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頁
大概在這個世間上,的確是只有逝去的“強大”,方可被所有人真正認可為“美麗”,並且真心去懷緬。
等到懷緬完之後,就是用力再在這個墳頭上幫忙加固幾分,讓這個已經陷入永眠的“強大回憶”,再也無法爬出來。
這是很難得的、整個地球村都差不多共同認定的一個理念。
所以在對於這一份已經陷入永眠的“強大回憶”的後續懷緬里,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那一派系,就是能用一種前所未有的“大方”姿態,去將一些有點分量卻又無關緊要的東西,第一次分配給那些被他們一直明里暗裡壓著、如無意外應該就是永遠都無法得到它們的人。
尤其是那些勢均力敵到差不多的獎項競爭對決,擁有決定權的那一方,就大多都是選擇了繼承蘇國大部分遺產的那個新的國度。
絕大多數時候,文藝的本質都是為其藏於背後的政治服務,而一旦到了需要“服務”的時候,就是可以完全改變那些一貫以來的規則和潛規則,將有限的公平暫時放出來,供以世人觀瞻。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不論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終歸是像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用精緻無比的外表去遮掩腐朽不堪的內里。
直接的,間接的,無一例外——
1992年3月30日,美利堅加州的洛杉磯音樂中心又再一次迎來新一屆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這是新的一年,亦是新的十年,更是新的時代。
在這個電影黃金時代的尾巴,每一次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都確實是文娛界的一場盛會,會盡力為“創新”這兩個字,做出一定量的努力。
例如今晚就出現了第一部 獲最佳影片獎提名的動畫長片《美女與野獸》,也例如執導《街區男孩》的約翰&mdot;辛格頓,成為了首位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的非裔美利堅人,並且也同時創下了最佳導演獎提名人的最小年齡的新紀錄。
當然了,相比這種止步於提名的對象,最令人大開眼界的,莫過於是歷史性地以恐怖片的題材獲得最佳影片的《沉默的羔羊》——它直接在這一屆的頒獎禮上,橫掃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編劇這五個重量級獎項,成為這一屆頒獎禮的最大豐收者。
而在眾人的複雜目光之中,本屆奧斯卡終生成就獎,並沒有落在之前被認為是“大熱門”的喬治&mdot;盧卡斯那裡,而是選擇了已經更換國籍的瓦西里&mdot;蘭諾沃伊。
但這個出演了《戰爭與和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安娜&mdot;卡列尼娜》等在前蘇國和華夏等地方都鼎鼎有名的影片的國寶級演員,卻是沒有出席這一次的頒獎典禮,只由受邀前來的朋友黑澤明導演,上台代替他來領取這份榮耀。
不過,接下來的另一個獎項的頒發,就更是令人矚目——
“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是——《九州往事2:砥礪前行》!”
這個名字一出,甚至都要比之前橫掃五個重量級獎項的《沉默的羔羊》,都要讓人感到震撼!
但這就像是瓦西里&mdot;蘭諾沃伊打敗了喬治&mdot;盧卡斯、不來領獎也是照樣獲取了本屆奧斯卡終生成就獎那般,雖然台前幕後議論紛紛,但最終卻也是無人質疑或者發出異議。
至於看起來好像不怎麼想領這個獎的蘇韻,在上台發表得獎致辭之時,也是說出了一番意味深長到令人回味無窮的話:“……我由始至終都認為,那是一個最好而又最壞的時期。”
“為了證明自己比對方更好,那個時期的人會費盡心思耗盡力氣,去發展一切可以發展的東西……”
“華夏有一句古話,叫做‘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當對抗已是無用功、甚至可以說是適得其反之後,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到來。”
第492章 預言與預告
對於這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最佳外語片獲獎致辭, 後來很多人都認為,這就是蘇韻不想再和這邊的圈子玩了,於是就勉強保持著該有的社交禮儀, 上台去拿了這個獎, 作為這麼多年相愛相殺的最後交待。
畢竟在蘇韻行為表現的記錄裡面, 除非是觸到了她的逆鱗,否則她就都是挺“鍾瑤”的一個人。
而蘇韻的脾氣和骨氣, 亦是很有華夏傳統的風範, 在大場合的禮儀這方面, 都是做到了儘可能的“溫和有禮”,所以大多數時候就都是能達成“好聚好散”的結局。
在這個時候也不是沒有人覺得蘇韻過於張狂, 認為她將主要精力就此放回華夏和香江那邊, 是一種錯誤的選擇:雖然華夏神州大陸的文娛和經濟確實在這些年裡獲得了飛速發展, 並且在人口優勢的支持下,也是有了一定的票房數字跨越;不過, 要是拿它來相比起已經發展多年而且在現時依然□□的好萊塢, 這兩者的差距無疑不只是一星半點。
反正在這個時候,就是真的很難有人能預想得到, 未來幾十年的世界變化和發展, 會是那麼的出人意料。
就像是誰人也不能提前想像到,曾經那麼強大繁盛的國度, 會在新世紀的來臨之前, 在許許多多的人都未曾有所心理準備的情況下, 突然就這麼近乎悄無聲息地倒下一般突如其來。
等到懷緬完之後,就是用力再在這個墳頭上幫忙加固幾分,讓這個已經陷入永眠的“強大回憶”,再也無法爬出來。
這是很難得的、整個地球村都差不多共同認定的一個理念。
所以在對於這一份已經陷入永眠的“強大回憶”的後續懷緬里,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那一派系,就是能用一種前所未有的“大方”姿態,去將一些有點分量卻又無關緊要的東西,第一次分配給那些被他們一直明里暗裡壓著、如無意外應該就是永遠都無法得到它們的人。
尤其是那些勢均力敵到差不多的獎項競爭對決,擁有決定權的那一方,就大多都是選擇了繼承蘇國大部分遺產的那個新的國度。
絕大多數時候,文藝的本質都是為其藏於背後的政治服務,而一旦到了需要“服務”的時候,就是可以完全改變那些一貫以來的規則和潛規則,將有限的公平暫時放出來,供以世人觀瞻。
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不論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副實,終歸是像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用精緻無比的外表去遮掩腐朽不堪的內里。
直接的,間接的,無一例外——
1992年3月30日,美利堅加州的洛杉磯音樂中心又再一次迎來新一屆的奧斯卡頒獎典禮。
這是新的一年,亦是新的十年,更是新的時代。
在這個電影黃金時代的尾巴,每一次的奧斯卡頒獎典禮都確實是文娛界的一場盛會,會盡力為“創新”這兩個字,做出一定量的努力。
例如今晚就出現了第一部 獲最佳影片獎提名的動畫長片《美女與野獸》,也例如執導《街區男孩》的約翰&mdot;辛格頓,成為了首位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的非裔美利堅人,並且也同時創下了最佳導演獎提名人的最小年齡的新紀錄。
當然了,相比這種止步於提名的對象,最令人大開眼界的,莫過於是歷史性地以恐怖片的題材獲得最佳影片的《沉默的羔羊》——它直接在這一屆的頒獎禮上,橫掃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編劇這五個重量級獎項,成為這一屆頒獎禮的最大豐收者。
而在眾人的複雜目光之中,本屆奧斯卡終生成就獎,並沒有落在之前被認為是“大熱門”的喬治&mdot;盧卡斯那裡,而是選擇了已經更換國籍的瓦西里&mdot;蘭諾沃伊。
但這個出演了《戰爭與和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安娜&mdot;卡列尼娜》等在前蘇國和華夏等地方都鼎鼎有名的影片的國寶級演員,卻是沒有出席這一次的頒獎典禮,只由受邀前來的朋友黑澤明導演,上台代替他來領取這份榮耀。
不過,接下來的另一個獎項的頒發,就更是令人矚目——
“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是——《九州往事2:砥礪前行》!”
這個名字一出,甚至都要比之前橫掃五個重量級獎項的《沉默的羔羊》,都要讓人感到震撼!
但這就像是瓦西里&mdot;蘭諾沃伊打敗了喬治&mdot;盧卡斯、不來領獎也是照樣獲取了本屆奧斯卡終生成就獎那般,雖然台前幕後議論紛紛,但最終卻也是無人質疑或者發出異議。
至於看起來好像不怎麼想領這個獎的蘇韻,在上台發表得獎致辭之時,也是說出了一番意味深長到令人回味無窮的話:“……我由始至終都認為,那是一個最好而又最壞的時期。”
“為了證明自己比對方更好,那個時期的人會費盡心思耗盡力氣,去發展一切可以發展的東西……”
“華夏有一句古話,叫做‘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當對抗已是無用功、甚至可以說是適得其反之後,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到來。”
第492章 預言與預告
對於這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最佳外語片獲獎致辭, 後來很多人都認為,這就是蘇韻不想再和這邊的圈子玩了,於是就勉強保持著該有的社交禮儀, 上台去拿了這個獎, 作為這麼多年相愛相殺的最後交待。
畢竟在蘇韻行為表現的記錄裡面, 除非是觸到了她的逆鱗,否則她就都是挺“鍾瑤”的一個人。
而蘇韻的脾氣和骨氣, 亦是很有華夏傳統的風範, 在大場合的禮儀這方面, 都是做到了儘可能的“溫和有禮”,所以大多數時候就都是能達成“好聚好散”的結局。
在這個時候也不是沒有人覺得蘇韻過於張狂, 認為她將主要精力就此放回華夏和香江那邊, 是一種錯誤的選擇:雖然華夏神州大陸的文娛和經濟確實在這些年裡獲得了飛速發展, 並且在人口優勢的支持下,也是有了一定的票房數字跨越;不過, 要是拿它來相比起已經發展多年而且在現時依然□□的好萊塢, 這兩者的差距無疑不只是一星半點。
反正在這個時候,就是真的很難有人能預想得到, 未來幾十年的世界變化和發展, 會是那麼的出人意料。
就像是誰人也不能提前想像到,曾經那麼強大繁盛的國度, 會在新世紀的來臨之前, 在許許多多的人都未曾有所心理準備的情況下, 突然就這麼近乎悄無聲息地倒下一般突如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