偶遇了很多次。那個在京城中將自己名聲糟蹋地一片狼藉的少年,總是在眾人擁簇中,在無人知曉的時候,十分不經意地看她一眼。
可能做過最衝動的事,就是在京城郊外將自己攔下,問上一句:“你是真的要和梁景明定親嗎?”
長大些的她知道了些規矩,不再像是小時候那般胡鬧,卻依然用戒備的眼神問他:“是啊。”
“那你喜歡他嗎?”
她那時候其實不知道什麼是喜歡,覺得同梁景明青梅竹馬、媒妁之言就應該是喜歡了,便點了點頭,“喜歡啊。”
“嗯。”他沒再說話了。
虞念清覺得莫名其妙,直接提著籃子走開了,生怕他做出什麼混帳事。
可她卻看見,年少時候的梁知舟站在原地很久,白色的槐花被風颳落,掉在他的頭髮和肩膀上。他身形如同凝固一般,半晌才低頭將肩上的槐花拿了下來,難過又不解道:“可是你為什麼喜歡的是他?”
後面便是定親、成親。
成親的時候,父親已經出了事,鎮國公憐憫二房寡母定下了婚期,樂平侯府自然是滿心歡喜,對她的嫁妝並不吝嗇,送她風風光光出嫁。
如之前的夢一樣,她看見梁知舟跟在迎親的隊伍身後,慢慢送她到了鎮國公府,然後轉身離去。
她一開始夢到這種場景時,不知道前因後果,只覺得梁知舟轉身的背影孤寂又決絕。再次看到時,她眼睛生疼,卻一點兒也哭不出來,只覺得心裡有塊地方十分飽脹,飽脹到疼痛。
她沒有辦法跟著梁知舟離開,只能冷眼瞧著另一個她和梁景明過著相敬如賓的生活。
虞念清和梁景明是有幾分感情的,那怕成親之後她因為體弱一直沒有辦法圓房,梁景明依舊對她很好,陪著她吟詩作畫,陪著她偷偷出去玩,陪著她過生辰。因為父親失蹤,她倉皇無措的心安定下來,喝下一碗碗梁景明親手遞過來的藥汁。
她出嫁時,樂平侯府給了豐厚的陪嫁,錢氏更是怕她嫁入高門會被瞧不起,給了不少銀錢當嫁妝。可是這筆錢被楊氏惦記上了,找了各種各樣的藉口拿走。她也不會任由這樣無止盡的索取,可每次梁景明都會半跪在她面前,極為歉疚拉著她的手說楊氏有多麼過分。
虞念清赤紅著眼,看著鎮國公將他帶走,又跟著侍衛一起被拉回到小時候的她身邊。
小糰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出來了,卻摔到在一塊巨大的石頭面前,滿臉都是鮮血。她想了想,按照自己的性格,小時候的她應該是想出來找梁知舟吧。
她跟著一起被送回了樂平侯府,看到雙眼紅腫的錢氏將她摟在懷裡,不停地念叨著:“我的心肝兒,我的心肝。”就是喜怒不形於色的虞平生都紅了眼眶,將母女兩都抱進懷裡。
等小糰子醒來之後,她果然失去了這段記憶,聽父母說是的鎮國公府的人將她救了回來,就跟著大人一起去鎮國公府道謝。
錢氏因為女兒,狠狠出了一筆血,而端莊中帶著幾分傲氣的楊氏這才對他們一行人露出和善的笑容,將梁景明拉了出來,“小兒雖然嬌氣了些,但這會也算是做了好事。”
錢氏抱著女兒,對小糰子說:“這是哥哥,救你的哥哥。”
虞念清緩緩閉上的眼睛,就聽見小時候的自己甜甜的嗓音,“景明哥哥。”
而後便像是她記憶中,兩家人都有了往來。她跟在小時候自己後面,倒是知道了許多前世不知道的事。比方說這時候梁知舟的生母去世沒多久,鎮國公便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般執意將楊氏當做正室,並且開始對梁知舟不聞不問。
她忽然聯想到年少時候的梁知舟躺在地上時候那個極為不符年紀的眼神,如同要求死一般。
可本不應該是這樣啊,鎮國公是一等侯爵,滿門忠臣良將,極受皇帝偏寵。而他作為這一代的領頭人,生在在鐘鳴鼎食之家,早早就展現出自己才能,年幼時就能在宴會上同大儒對答如流,經歷了什麼才會一心求死?
她沉默著看著小時候的自己同梁景明親近,兩個人一起撲蝶,放風箏,游湖。
在一個春日裡,一個少年突然出現一把推倒了正在陪她玩的梁景明。
少年極瘦極黑,頭髮應該是被剃過一會才長出濃密的一層,五官突出而又清冷,一雙鳳眼蔑視著被推倒的人,帶著薄怒,“你算是個什麼東西。”
這變故太過突然,守著的嬤嬤誰都沒想到。
虞念清被嚇得直接哭了,可還是勇敢擋在梁景明面前,“不許你欺負他。”
“我欺負他?”少年眼神更為兇狠,身上的氣魄逼人。
奶嬤嬤哆哆嗦嗦上前將小姑娘抱在懷裡,小姑娘一下子沒繃住哭了出來。粉面軟乎的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我不要和壞人玩,不要。”
這一聲叫動了身邊的侍候的人,一群人擁簇著上前對著與虞念清和梁景明噓寒問暖。
年少的梁知舟就孤身站在人群之外,身形挺拔而消瘦,冷冷瞧了一會之後就毫無猶豫地轉身離開。
虞念清很希望到此為止,真的到此為止。梁知舟轉身之後,再也不要回頭,不要原諒小時候的她,不要再和她有任何的交集。
可現實卻不是這般。
在她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在她自認為和梁知舟沒有任何交集的時候,她同梁知舟偶遇了很多次。那個在京城中將自己名聲糟蹋地一片狼藉的少年,總是在眾人擁簇中,在無人知曉的時候,十分不經意地看她一眼。
可能做過最衝動的事,就是在京城郊外將自己攔下,問上一句:“你是真的要和梁景明定親嗎?”
長大些的她知道了些規矩,不再像是小時候那般胡鬧,卻依然用戒備的眼神問他:“是啊。”
“那你喜歡他嗎?”
她那時候其實不知道什麼是喜歡,覺得同梁景明青梅竹馬、媒妁之言就應該是喜歡了,便點了點頭,“喜歡啊。”
“嗯。”他沒再說話了。
虞念清覺得莫名其妙,直接提著籃子走開了,生怕他做出什麼混帳事。
可她卻看見,年少時候的梁知舟站在原地很久,白色的槐花被風颳落,掉在他的頭髮和肩膀上。他身形如同凝固一般,半晌才低頭將肩上的槐花拿了下來,難過又不解道:“可是你為什麼喜歡的是他?”
後面便是定親、成親。
成親的時候,父親已經出了事,鎮國公憐憫二房寡母定下了婚期,樂平侯府自然是滿心歡喜,對她的嫁妝並不吝嗇,送她風風光光出嫁。
如之前的夢一樣,她看見梁知舟跟在迎親的隊伍身後,慢慢送她到了鎮國公府,然後轉身離去。
她一開始夢到這種場景時,不知道前因後果,只覺得梁知舟轉身的背影孤寂又決絕。再次看到時,她眼睛生疼,卻一點兒也哭不出來,只覺得心裡有塊地方十分飽脹,飽脹到疼痛。
她沒有辦法跟著梁知舟離開,只能冷眼瞧著另一個她和梁景明過著相敬如賓的生活。
虞念清和梁景明是有幾分感情的,那怕成親之後她因為體弱一直沒有辦法圓房,梁景明依舊對她很好,陪著她吟詩作畫,陪著她偷偷出去玩,陪著她過生辰。因為父親失蹤,她倉皇無措的心安定下來,喝下一碗碗梁景明親手遞過來的藥汁。
她出嫁時,樂平侯府給了豐厚的陪嫁,錢氏更是怕她嫁入高門會被瞧不起,給了不少銀錢當嫁妝。可是這筆錢被楊氏惦記上了,找了各種各樣的藉口拿走。她也不會任由這樣無止盡的索取,可每次梁景明都會半跪在她面前,極為歉疚拉著她的手說楊氏有多麼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