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
如果人生能有重新選擇的機會,當真不好說是外放做官當個地方父母官好,還是如今好。
到了宮門口,幾人從車上下來。
白妔去翰林院報導準備參加選考,蘇虞蘇婉吳嘉悅三人準備跟吳思圓一起上早朝。
屬於她們的朝服還在趕製,今日穿的依舊是一身便服。
瞧見三人跟在吳思圓身後,宮門口眾人目露驚詫。
原來昨夜不是做夢,吳思圓當真是長皇子的人!
藏得夠深啊。
鼓樓鐘響,早朝開始。
今日朝堂上的氣氛略顯沉重,沒人不知昨夜之事,無人敢提昨夜之事。
吳思圓出列,先是主持流程,將一甲前三引入朝堂,由長皇子司牧開口,准她們入職翰林院。
此事之後,朝上又有些沉默。
眾人在猜司牧的心思,猜他有沒有想坐那把椅子的意思,到時候她們到底是支持呢還是中立。
那小太女又該如何?
司牧坐在門內,輕聲開口,“昨夜雨大,皇姐不小心吹了風,如今臥床難起。本宮想讓她移居沁鳳宮安心靜養,無事便不要去打擾,你們覺得如何?”
說是休養,其實是囚禁。
就跟他當初一樣,病重之後被送到了冬暖夏涼的沁鳳宮。
那當真是個很好的宮殿,可惜離勤政殿跟御書房極遠,是個遠離朝堂的寢殿,是個被迫靜心的地方,是個變相的囚籠。
皇上移居那裡,便是從最接近政治中心的養心殿,移到遠離朝政的沁鳳宮,以後除非死後,不然極有可能要一直住在那邊了。
朝臣們彼此對視,站在這裡的每一個人,誰不是七竅玲瓏心,誰不是通人性的老狐狸,怎麼會聽不出長皇子此舉背後的目的。
可依舊沒有一人敢站出來說話。既無人支持,也無人反對。
太和殿外的廣場上沉默瞬息後,吳思圓抬腳,橫跨一步出列,帶頭行禮,“皇上身體虛弱,現在最需要的便是靜養,所以長皇子此舉,臣同意。”
由她起頭,隨後馬大人出列,“臣也同意。”
“臣附議。”
最後竟是有將近三分二的大臣答應此事,剩餘的三分之一都是沉默不語,既不反對也不表態。
畢竟長皇子只是把一個病重的皇上送去靜養,又不是要奪位,且聽他這意思,只說了皇上並未提及太女,說堂局勢不變,還是跟先前一樣,那她們沒必要反對。
司牧見大部分人都同意,便跟欽天監道:“那就挑個日子,請皇姐過去。”
熊監正頷首,“是。”
“哦對了,”司牧像是才想起什麼,手指點著額角,緩聲道:“皇姐如今病重,至於大選一事……”
他拉長尾音故意停頓下來,底下的朝臣們瞬間豎起耳朵,聽得格外認真。
廢話,大選關乎她們自身,怎麼可能不在意。
原本她們還想著,皇上完了,那大選怎麼辦?繼續還是不繼續呢。
要是長皇子心狠手辣,直接將大選繼續下去,將她們的兒子都扣在宮中守活寡以此要挾她們,那可如何是好?
這不妥妥賠了兒子又折兵。
且她們送進宮的兒子定然是家族中最優秀的那個,也不是些歪瓜裂。光是培養他們就花費多少心血跟感情,如今光是想著他們花一般的年紀往後幾十年要枯死在宮中,她們就心疼難受。
這其中既摻雜著為人母的血脈親情,又摻雜著將來家族的利益榮辱。
如今聽司牧提起這事,底下大臣瞬間跟驢一樣,全將耳朵支棱起來。
司牧輕笑,“那便暫時先擱下吧,等皇姐身體好了以後再說。”
沒有再說這回事了,大臣們表示,趕緊挑個時間把皇上送進沁鳳宮,讓她好好“靜養”不要再瞎折騰。
畢竟昨夜一事後,明白人誰看不出來,這朝堂已經跟皇上無關了。
說完大選,司牧還提了一句昨晚的事情。
“不過是安國公御下不嚴,這才鬧出的荒唐事兒,”司牧嘆息道:“國公年邁,雖有情可原但到底驚嚇到本宮,所以剝奪國公封號,著昨夜參與此事之人閉門反思。”
“趙錦莉與這事無關,且當初又有街頭救人之功,便特許她參加武試,算是本宮對趙氏一族的特許。”
司牧保全了趙家的清譽,保全了趙氏一族的鐵骨錚錚跟清清白白的聲譽。
底下朝臣全部齊聲道:“殿下聖明。”
到這兒,昨夜的事情才算徹底結束。
雖說沒了大選,但文考之後,緊接著迎來的便是武試了。
武試在四月十五開始,考試科目分文武兩項,武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文是兵法,最終成績是武占七分文占三分,綜合排名最高者,為武狀元。
跟文試耗時小半年相比,武試只有三個月,從地方到京城,所有入選參與人員,共三個月時間。
司牧想了想,武試跟文試比起來,到底是不受重視,百姓的關注度也不是很高。
既然如此,以後不如一年舉辦一次,調動年輕人參與的積極性。
不過這只是他最初的想法,回頭還要找吳思圓跟老太傅聊聊。
轉眼五月底,武試結果還沒出來,選考結果出來了。
到了宮門口,幾人從車上下來。
白妔去翰林院報導準備參加選考,蘇虞蘇婉吳嘉悅三人準備跟吳思圓一起上早朝。
屬於她們的朝服還在趕製,今日穿的依舊是一身便服。
瞧見三人跟在吳思圓身後,宮門口眾人目露驚詫。
原來昨夜不是做夢,吳思圓當真是長皇子的人!
藏得夠深啊。
鼓樓鐘響,早朝開始。
今日朝堂上的氣氛略顯沉重,沒人不知昨夜之事,無人敢提昨夜之事。
吳思圓出列,先是主持流程,將一甲前三引入朝堂,由長皇子司牧開口,准她們入職翰林院。
此事之後,朝上又有些沉默。
眾人在猜司牧的心思,猜他有沒有想坐那把椅子的意思,到時候她們到底是支持呢還是中立。
那小太女又該如何?
司牧坐在門內,輕聲開口,“昨夜雨大,皇姐不小心吹了風,如今臥床難起。本宮想讓她移居沁鳳宮安心靜養,無事便不要去打擾,你們覺得如何?”
說是休養,其實是囚禁。
就跟他當初一樣,病重之後被送到了冬暖夏涼的沁鳳宮。
那當真是個很好的宮殿,可惜離勤政殿跟御書房極遠,是個遠離朝堂的寢殿,是個被迫靜心的地方,是個變相的囚籠。
皇上移居那裡,便是從最接近政治中心的養心殿,移到遠離朝政的沁鳳宮,以後除非死後,不然極有可能要一直住在那邊了。
朝臣們彼此對視,站在這裡的每一個人,誰不是七竅玲瓏心,誰不是通人性的老狐狸,怎麼會聽不出長皇子此舉背後的目的。
可依舊沒有一人敢站出來說話。既無人支持,也無人反對。
太和殿外的廣場上沉默瞬息後,吳思圓抬腳,橫跨一步出列,帶頭行禮,“皇上身體虛弱,現在最需要的便是靜養,所以長皇子此舉,臣同意。”
由她起頭,隨後馬大人出列,“臣也同意。”
“臣附議。”
最後竟是有將近三分二的大臣答應此事,剩餘的三分之一都是沉默不語,既不反對也不表態。
畢竟長皇子只是把一個病重的皇上送去靜養,又不是要奪位,且聽他這意思,只說了皇上並未提及太女,說堂局勢不變,還是跟先前一樣,那她們沒必要反對。
司牧見大部分人都同意,便跟欽天監道:“那就挑個日子,請皇姐過去。”
熊監正頷首,“是。”
“哦對了,”司牧像是才想起什麼,手指點著額角,緩聲道:“皇姐如今病重,至於大選一事……”
他拉長尾音故意停頓下來,底下的朝臣們瞬間豎起耳朵,聽得格外認真。
廢話,大選關乎她們自身,怎麼可能不在意。
原本她們還想著,皇上完了,那大選怎麼辦?繼續還是不繼續呢。
要是長皇子心狠手辣,直接將大選繼續下去,將她們的兒子都扣在宮中守活寡以此要挾她們,那可如何是好?
這不妥妥賠了兒子又折兵。
且她們送進宮的兒子定然是家族中最優秀的那個,也不是些歪瓜裂。光是培養他們就花費多少心血跟感情,如今光是想著他們花一般的年紀往後幾十年要枯死在宮中,她們就心疼難受。
這其中既摻雜著為人母的血脈親情,又摻雜著將來家族的利益榮辱。
如今聽司牧提起這事,底下大臣瞬間跟驢一樣,全將耳朵支棱起來。
司牧輕笑,“那便暫時先擱下吧,等皇姐身體好了以後再說。”
沒有再說這回事了,大臣們表示,趕緊挑個時間把皇上送進沁鳳宮,讓她好好“靜養”不要再瞎折騰。
畢竟昨夜一事後,明白人誰看不出來,這朝堂已經跟皇上無關了。
說完大選,司牧還提了一句昨晚的事情。
“不過是安國公御下不嚴,這才鬧出的荒唐事兒,”司牧嘆息道:“國公年邁,雖有情可原但到底驚嚇到本宮,所以剝奪國公封號,著昨夜參與此事之人閉門反思。”
“趙錦莉與這事無關,且當初又有街頭救人之功,便特許她參加武試,算是本宮對趙氏一族的特許。”
司牧保全了趙家的清譽,保全了趙氏一族的鐵骨錚錚跟清清白白的聲譽。
底下朝臣全部齊聲道:“殿下聖明。”
到這兒,昨夜的事情才算徹底結束。
雖說沒了大選,但文考之後,緊接著迎來的便是武試了。
武試在四月十五開始,考試科目分文武兩項,武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文是兵法,最終成績是武占七分文占三分,綜合排名最高者,為武狀元。
跟文試耗時小半年相比,武試只有三個月,從地方到京城,所有入選參與人員,共三個月時間。
司牧想了想,武試跟文試比起來,到底是不受重視,百姓的關注度也不是很高。
既然如此,以後不如一年舉辦一次,調動年輕人參與的積極性。
不過這只是他最初的想法,回頭還要找吳思圓跟老太傅聊聊。
轉眼五月底,武試結果還沒出來,選考結果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