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虞念清心裡不是滋味,私下裡和梁知舟討論過這件事情,梁知舟同她說了些天水城的情況。

  天水城上任知府方志若是個窮苦人家出身的進士,一路苦讀上了金鑾殿,又因為沒什麼背景被分配到天水城這裡。方志若確實有幾分才華,摸打滾打走到了知府的位置上,可因多年的官場生活移了心性,拼命往自己懷裡攬錢。

  幽州地處京城外圍一帶,多少還有些油水可以撈,而天水城苦寒偏遠一帶,只能從百姓身上瘋狂壓榨油水。而他被抄家問斬,正是因為當初修建官道,抓人去服役,虐待致死兩餘人。

  天水城攏共才多少人。

  虞念清忍不住心驚,“就這樣沒有一點王法嗎?”

  “山高路遠,他們便是王法。”梁知舟說到這裡,便有幾分唏噓,“厲王的檄文也並不是全都是假話,皇上這些年沉迷於求仙問道,逐漸失去了對朝廷的掌控。

  底下的人上行下效,欺瞞成風,山高水遠的地方世家勢力逐漸崛起,有成為一方之霸的趨勢,長久以往都會生出禍事。也不止是天水城,還有其他很多地方。對於這些地方的百姓而言,能夠活下去,能吃上一口飯便已經是極為幸運的事。

  這次就算不是厲王,也會有其他人。”

  “沉疴舊瘡,非要經歷血的代價才能治癒。”

  虞念清在家中時,聽父親說過一些官場的事,知道那些明爭暗鬥。有時候原本是兩位引為知己的人,會因為所代表的利益不同就能夠瞬間反目成仇,在背地裡設計讓人貶官問斬。但那時她只是單純以為,這只是單純黨派之間的鬥爭,想要上位,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利。

  卻沒想過,上層混亂的爭鬥中,最先被剝削的是百姓。

  在逃亡途中,她見過很多逃難的人,有賣兒賣女易子而食的,也有做些皮肉生意只求一頓溫飽的,更多的則是將褲腰帶紮緊那怕只是吃野菜也只敢吃一頓的……

  掙扎在死亡線上,有些東西遠遠沒有那麼講究。

  “這世道……”她低下頭,有些嘆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好。”

  “總會好的,至少還有像岳父這般的人,那怕被壓迫被陷害,也始終沒有放棄濟世安民。”

  “那你呢,你想做的是什麼?”虞念清有些好奇地問。

  一向能言善道的梁知舟倒是難得沉默下來。

  他們就站在正廳門前的蕪廊下,抬頭遠望便是一方極為廣闊的天地,近看能看見院子一顆特別高大卻光禿禿的樹枝。樹枝零星掛著幾片枯葉,被風一吹就能打個轉飄落下來,頗有些寂寥的意味。

  梁知舟就站在風口上,冷風將衣擺吹起又落下,只是身姿依舊挺拔。

  “我嘗試去做一些能改變的事,最後結果也算不上很好,才明白有時候個人的力量十分渺小,那怕是坐在那個位置上也有諸多不易。”

  他看著遠方,下頜緊繃十分冷淡,如同俯視人間掙扎種種卻不為所動的神靈,“我可能沒有岳父那樣的志向,求的不過是身邊人的安穩罷了。”

  國庫里沒銀子,百姓手裡也沒銀子,銀子和資源都被世家瓜分。上輩子是七皇子坐上了那個位置,但接手的完全就是一個爛攤子。他們君臣相互猜忌又防備,臨末了,那個外界傳聞中的鐵血暴君找他喝酒,許是感覺到大限將至,他舉著酒杯悵然又釋懷道:“朕,真的不甘心,倘若……倘若再給我十年的時間……”他最後累死在案牘之前,也是堪堪將朝廷營收抹平。

  朝廷剛喘口氣,又恰逢天災,世家囤積資源坐穩釣魚台。當時賑災的有個年輕的官員,見過了無數人餓死在自己面前,去遊說世家降低糧價時,意外瞧見世家公子身邊的小廝養了一隻狗。當時狗的身邊擺著四個用銀盆做的碗,碗裡擺滿了食物,甚至還有專門的人投餵新鮮的瓜果。那名年輕的官員這輩子都沒見過那樣水靈的瓜果,從門口出去時,一時沒想開直接撞死在世家門口的石獅子上。

  想到這裡,他的神情越發冷淡,“開始罷了,總會有些不同。”

  她那時其實不明白梁知舟的話,因為男人又突然岔開話題說了一些別的,後來她要忙著給京城送年禮,還要將棉衣布坊撐起來,就越發沒有時間細想。

  棉衣布坊攏共就千把人,在召過一次人之後,隔天就有人來問能不能家裡出人來替換。替換的理由都是五花八門的,有些是說孩子做不了重活,有些是說自己妻子粗手粗腳怕把布料弄壞了,還有的直接說老人年紀大了做幾個工錢不夠生活……

  他們畏畏縮縮,不過要求替換的時候倒是挺理直氣壯,一幅為了主家考慮的態度。

  她有些作嘔,沒有同意,而是用了一開始選進來的那批人。可漸漸工人中間有不吃不喝將四個饅頭省回去的,還有帶了一節竹筒將湯都灌裝進去等著帶回去的,有一兩個小姑娘因為長期挨餓,直接暈倒了。她便讓澤生頒布了一項新的規定,每日至多能帶回去兩個饅頭,若是有人偷偷摸摸將自己口糧全都省下來,就都驅趕出去。

  在第一場雪花落下時,京城那邊快馬加鞭送過來一個消息。

  皇上駕崩了。

  梁知舟和她說這個消息的時候,她正在算帳,看看製衣坊還需要多少的銀子。聽到之後,手上一抖,帳本上便出現了很粗的一道墨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