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黎與紅豆相繼下車。

  如今時辰還早,方才阿黎一路看來,這條街上的鋪子裡都沒有多少人。與之相比,玉顏閣裡頭的客人還算多了。不止是阿黎覺得奇怪,連剛進鋪子的兩位婦人也是萬分驚訝。

  一紫衣婦人提著裙擺,還未踏進去便笑道:“我原以為自己是個勤快的,沒想到早有勤快的人在我前頭。”

  “極是,咱們一路看過來,只這家鋪子人最多了,也不知是怎麼回事。”另一位身著珊瑚色衣裙的貌美貴婦人附和道。

  “你竟然不知道?”紫衣婦人笑了笑, 看了看邊上人的臉色,見她面上瞭然, 又道:“我道是怎麼了,你也有消息這樣不精通的時候,原來,是裝不知道呢。”

  這鋪子裡為何這般熱鬧,歸根究底,還不是因為後頭的攝政王麼。想那攝政王,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卻也是個疼人的性子,這玉顏閣開了這麼多年,旁人可從未知曉這後頭的主子是誰。如今掌柜的換了人做,倒是傳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了。

  不獨此,這玉顏閣裡頭熱鬧,還有另一個原因,只是外頭的人不大清楚由頭。

  當初京城裡,還有一家胭脂鋪子,名叫瓊樓閣。一座玉顏閣,一座瓊樓閣,只隔了一條街,交相呼應,不分上下,倒是有趣兒。只那瓊樓閣,前些日子忽然倒了,說是得罪了宰相家的楚姑娘,驚動了好幾戶官宦人家。這事兒玄乎得很,不過倒現在都沒有透露出什麼消息來,她們縱使有心猜測,也難猜出一二來。

  瓊樓閣倒了,受益的,便只剩下這玉顏閣了。

  這般種種,才叫這鋪子如今這麼受歡迎。

  二人也只這麼閒敘了兩句,便也都進去看胭脂了。阿黎在後頭聽了半天,也不曉得這兩個人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

  還沒走進呢,就見到羅管事從裡頭出來,一邊迎著,一邊道:“姑娘過來了,怎麼也不提前知會一聲。”

  “臨時起意,想來看看今兒的玉屑膏到底賣的怎麼樣。”

  “姑娘放心,這東西是個好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總不會叫它明珠蒙塵的。”

  “借你吉言了。”阿黎笑道,“你去忙你的,我們隨便看看就行,不必弄得太拘謹。”拘謹來拘謹去,其實最拘謹的反倒變成她了。

  羅管事知道姑娘不愛奉承,自是笑著退下了。

  進了鋪子裡沒一會兒,阿黎忽然聽到後頭起了一陣小小的爭執。說是爭執也不太像,只是起了些矛盾,鋪子裡的小丫頭再跟客人解釋。

  阿黎站得近,便聽那小丫頭道:“二位夫人見諒,不是我們不賣,而是這雪花膏前兒就定了章程,不獨賣,需得配著那玉屑膏一塊兒賣,只當時贈與之物。”

  兩位夫人還端著架子未說話,邊上的丫鬟卻不滿了,替主子質問道:“你這不是強買強賣麼?”

  “就是,平日裡這雪花膏從來都是單獨買的,今兒怎麼非得綁著別的東西。還贈予之物,誰知道你家這勞什子玉屑膏到底好不好用呢。”

  聽到此處,阿黎趕緊從後頭走了過去。她對著兩位夫人行了個禮:“小丫頭說得不甚清楚,還請兩位夫人勿要見怪。”

  巧了,這兩位便是方才阿黎進門時看到的兩位夫人,一位是禮部尚書家的白夫人,一位是安陽侯府的侯夫人。二人前些日子用了這玉顏閣的雪花膏,覺得十分不錯,今兒相攜著過來再買些,怎奈,卻聽到了這樣的消息。

  她二人家裡都是有權有勢的,見到這玉顏閣裡頭強買強賣,自然心情不虞,來時的十分興致早已去了七分。餘下三分,還是看在當朝攝政王的面子上。

  侯夫人見到阿黎的臉,心中便有了猜測:“可是攝政王府上的阿黎姑娘?”

  阿黎也沒驚訝,點頭道:“正是。”

  侯夫人面上帶笑,道:“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夫人客氣了。方才我在後頭也聽了幾句,怪我鋪子裡這小丫頭沒有說清楚,叫二位夫人誤會了。這雪花膏,並非是強買強賣,而是這幾日賣得好,鋪子裡沒剩下多少貨了。若是照常賣,恐怕撐不了多少天。是以,我們便想著直接將這雪花膏當作贈物,取每日前二十名光顧的客人,白送予她。”

  白夫人聽出了點道道,只是又問了一句:“那這玉屑膏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玉屑膏,是鋪子裡最新制出的膏霜,與雪花膏搭配起來,每日早中晚三次,可令膚白。若是配著其他的胭脂,則沒有這樣的功效了。”

  侯夫人頗為感興趣:“當真這樣有奇效?”

  “奇效不敢當,但是較之其他的面脂,卻不止好了一星半點。這玉屑膏本就是流轉的古方,想必二人夫人也有所耳聞,若是沒有效,怎能被載入古方中。”阿黎說著眼睛一轉,在侯夫人面上掃了一圈,“我觀夫人面色尚好,唯鼻尖好似易生油膩,只怕單這兩件還不夠,需得再配上一個澤面方,每日晚間敷一次,有駐顏之效。”

  侯夫人聽得心動不已。

  她年歲已大,隨不至於容顏漸老,可到底比不得從前了。女子總跳不出愛美的圈子來,侯夫人也是如此。

  那邊的白夫人卻覺得好笑得緊。這位阿黎姑娘說的可真是好聽,叫人一點兒氣都生不起來。可這說來說去,話里的意思還是強買強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