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他笑得更甜了。

  姜宛卿就帶著這麼一個糖罐子來到了嶺南。

  早在很久以前, 姜宛卿就向宋延打聽過周小婉老家的事情。周小婉提到嶺南的次數不多,宋延只知道周小婉的老家在林城。

  可能是當年的災荒流失了不少人口,也可能是歲月輪轉,城中又換了一代人, 姜宛卿在林城打聽了一圈,都沒有人聽說過周小婉。

  未未安慰她:“姐姐別急, 咱們可以留下來慢慢問,慢慢找。”

  姜宛卿其實不急,找不到也沒什麼妨礙。與其說她是尋親,不如說她是想來尋找周小婉曾經生活過的痕跡。

  林城很小,統共只有一條街, 名叫楓林街。全城人要買什麼東西都會往這條街上來, 每個月還會有集市。

  沿著楓林街一直往下走, 就到了海邊。

  那時正值天晴, 海天一色, 雲和浪花皆白,海風拂面,浩蕩勁烈, 仿佛能將人身上所有的煩惱悉數吹走。

  這是姜宛卿第一次看見在大海。

  她在楓林街留了下來, 開了一間香湯鋪子, 專做各色香湯甜羹。

  其中的招牌便是陳皮紅豆湯。

  林城的人不少,所以鋪子的生意一直是半好不壞,有時候半天都開不了張,這時候姜宛卿便和未未去海邊打漁。

  未未來林城後很快學會了划船,並且藝高人大膽,學會半個月就敢跟著老船夫們去遠海打漁。

  遠海出去一趟,十天半個月都是短的,姜宛卿簡直被他嚇死,待他回來狠狠訓了他一頓,並把他的糖全收了起來。

  可是一轉眼,就看見未未拋了顆糖進嘴裡,被她抓了個正著。

  “哪兒來?!”

  “買的啊。”未未誠實地答。

  姜宛卿:“……”

  她好像總是會忘記未未已經長大了,總以為他是在荒園裡那個圍著碗櫥偷糖吃的小少年。

  其實他現在何止是可以買到糖,只要他願意,他完全可以買一條船出海。

  姜宛卿默默地把藏起來的偷重新放回抽屜里,並數了數自己的家當。

  她在姚城狠狠發了一筆橫財,回宮之後巴結的人更是無數,出宮前她故計重施變賣了那些珍玩首飾,現如今表面上看起來是個小店店主,實際上是個妥妥的富婆。

  她拿出了一筆錢,準備給未未買船。

  但這先不能告訴未未,她買了幾壇好酒,同著未未去拜見一位經驗豐富的船老大,讓未未先跟著船老大練兩年,待學成出師,再告訴他不遲。

  她像個不放心孩子的老母親,千拜託,萬拜託,完全沒有注意到,乖乖站在她身後的未未向船老大使了個眼色,那意思是“都答應都答應”。

  這位正是之前帶未未出海的人,早就恨不能把未未綁上自己的船,是未未一直沒答應,原因是——“我姐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

  待姜宛卿把拜師禮放下離開,船老大問未未:“現在放心你姐了,肯跟我走了?”

  “以前有個人跟我說過,要我一直跟在姐姐身邊,但如果姐姐想讓我離開,我不能多留。”

  未未蹲在船舷上,浪拍著船,他的人便像是和船融為了一體,穩得像是雙腳在船舷上扎了根,船老大知道自己撿到了寶,喜不自勝,順口問,“誰啊?”

  未未想了想:“我前姐夫。”

  前姐夫後面還有一句——“卿卿啊,她想要自由,但又怕孤單,你先陪著她,如果有一天,當她真正可以一個人的時候,她會讓你走的。”

  未未晚上回到家,還沒進門,就聞見了熟悉的甜香。

  麥芽糖剛剛出鍋,姜宛卿給未未絞了一筷子,“嘗嘗。”

  這糖她已經很久沒有做過了。

  未未接過來,含了一口,腦袋慢慢地低下來,抵在姜宛卿肩上,“姐姐,我可以不走。”

  姜宛卿輕輕撫了撫他的頭髮,她沒有親弟弟,未未就是她的親弟弟。

  她很理解未未現在的心情。

  想要遠航,又有牽掛。

  但若要留下,必然遺憾。

  “說什麼傻話?”姜宛卿道,“在這個世上,沒有誰能永遠陪著誰,人生短暫,一定要用來做想做的事。”

  未未無限留戀:“可是海上吃不到麥芽糖了……”

  “……”

  姜宛卿在他腦袋上敲了一記爆栗子。

  未未走後,姜宛卿就是一個人了。

  一個人開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海邊。

  從前無論是在宮中還是姜家,她都被身份拘得太厲害,總是想丟下一切遠走高飛,尋回自由。

  現在她想她找到了,這是真正的自由,也是真正的孤單,和這世間沒有任何羈絆,像飛鳥一樣,輕輕點一下翅膀就可以離開。

  自由一定是孤獨的,沒有人又熱鬧又自由。

  她才來不久,就有鄰居大媽想要為她說親,她只說自己是寡婦,要為丈夫守孝,大媽這些作罷。

  而今住了兩年,大媽覺得她這孝應該守得差不多了,又來上門。

  姜宛卿告訴大媽:“我要為先夫守節。”

  就在大媽肅然起敬之時,縣衙方向傳來了鼓聲。

  林城小,民風又淳樸,所以縣衙里的鳴宮冤鼓一年到頭也難得響一次,姜宛卿這還是頭一回聽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