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翹楚笑的一口氣沒上來,罵:“世子爺這樣穩重,下頭人鬼精似的。”
大婚次日休沐,本該宴請同僚。韓禕一向不□□席之上的逢場作戲,下午開宴,酒過三巡衙門正好有急事,他多呆了片刻就離去,以閆韓家的門第和身份倒是無人敢說什麼,只是當時宴席靜下好幾分,只剩琵琶彈著‘三更月,碧霄天,對星杳夢’。蘇柯遷搖著扇子打圓場,和李敬然幾人圓攏了氣氛。
宴席分庭幾勢,太子太傅家長公子周圍多是翰林院幾位官宦子弟,另對坐著的便是後宮當寵貴妃的親胞弟孫名義,眼看主宴人離去,他手中酒杯‘叮’一聲響擲在桌上,傾灑半數,爾後面色不虞的推開擁維眾人,大步離去。
蘇柯遷與李敬然對視兩眼,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韓禕趁晚膳間隙方去向蘇氏問安,路上七宿提了兩句下午宴席的事情與夫人那頭,直到門前才停下嘴。
蘇氏見他來很是驚訝,片刻又怪道:“你新婚在外頭跑來跑去,沒得空陪陪阿桃,平日裡不見你往東苑跑,今日該陪媳婦偏偏又來找娘。”
韓禕道:“郁桃尚且稚嫩,性子活潑,不似尋常閨秀靜得下心,但本心善良正直,還需得母親帶在身邊多加提點,她還算聰明,一點就透,說話得趣,陪著您也算打發時間。”
蘇氏看他一眼,“阿桃與我投緣,這些倒不必你來說,我看太過機敏圓滑並不十分好,幾分稚氣和機靈相得益彰恰恰合宜。”
韓禕點頭,提起宴請同僚之事上孫名義的舉動。蘇氏毫不遮掩露出鄙夷的神情,“孫家勢起,就以為這京中人人都要承他的好,那三公主頂著天家的名頭,哪裡又有半分天家人的風範,被宮中那位養成易驕易燥的性子,孫名義摔了酒杯怕是忘了自己老祖宗根兒里便是戰戰兢兢捧著那杯酒起的身家。”
宮中貴妃的身世天下人皆知,孫家老祖宗本是江南一代的賣酒翁,先帝南巡順游而下,微服私訪時無意間喝到詞酒,詩性大發遂題詩一首,聖跡流落民間被州縣官瞧見,向宮廷進獻此酒,孫家故此發家一躍成為皇商。偏巧,當今聖上登基,後宮大選,孫家嫡女以傾國之色得了聖上青睞寵冠六宮,孫家自此發跡。
京中素來如此,百年望族看的是一姓的風骨底蘊,像孫家這般一夜高樓拔起的所在,多半讓人瞧不起,但最讓蘇氏對孫家不滿的是那三公主目無尊長,貴妃任其妄為。
閆韓家手握西北兵權,自先帝立儲便是一塊香餑餑,不過恰是太皇太后這層關係在,閆韓以‘忠’為上,並不曾親立何黨派。如今到了當今聖上,邊塞安寧,西北十萬秦林軍的虎符仍由韓孝峰握在手中,哪怕是閆韓家也難以中立自居。
對於上頭那位,何故放任三公主三番五次冒犯閆韓家,怕是心裡正想藉此成了這樁姻緣,閆韓世子若是做了駙馬爺,那便也算是‘自家人’,若是做不成……
蘇氏心知肚明,又忍不住多想,看了眼跟前的兒子,欲言又止道:“阿桃稚子之心,雖說他日要挑起閆韓家宗婦的大梁,可到底與這趟渾水無關……”
“母親。”韓禕淡聲道,“迎娶阿桃是我的心意,並無其他。”
蘇氏愣了片刻,爾後一笑:“你知道為娘的意思就行,夫妻連理同心,你的性子怎麼冷,在一處還是放溫和體貼些,日子才能滋潤。”
韓禕道是。
蘇氏忙碌一日也乏累,又笑著提點了幾句,然後讓身邊的丫鬟去小廚房提出兩樣新鮮吃食,順便帶回西苑給郁桃嘗個鮮。
七宿從西苑趕來,正巧碰到這一遭,忙不迭接了吃食。
兩人沒走遠,迴廊處碰見韓姯舒領著一路丫鬟婆子,手裡捧著一隻鵝黃色絨毛的鴨子,笑得臉都快開了花兒。
不等七宿出聲,那頭已經拎著裙子踢踢踏踏跑過來,裙邊的禁步叮鈴作響,和著笑聲:“哥哥,你看阿桃嫂嫂給我的鴨子。”
鴨嘴扁大,粗嘎嘎的叫聲響起,韓禕微微皺眉。
韓姯舒卻高興的很,眨巴水靈靈的眼睛,聲調上揚道:“你看這鴨嘴圓潤,鴨頭飽滿,叫聲敦厚響亮,腳蹼精巧,絨毛細膩,眼睛像小豆子一樣,是阿桃姐姐在外頭瞧見兩個波斯商人養了一隻,特意買回來給我的。”
韓禕瞧了眼,實在沒看出此鴨和旁的有什麼不同,若硬是要說什麼不一樣,大抵是生的略微憐人些。
他看過便站遠,只道:“如此,你便帶去給母親瞧瞧。”
“好!”
於是韓姯舒歡歡喜喜的捧著小鴨子往蘇氏院子跑去,身後一眾丫鬟婆子護著,倒不必擔心她在何處跌倒摔著。
韓禕目送她到遠處,抬步下了石階,問:“今日夫人如何?”
七宿道好,“婆子丫鬟有大夫人與您震懾,都聽話的很,小的瞧夫人管家很是有條有理,您倒不必太過擔心。”
兩人走到青梅林,這正是夏日酷暑,林子不見青梅,細葉生的茂密,風拂過隱隱有清冽的香味撲鼻。
韓禕腳下慢了些,放眼從樹林縫隙望去。
七宿順著他的視線探尋,鼻尖聳動,細眯的眼睛一亮:“小的想起,大夫人年頭說府中夏日生蟲,特意在牆根種了一圈梔子,這是洪塘鎮老匠人培的花苗,您是沒看過,那梔子開花潔白飽滿,花瓣碩大,小娘子們都喜歡的很,小郡主每天命人在此處掐幾朵回去插瓶兒,滿屋子香幾天。”
大婚次日休沐,本該宴請同僚。韓禕一向不□□席之上的逢場作戲,下午開宴,酒過三巡衙門正好有急事,他多呆了片刻就離去,以閆韓家的門第和身份倒是無人敢說什麼,只是當時宴席靜下好幾分,只剩琵琶彈著‘三更月,碧霄天,對星杳夢’。蘇柯遷搖著扇子打圓場,和李敬然幾人圓攏了氣氛。
宴席分庭幾勢,太子太傅家長公子周圍多是翰林院幾位官宦子弟,另對坐著的便是後宮當寵貴妃的親胞弟孫名義,眼看主宴人離去,他手中酒杯‘叮’一聲響擲在桌上,傾灑半數,爾後面色不虞的推開擁維眾人,大步離去。
蘇柯遷與李敬然對視兩眼,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韓禕趁晚膳間隙方去向蘇氏問安,路上七宿提了兩句下午宴席的事情與夫人那頭,直到門前才停下嘴。
蘇氏見他來很是驚訝,片刻又怪道:“你新婚在外頭跑來跑去,沒得空陪陪阿桃,平日裡不見你往東苑跑,今日該陪媳婦偏偏又來找娘。”
韓禕道:“郁桃尚且稚嫩,性子活潑,不似尋常閨秀靜得下心,但本心善良正直,還需得母親帶在身邊多加提點,她還算聰明,一點就透,說話得趣,陪著您也算打發時間。”
蘇氏看他一眼,“阿桃與我投緣,這些倒不必你來說,我看太過機敏圓滑並不十分好,幾分稚氣和機靈相得益彰恰恰合宜。”
韓禕點頭,提起宴請同僚之事上孫名義的舉動。蘇氏毫不遮掩露出鄙夷的神情,“孫家勢起,就以為這京中人人都要承他的好,那三公主頂著天家的名頭,哪裡又有半分天家人的風範,被宮中那位養成易驕易燥的性子,孫名義摔了酒杯怕是忘了自己老祖宗根兒里便是戰戰兢兢捧著那杯酒起的身家。”
宮中貴妃的身世天下人皆知,孫家老祖宗本是江南一代的賣酒翁,先帝南巡順游而下,微服私訪時無意間喝到詞酒,詩性大發遂題詩一首,聖跡流落民間被州縣官瞧見,向宮廷進獻此酒,孫家故此發家一躍成為皇商。偏巧,當今聖上登基,後宮大選,孫家嫡女以傾國之色得了聖上青睞寵冠六宮,孫家自此發跡。
京中素來如此,百年望族看的是一姓的風骨底蘊,像孫家這般一夜高樓拔起的所在,多半讓人瞧不起,但最讓蘇氏對孫家不滿的是那三公主目無尊長,貴妃任其妄為。
閆韓家手握西北兵權,自先帝立儲便是一塊香餑餑,不過恰是太皇太后這層關係在,閆韓以‘忠’為上,並不曾親立何黨派。如今到了當今聖上,邊塞安寧,西北十萬秦林軍的虎符仍由韓孝峰握在手中,哪怕是閆韓家也難以中立自居。
對於上頭那位,何故放任三公主三番五次冒犯閆韓家,怕是心裡正想藉此成了這樁姻緣,閆韓世子若是做了駙馬爺,那便也算是‘自家人’,若是做不成……
蘇氏心知肚明,又忍不住多想,看了眼跟前的兒子,欲言又止道:“阿桃稚子之心,雖說他日要挑起閆韓家宗婦的大梁,可到底與這趟渾水無關……”
“母親。”韓禕淡聲道,“迎娶阿桃是我的心意,並無其他。”
蘇氏愣了片刻,爾後一笑:“你知道為娘的意思就行,夫妻連理同心,你的性子怎麼冷,在一處還是放溫和體貼些,日子才能滋潤。”
韓禕道是。
蘇氏忙碌一日也乏累,又笑著提點了幾句,然後讓身邊的丫鬟去小廚房提出兩樣新鮮吃食,順便帶回西苑給郁桃嘗個鮮。
七宿從西苑趕來,正巧碰到這一遭,忙不迭接了吃食。
兩人沒走遠,迴廊處碰見韓姯舒領著一路丫鬟婆子,手裡捧著一隻鵝黃色絨毛的鴨子,笑得臉都快開了花兒。
不等七宿出聲,那頭已經拎著裙子踢踢踏踏跑過來,裙邊的禁步叮鈴作響,和著笑聲:“哥哥,你看阿桃嫂嫂給我的鴨子。”
鴨嘴扁大,粗嘎嘎的叫聲響起,韓禕微微皺眉。
韓姯舒卻高興的很,眨巴水靈靈的眼睛,聲調上揚道:“你看這鴨嘴圓潤,鴨頭飽滿,叫聲敦厚響亮,腳蹼精巧,絨毛細膩,眼睛像小豆子一樣,是阿桃姐姐在外頭瞧見兩個波斯商人養了一隻,特意買回來給我的。”
韓禕瞧了眼,實在沒看出此鴨和旁的有什麼不同,若硬是要說什麼不一樣,大抵是生的略微憐人些。
他看過便站遠,只道:“如此,你便帶去給母親瞧瞧。”
“好!”
於是韓姯舒歡歡喜喜的捧著小鴨子往蘇氏院子跑去,身後一眾丫鬟婆子護著,倒不必擔心她在何處跌倒摔著。
韓禕目送她到遠處,抬步下了石階,問:“今日夫人如何?”
七宿道好,“婆子丫鬟有大夫人與您震懾,都聽話的很,小的瞧夫人管家很是有條有理,您倒不必太過擔心。”
兩人走到青梅林,這正是夏日酷暑,林子不見青梅,細葉生的茂密,風拂過隱隱有清冽的香味撲鼻。
韓禕腳下慢了些,放眼從樹林縫隙望去。
七宿順著他的視線探尋,鼻尖聳動,細眯的眼睛一亮:“小的想起,大夫人年頭說府中夏日生蟲,特意在牆根種了一圈梔子,這是洪塘鎮老匠人培的花苗,您是沒看過,那梔子開花潔白飽滿,花瓣碩大,小娘子們都喜歡的很,小郡主每天命人在此處掐幾朵回去插瓶兒,滿屋子香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