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煊不信任太后, 很久之前就不再信任了。他厭惡太后, 正如太后厭惡他,今兒這隻湯盅,誰知道裡頭有沒有放什麼毒.藥。

  換位思考一下,若是他,也有可能會趁著這個機會毒死太后的,雖說這法子太張狂了些。

  邊上那小宮女也是沉得住氣,便是這樣,也還恭恭敬敬地保持著行禮的動作,絲毫沒有鬆懈。半晌,上頭的太后娘娘扶了扶髮髻,發了話道:“放在王爺的邊上就好了,這種東西, 怎好讓王爺親自去接?”

  宮女道了聲是,從托盤上取走小湯盅, 小心地放在跟前的桌子上。白瓷小盅,不過巴掌大小,可上頭花紋繁複,光是看著也叫人賞心悅目。

  太后抬手,讓宮女退下,道:“王爺莫要見怪,哀家久居永寧宮,對底下的宮女,調.教得也少了,難免有些地方不合外人心意。”她端坐在上首,粉裝堆砌的臉上還是露出了不少細紋,尤其眼下與趙煊說話的時候,眼角鬆弛得越發厲害。

  是個上了年紀的人了,因而不管是心智還是計謀,在這深宮裡頭都是一等一的。

  “太后娘娘這是何意?”趙煊似笑非笑地看了太后一眼。

  太后亦笑道:“王爺也太生疏了些,都是一家人,哀家又是你的嫂嫂,何必叫得這樣客氣,以往可不是這樣的。”

  “誰還沒有年少無知的時候呢。”趙煊意有所指。

  太后不再追究稱呼問題,轉而道:“說起來,哀家當日可是答應了母后,說是要好好照顧王爺的。長嫂入母,母后既不在了,哀家也要撐起責任。可這麼些年來,卻總是疏漏了,實在叫人心中難安。前幾日哀家聽說王爺政務繁忙,都快抽不開身了,是以,今兒才讓宮人燉了一盅參湯,好叫王爺補補身子。”

  皇帝趙銘坐在下面,忽然想起了前兩日得來的消息。他這位皇叔,不知道抽了哪門子的筋,忽然跑出去會友了,且還破天荒地帶了一個小丫鬟。

  這一去便是大半天,確實是忙得抽不開身了。

  趙煊將湯盅推遠了些:“本王身子健朗,不必用這些補品。這些東西,還是給太后娘娘用好了,畢竟太后娘娘縱使久居深宮,也依然勞心費力,從來沒有停歇過。想必比起本王,太后娘娘更好補上一補。”

  “哀家哪裡比得上王爺勞苦功高呢。”

  “太后娘娘過譽了。”

  “哀家自有哀家的那一份,不過這一份,是哀家特意給王爺做的,王爺莫不是嫌棄永寧宮宮人的手藝,不願意品嘗一二?”

  趙煊也煩了這些你來我往的推辭,當下也沒有再說話,只將那隻湯盅重新拉了回來,放在自己身邊。

  趙銘安坐一側,默不作聲。

  趙煊冷不防看了他一眼,忽然道:“說來也是有趣,昨兒,本王忽然得了一個消息,不知道皇上和太后是不是也有所耳聞。”

  趙銘一頓,問道:“是什麼?”

  “之前皇上派過去的那位欽差大臣,似乎已經遇害了。”

  趙銘臉一黑,擠出了一絲笑:“皇叔記錯了,鄭卿只是受了些小傷,並沒有傷及生命,如今還在江南查案。”

  “是麼,看來本王是真的記錯了。”

  “確實如此。”趙銘不知想起了什麼,臉色更加不好。他再心思深沉,也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小童,縱然想遮掩,許多東西也還是遮不住。

  誰想要鄭卿死,誰想要案子查不下去,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就是知道,所以才介意,心裡想扎了一根刺,拔不掉,取不出。

  太后看著這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半天沒能說出一句話來。她雖對皇上管教甚嚴,但也不是處處都能插手的,畢竟,皇上身邊還有幾位老大臣在那兒守著,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個牝雞司晨的名聲。因而太后雖敏銳,可對朝中之事也不是事事都清楚,更不知道江南的案子和她娘家到底有什麼干係。

  只是瞧著皇上臉色不好,太后還是打斷了二人的對話,道:“王爺怎麼還不喝?”

  趙煊瞥了下太后:“太后娘娘似乎很急切?”

  “只是想著,這參湯若是再不和就要涼了,到時候味道反而不美。”

  “既然太后娘娘將這湯給了本王,喝與不喝,自然還在本王。放在本王這兒的東西,太后娘娘還是不要管得太多了。”

  太后被噎了一下,下意識地看向趙銘,卻見他一副毫無所覺的樣子,讓太后心中一緊。趙煊那人,到底對皇帝說了什麼。

  是朝中又發生了什麼麼,為何皇上竟不和她說?

  “王爺今兒的火氣仿佛大了些。”太后道。

  “嗯,最近討人厭的東西有些多。”比如,眼前這兩個就是。

  太后微微笑了笑,道:“哀家也是聽說了,似乎王爺府上這幾日鬧騰了許多,後院不□□分。”

  “確實鬧騰了些。”

  “這後院啊,總歸有個女主人看著,否則,指不定要鬧成什麼樣子。王爺你如今年紀也老大不小了,皇室里的幾個,如你這般大的早就娶妻生子了,再等下去也實在不像話,反倒叫人胡思亂想了。若是母后還在世,定不會叫你這般沒人照顧著。”

  趙煊眼神漸冷,聽著太后一口一個母后,只覺得刺耳地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