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我打算將她送到驪山離宮去,那裡人少,正適合靜養。對她依然供奉如法。也讓她有個好的晚景。宗室那兒也算是有了交代。”
元茂抱著阿驥在她身邊坐下。
白悅悅嗯了一聲,點點頭,“這樣也好。”
“過三日,太后就要啟程了,要不要去看看她?”
白悅悅面色有些古怪,她忍不住抬頭,往元茂臉上看。元茂被她看得不自在。將懷裡的阿驥抱得更緊了些。
“我去見她做什麼。明知道她一張嘴裡說不出半句好話來。去了難道聽她怎麼罵我嗎?”
白悅悅說完,學著太后的神情,“你就知道男人,不知道幫我!”
“我們家真是白養你了!”
還別說,她怒目間,還真的有那麼點兒太后的影子。
白悅悅見元茂那愣住的樣子,“所以你說我去做什麼。我脾氣不好,可沒你那麼還要臉面。萬一我氣不過,真的有什麼事,那也不好收場。”
要真的出事了,一定不是她吃虧。只不過收場就比較難,當然收拾殘局的活兒還是元茂來做。
“走了就走了。”
白悅悅皺眉,“你要我在後面燒幾個爆竹,敲鑼打鼓歡送還差不多。至於別的,就算了。”
元茂聽後也不說什麼,他抱著懷裡的阿驥。阿驥從出生之後就沒有見過太后,聽父母說起,半點反應也沒有,去抓宮人收拾起來的畫卷,又重新鋪開,看上面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那就別去了。其實就算去了,也沒什麼好看的。”
“這一段日子外面恐怕亂的很,咱們一家自己在宮裡好好的過,也不錯。”
宮外的確是腥風血雨。元茂處置了江陽王和渤海王,看在是宗室的面上,令兩人自盡。家眷沒入掖庭為婢。另外江陽王的那兩個親兄弟也遭了殃。他們沒有出兵助江陽王,但是卻也沒有任何的反對。
這樣一來,即使沒有造反,在朝廷看來也是從犯了。
那兩個兄弟當即就被卸職,令其返回洛陽聽候發落。江陽王和渤海王的事牽連甚廣,一時間血雨腥風。
符桃兒蓬頭垢面的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著前面幾個同樣滿臉呆滯的孩童。
渤海王被賜自盡,渤海王妃因為也牽涉在其中,也一塊賜死了。天子對渤海王的那些子女們沒有斬盡殺絕。騰出一個府邸出來,讓那些孩子全都住進去,然後讓她去照料。
符桃兒的全家早已經被渤海王給殺完了,只剩下她一個人。她之後就被丟到別院裡,任憑她自生自滅。
然而她一心求生,哪怕到了渤海王夫婦都已經喪命了,她也還活著。
王府里的其他妾室女眷全都已經被沒入掖庭,她因為形貌實在太過枯萎,再加上渤海王的子女們太過年幼,必須有人照料,所以將她留了下來。
符桃兒抬眼看面前畏畏縮縮的小孩子們。
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不在裡頭,她的那個孩子生下來就被抱走了。看都沒看一眼,連男女都不知道。但她也沒想過那個孩子,她自己都還掙扎求生,哪裡還顧得上那個不知能不能長大的孩子。
活著也好,夭折也罷,她都顧不上了。
這裡的府邸並不寬敞,即使天子發善心,放過年幼的子女。但也不會錦衣玉食的供著他們。府邸內出了必要的東西之外,其餘的根本不會有。而且那些食物和衣物,也會被外面的看守生生給昧下一大半。落到他們手裡的,少的可憐。
符桃兒坐在那兒,和這群孩子對視。兩邊都是一樣的落魄。
符桃兒想起了自己的兩個兄長,想起了宮廷。還有家鄉里那個相士對她的那些話。她痴痴笑笑。
渤海王的那些孩子們很恐懼的看她,符桃兒受盡折磨,美貌在折磨里早就已經折損殆盡了,乾瘦的如同一副披著人皮的骷髏,格外可怖。
符桃兒痴痴笑著,和面前的這些孩子面面相覷。
太后的車駕於三日後啟程,當然元茂對外的理由是太后身體欠安,前往驪山離宮休養。
誰都知道太后這一去,下半輩子就全都在驪山了。
太后出行也沒有用到太后應該用的儀仗,幾百人護送太后前往驪山。
太后離開宮城之後,宮中又恢復到往日的平靜。平靜到已經看不出當初二王造反的痕跡。
九月初九,重陽節。
在這日的習俗,要身配秋菊,並且帶著全家老小登高。
宮中和民間不一樣,但也是拿秋菊妝點起來。宮人們髮髻戴上菊花,聘聘婷婷,在宮道上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元茂在這個日子裡也沒有忘記遠在驪山的太后,令人送了好些東西過去,以示慰問。
太后人在驪山,不過她的動靜元茂在洛陽也全都知道。元茂知道太后在驪山離宮裡鬱鬱寡歡,所以他特意令人送去了一隻七彩鸚鵡,給太后解悶。
至於太后想不想要,領不領情,那不是元茂關心的。只要他把姿態已經展現了出來,就算太后不要,那也半點關係都沒有。
阿驥腿腳飛快,一路從宮道上跑下來。後面跟著羅氏和中官們。
羅氏從來不限制阿驥跑,只要有人看著,想玩什麼就隨便他去。這孩子稍微再大點,就要學著騎馬了,那裡真的能什麼都不叫干。
元茂抱著阿驥在她身邊坐下。
白悅悅嗯了一聲,點點頭,“這樣也好。”
“過三日,太后就要啟程了,要不要去看看她?”
白悅悅面色有些古怪,她忍不住抬頭,往元茂臉上看。元茂被她看得不自在。將懷裡的阿驥抱得更緊了些。
“我去見她做什麼。明知道她一張嘴裡說不出半句好話來。去了難道聽她怎麼罵我嗎?”
白悅悅說完,學著太后的神情,“你就知道男人,不知道幫我!”
“我們家真是白養你了!”
還別說,她怒目間,還真的有那麼點兒太后的影子。
白悅悅見元茂那愣住的樣子,“所以你說我去做什麼。我脾氣不好,可沒你那麼還要臉面。萬一我氣不過,真的有什麼事,那也不好收場。”
要真的出事了,一定不是她吃虧。只不過收場就比較難,當然收拾殘局的活兒還是元茂來做。
“走了就走了。”
白悅悅皺眉,“你要我在後面燒幾個爆竹,敲鑼打鼓歡送還差不多。至於別的,就算了。”
元茂聽後也不說什麼,他抱著懷裡的阿驥。阿驥從出生之後就沒有見過太后,聽父母說起,半點反應也沒有,去抓宮人收拾起來的畫卷,又重新鋪開,看上面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那就別去了。其實就算去了,也沒什麼好看的。”
“這一段日子外面恐怕亂的很,咱們一家自己在宮裡好好的過,也不錯。”
宮外的確是腥風血雨。元茂處置了江陽王和渤海王,看在是宗室的面上,令兩人自盡。家眷沒入掖庭為婢。另外江陽王的那兩個親兄弟也遭了殃。他們沒有出兵助江陽王,但是卻也沒有任何的反對。
這樣一來,即使沒有造反,在朝廷看來也是從犯了。
那兩個兄弟當即就被卸職,令其返回洛陽聽候發落。江陽王和渤海王的事牽連甚廣,一時間血雨腥風。
符桃兒蓬頭垢面的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著前面幾個同樣滿臉呆滯的孩童。
渤海王被賜自盡,渤海王妃因為也牽涉在其中,也一塊賜死了。天子對渤海王的那些子女們沒有斬盡殺絕。騰出一個府邸出來,讓那些孩子全都住進去,然後讓她去照料。
符桃兒的全家早已經被渤海王給殺完了,只剩下她一個人。她之後就被丟到別院裡,任憑她自生自滅。
然而她一心求生,哪怕到了渤海王夫婦都已經喪命了,她也還活著。
王府里的其他妾室女眷全都已經被沒入掖庭,她因為形貌實在太過枯萎,再加上渤海王的子女們太過年幼,必須有人照料,所以將她留了下來。
符桃兒抬眼看面前畏畏縮縮的小孩子們。
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不在裡頭,她的那個孩子生下來就被抱走了。看都沒看一眼,連男女都不知道。但她也沒想過那個孩子,她自己都還掙扎求生,哪裡還顧得上那個不知能不能長大的孩子。
活著也好,夭折也罷,她都顧不上了。
這裡的府邸並不寬敞,即使天子發善心,放過年幼的子女。但也不會錦衣玉食的供著他們。府邸內出了必要的東西之外,其餘的根本不會有。而且那些食物和衣物,也會被外面的看守生生給昧下一大半。落到他們手裡的,少的可憐。
符桃兒坐在那兒,和這群孩子對視。兩邊都是一樣的落魄。
符桃兒想起了自己的兩個兄長,想起了宮廷。還有家鄉里那個相士對她的那些話。她痴痴笑笑。
渤海王的那些孩子們很恐懼的看她,符桃兒受盡折磨,美貌在折磨里早就已經折損殆盡了,乾瘦的如同一副披著人皮的骷髏,格外可怖。
符桃兒痴痴笑著,和面前的這些孩子面面相覷。
太后的車駕於三日後啟程,當然元茂對外的理由是太后身體欠安,前往驪山離宮休養。
誰都知道太后這一去,下半輩子就全都在驪山了。
太后出行也沒有用到太后應該用的儀仗,幾百人護送太后前往驪山。
太后離開宮城之後,宮中又恢復到往日的平靜。平靜到已經看不出當初二王造反的痕跡。
九月初九,重陽節。
在這日的習俗,要身配秋菊,並且帶著全家老小登高。
宮中和民間不一樣,但也是拿秋菊妝點起來。宮人們髮髻戴上菊花,聘聘婷婷,在宮道上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元茂在這個日子裡也沒有忘記遠在驪山的太后,令人送了好些東西過去,以示慰問。
太后人在驪山,不過她的動靜元茂在洛陽也全都知道。元茂知道太后在驪山離宮裡鬱鬱寡歡,所以他特意令人送去了一隻七彩鸚鵡,給太后解悶。
至於太后想不想要,領不領情,那不是元茂關心的。只要他把姿態已經展現了出來,就算太后不要,那也半點關係都沒有。
阿驥腿腳飛快,一路從宮道上跑下來。後面跟著羅氏和中官們。
羅氏從來不限制阿驥跑,只要有人看著,想玩什麼就隨便他去。這孩子稍微再大點,就要學著騎馬了,那裡真的能什麼都不叫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