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海生正在和黃振義說著什麼,二人旁邊躺著一具身形不大的屍體。

  這是施救現場,死的是個孩子!

  謝箐心裡一沉,快步跑下樓梯,從人群中間鑽了進去。

  “警察辦案!”一個警察攔住了謝箐。

  謝箐道:“我是見習法醫,曹法醫是我師父。”

  黃振義吩咐道:“讓她進來吧。”

  謝箐邊走邊觀察四周,沒有痕檢人員,只有看熱鬧的群眾,確實是救援現場。

  這種案子也需要市局刑警大隊出面嗎,還是有什麼她不知道的?

  “師父,我來了。”謝箐從包里取出紙筆,準備記錄。

  曹海生扶著腰蹲下去,從勘察箱裡取出一隻小手電,翻開死者的眼皮,“顏面腫脹、發紺,眼結膜、黏膜、漿膜有瘀點性出血……”

  孩子大約七八歲,手臂上有雞皮樣皮膚,表皮發白,屍斑淺淡,嘴唇邊緣有明顯的挫傷,頭頂有輕微骨擦感——都是生前傷。

  因為搶救過,口鼻沒有蕈形泡沫,胸部有局部凹陷,肋骨有骨折。

  曹海生初步判斷,其死亡時間不超過三個小時——施救前已經死亡。

  頭部的傷為鈍器所為,但溺死的可能性更大。

  謝箐收好筆本,帶上手套,幫曹海生把屍體放進屍袋裡。

  “琦琦呀,琦琦呀,奶奶對不起你,對不起呀!”一個老太太尖聲大哭起來,一把推開身邊的老頭,朝江邊沖了過去,“你等著奶奶,奶奶這就去找你!”

  “媽,媽,你這是幹什麼,嗚嗚……”中年男子死死抱住老太太的腰,“不怪你,不怪你呀!”

  “嗚嗚嗚……”

  四五個人放聲大哭。

  謝箐心裡難受,不敢再看,努力把注意力放在黃振義和曹海生的對話上。

  黃振義對曹海生說道:“死者叫黃琦,今年八歲,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頑皮淘氣,經常在小區里惹是生非。黃家晚飯比較早,黃奶奶做了蝦仁炒蛋、糖醋排骨和涼拌土豆絲,不到五點就吃完了。黃奶奶一般會帶著孩子在小區玩一會兒,天擦黑再上樓,大約六點,黃奶奶發現黃琦不見了。”

  曹海生點點頭,“行,我們先去殯儀館,有情況再及時溝通。”

  黎可周末回家了,李驥在。

  他幫謝箐把屍體放到殯儀館的車上,小聲道:“這是大案子,已經第三起了。”

  謝箐問:“作案手法一致,都是孩子?”

  李驥道:“不都是孩子,但捂嘴、打暈、扔江里這套動作是一模一樣的。”

  “難怪你們來了。”謝箐自語一句,隨著曹海生上了車,“回見。”

  李驥揮揮手,“回見。”

  ……

  解剖室。

  謝箐脫下死者的衣裳,交給曹海生檢查。

  她則剃掉死者頭髮,並重新檢查了一下傷口:“條狀挫裂傷,創腔內有灰砂,應該是磚塊棱邊擊打所致,按壓有輕微骨擦感,不致命。”

  曹海生在衣物上沒有任何發現,讓謝箐把屍體翻過來,準備解剖。

  謝箐照做了。

  曹海生拿起解剖刀,剛一彎腰,便痛苦地站了起來——他有嚴重的腰肌勞損,又犯病了。

  謝箐道:“師父,我來吧,您監督。”

  曹海生遲疑片刻,到底放下了刀子,“行,你來。”

  謝箐手執解剖刀,從頸下劃到恥骨聯合上方,刀快手穩。

  打開胸腹腔,肺部體積膨大,肺內有大量泡沫狀液體,其他臟器有瘀血……

  謝箐劃開胃部,取出兩勺胃內容物。

  胃內容物比較充盈,蝦仁、肉、蛋形態比較清晰。

  十二指腸有少量消化物。

  她直起身子,放下解剖刀,“結合屍溫、屍僵等屍體徵象,死者出去沒多久就遭遇不測了,時間在飯後一個小時內,五點到六點之間。除頭部和口唇的傷外,無其他損傷,這說明兇手下手毫無遲疑,且力量遠在死者之上,初步推斷是成年人。”

  “非常好。”曹海生做好記錄,“縫合吧,我去給黃大隊打個電話。”

  謝箐操刀解剖是第一次,但縫合已經是第三次,他非常放心。

  第6章 猜測

  將近凌晨,師徒二人回到了警察局。

  曹海生腰疼回宿舍休息,謝箐洗了澡換過衣裳,睡意全無,便去了趟二大隊。

  二大隊是重案大隊,成員們夜不歸宿是常態。

  謝箐進去時,李驥正孤零零地坐在一塊大黑板前發呆。

  聽見腳步聲,他回頭看了一眼,“小謝啊,你也睡不著嗎?”

  謝箐拉了把椅子,“查到什麼了嗎?”

  李驥搖搖頭,“目前還沒找到有價值的線索。

  謝箐“哦”了一聲,認真把黑板上的匯總內容看了一遍。

  總共三樁案子。

  第一樁,死者谷德成,男性,65歲,家在青江南岸福興小區3棟。

  94年3月12日傍晚,其在青江公園遛彎時失蹤,13日下午,屍體從青江入海處打撈上來。

  屍檢結果:溺亡,頭部有磚石傷,手腳有捆綁痕跡,後背、雙腳有拖擦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