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身著白色運動服的方言看向了鏡頭,慣常示人的黃毛已經因為住院恢復了黑色,配合著他招手的動作,倒平添了一絲乖巧。
初次面對央視的鏡頭,方言明顯有些膽怯,草草打了聲招呼,沒有多說什麼。
好在身經百戰的主持人熟練地引導著話題。
“我聽說方言和我們本次參加比賽的時凌雲是師出同門?那你應該算是他的師兄嗎?”
聽到這,方言露出了輕鬆的表情,笑著說:“我雖然很想說是,但時凌雲絕對不同意哈哈哈,我倆其實算平輩,不管是開始學滑雪的時間還是進入國家隊的時間。”
正式比賽前兩人主要是以閒談為主,主持人隨後讓方言給觀眾科普了單板滑雪的規則以及U型池的特點。
距離比賽開始還有五分鐘,主持人終於還是問出了直播彈幕中最常出現的問題:
“一個月前時凌雲XGames退賽其實引起了挺多觀眾的關注,你是怎麼看的呢?”
早在來演播廳之前,方言就被教練提醒過這個問題一定會出現,所謂的標準答案他也已經背得滾瓜爛熟。
彈幕上滾動的留言他同樣能夠看到。
有理智的網友為時凌雲加油,也有說他只靠臉或者心態不佳等等。
【相信他會儘自己努力發揮出最好的狀態。】
這是隊裡給的標準答案。
然而這麼一句輕飄飄的話根本沒辦法表達他的想法。
“可能因為單板滑雪在國內還不算非常普遍,但就時凌雲現在的成績,我來舉個例子吧,就是他是第一個在正式比賽中成功完成目前U型池裡難度最大的triple cork 1440這個動作的。
而且目前U池裡最高的跳躍高度也是他打破了美國選手十餘年的記錄,所以一直有國外媒體稱他是單板滑雪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
不管他這一次冬奧會的成績如何,他都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單板滑雪第一人。”
他的語氣嚴肅而認真,連帶著直播間的氛圍都有些凝重。
主持人笑著出面緩解氣氛:“那我們就期待著首次參加冬奧的時凌雲能夠獲得好成績。”
資格賽共有25名運動員參加,前12名進入決賽。
比賽開始了。
前幾位選手的動作都比較保守,目前最高分是第二位出場的美國選手獲得的73.7分。
輪到第五位出場的澳大利亞選手皮爾耶特,向來第一輪就把難度加滿的黑馬小將這一次在動作選擇上少了往常的冒險,但完成度非常好,以反腳double cork 1080接正腳double cork兩周1260獲得了78.54分。
這一分數直到第十位選手出現時才被打破。
第十位,來自日本的選手鬆下藤野,本次冬奧會奪冠熱門之一。
作為連續參加三屆冬奧會的老將,松下藤野憑藉豐富的經驗與難度動作,在第一跳依靠兩周1440拿下83.21分,獲得第一名。
“這一輪前幾位選手的動作都偏保守,連一向大膽的皮爾耶特都沒有在第一跳上難度。”方言趁著出分的間隙開口。
“但其實按照單板滑雪的規則,這也算是一種戰術是嗎?”
方言點點頭,解釋道:“當然,首先資格賽的話是兩跳,第一跳其實選手只要保證的是能夠進入前十二,等到第二跳的時候,可以通過衝擊難度動作來獲得決賽一個比較好的出場順序。”
他沒有再多說什麼。
“馬上就要輪到我國的時凌雲了。”
第十八位出場選手出場,來自中國的時凌雲。
彈幕瞬間鋪滿了屏幕。
就算賽前的一系列事件讓時凌雲從天降紫微星變成富有爭議的體育明星,在此時此刻,也只有滿屏的祝福與加油。
單板上的飛龍此刻傲視著雪場,時凌雲面朝著U型池,停頓了十秒,隨後一躍而起。
入池double cork兩周1440,隨後內轉900銜接,前幾跳保持著時凌雲一貫的流暢風格與新穎的抓板。
而在最後時凌雲直接通過back-to-back1440這一難度動作奠定了目前場上的最高分。
他優越的起跳高度與近乎完美的動作讓現場為之沸騰。
“漂亮!!!”在演播廳內的方言激動地跳了起來。
借著慣性滑到打分區,當時凌雲摘下護臉時,場上又是一陣歡呼。
見時凌雲順利完成第一跳,幾乎已經穩進決賽的方言心情也很好,調侃起了自己的老朋友:“時凌雲這張臉真的,算是我們滑雪隊顏值擔當了。”
主持人被他逗笑,但也非常贊同地附和:“確實,聽說他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學霸,簡直就是偶像劇男主角。”
出分了。
92.34!
目前全場最高。
主持人低低說了一聲:“yes!”
然而在看到方言突然皺起眉後,意識到或許分數並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
他沒再多說什麼。
下一位是加拿大選手奧林米勒,上屆冬奧會這一項目的冠軍得主,此刻也虎視眈眈地向著衛冕發起衝擊。
他反腳入池,外轉900後內轉1260,最後外轉1440抓板。
方言一邊解說,一邊做著自己的評估:“90分左右吧,1440的時候軸線有點松。”
其實他還想說這一輪時凌雲應該能夠第一,但為了防止別人說他毒奶,所以沒有說出口。
初次面對央視的鏡頭,方言明顯有些膽怯,草草打了聲招呼,沒有多說什麼。
好在身經百戰的主持人熟練地引導著話題。
“我聽說方言和我們本次參加比賽的時凌雲是師出同門?那你應該算是他的師兄嗎?”
聽到這,方言露出了輕鬆的表情,笑著說:“我雖然很想說是,但時凌雲絕對不同意哈哈哈,我倆其實算平輩,不管是開始學滑雪的時間還是進入國家隊的時間。”
正式比賽前兩人主要是以閒談為主,主持人隨後讓方言給觀眾科普了單板滑雪的規則以及U型池的特點。
距離比賽開始還有五分鐘,主持人終於還是問出了直播彈幕中最常出現的問題:
“一個月前時凌雲XGames退賽其實引起了挺多觀眾的關注,你是怎麼看的呢?”
早在來演播廳之前,方言就被教練提醒過這個問題一定會出現,所謂的標準答案他也已經背得滾瓜爛熟。
彈幕上滾動的留言他同樣能夠看到。
有理智的網友為時凌雲加油,也有說他只靠臉或者心態不佳等等。
【相信他會儘自己努力發揮出最好的狀態。】
這是隊裡給的標準答案。
然而這麼一句輕飄飄的話根本沒辦法表達他的想法。
“可能因為單板滑雪在國內還不算非常普遍,但就時凌雲現在的成績,我來舉個例子吧,就是他是第一個在正式比賽中成功完成目前U型池裡難度最大的triple cork 1440這個動作的。
而且目前U池裡最高的跳躍高度也是他打破了美國選手十餘年的記錄,所以一直有國外媒體稱他是單板滑雪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
不管他這一次冬奧會的成績如何,他都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單板滑雪第一人。”
他的語氣嚴肅而認真,連帶著直播間的氛圍都有些凝重。
主持人笑著出面緩解氣氛:“那我們就期待著首次參加冬奧的時凌雲能夠獲得好成績。”
資格賽共有25名運動員參加,前12名進入決賽。
比賽開始了。
前幾位選手的動作都比較保守,目前最高分是第二位出場的美國選手獲得的73.7分。
輪到第五位出場的澳大利亞選手皮爾耶特,向來第一輪就把難度加滿的黑馬小將這一次在動作選擇上少了往常的冒險,但完成度非常好,以反腳double cork 1080接正腳double cork兩周1260獲得了78.54分。
這一分數直到第十位選手出現時才被打破。
第十位,來自日本的選手鬆下藤野,本次冬奧會奪冠熱門之一。
作為連續參加三屆冬奧會的老將,松下藤野憑藉豐富的經驗與難度動作,在第一跳依靠兩周1440拿下83.21分,獲得第一名。
“這一輪前幾位選手的動作都偏保守,連一向大膽的皮爾耶特都沒有在第一跳上難度。”方言趁著出分的間隙開口。
“但其實按照單板滑雪的規則,這也算是一種戰術是嗎?”
方言點點頭,解釋道:“當然,首先資格賽的話是兩跳,第一跳其實選手只要保證的是能夠進入前十二,等到第二跳的時候,可以通過衝擊難度動作來獲得決賽一個比較好的出場順序。”
他沒有再多說什麼。
“馬上就要輪到我國的時凌雲了。”
第十八位出場選手出場,來自中國的時凌雲。
彈幕瞬間鋪滿了屏幕。
就算賽前的一系列事件讓時凌雲從天降紫微星變成富有爭議的體育明星,在此時此刻,也只有滿屏的祝福與加油。
單板上的飛龍此刻傲視著雪場,時凌雲面朝著U型池,停頓了十秒,隨後一躍而起。
入池double cork兩周1440,隨後內轉900銜接,前幾跳保持著時凌雲一貫的流暢風格與新穎的抓板。
而在最後時凌雲直接通過back-to-back1440這一難度動作奠定了目前場上的最高分。
他優越的起跳高度與近乎完美的動作讓現場為之沸騰。
“漂亮!!!”在演播廳內的方言激動地跳了起來。
借著慣性滑到打分區,當時凌雲摘下護臉時,場上又是一陣歡呼。
見時凌雲順利完成第一跳,幾乎已經穩進決賽的方言心情也很好,調侃起了自己的老朋友:“時凌雲這張臉真的,算是我們滑雪隊顏值擔當了。”
主持人被他逗笑,但也非常贊同地附和:“確實,聽說他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學霸,簡直就是偶像劇男主角。”
出分了。
92.34!
目前全場最高。
主持人低低說了一聲:“yes!”
然而在看到方言突然皺起眉後,意識到或許分數並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
他沒再多說什麼。
下一位是加拿大選手奧林米勒,上屆冬奧會這一項目的冠軍得主,此刻也虎視眈眈地向著衛冕發起衝擊。
他反腳入池,外轉900後內轉1260,最後外轉1440抓板。
方言一邊解說,一邊做著自己的評估:“90分左右吧,1440的時候軸線有點松。”
其實他還想說這一輪時凌雲應該能夠第一,但為了防止別人說他毒奶,所以沒有說出口。