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哦,沒事。” 阿黎回過神來,扯了扯嘴角。

  紅豆有些擔心:“你這陣子一直很古怪,還總愛出神,真的沒事麼,要不然去找大夫看一看。”

  阿黎笑容微澀,若是大夫有用的話,她也不至於折騰到現在了。不過,她還是說道:“沒什麼打緊的,不過是這幾日生病,還沒緩過來罷了。”

  紅豆遲疑了片刻,最後還是沒能說出來什麼。

  “行了,胭脂已經給你了,可要加緊賣出去啊。”

  “那是當然。”紅豆放下了對阿黎的憂慮,驕傲道,“就這點東西,一天就能賣出去了。”

  ……

  送走了紅豆,阿黎再次來到窗邊。

  方才紅豆澆水的時候,她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異樣,這也算是推翻了她之前的猜想。不過,阿黎還是有種預感,這盆不知名的花,應該是與她有某種關聯的。

  第15章

  早朝之上,年方十二的幼帝坐在龍椅上,身著龍袍,正襟危坐。冕旒之下雖是一張稚嫩的臉,可深情卻異常專注沉穩,不似尋常孩童。

  底下站著的文武百官也都側耳聆聽,不發一言,靜等中間那位御史大夫念完長長的彈劾之詞。待御史大夫說完,已經是許久之後的事了。

  龍椅之上的皇帝也吐了一口氣,朗聲道:“眾卿有何意見?”

  不多時,吏部尚書出列道:“皇上容稟,臣以為,御史大夫所言極是。自古亦有言,‘天下之盛,揚為首’的說話。如此繁盛之地,交上來的稅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實在不能不叫人多想。料其中必定有些貪污納垢之徒,還請皇上徹查,追回稅收的銀兩,以緩國庫之需。”

  “臣附議。”又有一人說道。

  對於這等對自己自身利益沒有多大關聯的事,朝中還是有不少義正言辭,滿腔憤慨之輩。

  此言剛好合了皇上的心意,皇上點點頭:“不知哪位愛卿願意前赴揚州徹查此案?”

  戶部侍郎一抬頭,與前頭的張太師交換了個眼色,當即請命道:“臣不才,願為皇上分憂。”

  擲地有聲,朗朗清清。

  皇上看向秦太傅,見他面容凝重,卻並未立馬應下。

  他不小了,以前是盡信他人,懵懂無知,如今有了自己的心思,卻是處處思量,時時小心。一邊是皇叔,一邊是舅舅,無論哪方做大都不是他樂於看見的。

  皇上也一直尋求著中庸之法,平衡之道。可惜他人單力薄,又有強敵在前,哪能這麼容易成功。朝中這些人,他能信任的也只有太傅太保這些忠心耿耿的老臣了。現下想來,怕是那段無知的時候才最愜意不過,人長大了,與之而來的是私心,是忌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不甘。

  趙煊站在最前面,聽到這位戶部侍郎冒出來,幾不可查地笑了一聲。

  張太師一直盯著他,這會兒自然是看得分明,便笑問道:“攝政王這是何意,莫不是對陳大人不滿?”

  “哪裡那裡,陳大人一心為主,實在是令人欽佩,本王怎麼敢不滿呢?”

  張太師冷笑了一聲。一山不容二虎,他和趙煊從來都是不對付的,便是丁點兒大的小事,有時候也要針尖對麥芒,鬧地難以收場。

  如今趙煊自退一步,便兩廂安好了,張太師心中快意。

  不過,他顯然是嘀咕了趙煊那招人恨的毒舌程度。趙煊放過了張太師,卻對著那位還未曾站回原位的戶部侍郎拉下了臉色:“雖說陳大人辦事向來不錯,可人品卻值得商榷。畢竟,不侍二主的道理該是人人都懂的,陳大人明知故犯,實在是欠佳。”

  “攝政王你這是什麼意思?”戶部侍郎面含薄怒,可礙於眼前之人的身份,只隱忍不發。

  “侍郎大人,注意尊卑與措辭,對著本王的時候,得說,‘您’。”趙煊提醒道。

  “是下官以下犯上了,還請王爺恕罪。”戶部侍郎忍下了一肚子的怨氣,咬牙道,“攝政王方您方才說的,未免有挑撥離間之嫌。”

  “哪裡那裡,本王不過是提醒陳大人要忠於皇上罷了。這揚州之事,誰都能沾,唯獨陳大人不能沾。這箇中原因,本王爺不好說的太明白,只要張太師和陳大人自己心裡清楚就行了。”

  趙煊說的半遮半掩,上頭的皇帝聞言,也面色不佳。

  張太師眉頭一皺,心中隱隱有不好的預感。果然,還沒等他辯駁,便看著滿朝文武神情異樣,更有秦太傅等人思索的眼神。張太師差點沒有嘔出一口血來。

  若是平時,他肯定不會放任趙煊這樣放肆的。只是……揚州那事,不好這樣光明正大的說出來。看趙煊那模樣,似乎知道裡頭的事情,張太師不敢賭,只能暫時忍下了。

  “張太師怎麼不說話了?”旁邊的太傅有心提醒了一句。

  張太師哼了哼:“有什麼好說的。攝政王既然不願信任陳大人,不如自個兒推薦一位吧。老夫沒有攝政王那樣的能耐,自然不好再插手,免得再被人套上莫須有的罪名。老夫清清白白,也不懼這些子虛烏有之言。”

  趙煊嗤笑一聲:“本王不過隨口說說,張太師何須如此認真呢。莫不是被說中了惱羞成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