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這個時辰,坊門早已經關上,大道上都是奉命入城的駐軍,四處瀰漫著肅殺。

  一個將官過來,火光下看著年紀不大,但是卻有著一張錦繡樣貌。

  此人就是楊玥,他因為有著捉了單于太子的功勞,被人從邊軍裡帶了出來,放到了洛陽的駐軍里。

  “陛下,各處宮門現如今已經緊閉了!”

  楊玥的話語裡都揚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興奮。

  洛陽里吃喝都好,對於楊玥這種從邊關來的人,簡直就是從草窩窩裡掉到金銀窩。每日都可以吃肉喝酒,而且還可以穿的暖暖的。可當兵的,想要建功立業唯有打仗。駐軍的任務就是護衛洛陽安全,其餘的戰事撈不到。

  除非和上回一樣,南朝殺到了虎牢關,要不然也沒有多少功勞可說。楊玥吃飽穿暖高興了一陣,又為自己的前途發愁。

  正發愁的當口,機會來了。

  他模樣好,認得字,說話伶俐討喜,經常給上峰做一些傳話的活兒。

  這次也是他過來。

  元茂認出了楊玥一哂,“好,你去傳話,江陽王渤海王作亂,攻入宮內。如今朕帶兵歸來,讓他們開啟宮門,平定兩王叛亂。”

  此刻宮內也是一片的病患馬亂。江陽王和渤海王帶著手下死士沖入宮中,消息送到了長信宮,太后被這兩人的腦子給氣笑了,那邊都還不知道成事不成事,竟然就這麼急著魚死網破,沖入宮裡。這下,這倆亂臣賊子的名頭已經坐定了,都不用她做什麼。

  太后馬上下令讓禁軍前去撲殺兩王,她人在長信宮,不知道宮外元茂如何。如今兩王魚死網破,顯然是留不得,也沒辦法留了。命令發出去,禁軍的統領卻以沒有見到天子杜符為由,拒絕太后的調動。

  軍中調動二三十人以上,就必須有天子的杜符,這東西和虎符是一樣的。一劈為二,一半在天子手中,另外一半在統領軍隊的將軍手中。兩邊要同時合上,才能調動軍隊。那半邊杜符曾經在太后手裡,後來被元茂收了去。

  那時候禁軍里上上下下都已經被元茂給換掉了,她原先的那些在禁軍里的親信,全都被換了個乾淨。杜符留在她的手上,其實已經沒有多大用處。

  這個時候,那邊竟然用這個由頭來搪塞她。

  禁軍統領是元茂自己的親信,根本就不會聽命於她。哪怕到了這個時候,沒有皇帝命令不敢輕易動兵,哪怕太后來了都不行。

  太后咬牙,她轉即令長信宮中官,關閉長信宮宮門,宮中所有中官都和宮中衛士一道守著宮門。

  江陽王和渤海王在尚書省鬧了個天翻地覆,一片混亂。

  太后拿著中官們送來的消息有些頭痛,她當初看不上渤海王,覺得這個人徒有野心,根本就沒有做大事的腦子,當來做個以防萬一的選擇。誰知蠢人蠢得能直接出乎她的意料。

  瞧這個架勢,恐怕連她,他們也全都不放在眼裡了。

  正在這個時候,又有中官來報,說是洛陽的守軍包圍了宮城。

  和禁軍一樣,駐紮在洛陽郊外的守軍也是全數落到了元茂的手中。沒有他放話,守軍絕對不會行動。

  太后聽到守軍前來平叛,臉色一白,“這根本就不是來平叛的,這是衝著我來的!”

  隨即她看向王潮,“立即下令各處宮門緊閉,不得開啟!”

  “這小子沒死!”

  太后閉上眼,呼吸都有些急促,她手掌握成拳頭,緊緊的壓在額頭上。在一旁的王潮看到她身形有些踉蹌,連忙攙扶住她。

  聰明人之間,根本就不需要過多言語,就能知道彼此都做了什麼。

  兩人已經撕破了臉皮,又哪裡會不知道會做什麼呢。

  “叫他們看住了宮門,絕對不能讓任何一人進來!”

  太后借著王潮的力呵斥道。

  宮門外,上門的守門都尉看著下面叫門的他人,將中官的話送過去,“太后有令,無論任何人來都不能打開宮門!”

  話語剛落下,下面的一個將官拉起弓箭,在夜色里對準上頭的人射了一箭。

  夜色里即使有火把的照明也看得不甚清晰,結果那箭射中了上面的人。

  “我等奉陛下之令入宮平叛!爾等既然不放我等入內,怕是和叛賊同流合污。如今二王就在宮內,誰知道是不是二王挾持太后,下得矯詔!”

  白悅悅在馬背上,突然聽到了前方的騷動。馬匹感受到什麼,有些躁動不安,抬了抬蹄子。白悅悅摸了摸馬鬃,安撫了下馬,“太后關閉宮門,不讓進出了?”

  元茂頷首。太后這麼做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內,兩人誰也不是傻子,圖窮匕見的時候,不管嘴上說的有多好聽,刀子都是衝著對方捅來的。

  可又落入他另外一層算計里。

  第176章

  這就很有趣了。

  元茂要說如何在乎太后的死活,那是沒有的事。

  死了的太后於他而言,還更有價值一些。

  “太后被二王脅迫,發出關閉宮門的矯詔。”元茂在馬上緩緩道,“難道他們這些人誰的話都聽麼?”

  身邊的將官聽到,讓身邊的人去前面傳話。

  這是元茂的作風,不管如何,他先將該做的表面功夫做完。等到這一套表面功夫做完了之後,他才會動手。正所謂先禮後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