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孫將軍不是皇家人!”也不是王爺您啊。

  這頭功,只有落到了他們王爺身上,一切才能順理成章,李全覺得自己這會兒已經魔怔了,可他都是為了王爺,為了大業著想。

  趙煊諷刺一笑:“是不是皇家人,有什麼要緊得呢。”

  “王爺三思!”

  “行了,你太吵了。”趙煊責備了一句,又看了一眼阿黎,見她好像沒有被吵到,這才放了心,遂小聲吩咐道:“你和王安去和孫將軍匯合,務必在今兒早朝中將張家一派的餘孽全部誅……全部拿下吧。是死是流,待本王與秦太傅、薛太保幾人商議了再定。”趙煊改了口。

  李全雖不理解,但仍舊選擇聽從。他見王爺是鐵了心不願離開這屋子,也只能憋著氣出去了。李全與王安一般,跟著王爺走南闖北,忠心不二,從未有過私心。他所期盼的,便是王爺能得償所願,偉業可成。可如今這局面,他是真的心有不甘。為了王爺而不甘。倘若王爺肯帶兵進宮,殺了張太師,屆時,王爺的名聲定會響徹朝野,再無反對之聲。

  可這註定是不可能的了。李全嘆了一口氣,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罷了罷了,左右這阿黎姑娘也活不過今兒了。

  才轉了身,李全忽又停住:“王爺,您這樣,如何對得起追隨你的將士?”

  “我不過是沒有親自去誅殺張太師,便就對不起追隨我的將士了?”趙煊反問一句,冷笑道,“莫說今日註定能勝,便是敗了,我也一樣能讓他們加官進爵、從容而退!”這是趙煊的自信,也是他當日給出的承若。趙煊不會叫他們白白跟著自己,白白追隨自己,該給的,他一樣不會少。

  “王爺!”李全死握著拳頭,“唯一的變數便是這位阿黎姑娘了,若是沒有她——”

  “閉嘴!”趙煊轉過身,目光森然,“出去。”

  李全閉上了眼睛,終是出去了。將士能加官進爵,能衣錦還鄉,可是王爺呢,失去了這次拿得首功的機會,下一次,還要等到什麼時候。秦太傅、薛太保,這些老臣,想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看著王爺登上大位的。

  他們有兵,可卻堵不住悠悠眾口。

  若是王爺當真沒有心思就罷了,可如今都有了,卻又為了一個女人……

  皇宮之內,張太師帶來的兵將早已將前朝後宮都制住了。早朝之上,以秦太傅未守的老臣、清流、皇親國戚們,俱是憤然地看著張太師,看著他拿出了傳聞之中的傳國玉璽,看著他一步步坐向了龍椅,卻敢怒而不敢言。

  大殿之外,可是有帶著刀的侍衛在守著。那都是張家的人。

  原來坐上龍椅是這樣的感覺。張太師撫摸著身下的龍椅,眼中閃過一絲驚嘆。這龍椅,終究還是換了他來做。

  張太師一脈的大臣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瞧見張太師坐上了龍椅,立馬高聲道:“太師是被這傳國玉璽選中的天選之人,合該一統江山。”

  “太師此番乃順受天命,可保大魏黎民長壽,國運永昌!”

  秦太傅心中悲憤,張太師這狗賊,其心可誅!這天下,莫不是真要成為張家的麼?先帝,老臣對不住你啊!

  張太師聽著底下人的奉承,待聞得大魏二字的時候,覺得甚是刺耳。大魏,不太好聽,是時候換個國號了。

  “《易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這個乾字極妙,遠勝於魏,諸位覺得如何?”

  底下當即有人會心一笑:“微臣覺得甚好。大乾二字,妙極。”

  張太師滿意地點點頭。

  薛太保哼了一聲,憤然道:“八字還沒一撇,張太師這便想著改朝換代,更換國號了?未免太心急了些。”

  成王敗寇,古來如此。既然已經坐上了皇位,再看薛太傅幾個,便如同螻蟻一般。人又怎麼會和螻蟻置氣。張太師笑了笑:“薛太保似乎對我很是不滿?”

  “張太師,我等只是覺得先帝屍骨未寒,不易行這等,謀朝篡位之事。”階下又有一人開了口,直視著張太師。

  張太師正色看了那人一眼,不過十七八歲的少年而已,無父無母,勇而無知,實在難以叫他戒備。偏過了頭不再看他,張太師又將目光轉向餘下的皇家眾人:“幾位都是皇親國戚,想來是有不少話要說的,若是有,一併都說出來,話總不能憋在心裡,若是憋出反骨來,可就不好了。”

  張太師似笑非笑。

  下首的幾個皇親老臣互相看了一眼,俱都沒有了言語。面上雖悲憤不甘,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外頭還有張太師的士兵在守著,他們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做賭。

  “怎麼,無話可說?”見此,張太師看得頗為諷刺。皇家的人,也不過如此,膽小如鼠,難當大任。

  不獨張太師,連薛太保、秦太傅也這般想。秦太傅心中失望,臨到頭,竟然只有一個少年站出來說話,實在是,太丟人現眼!秦太傅也不再指望這些人了,站出來高聲道:“先皇新喪,舉國悲鳴。這個時候張太師還有閒情逸緻來謀朝篡位,真是好得很啊。先帝待張家不薄,你如今這樣,如何對得起先帝,又如何對得起宮中的太后娘娘?”

  薛太保亦道:“亂臣賊子註定了是亂臣賊子,即便成功,也必定是遺臭萬年。”氣急了,薛太保只差沒有指著張太師的鼻子罵他喪盡天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